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沙袋盾车

第三百四十一章 沙袋盾车

书名:明末大军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9:45:38

明军遭受猛烈炮击的情形,在黄土岭上的清军都看得非常清楚,此时石廷柱张狂的大笑着,然后说道:“好啊,打得明狗哭爹喊娘,实在是痛快啊!”

多尔衮、多铎、阿巴泰几人也是同样大笑,之前第一道防线的驻军被明军火炮打得伤亡惨重,此时清军却找回了场子,也让明军尝尝被火炮轰击的滋味。

不过多尔衮笑过之后,心中却又另有一番滋味,眼前的功劳都是汉军乌真超哈营的,难道曾经无敌的大清铁骑,己经退居后位,以后战场主导的,都是火炮火铳了吗?

当然,这个念头只在多尔衮心中一闪而过,至于多铎、孔有德、阿巴泰等人,则根本没有这个想法,此时只顾着放浪形骸的大笑着。

一旁,金自点则是看得眼角直跳,心想满清原本就有铁骑优势,步甲也是天下无双,如今又有了火炮助阵,朝鲜就更加不是对手了。

“今后朝鲜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一定要抱住大清的大腿,绝不能惹来大清上国的怒火!”33

此时的乳峰山山城上,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代善、英俄尔岱等一众文武大臣都大声向皇太极贺喜,庆贺己方炮营的出众表现。

皇太极也满脸笑容,对黄土岭战事松了口气。

此时皇太极心想:“精良的火器的确是制霸天下利器!以往,明军之中敢战的精锐凭借车营,往往可以挡住我大清铁骑的进攻,可是却挡不住大炮的轰击。强入当年的浙兵,战力的何等的出众,我大清铁骑死伤狼藉也无法突入其阵中,到了最后不也是使用大炮轰开的吗?血肉之躯,实不能与炮相比!”

于是皇太极寻思着,为了打赢此战,大清已经大力扩充了汉军旗的乌真超哈营,打造了大量的火铳、火炮,日后也要继续扩大火器的装备数量。

只是大清境内产铁数量有限,想要扩大火器的生产规模,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这些年,满清国内开采的铁料,几乎已经全部被这批火铳、火炮消耗掉了,甚至连往年从明国抢掠来的铁料也用光了,皇太极想要继续扩大火器的产量,实在是困难。

而且皇太极心中还有一个担忧,使用火器作战,这一仗下来,库存的火药与炮药也是消耗巨大,使得满清的火药储备也频频告急。

皇太极为了保证此战中火炮、火铳能够得到足量的火药供应,甚至不惜血本,从朝鲜运来了大量的火药,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和人力。

“使用火器就是与刀箭不同,看来除加走私及从朝鲜国收刮步伐,还得再入明境抢掠,多多掠来铁料、火药才是!”

在隆隆的炮声中,黄土岭一带的清军兵马欢呼不止,而明军阵地则是一片寂静,各镇将士都是怒火中烧,看着友军被清军的炮火杀戮,所有人的心中都涌起止不住的杀意。

此时洪承畴、张若麒、马绍愉、邱民仰等人无不面色铁青、握紧拳头。

几个总兵官也是焦急万分,援剿总兵左光先更是不断嘟囔着:“奴贼的火炮如此厉害,怎么办,怎么办?宣府镇和山西镇能不能坚持住?”

而军阵中的一些辽东官将,则看得面无人色,只在心中暗暗庆幸,辛亏攻山的不是自己。否则奴贼的火炮如此犀利,己方的军队,还没攻到山上,就在奴贼火炮下溃败了。

吴三桂也是神色凝重,同时心中则是在感叹:“宣镇军果然精锐,被奴贼火炮轰击到了现在,竟然还能冒着奴贼炮火不断前进!”

吴三桂扪心自问,以自己麾下兵马的情况,多半是坚持不到现在的。

刘衍望着远处的情况,同样是心急如焚,举着千里镜凝神眺望,忽然炮营指挥使钱樰在身旁大叫道:“大人快看那边!”

刘衍心中一惊,急忙举着千里镜望去,顺着钱樰指引的方向,刘衍看到清军的一发炮弹击中了宣府镇的一辆土袋车。与别的战车不一样的是,这种简陋的土袋车,在清军呼啸的炮弹下,不管是战车还是民夫,全都安然无恙。

刘衍顿时眼前雪亮,直呼自己耽误事,竟然将沙袋防弹的事情给忘了。虽然刘衍在战前也提醒洪承畴和一众总兵官,要多多准备沙袋备战,可是却忘了嘱咐杨国柱、李辅明二人,让二人将沙袋武装到战车上,去抵挡清军的炮火。

此时大明的战车都是用来对付胡人骑兵的,对抗他们的弓箭骑射,所以木料的战车装备了挨牌就足够了。但是现在随着清军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战场上的局面已经不同了。大明的对手己经不再是纯冷兵器军队,而是装备了犀利火炮与大量火器的半火器化军队!

