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零三章 述职

第三百零三章 述职

书名:明末大军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6 10:52:01

四天后,刘衍在苗绍等一哨护卫的陪同下,抵达济南府城。

此时已经是十月中旬,初秋的气温虽然还带着一丝热气,但是已经比盛夏时节好太多了,已经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刘衍等人一路策马而行,秋风吹在身上很是舒服,连带着众人的心情也变好了许多。

刘衍等人策马入城,济南府城经过卢象升和颜继祖的大力整顿,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虽然此时城中人口和商旅的数量还没有完全恢复,与清军南下之前比克同日而语,但是已经一扫之前的颓势,开始逐步复苏了生命力。

“大人,前面就是总督府了。”

刘衍点了点头,然后看着街边的店铺,总督府附近商铺林立,有酒肆、食肆,也有售卖绫罗绸缎等各式商货的,刘衍甚至还看到一家售卖琉璃的店铺,招牌上赫然写着“即墨琉璃,品质上乘”八个大字。

于是刘衍对苗绍说道:“咱们先去那边置办些礼物,拜见卢督臣总不能空手过去。”

“是。”

刘衍带人在沿途店铺准备了两份厚礼,让一家店铺的掌柜写了两份礼单带上,然后才来到总督府。

正堂上,卢象升看着手中的礼单,只见上面的礼物满满当当的写了一整页,价值估计有上百两银子,便摇头说道:“你啊,到本督这里来,还搞这些虚的。你走的时候,将这些礼物都拿回去,本督不要。”

刘衍笑着说道:“督臣还是手下吧,都是些用度之物,督臣的俸禄大多贴补督标营将士了,总不能让督臣内眷也跟着受苦啊。要换成是别人,卑职可不会送东西,也不屑于送东西。”

卢象升叹息一声,说道:“也罢,那就下不为例吧。”

卢象升收下了礼单,然后说道:“说说看,到了青州府你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现在青莱镇的情况如何了?”

刘衍随即将自己准备推行新式学校和军校,以及在青莱镇各处推行新政的事情禀报了一番。当然,关于抚慰官的事情,刘衍自然是不会说的。

卢象升听完微微皱眉,说道:“新式学校?军校?嗯,你的想法不错。如今朝廷科举取士,录取的都是些不堪实用之辈,如果这新式学校真的能教出实用之才,也不失为为国取士的一个办法。”

“另外军校的主意也很好,不过却要提防别有用心之人,军校之议,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别处,认为你刘衍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刘衍说道:“这样的宵小肯定是有的,不过卑职却并不担心,那样的宵小又能奈我何?”

卢象升不置可否,继续说道:“至于你推行的新政之策,的确是有富国强兵的功效,只不过需要将地方的原有秩序彻底打破,得罪的人太多,牵连太广。现在你是一镇总兵官,已经不是当初卫所的指挥使了,凡事都要小心一些,在这个位置上因为骄横而跌倒的人,本督见过太多了。”

刘衍抱拳说道:“谢督臣关爱。只不过卑职身为青莱镇总兵官,就要守好地方,该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好,即便有人反对,卑职也要强推下去。”

“唉!”

卢象升说道:“本督就知道,劝不住你的,不过你还是要小心一些,凡事多想想。”

“如今本督与颜抚台整顿济南府各地,这期间可谓心里憔悴,深知为政一方的不宜。正因为这样,本督现在已经少了许多的棱角,变得有些不像自己了。有时候,本督真的很羡慕你,刘衍。”

“督臣说笑了,卑职何德何能,能让督臣羡慕。”

“呵呵,本督就是羡慕你,敢想敢干,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魄!”

刘衍笑着说道:“卑职只是有一股狠劲罢了,督臣才是真正的干臣,卑职还有许多东西要向督臣学习讨教呢。”

随后卢象升又问起新军的整编适宜。

刘衍说道:“目前新军各营已经进驻青莱镇各地,扩编及整顿事宜也全面展开。征召的新兵以各地军户青壮为主,乡间民户男丁为辅,各营扩编之后的缺额基本已经补齐,正在抓紧操练中。”

卢象升满意的说道:“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招募了六万新兵,青莱镇官吏的办事效率还真是不错。现在钱粮可还够用?兵备是否齐备?”

刘衍在卢象升面前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反正在山东一地,刘衍的实力如何,别人不知道,卢象升还是能看出**不离十的。

于是刘衍说道:“启禀督臣,眼下新军各部的兵备基本上都配齐了,钱粮也还够用,只是这段时间我青莱镇开支浩大,之前两年积攒的钱粮已经耗费一空,接下来恐怕就要过一阵苦日子了。”

卢象升说道:“这已经不易了,青莱镇只有两州之地,你能筹集到这么多的钱粮,已经难能可贵了。”

随后卢象升问道:“刘衍,你给本督一个准话,新军还有多久可以整顿完毕?”

