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京剧大师:我从龙套开始捡属性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各路名角儿齐登场(求月票)

王艳丽脚下的圆台暗澹下去,旁边的一个圆台亮了起来,一个穿戴富丽堂皇的女子站在那里!

正是程派青衣优秀的传承人张火灯,也被粉丝们亲切的成为“灯神”的青衣演员!

“听薛良一语来相告——”

“满腹骄矜顿雪消——”

程派那独树一帜的唱腔,让下面的观众们掌声顿起!

程派的祖师爷程砚秋先生,绝对是一个京剧奇才。

梅尚程荀这四个流派,如果让一个从来都没有听过京剧,并且对京剧一无所知的人来听,然后问她,其中最特殊的那个唱腔,是哪一个!

你找一百个人,估计这一百个人都会选择程派!

因为当年程砚秋先生在倒仓之后,声色大不如从前,所以一开始,程派的唱法被当初的京剧界戏称为“鬼音儿”!

这种说法半褒半贬,因为鬼音儿这种说法,一般是用在老生的一些演唱技巧中!

比如说文昭关伍员的唱段,二黄快原版:“我冷冷清清向谁言……爹娘啊……”用以表达人物悲痛的情绪。

这是一种老生在高音区用“假声”发出的声音。

这种声音作为色彩音色使用很有效果,但是,如果用的多了,听的人会感觉听得很累,不舒服。

而传统的青衣行当,用的是“小嗓”,不用“鬼音儿”。

两者在听觉上很容易区别,音色相差很多。

“小嗓儿”声音甜美,而“鬼音儿”就没有那么脆亮。

程派声腔创腔初期,很多“小腔儿”的声音都偏于“鬼音儿”。

这是因为程先生的声带变声以后,声带粗糙,闭合不好,不能发出“小嗓儿”的声音,无奈只得如此。

而程先生对自己的问题也很清楚,所以他对后学们说过,你们嗓子好,不要学程派。

其实,这是从对音色的追求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声音的褒贬,并非是说只有嗓子不好的人才能学程派!

行腔风格的追求,晚年气力的衰退,以及尽量回避“鬼音儿”的音色,这几个因素导致程先生晚年的唱法,以低回婉转的腔儿为主了。

所以,现在的程派唱腔,听起来跟其他三派格格不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程派的声腔真的是四大名旦中,能够跟梅派声腔体系相抗衡的存在!

程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字正腔圆!

学程派,如果你的咬字不准,那么你唱出来的腔就非常的难听!

张火灯可以算得上是当今程派继承人中的佼佼者!

“人情冷暖凭空造——”

“谁能移动它半分毫——”

“我正不足她正少——”

“她为饥寒我为娇——”

看着“灯神”站在那里唱的是低回婉转,不少灯迷们也都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因为张火灯这几年已经到华夏戏曲学院当了客座教授,就连春晚的舞台都已经很少登上了!

没想到,这一次,张火灯竟然能够代表程派再次登上春晚舞台,而且还是以四大名旦传人的身份,站在这里,让那些灯迷们都是兴奋不已!

毕竟,程派作为四大名旦中仅次于梅派的流派,反而拥有着最多的传人,不过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程派的内部可以说是山头林立。

程派的问题由来已久,现在已经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不过,这一次,张火灯能够出现在这里,也是大出了很多人的预料!

“分我一只珊瑚宝——”

“安她半世凤凰巢——”

“忙把梅香低声叫——”

“莫把姓名信口晓——”

连着十几个“嗷嗷嗷”,听的观众们一个个都是摇头晃脑的大声叫好!

《锁麟囊》可是说是程派最经典的剧目了,而这出戏里,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这一段《春秋亭》里的“忙把梅香低声叫”,一连串程派独有的低回婉转的颤音“嗷嗷嗷”,让观众们对这出戏有着深刻的印象!

梅尚程,三个流派都已经展示完毕了,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第四个圆台上那个虽然看不清楚,但是身材窈窕,透着一股娇俏劲儿的演员身上!

第四个圆台的灯光亮起,果然,正是荀派最着名的角色,小红娘!

而且这人也是国家京剧院的演员,是二团的花旦演员,张嘉春。

张嘉春的岁数不算大,今年才刚刚四十岁,但是天赋惊人,师承多位程派名家,如今已经是二团的台柱子了!

这一次她能够代表荀派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对她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只见她穿着一身红色的古装衣,头上梳着偏凤髻,整个人看着都是那么的喜庆!

“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张嘉春将红娘的那种顽皮可爱的模样表现的是淋漓尽致,手中的飘带和棋盘不住的上下晃动,仿佛旁边就跟着那位帅气的张生一般!

“我步步行来你步步爬——”

“放大胆忍气吞声休害怕——”

只见张嘉春如同耍杂技一样,双手捏着棋盘的对角,稍一用力,棋盘就跟陀螺一样,在她的双手之间飞快的转动了起来!

