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60

60

书名:从亮剑开始崛起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5:40

“二营三连第五坦克排偏离路线后遭遇袭击,四辆坦克全部失去联系。”

与此同时,东线某处德意志阵地上,一个装甲团的团长收到了手下的汇报。

“三连···”

团长眉头一皱。

当下部队装备充足,源源不断的四号坦克从后方运输而来,一直困扰他的装备短缺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需要为补给和装备不足问题困扰了。

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人不足了。

因为装备充足,补给充足,他的团是满编配置。

三营制。

每个营五十辆坦克,十辆防空装甲车。

新式坦克的机动性、通过性、火力装甲都非常均衡,综合战斗力很强,所以编制上取消了之前的营以下中装连,轻装连编制,全部为中装连,全体装备新式四号坦克。

新式的防空车也是由四号坦克改装而来。

合计,一百八十辆四号坦克。

比以前一个装甲师了还多了。

这么多坦克,他一时间根本凑不出这么多车组,甚至后勤人员也严重不足,在六月份之前,他的全团也只有五辆坦克而已,总兵力也才一千人。

不得已,他从步兵中招募新坦克手开始训练。

但依旧不足。

步兵中能开坦克的人真的不多,更别说还有半履带装甲车以及运输车。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师部,以及其他所有装甲部队,不仅仅只有他一团,也无法从其他部队调集援助。

为此国内紧急加大装甲人员的培训,大量有知识能力的工人学生被招募进部队,甚至招募仆从军入伍,在国内训练一段时间后,被塞进装甲部队。

虽然补足了空缺,但带来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超过三分之二的技术兵种是新兵,使得装甲兵整体素质下降严重。

新兵从开始招募到现在,普遍才三个多月时间,其中大部分都是新手,这么短的时间要训练出合格的装甲兵,几乎不可能。

哪怕后方训练物资充足,新手能直接接触坦克,但依旧时间太短。

三个月的训练时间,欺负步兵可以,步坦协同也能行,但是坦克对战,就差的太远了,跟何况是和敌人久经战场的精锐坦克车组对战。

就比如现在,全团一起行动的时候,居然出现了一个装甲排迷路掉队,结果被敌人伏击歼灭的情况,这在以前,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敌人位置?”

团长看向汇报的参谋。

“具体位置不清楚,但根据他们迷路的方向,推测是在这里。”

参谋在地图上划出了一片区域。

“命令部队。”

看着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团长发现正好位于他预定行军位置,便下达了进攻命令。

·····

傍晚时分,夜色逐渐降临。

“班长,敌人撤退了。”

一处山坳中停放着一辆孤零零的坦克。

坦克舱门被打开,那位头上绑着绷带的车长正在和车组其他人紧急抢修,他们的座驾履带被击毁一部分,需要更换维修才能继续战斗。

听到消息,这位车长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直接瘫软在雪地上,大口喘着气。

下午的时候,他们团突然遭遇敌人的一个装甲集群,对方兵力是他们的数倍之多,足足一百多辆坦克,当时撤退已经来不及,他们果断和敌人交战。

好在周围援军及时抵达,还有空中支援,最终在步兵的誓死冲锋之下,他们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重创了敌人。

借助地形优势,坦克数量优势,开罐器的空中支援,他们让敌人至少留下了近百辆坦克残骸,其中大部分车组都来不及逃跑一并被消灭。

当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百多辆坦克被击毁,大量车组伤亡惨重,很多攻击机也被击落,尤其是步兵,伤亡巨大。

他自己也再次受伤,头上的绷带更多了。

大口喘了几口气,车长起身继续维修坦克,很快,在车组成员共同协作下,履带被修好,合力启动发动机,驾驶员踩了踩油门,坦克向前动了几米,炮塔旋转俯仰也没有任何问题。

最后,车长站起身向四周看去。

以他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四周遍布着大量坦克残骸,有四号,有t34,有的炮塔破碎歪斜,有的车身装甲破碎,履带断裂,还有的正在熊熊燃烧。

坦克残骸之间,还能看见一些飞机残骸。

“就我们一个了。”

