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从亮剑开始崛起 > 四十一章 愈演愈烈的战争!

四十一章 愈演愈烈的战争!

书名:从亮剑开始崛起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2-01 02:15:40

“现在一次能出动多少架轰炸机?”

汉堡。

老狐狸和凯塞林见了一面。

现在两人是德意志帝国的超级人物,手握庞大军事力量以及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中老狐狸是总参谋长已定,凯塞林更是被定为下一届元首继任者。

“轰炸机两千五百架。”

凯塞林面带微笑:

“最新式喷气式战斗机一次能出动超过五千架。”

仓库弥补看物资空缺后,元首下令大量技术工人、工程师参军,但两人也不是傻子,在一些列操作后,这些德意志的真正财富都被安排了空军部队。

而且大部分都在后勤。

虽然仓库出来的轰炸机方便维护,但其技术含量高,也需要高技术人员,如此庞大的机群,需要的后勤人员可不是少数。

这些原本在工厂的人员就非常适合,效率高,错误少。

还能避免人员伤亡。

一举多得。

“预计。”

顿了顿,凯塞林继续说道:

“再过三个月,提升到三千三百架。”

“到明年,喷气式战斗机部队能提达到一万架。”

“好。”

老狐狸忍不住露出微笑。

在得到仓库后,物资匮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两人就吸取之前的教训,从根本上重铸德意志空军体系,将大量精锐飞行员从前线撤离,调往飞行员学校培训新飞行员。

虽然德意志这几年士兵损失惨重,但随着大量工厂工人、学生参军,一两万飞行员还是凑的出来的。

一年过去了,缺乏飞行员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

虽然日耳曼只有那么多点人,但欧洲一点也不缺人,哪怕去除‘敌人’,依旧有大量人口,不少于目前的美利坚和大英帝国。

大欧洲计划将这些人力资源彻底的利用起来。

西线瑟堡能撑到现在,轰炸可以说占了一半的功劳。

超过一半的飞行部队被牵制,轰炸使得大量的英美联军缺乏稳定的后勤补给基地,来自美国的物资只能在轰炸间歇卸载,港口也需要时不时维修,铁路几乎被摧毁殆尽,西线盟军前线物资补给严重受限,是他能守住瑟堡的主要原因之一。

剩下一个就是防空塔了。

虽然瑟堡防空塔虽然坚固厚实,火力强大,但设计上有问题,面对敌人不计代价的激烈强攻,很多设计方面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瑟堡怎么办?”

凯塞林将话题一变。

德意志越来越好,各项计划逐步实施,他的轰炸机部队是已经走入正轨,预计等实力储备完全,就可以一举拿下全部制空权,甚至占领英伦三岛的制空权。

不过,哪怕保守估计,最少也需要一万架能作战的喷气式战斗机。

“盟军的攻势很猛烈。”

老狐狸实话实说:

“预计,最多两个月时间,就会失守。”

“这么快!”

凯塞林知道瑟堡收不住,毕竟世界上没有拿不下的堡垒,面对敌人疯狂的攻势,瑟堡总有一天会被一点点的啃下来。

但两个月时间,而且是最多,有些出乎他预计了。

瑟堡防空塔到底用了多少钢筋水泥,部署了多少火炮,他可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以开战之前的价格计算,都能让帝国破产了。

“瑟堡防空塔的设计有很大问题。”

老狐狸总结经验:

“太过于集中,反而限制了自己部队的机动性,只能被动防守,无法发挥装甲部队的进攻性,火力也缺乏组织性,对空还行,对地射击效果很差。”

“周边缺乏配套坚固堡垒,导致防空塔过于孤立,一旦被击穿,就只能等死。”

“最后。”

顿了顿,老狐狸才说道:

“顶部装甲还是薄了点,应该多加点装甲钢板。”

“我已经命令部队加强后续防空塔的防御,增强顶部至双层,在周边修建地堡,重新部署火力体系,加强防空塔对地火力,以及相互之间的火力支援。”

