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京剧大师:我从龙套开始捡属性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绝活:含灯大鼓(求月票)

林牧并不知道,自己在唱传统快板书《名侦探柯南》的时候,下面有不少年轻人都已经打开了自己的手机进行直播!

由于标明了“牧王爷家乡演出”的字样,瞬间,就吸引到了大批的水友们进入到直播间!

当看到直播间里果然是林牧,这些水友们都是很兴奋!

昨天刚看了春晚里林牧的表现,没想到今天大年初一,还能在直播间里看到林牧,真的是太幸福了!

而林牧表演的快板书,则是让他们一个个的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我勒个去!

还真的是传统快板书,这也太传统了吧!

“没的说,我爷爷当年就听过这段,表示,柯南真是个好侦探!”

“我可以证明,我太爷爷当年到皇宫里,给慈禧太后唱过这段,我家家谱里写过这件事!”

“嗯,我也听我爷爷说过,当年有一位快板大家,民国时期最拿手的快板书就是《名侦探柯南》!”

“《名侦探柯南》,这书也太老了吧,听说是前清的时候创作的,没想到被牧王爷给挖掘出来了,厉害厉害!”

水友们一个个的说的真事一样,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真以为这一段快板书是多么老的段子呢!

演唱完毕之后,虽然下面的观众们起哄让林牧再来一个,但是林牧还是笑呵呵的说道,“咱们不能喧宾夺主,我看他们后面还有不少好节目呢,咱们就坐在那里好好欣赏就行了,我今天也是观众,谢谢大家了!”

毕竟这是人家的舞台,自己站在上面时间太长了,就不太好了!

再说了,自己是出来看节目的,都忙了一年了,还不让自己好好休息休息嘛!

管事的一看林牧态度很坚决,也不再劝说了,咬了咬牙,说道,“好,林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表演,接下来,咱也不能被林老师给比下去了,我给大家展示一段绝活!”

管事的已经看到后台下一位准备上台的演员,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于是只能自己先来把场子给撑起来!

不少后台的演员听到这话,不由得眼中一亮!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位管事的,虽然已经六十多岁,而且已经不怎么上台表演,但是年轻的时候,那也是走南闯北,闯出过字号的人物!

林牧直接带着众人坐在了前排,也是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位管事的!

林牧倒是想要看看这人有什么绝活能入自己的眼!

毕竟林牧在冯家住了这么两年左右的时间,见识过的老艺人已经超过百人,每个人都是身怀绝技,林牧也是从中学到了不少!

管事的名叫张金山,今年六十三岁,京城人!

四十年前,京津两地提起张金山来,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由于得罪了不该惹的人,结果,张金山三十多岁,就被迫离开了京城!

如今已经六十三岁的张金山,只能笼络一些不得志的曲艺演员,组成一个小的戏班子,接一些乡镇的演出,勉强湖口而已!

张金山到后台招呼了一下,几个演员将一个鼓架子搬了出来,上面放着一面鼓和鼓犍子,还有一副板子。

“原来是大鼓啊,不知道是京韵呢,还是梅花呢?”

林牧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两种的大鼓林牧都非常的熟悉,到冯家聚会的那些人里,有很多都是京韵的名家,梅花大鼓的老前辈也有好几个人!

所以,林牧对这两种曲艺都非常的熟悉!

这里面能有什么绝活啊!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林牧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只见一个年轻人走上来,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一根细细的竹棍,前面连着一个灯架,灯架上三根蜡烛,下面还有一些流苏点缀!

林牧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好像有点印象,当初冯家聚会的时候,听那些老前辈们聊天,说到梅花大鼓的时候,还提到了曾经有一个已经失传的分支,好像叫什么“含灯大鼓”!

几位梅花大鼓的老艺人提起这门艺术的时候,都是有些惋惜,表示这门艺术虽然一开始是一种恶搞,但是后来慢慢的发展成了一门绝活技巧,只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就失传了!

张金山用牙齿咬住灯架的那根竹棍,用打火机将前面的三根蜡烛依次点燃,就这么咬着竹棍,清清楚楚的说道,“我给父老乡亲们表演一个含灯大鼓的片段,叫做《黛玉悲秋》!”

果然是含灯大鼓!

林牧不由得坐直了自己的身子,回忆起了当时那几位梅花大鼓的老前辈说的话!

这是当初京城的子弟八角鼓票房里被人创造出来的!