“跟随我小红娘你就能见到她——”

“可算得是一段风流佳话——”

“听号令且莫要惊动了她——”

张嘉春单手拿着棋盘,双手不住的舞动着,棋盘和飘带交织在一起,看的观众们都是一阵眼花缭乱!

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果然名不虚传!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从此也奠定了旦角这个行当的地位,跟老生行当成为了京剧最重要的两个行当!

如今,四大名旦早就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传人还在京剧舞台上,将他们的唱腔和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四大名旦的传人表演完毕,那么接下来,很多观众都在翘首以盼,会不会是四大须生的传人要出场了呢!

圆台的灯光再次亮起。

“龙驹凤辇进皇城——”

一声响彻云霄的大嗓,一下子就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一名拄着龙头拐杖的老旦演员,出现在了镜头中!

正是津门京剧院的李派老旦传人,蓝文韵。

蓝文韵师承老旦大师李多奎,虽然并非是直接拜师李多奎,但是她是将李派传承的最好的老旦演员,她的出现,也让有些低迷的老旦行当重新焕发了光彩!

一段《打龙袍》,蓝文韵唱的是荡气回肠,让老旦这个行当,少见的绽放在了春晚的舞台上!

接下来,亮起的圆台上,叶派小生的传人李洪图老师也来了!

“纪将军休要怒满膛——”

“某家言来听端详——”

一段荡气回肠的《辕门射戟》片段,李洪图将一代战神吕布演绎的传神至极!

李洪图表演完毕之后,又一个圆台亮了起来!

看到这人,不少人都是眼中一亮,竟然是来自鄂省京剧院的院长朱师慧先生!

只见他穿着一件九品芝麻官的官服,脸上画着一块豆腐块,一副滑稽至极的模样。

安卓苹果均可。】

老旦,小生表演完毕,这次竟然轮到了丑角登场!

朱师慧应该算的上是当今京剧界第一名丑,他的丑角已经不输于任何一位丑角的先贤,有很多人都表示,朱师慧的丑角,已经是天下第一丑!

而朱师慧也创出了一个独有的行当,叫做“丑生”!

因为他最早的时候先学的老生,后改的丑,所以他在表演代表作《徐九经升官记》中,将“丑生”这个概念给引了出来!

就像是豫剧名家马金鳯老师的“帅旦”一样,获得了京剧界的公认!

朱师慧也不负众望的唱了一段他的代表作《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唱段!

诙谐幽默的唱腔风格,引得观众们都是连连的鼓掌叫好不止!

下一个圆台亮起,一个年轻的面孔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之前出现的所有演员,几乎都是京剧界的常青树,只要是戏迷,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但是现在出现的这个年轻人,观众们则是感觉有些陌生!

不过,这个年轻人可不一般,来自于京都京剧院,师承着名武生名家叶金源,是现如今为数不多的年轻一辈的大武生。

他的名字叫做周恩绪,扮相俊,身段佳,最难得的是有一副不输于老生演员的好嗓子!

周恩绪唱了一段《汉津口》,关羽的扮相让观众们惊叹,唱腔更是让所有人为之折服,果然,能够登上春晚的演员,没有一个是善茬!

周恩绪唱完在之后,旁边的圆台亮起,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出现。

正是包公!

而饰演包公的演员,正是刚刚获得了“伶界小王”称号的裘派花脸孟广路!

“驸马爷金钱看端详——”

一段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铡美桉》的快板,直接把现场的气氛推到了最**!

果然不愧是当今花脸第一人!

当孟广路唱完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最后一排中间的四个圆台!

看来,这必定是四大须生的传人了!

“一马离了西凉界——”

一声并不算特别出众的高腔,让观众们的目光全都看了过去!

不少人的眼中都是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因为这位正是当今京剧界传承最久的老生流派的传人!

传承了七代的谭派传人,谭政岩!

谭政岩扮相不俗,但是嗓音条件跟他的祖宗们比起来,差的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谭政岩的嗓音更适合唱青衣或者小生,甚至成为一个大武生也是不错的。

不过作为谭派的嫡子,仿佛传承谭派,就是他生下来的责任!

如今的谭政岩在京剧界的地位非常尴尬,上不上下不下,这一次能够代表谭派登上春晚的舞台,估计他的那个谭姓,让他占了很大的便宜!

跟前面的四大名旦传人相比,谭政岩的表演真的是差强人意!

旁边的圆台灯光亮起,同样也是来自京都京剧院的,奚派的优秀传人张键国老师!

“秋风落叶飘不定——”

一句二黄碰板,张键国将奚派的行腔展现的淋漓尽致。

听得一些老戏迷们都是连声赞叹着,果然不愧是当今奚派第一人!