“可惜了。”

凯塞林叹息一声。

老狐狸知道凯塞林这一句可惜是什么。

瑟堡丢了其实无所谓。

瑟堡仅仅是科唐坦半岛北部的一座港口,即便拿下了这个港口,盟军也不过是有一座优良港口,比诺曼底那两个人工港方便点,后勤补给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并没与什么作用。

半岛后面,还有大量防空塔,和超过百万的德意志部队,以及两座仓库组成的三道防线,盟军想要深入欧洲大陆,还需要突破这些防线。

真正可惜的是位于瑟堡的仓库。

这个一旦被摧毁,就没办法再建设了。

“我已经命令部队。”

老狐狸继续说道:

“在局势危机的时候,立刻摧毁仓库,为了以防落入盟军手里,为了以往万一,我布置了三支部队摧毁仓库,并提前布置了两百吨炸弹。”

“不过。”

说到这里,老狐狸顿了顿:

“虽然我们严格保密,但盟军迟早有一点会知道我们已经无法新建仓库的事实。”

“确实。”

凯塞林心里无比庆幸。

幸好在得到仓库之后,他们就十分克制,除了在西线放三座外,其余的四座在本土,而且特意建造了四座超巨型仓库,可以一次性取出十架巨型轰炸机,本土庞大的铁路系统,以及仓库带来的铁轨,机车,燃油等物资,使得物资运输能直达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成本低廉,效率高。

还有三座在东线。

分布很合理,西线损失一座问题不大。

“我们要准备好。”

老狐狸提高了语气:

“接下来,美国本土部署的庞大部队会加入战场,西线战斗会更加激烈,英国本土的防空力量也会更强。”

“这一点我早有准备。”

凯塞林微笑着说道,他很有自信。

随着轰炸的进行,他的轰炸经验也越来也充足,轰炸机伤亡一直都在减少,尤其是在滑向炸弹服役后,更是直线下降,而随着对滑翔炸弹的熟悉,各轰炸机群暴露在敌人防空火力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甚至很多时候,配合战斗机拦截,敌人的喷气式截击机还没看到轰炸机就已经开始返航。

“七月十五号,第九航空队就可以正式开始服役。”

凯塞林话锋一转:“

“第一批一共两千架飞机。”

“到八月十五号,还能给你一千架。”

随着大欧洲计划的进行,大批来自各国的飞行员进入部队服役,尤其是意呆利,虽然这个国家的陆军是个废物,连打游击队都十分艰难,但飞行员确实不错,在稳定国内物价和经济之后,士气比之前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和盟军打起来一点也不怂。

除去少部分优秀‘忠诚’的飞行员被调往飞喷气式战斗机,大部分都被新编为航空队之中,驾驶从仓库中拉出来的螺旋桨飞机。

“太好了。”

老狐狸眼睛一亮。

这样一来,等瑟堡失守之后,他在科唐坦半岛的战斗就有空军支援了,而且是三千架规模。虽然不如盟军的超越五位数规模,但配合防空火力,守住关键位置还是没问题的。

自然,也可以配合前线部队发起反击。

······

“目前已经确定。”

白宫,多诺万语气带着兴奋。

这一次,他终于打听到一个总统先生感兴趣,美利坚军方需要的重要情报了:

“德国人近期无法新建新的仓库。”

“情报来源!”

富兰克林精神一振,当即直起身子。

“情报来源一个渗透东线的情报员。”

多诺万早有准备:

“他负责后勤保障,给前线运输武器,之前位置太低,无法接触到仓库,但在一个月前,他得到晋升,接触到了仓库。”

“从一次高级军官谈话中,他偷听到了这个消息。”

“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目前德国人已经打到了摩斯科城外,而距离这里最近的仓库在波澜,距离前线足足一千公里,虽然依靠铁路,可以做到有效补给,但明显不如在前线五百公里修建一座仓库方便。”