八角鼓,是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拍击膜鸣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又称单鼓。

鼓体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

鼓框用八块乌木、紫檀木、红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据说是八旗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

七面框边内各嵌两至三枚小铜钹,一面嵌钉柱缀鼓穗,寓意五谷丰登。

据说当年有一位名叫宝小岔的八旗兵,在出征大小金川的时候创造了一种曲调岔曲,唱的是“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成为当时的流行音乐、传统俗乐。

乾隆听完之后,亲自下旨加以推广,定制乐器,也就是这“八角鼓”,签发龙票,让人悬挂在排练场所,所以以此为业的都称为“票友”,演出场所称为“票房”。

这也是现在票友和票房的来历!

而这个含灯大鼓则是在平日里大家练习的时候,有人开玩笑,拿起了两根毛笔,用后槽牙咬住笔管的尾部,然后开始唱岔曲。

用这种方法来比赛,看谁能唱的字正腔圆!

而当时的演唱者大部分都是唱的含含湖湖,精神稍有不注意,笔管就从嘴里掉出来,就会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而这种方式,一开始就是一种恶搞的玩笑,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这种方式。

慢慢的,票友们将笔管变成了两根红木棍,前面用白银的链子拴着一个瓷制灯碗儿,里面放着点然的烧酒。

演唱时可多加灯碗儿,从一个加到九个叫叼唱“九莲灯”。

每上一灯都有四字吉祥话儿,如:一团和气、和合二圣、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子夺魁、六国封相、七(妻)才子禄、八仙过海、九子十成等说词。

不过,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这种艺术形式传到了民间,民间的艺人们就将这种方式进行了改良,变成了一个灯架,上面竖着蜡烛,下面挂着流苏,跟今天张金山的这种形式已经很接近了!

林牧很震惊张金山竟然会这种已经失传几十年的含灯大鼓。

下面的观众们也都是对这种形式非常的好奇!

张金山一手拿着鼓犍子,一手拿着板子,轻轻一敲鼓面,旁边的三弦师傅弹起了手中的额弦子!

下面的观众们也都是安静了下来!

“在那大——观园——”

张金山一开嗓,字正腔圆,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的送到了每一个观众的耳朵里。

好功夫啊!

林牧都忍不住站起来用力的鼓掌,大声的叫好!

他太清楚这种艺术的难度有多大了!

唱的时候,牙齿必须要保持咬合的状态,所以,只能唱一些“齿音字”的唱段,但是没有深厚的演唱功底,根本就无法完成!

张金山站在舞台上,唱出来的唱词真的是清清楚楚的,字正腔圆,没有一点像是嘴里还叼着东西。

下面的观众们也都是被这种类似杂技一样的绝活给惊到了!

刚才有不少的年轻人手机的直播可没有关,毕竟用林牧的名气好不容易让自己的直播间里有了大量的人气,怎么舍得关呢!

虽然林牧的离开,让直播间里少了不少的人气,但是还是有不少新水友留了下来,想要看看等会林牧会不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谁知道,林牧的惊喜还没来,张金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虽然有的直播间录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含灯大鼓的这种形式,让不知道多少水友们都是目瞪口呆!

还是老祖宗们会玩啊!

听着张金山这一点都不像是咬着东西在唱大鼓的样子,水友们也都是纷纷表示,这也太神奇了吧!

一段五分钟的含灯大鼓,让张金山在这么冷的天气,额头上都沁出了一层细汗。

第一是这门艺术确实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第二就是林牧就坐在下面,如果自己不卖力气的话,真的是有点说不过去!

“好!——”

张金山唱完,将鼓犍子和板儿一起放在了鼓面上,林牧第一个站起来大声的喊起了好来!

确实,这一段演出,让林牧感觉到太惊艳了!

【含灯大鼓——技巧(大师级)】

一个紫色的属性球,被林牧悄悄地收了起来!

顿时,林牧的脑海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含灯大鼓”的技巧。

怎么训练,怎么保持气息平稳,怎么做到发音准确……

张金山并不知道,自己钻研了四十多年的含灯大鼓技巧,全都被林牧给薅走了!

但是,如今的林牧只是学会了一些皮毛,想要真正成为像张金山这样的高手,还需要不少的练习!

不过,秘籍已经到手,想要成为绝世高手,也并非是什么难事了!

毕竟这门艺术已经失传了几十年,后人们也只是知道这种形式,对于练习的技巧并不知晓。

这并不是你嘴里咬着一根棍去练习就能成的!