这情况让车长眼神一暗。

一场战斗下来,他整个团几十辆坦克,还能作战的就剩下他一辆坦克了。

活下来的人也不多。

而他所在的整个小战场,超过两百辆己方坦克,存活下来的,不超过二十五辆,能动的更是只有十来辆。

损失惨重。

至于随行的步兵,伤亡只多不少。

“我们需要德国人的铁拳,最好是射程更远的反坦克武器,手雷危险性太大了。”

团长心里总结着。

因为坦克数量不足,或者说,敌人坦克数量只多不少,而且质量有明显优势,导致反坦克的压力一部分在步兵身上。

而他们步兵只有反坦克手雷,至于反坦克枪,哪怕是后面,也无法击穿四号坦克的装甲。

而铁拳的三十米射程,也太近了一点。

此时,爆炸声依旧此起彼伏,而且愈演愈烈,逐渐降临的夜幕下,能看见炮弹划过天空的轨迹,很显然,在其他地方,规模更大,更惨烈的战斗也在同步发生。

“多收集一点德国人的燃油,还有滑油。”

“多收集一点弹药。”

深吸一口气,车长下达了命令。

“我们继续前进。”

有了敌人的优质燃油和滑油,就不需要特意携带汽油来烘发动机和变速箱,能节省下不少时间,也能省下不少体力。

十几分钟后,残余的十几辆坦克集合成一个队伍,在夜色下,在星光中,向着炮火最勐烈的方向冲去。

·····

“损失车组五十个。”

撤退期间,那位德意志装甲团团长正在心里思索今天的得与失。

在得知失散部队遭遇伏击之后,他根据地图以及最近的前线情报判断出,这支失散部队遭遇的应该是一支敌人的团级部队。

敌人的一个团级规模装甲部队,大约几十辆坦克,不超过七十辆,是他的二分之一,非常适合给这些新兵熟悉坦克作战。

而他所在的位置是战场边缘,侧翼的边缘,这个时候和主力部队都,不可能出现团以上的装甲部队。

于是,他才让部队继续推进,并做好战斗准备。

一开始,情况确实如同他所预计的,他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但这个优势仅仅持续了十几分钟时间,敌人的援兵就抵达了,甚至不仅仅有坦克,还有攻击机,二十三毫米机炮居高临下攻击完全可以破开四号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

而他的援军被牵制,无法抵达,最终导致战局脱离掌控。

哪怕他及时撤退,但由于大量新兵导致部队执行力低下,撤退失败,被迫和敌人继续战斗直至最后脱离交战才撤退。

事后统计,被击毁和无法开回的坦克有九十三辆,其中五十个车组出现人员损失,坦克会战,车组损失率很高。

新式四号坦克虽然综合性能优异,但近距离之下,也不可能抵挡八十五毫米火炮。

“损失的坦克可以快速补充。”

“经过这一战,部队得到训练,虽然有较大人员损失,但总体战斗力会比之前更强,而且敌人损失更大。”

一旁的一位营长分析道。

如今部队坦克充足,上面发话,坦克损失多少就补充多少。

团长并没有,但满意的笑容暴露了他的观点。

营长说的是事实。

虽然损失五十个车组,但凑一凑依旧有一百二十多车组,战斗力依旧很强,而且这次淘汰的都是菜鸟,比较笨的那群人。

经此一役,部队甚至可以说脱胎换骨,下次战斗必然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整体实力确实是在变强。

敌人损失比他们还多不少。

“而且敌人坦克似乎性能变差了,尤其是防护性。”

另一位营长的话引起了团长的注意。

“为什么这么说?”

团长好奇的问道。

“击穿距离,比以前多了几百米。”

营长回答。

“仔细说说。”

团长来了兴趣。

·····

三天后。

前线。

某装甲军司令部。

“将军,敌人的装甲板没有硬化工艺,防御能力降低最少三成,其他零件也普遍质量下降,尤其是火炮,炮管寿命下降了一半。”

一位参谋走了进来,并递给将军一份研究调查数据表。

前线普遍汇报,敌人的新式坦克防御力下降,司令部便组织人手调查此事,通过对缴获的一些坦克进行测试,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数据。