多诺万回想起德国人在东线修建的交通,有些嘴角抽搐。

因为物资充足,直接用混凝土预制枕木,遇到麻烦地形,直接混凝土填充,然后铺上道砟和铁轨,效率极高,使得每天从位于波澜仓库抵达前线的列车高达三百九十七列。

是抵达距离摩斯科仅仅一百五十公里的前线。

德国人使用的新式重载燃煤机车是六千多马力,一次能装载一千吨以上物资,满载最快速度五十,也就是说,每天抵达前线的物资多达四十万吨。

这还仅仅是铁路。

至于公路,那就更简单了,爆破,周边河流挖沙,填充混凝土,战俘和劳工干活,效率更高——据说,德国人甚至打算修建抵达摩斯科的高速公路。

“我还派人调查了欧洲大陆的仓库位置以及数量!”

多诺万继续说道:

“虽然德国人高度保密,但从物资流动来看,除去本土,其余地方都没有新建仓库。”

“也就是说,德国人目前没有在本土之外新建仓库的能力了”

富兰克林得出了一个结论,让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对岸呢?”

他突然话题一转:

“对岸。”

欧洲小胡子,对岸那群人,一个是目前美利坚的头号大敌,一个是未来头号大敌。

多诺万嘴角一抽:

“我们的情报力量对对岸的渗透很弱,很多情报人员都被抓捕了,知道了很少,不过,最近对岸新建的仓库明显有不少。”

总统先生笑容顿时消失。

······

第二天。

瑟堡。

美利坚阵地。

“今天,我们的目标是三十七号防空塔。”

一位加强团团长正在布置今天的作战任务:

“这座防空塔昨天被钻地弹和战列舰主炮命中,顶层火炮全部被摧毁,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我们今天要进攻左侧,从侧面的大洞攻进去。”

话音落下,下面的营连长们顿时面色大变。

进攻防空塔。

哪怕是被摧毁顶部火力的防空塔,依旧是一件九死无生的事情。

即便没有了顶部火力,被包围分割,和其他防空塔失去联络,内部的德国人也不会投降,而是会继续反抗。

防空塔内部的火力一点也不弱。

三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板,就算舰炮命中,也只能击穿一个很小的空洞,无法影响整体结构,依旧比坦克正面还要坚固,不会太影响内部的德国鬼子战斗,侧翼射击窗口内有大量75反坦克炮,坦克靠近会直接被从顶部射击,烟雾弹的效果很差。

甚至还有大量20、40高炮,12.7重机枪,这才是最可怕的,德国鬼子会用这个对靠近的步兵扫射。

那场面,地狱也不过如此。

他们是加强团。

至于为何是加强团,是因为近期局面逐渐打开,德国人的防空塔一个一个被拔掉,大量步兵投入攻占防空塔的战斗,三天时间,他们周边五个团因为伤亡过大,被撤销编制,剩余兵力便被集合到一个团里,成了一个四千多人的加强团。

一群营连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绝望。

但他们没有选择。

因为就在昨天,就有几百个逃兵被抓上军事法庭,其中一半直接枪毙。

“早知道就移民南美了。”

会议结束,一个连长骂骂咧咧。

他十年前和父母移民美利坚,现在十分后悔。

一个小时后。

四千多人的部队集合,在师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远处的残破防空塔靠近。

“妈妈,我要回家!”

期间,一位美国大兵直接崩溃,哭丧着脸,一脸绝望,直接向后跑去。

啪····

突然,一声枪响,这个逃兵直接直挺挺的倒下——开枪的是随从行动的宪兵。

二战时期,曾经,美利坚是最优待逃兵的,五万多人逃兵只有几十个被判死刑,但那是曾经,是美利坚有绝对优势,胜利必然到来的时候。

哪怕惨烈的太平洋夺岛战,本质上也是一种碾压局,双方实力完全不对等。

而现在。

战争胜负未知,未来国运在此一战,美利坚高层将军们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会不计代价的维持部队稳定,避免因为战争惨烈而出现部队崩溃,影响战局。

()

1秒记住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