前面还有蜡烛,蜡烛是点燃的,当然,现在的蜡烛都是固定在灯架上的。

而当年,蜡烛就是摆在灯架上,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三点,第一,字正腔圆,第二,蜡烛不灭,第三,蜡烛不倒!

字正腔圆,表示你的唱功厉害!

蜡烛不灭,表示你的气息稳定!

蜡烛不倒,表示你的定力惊人!

能够做到这三点的人,从古至今,也只有几个天赋异禀的老前辈能够做到!

主要就是最后这个,蜡烛不倒!

毕竟你唱含灯大鼓的时候,还要敲鼓呢,嘴里唱着,手里也不能停,还要照顾着嘴里的灯架,不等让上面蜡烛倒了!

这种难度系数,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张金山将口中的灯架摘下来,向大家展示了一下,蜡烛确实没有灭!

下面的掌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

张金山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算是把面子给圆回来了!

要不然,林牧表演完,自己这边上一个水平一般的节目,估计下面的观众们都要走了!

自己这个压箱底的节目,只能硬着头皮上来表演了!

不过,这个结果还是很让人满意的!

“林老师,您觉得我这个形式怎么样啊?”

张金山将灯架交给了一旁的助理,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面露得色的看着林牧问道!

林牧起身,拿着话筒,笑呵呵的说道,“您的这段含灯大鼓真的是太精彩了,我在京城也算是见过世面,跟好几位梅花大鼓的老前辈都聊过天,但是就连她们都表示,含灯大鼓已经失传了,没想到我今天竟然在这里看到了,佩服,佩服!”

林牧的这番夸赞,让张金山感觉到脸面上非常有光彩!

林牧是什么身份,当今戏曲行业年青一代的领军人物,自己虽然当年也曾经红遍津京两地,但是如今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戏曲小班的管事而已,差距一天一地!

林牧忽然说道,“老师傅,我能试试吗?”

张金山本来都打算让节目继续下去了,没想到林牧竟然提出了这么个要求!

一时间,现场的观众们都兴奋了起来,大声的起哄,让林牧上台试试这个含灯大鼓!

张金山则是有些迟疑,他并不清楚林牧到底是真的想学,还是人家本来就会!

林牧作为当今戏曲界最有才华,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会的多”也是林牧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标签!

现在网上还有关于林牧的帖子,上面已经列举了林牧曾经表演过的戏曲剧种,如今已经有十多个剧种被林牧演绎过了!

而且这些剧种,林牧并非是学了个皮毛,基本上都是能够达到名家级的水准,所以,这才让很多戏曲演员都是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

自己学了几十年也能达到的水准,而林牧已经有十几种曲艺形式都达到了自己的这种水平。

安装最新版。】

天赋强,真的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看着下面的观众们起哄,张金山怎么也不可能拒绝林牧的。

“行,您上来试试!”

张金山脸上笑嘻嘻,但是心里则是非常的忐忑!

当年自己被赶出了京津两地,偶然有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从那里得到了一份含灯大鼓的训练方式,自己作为梅花大鼓的名家,当然知道含灯大鼓的价值,于是如获至宝的练习了起来!

二十多年的磨炼,张金山才将这门艺术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之前的《伶界小王争霸赛》,张金山就想要去报名参加,但是有人从中作梗,张金山的名额就被取消了!

而当林牧想要上来试试的时候,张金山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

如果连林牧都认同含灯大鼓的价值,那么自己作为当今唯一一个能够唱含灯大鼓的人,岂不是要翻身了吗!

张金山专门换了一根没有用过的木棍,重新将灯架给安好,递给了林牧,让他咬在嘴里!

本来张金山还想要多说两句,但是看着林牧那娴熟的动作,张金山的心里打了个突。

我去,难道林牧连含灯大鼓也行?

不但是张金山这么认为,所有观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

林笑笑拉着三乾的手,大声的给林牧加油!

一旁的山重迟疑的说道,“林先生,行吗?”

顿时,林笑笑和三乾同时扭过头,重重的点头,瞪着眼睛说道,“我林大哥(表哥)一定行!”

山重赶紧道歉,这才让两个林牧的头号脑残粉放过了他!

张金山用打火机将三个蜡烛点燃。

林牧小心翼翼的拿起鼓犍子和板儿,轻轻敲了一下鼓面,一旁的三弦师傅虽然不知道林牧要唱什么,但是手里的弦儿已经响了起来!

“丑末寅初,日转扶桑——”

林牧一开嗓,一旁的张金山顿时就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