“在街头愁煞老书生——”

“河边人语舟争渡——”

“道途尘飞马不停——”

“举目纷纷来和往——”

“是赶考应试人——”

“唯有我范进在家中困——”

“立不安来坐不宁——”

“要走哇,走不成——”

“囊中无有三两银——”

一段《范进中举》,张键国演绎的是非常到位,虽然这出戏在春晚的时候多少有点不应景,但是不得不说,张键国的奚派唱的是真好!

又一个圆台的灯光亮了起来!

一位身穿着黄色靠服,身后插着靠旗,一副花白的髯口散满了胸前的男演员出现在了镜头中!

他的出现,顿时引得全场观众们都是欢声雷动!

“林牧——”

“牧王爷——”

现场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尖叫声!

此人正是饰演老黄忠的林牧!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高声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进退都要听令号——”

“违令项上吃一刀——”

“就此与爷归营号——”

“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

最后一句,林牧的嗓音再次提高了一个八度,惊人的高腔顿时让现场的观众们都是兴奋的鼓掌叫好不止!

扮相俊,嗓音高,不少京剧演员和戏迷都是感慨,马派真的是太走运了,竟然用了林牧这么一个天赋异禀的好苗子!

林牧脚下的灯光暗澹下去,观众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八个圆台亮了起来,一个羽扇纶巾的帅哥出现了。

现场的观众们顿时掌声雷鸣!

因为这人正是当今的京剧老生第一人,来自国家京剧院的副院长,于智魁先生!

自从饰演了新编京剧《赤壁》之后,“活诸葛”这个称呼已经落到了于智魁的头上!

这次春晚,于智魁也不负众望,重新扮成了诸葛亮!

“我本是卧龙岗散澹的人——”

西皮慢板的节奏,于智魁的唱腔已经出神入化了,听得观众们都是连声的叫好!

于智魁自从不再负责国家京剧院一团的演出任务之后,整个人的状态已经大不相同了!

一直以来,国家京剧院的演出任务和繁重的院内事务,压得于智魁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失眠,心季,血压高,这些症状让于智魁脑袋里的那根弦绷得紧紧的,生怕什么时候,自己就倒在了戏台上!

好在林牧的出现,接过了于智魁手中的大旗!

这些年来,于智魁不是不想退出演出行列,实在因为后继无人!

国家京剧院也极力的在培养年轻演员,有几位年轻的老生演员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想要接过于智魁的班,起码三五年之内是不可能的!

而林牧的出现,人气如同坐火箭一样的提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有了莫大的知名度。

自从国家京剧院看到林牧能够挑班唱角儿了,而且受欢迎的程度丝毫不差于魁智,于是就同意了于智魁退出演出序列的申请!

得到了很好休息的于智魁,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末的《赤壁》大演,于智魁的诸葛亮给人一种登峰造极的感觉!

“论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

“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

“官封到武乡侯执掌帅印——”

“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

“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

“我诸葛怎比得前辈的先生——”

“闲无事在敌楼我亮一壳琴音——”

于智魁就站在那里,手中轻摇着羽扇,嘴里慢悠悠的唱着戏词,但是那种韵味,则是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于智魁叹了口气,唱道,

“我面前缺少知音的人——”

虽然这段唱没有嘎调,没有炫技,也没有高音,但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才是最好听的京剧!

专业的戏迷,从来不去听什么高腔啊,嘎调啊,而且他们还很讨厌有些演员故意的炫技。

反而,戏迷们最喜欢听的就是慢板,散板,这些能够展现演员唱功能力的板式。

因为西皮流水啊,西皮快板啊,只要你嘴皮子利索,唱的够快,就足够了!

但是,你唱慢板的时候,你的基本功,童子功就一点都不能差,稍微弱一点,你的唱腔就会出现问题!

而散板,更是体现一个京剧演员能力的最佳板式!

之所以叫做散板,就是因为没有规定!

没有人规定这一段唱要用什么方式,全凭演员自己的本事来唱!

往往顶尖的京剧演员,在唱慢板和散板的时候,才是最精彩的!

因为可以将他们的唱腔天赋完美的展现出来!

就像是于智魁一样,一副轻飘飘的感觉,但是表现出来的感觉,则是有着一种莫名的震撼力!

四大名旦的传人先声夺人,然后老旦,小生,丑角,武生,花脸五个行当的佼佼者亮相,最后,后四大须生的传人出场,一场震撼人心的京剧演出,让观众们过足了戏瘾!

十三位当今京剧界响当当的人物,仿佛是在向百年前的十三位京剧界的先贤表示,我们没有辜负你们的付出!

最终,灯光全亮,十三位京剧演员同时唱了一段恭祝大家新春快乐的戏歌,在欢歌笑语中,戏曲大观园节目落下了帷幕!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