这位参谋语气兴奋。

敌人武器质量下降,这可是大好事,能极大增加己方胜算。

听到消息,指挥室内的元帅并没有表情变化,依旧深深皱着眉头。

几个月前,空军对敌后方生产工业基地进行大规模轰炸,每次都投下数万吨炸弹,极大的破坏了敌人的武器生产能力。

按道理,应敌人前线获得的武器装备极大下降,但从交战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

敌人坦克依旧非常多,远超开战之前的预计。

在报告出来之前,他就猜到了。

无非是通过降低武器质量,以保证数量的供应,当然,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其他国家的支援。

如果是小规模战斗,这很致命。

但当前十数个集团军,超万辆坦克,数千架飞机,战场范围波及方圆数百公里地区的大规模战斗,坦克性能的弱点被最大幅度削弱。

在交战距离内,双方都能击穿对反正面装甲的情况下,数量比质量优先级更高。

真正决定战斗胜利的,是战场情报的搜集,是战略战术的制定和执行,是后勤补给,考验的是双方指挥部参谋部的斗智斗勇。

元帅相信,战争继续下去,胜利的必然是德意志。

吸取之前的教训,此次德意志有了充足的准备,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后勤物资,都非常充足。

有了充足的准备,他们坦克能适应冬季,甚至比敌人更适应,此次战斗,双方坦克数量其实差不多,甚至己方质量上还占有明显的优势。

不过敌人兵力上有绝对优势,还有空中优势。

德意志空军主力被西线牵制无法动弹,尤其是对英伦的大轰炸,以及防御敌人的大轰炸,使得本土不得不抽调东线的空军力量。

这导致东线制空权彻底在敌人手里。

从而使得进攻部队出现较大损失。

一如堡垒计划之时的战果。

堡垒计划时期,己方因为连续进攻损耗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被迫放弃进攻,无法保住战果,开始后撤,而现在,后方坦克,物资充足,他们突破阵地之后能迅速完成修整然后继续进攻。

此时阵地,已经比开战之初推进了两百多公里。

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战斗中损失的武器能得到比较及时的补充,消耗的物资也能比较及时得到补充,但损失的人不行,如今的德意志人力资源已经严重不足了。

还有。

随着战线的推进,补给线被拉长,再加上大量技术兵种被补充进坦克部队,从而导致后勤部队人手不足,再加上冬季路难走,物资不能像以前一样,迅速而及时的补充到部队了。

这使得敌人有时间组织撤退,并带走损坏的武器装备。

这其实很正常。

但问题是,他记得空军元帅阿尔贝特,也就是后勤仓库负责人说过,仓库能随着部队推进而推进,他也以此而制定了作战计划。

那么,是出现什么问题了么?

·····

当天。

汉堡。

老狐狸走进了阿尔贝特的司令部:

“怎么回事?”

“仓库出问题了?”

老狐狸语气焦急。

虽然他和阿尔贝特·凯塞林一直致力于降低德意志对仓库的依赖。

比如保下欧宝卡车生产线,保下五号坦克和六号坦克生产线,以及推动新式坦克研制,推动新式喷气式飞机研制,新式火炮研制,并保证一定产量。

以及加强农业生产等。

但此时的德意志,旧疾太深,这才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彻底和仓库捆绑了。

失去仓库,德意志撑不过三个月,就会自行崩溃,这还是两人全力储存物资的情况下。

“仓库物资没问题,依旧可以足量供应,坦克甚至更多了。”

凯塞林叹了一口气:

“但我现在才知道,仓库总数只有十个,而且已经放置的仓库无法移动,只能摧毁。”

“总数只有十个?”

老狐狸面色一变。

仓库有限制,这很正常,如此可怕的东西,有限制才对,但总数十个,还无法移动,如此重要的情报,他们现在才知道,这就很明显有问题了。

如果早知道只有十个,而起无法移动,他们绝对不会想现在这样浪费的使用。

·····

同一时间。

赵家裕。

“这是什么?”

赵刚看着李云龙在玩一种新的武器。

似乎像铁拳,但有明显的不同,顶上还装有瞄准镜。

“火箭推进榴弹,简称····”

李大团长顿了顿,突然憋出几个英文:

“RPG。”

“射程一百五十米,这个距离内,能击穿一百毫米厚的装甲。”(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