旁边的洪承畴时不时的关注刘衍,此时见到刘衍似乎若有所思,于是急忙说道:“刘总兵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刘衍点了点头,对洪承畴说道:“洪督看那边。”

洪承畴连忙举起千里镜,顺着刘衍指点的方向看去,张若麒、马绍愉等人也急忙望去,随后众人不约而同叫道:“麻袋车!”

“土筐车!”

“土袋车!”

张若麒大叫道:“咱们早该想到的,刘总兵的长岭山防线,不就使用大量的麻袋土筐,用来防止奴贼的炮弹?怎么到了这里,却都给忘了!”

洪承畴也是带着自责的语气说道:“是啊,我等早该想到,用车辆装袋泥土,护住前行将士。”

其实也怪不得众人想不起来,军队是最保守、最固执的群体,因为军队中的每一个习惯,或者是规定,都是用无数人命和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机遇的话,是想不起来改变的。

而且有时候只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机缘巧合捅破了,就是另一片天地。机缘未到,或许几百年,都有可能想不到那边去。

就好像是青莱镇新军装备的定装纸筒弹药,其实早在戚家军之中,就已经开始使用颗粒火药与分类别装的鸟铳弹药,但是却没有将二者合并到一起。

很多东西,只是一层纸,一个思路罢了,便如战车,或许众人会说,装价昂贵的战车,竟比不上区区民间使用的推拉车?事实就是如此,面对火炮,战车无用,叠上土袋土筐的民间之车,反而成为利器劲器。

此时众人知道了可以使用沙袋、竹筐等物来阻挡清军的炮弹,于是便急忙下令,命后方的民夫准备大量的长板车,少要二轮的,四轮好,独轮车不要。因为面对火炮,独轮车过于轻巧,不能挡住敌虏炮弹的震动。然后在上面装运大量的土袋土筐,一旦准备好了之后,便会紧急送到阵前去,用这些改装后的战车挡在将士及车营前面,护卫宣府镇、山西镇将士们前进。

为了防止奴贼炮从车的底部钻过来,滚断推车众人之腿,前面的车底,需绑上不少土袋,尽量不留缝隙为好。而为防止奴贼炮砸得车倒震,倒退,车的前方与后面,都需要专门加固。

辽东巡抚邱民仰负责大军后勤,马上奉洪承畴之令,招集大量工匠与民夫,进行土车的改造事宜。

由于前线战事紧急,改造之车暂时无法就备,邱民仰指挥大量的民夫,选用一些合适长车,上面装满麻袋土筐,车的前底与两边,绑上众多的土袋,紧急运送到前线去。

同时,洪承畴也急忙派人到杨国柱与李辅明两军之中,向二人告知此法。

而后洪承畴又对刘衍说道:“奴贼炮火犀利,杨总兵与李总兵军中将士伤亡甚多,还需要刘总兵援以医官!”

自从刘衍率领青莱镇新军抵达辽东战场,新军之中有众多训练有素、手段高明的医官,以及被各镇所熟知。每部就有医官三十人,每个医官还带有十几、二十不等的帮手,人数非常充裕。

以此时明军的后勤能力来说,即便加上洪承畴的督标营在内,各军之中的医官人数,都还没有刘衍一镇多。

所以此时听了洪承畴的话,刘衍郑重说道:“不消督臣言说,这是自然之事!”

于是刘衍立即召来医部部长鲍学镇,命其带人立即支援宣府镇、山西镇,对撤下来的两镇伤员进行救治。

鲍学镇当即领命,率领一百多人赶往中军前方的临时“医院”。

鲍学镇等医官都是统一装备、统一服饰,他们身穿简略版的胸甲,内穿大红色的圆领袍,上面绣有蓝色水纹的图案。每人还都有一个专门的救护箱,在救护箱内,装满了各种药品器械,如剪刀、止血粉、金仓药、酒精、纱布绷带、行军丸等等物品,十分的齐全。

自从青莱镇幕府成立之后,刘衍也想过让医部成立一家、或是几家医学院,专门收罗、培养大量的医官,以及研制各种药物。

此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大明的医疗水平还是最高的,抗生素没出现之前,此时的西医就是扑街货,不管是什么病,欧洲人都习惯用放血疗法来治病,完全就是愚昧的行为,草菅人命。

不过刘衍筹建医学院的想法,因为辽东战事急迫,建立医学院的事情才搁置了下来,只能等到战事结束后,再做打算了。

此时洪承畴等人看着鲍学镇带着大批医官前去支援,众人熟练的在前面的临时救护场所搭建帐篷,烧水给各种见都没见过的器械消毒,然后相互配合的为伤员清创、诊治,都是感慨不己。

可见青莱镇新军之强,不仅仅是新军将士如何善战,还在于新军的军备军制之强,青莱镇新军如此完善的制度与后勤能力,放眼当今大明,可以说是无人可比!

洪承畴此时也下令,命中军的大批民夫听从鲍学镇的指挥,承担抬担架、运送伤员等杂事。同时洪承畴还调集了部分督标营的兵马,以便保护青莱镇新军一众医官的安全,也算是向刘衍示好的一个表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