刘衍心中一惊,脑海中开始飞速回忆着,近来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随即刘衍便想到,现在李自成在河南、山西一带闹得非常厉害,其麾下已经有上百万兵马,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兵力都是裹挟的流民,战力很低,但是蚁多咬死象,用来消耗官军兵力还是非常好用的。

此时李自成各部在河南、山西等地攻城掠寨,几乎已经到了如入无人之境的地步。而朝廷方面,陕西总督郑崇俭率领贺人龙、李国奇部返回陕西之后,便一直徘徊在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畏惧李自成的兵锋,根本不敢出击作战。

杨嗣昌率领的督标营等精锐,此时还在湖广一带止步不前,此时杨嗣昌的病情持续恶化,已经到了无法下床的地步,按照历史上的走势,杨嗣昌病死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了。

“所以……”

刘衍此时心中有了底气,定然是卢象升看到了天下形势,料定朝廷多半会再次征调精锐出战李自成部,而山东兵马在近几次大战中表现非常耀眼,一旦朝廷下令征调援兵,山东都司自然首当其冲。

想到这里,刘衍却叹息一声,暗道:“不管卢象升说什么,李自成那边我都不能去,因为再过几个月,锦州那边就要开打了!”

再过几个月,不但李自成将攻陷洛阳,杀藩王、壮大声势,辽东那边松锦之战也要开打了。

如果历史的进程没有太大偏差的话,洪承畴势必会兵败被俘,辽东局势将会彻底断送,到时候清军南下,山东必将遭到冲击。

对于刘衍来说,最优的选择便是按兵不动,在这个时候闷头发育,继续囤积钱粮、训练兵马,以应对大变之际。

其次中等的选择,是刘衍率部参加松锦之战,最好能在辽东重创清军,如此也可以给自己争取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借机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毕竟重创清军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战功更值钱,朝廷的封赏更优厚,缴获的钱粮兵备更多更好等等。

而最差的选择,才是出战李自成部。

刘衍非常清楚,流贼兵马不但多,而且聚散自如,远比张献忠部难对付。

虽然刘衍有自信可以击败李自成,可是花费的成本、消耗的钱粮,要远远大于收益。流贼首级不值钱,如果不能斩首李自成等贼首,就算斩首几千、几万都不算什么大功劳。

而且流贼穷,大战下来几乎不会有什么像样的缴获,反而还要供给俘虏的流民。一旦李自成卷土重来,那些流民摇身一变就是流贼士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还是好言回绝一下吧。”

刘衍虽然想了许多,但也只是片刻而已,随后抱拳说道:“督臣明鉴,新军此番扩编整顿,兵力从两万多人激增到八万多人,新军原本的建制都被打乱了,现在的新军各营基本上就是重新组建的,整体战力下降非常快。”

“正因为如此,卑职需要时间,只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对各营将士严加操练,才能提升新军各营的战力。”

卢象升点头赞同,毕竟自己也算带兵许久的老将,刘衍的话说得在理,自己虽然心中期盼着新军尽快练成,但也只能认同:“那以你的估计,新军各营需要多久才能成军?”

刘衍说道:“短则半年,多则十个月。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刘衍说完之后,心中暗道:“按照历史的进程,李自成明年开春就会攻占洛阳,等到半年后,什么都晚了,至少围剿李自成的战事我是不准备去的!”

卢象升闻言叹息一声,然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有些失望。

当日,刘衍与卢象升交谈许久,直到傍晚时分才起身告辞,准备会馆驿落脚。

“卑职明日一早会去巡抚衙门拜见颜抚台,然后去德王府拜见德王殿下。事毕后,卑职便会返回青州府城,到时候再来向督臣辞行。”

卢象升挽着刘衍的手,说道:“明日你拜见了德王殿下和颜抚台之后,便立即回去,不用再来见我了。回去之后,你要尽力操练兵马、整军备战。如今天下纷乱流贼势大,关外的奴贼更是蠢蠢欲动,其兵锋已经出现在锦州一带,大有南下围攻之势。局势败坏至此,你我都要尽心为国,不可有一日怠慢!”

刘衍抱拳领命。

待到刘衍出了总督府,苗绍率部随行,问道:“大人,咱们去馆驿休息吧。”

刘衍看了看天色,见还未黑天,便说道:“去巡抚衙门,明日早上去过德王府,便立即返回青州府城。”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