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明末大军阀 > 第三百六十九章 银山粮海

第三百六十九章 银山粮海

书名:明末大军阀 作者:东仙轩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15 09:38:09

周王府南门外,大队的亲卫营将士进进出出的,不断从王府内搬运出一箱箱的银子,以及一车又一车的粮食。

苗绍和吴兴洲、卢英、田镇北三个指挥使席地而坐,就看着那些钱粮不断装车运走,几人的脸上满是笑容。

“我听说当时精彩极了,大人揪着周王厉声斥责,那周王都傻了!”

吴兴洲笑着说着,不时还有样学样,好像当时就在场一般。

苗绍瞥了一眼,说道:“你听谁说的?”

“是副将陈永福手下的一个游击,刚才咱们奉命待命过来的时候,正好遇到,我便将其拉过来打听了一番。”

苗绍疑惑的问道:“你跟那个游击认识?”

“不认识啊,打听打听又不用认识。”

苗绍白了一眼,随后对三人说道:“一会儿你们分头去办事,吴兴洲留在这里,带人继续搬运周王府的钱粮,卢英带人去开封府城的府库,在那边盯着入库事宜,并且安排兵力把守。”

“另外,田镇北带人去城中巡视,现在咱们亲卫营的兄弟都撒出去了,开始对城中那些周藩宗室追缴钱粮,你去盯着,别让那些宗室子弟偷奸耍滑。”

“是!”

随后苗绍又嘱咐道:“大人已经定下了规矩:亲王要上缴九成库存钱粮,郡王八成,郡王以下,每降一级,便可少交一成,以此类推,没有例外!”

“是!”

三人分头去办差,苗绍则带着一旗护卫将士进入周王府,此时刘衍与高名衡、陈永福还在正殿内,正堵着周王朱恭枵,在正殿内一起算账。

“大人还真是主意多,就这么堵着周王本人,让其无法给各处周藩宗室传递消息,甚至连周王府内外都被封锁住了。估计用不了两天,就能从这些宗室府中收缴大量钱粮!”

苗绍在心中感叹着刘衍的“狡诈”,很快便来到正殿,带着大队的护卫将士进入大殿之内。

朱恭枵见状也是吓了一跳,还以为刘衍是要直接杀了自己,然后侵占自己的财产。

“刘、刘总兵,咱们之间,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刘衍看着朱恭枵,一时没忍住,直接走到书案前,只见上面赫然是一本万历版的《三国通俗演义传》,不由得额头黑线飘过。

“殿下误会了,这位是本镇麾下的都指挥使苗绍,是来向本镇禀报军务的。”

刘衍笑着对朱恭枵说道:“殿下安心,还请殿下继续与高抚台、陈副将一起,核算周藩宗室能捐献出多少钱粮。”

朱恭枵连声答应着,然后便督促着几个府中的账房先生忙活起来,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再度响起。

高名衡则是心中感叹:“拿人钱粮,还要人家自己做账,能做到如此的,估计也只有刘总兵一人了!”

刘衍随后将苗绍叫到一边,问道:“如何了?”

“大人放心,亲卫营的兄弟们已经开始行动了,城中的那些周藩宗室,一个也跑不了,各部将士正在各处搜集钱粮。”

“很好!”

刘衍嘱咐道:“记住,所有的钱粮都要立即入库,等到这边的账目做出来,便一同移交给荀副部,让荀副部核对账目、实物等情况,日后配给给城中军民的粮食,也要经过荀副部的首肯才行!”

“大人放心,属下明白其中要害,一定办好此事。”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刘衍此番从周王朱恭枵,以及开封府城内所有周藩宗室的府中,共计搜集到粮食八十七万八千九百五十二石,白银一百零七万六千余两。

这批钱粮的数额之大,已经超过刘衍的预料,得出这个数字之后,刘衍愣了好一会儿,才对朱恭枵说道:“这些钱粮……”

朱恭枵还以为刘衍不满意,于是急忙说道:“刘总兵别误会,本王以及一众宗亲并没有隐瞒什么,只是有许多钱粮都囤积在各处城池中,并没有集中在开封城内。还有许多被流贼掳走,所以现在只有这些了。”

刘衍叹息不止,藩王富有,可见一斑。

此时刘衍获得了钱粮补给,新军唯一的一个软肋也得到了加强,于是便辞别朱恭枵,与高名衡、陈永福出了王府。

“本镇麾下已经接管了城防,陈副将麾下将士,就暂时在城中军营待命,随时听候调遣。”

“高抚台就要辛苦一些了,本镇麾下镇抚官荀景云负责配给制的钱粮发放,具体示意,还请高抚台带人协助。”

高名衡与陈永福还能说什么,连周王都被刘衍拉住一顿斥责,自己自然也只能听令而已。

“呵呵,刘总兵放心,本抚一定与荀大人通力合作,为刘总兵扫除后顾之忧。”

陈永福更是直接,抱拳说道:“末将领命!”

“呵呵,有二位大人的协助,料想此战,我军必胜!”

刘衍正与二人寒暄着,忽然听到城西传来激烈的战鼓声,刘衍望去,只见远处的西面城墙上,燃起了两堆狼烟,那是敌军正在集结的预警。

“是、是流贼大军要攻城了!”

高名衡心中一紧,话也有些磕绊了。

陈永福也是双手紧握,看向刘衍,不知道自己会被安排一个什么差事。

刘衍思索了一会儿,便叫来身边的传令兵:“传本镇将令:左营、右营将士按照部署立即登城布防!”

“命令中营、炮营、骑兵营、亲卫营立即整顿,开出西城门外列阵,准备迎战流贼大军!”

“命令后营护卫城中各处府衙、府库、武库,以及各处王府,并且安排兵马在城中巡视。从此刻起,开封府城开始施行军管,官民宗室,只要没有本镇的手令,任何人不得上街随意走动,否则以流贼奸细论处,格杀勿论!”

“是!”

十几名传令兵一哄而散,纷纷策马前往城中各处传递军令。

这时刘衍才看向高名衡、陈永福二人,说道:“烦请高抚台坐镇巡抚衙门,先与我镇抚官荀景云一起,给城中百姓发下三天口粮,以安稳民心。”

高名衡抱拳说道:“刘总兵放心,本抚这就去!”

说完,高名衡便急匆匆的走了。

“陈副将,你立即率领本部数千将士在西城门内布防,如果今日刘贼大军进攻,那边便是敌军的主攻方向。”

陈永福抱拳领命,策马而去。

陈永福此人虽然在历史上投降了李自成,可却是力战不敌之后,才被迫投降,与那些首鼠两端的墙头草不同。而且陈永福麾下的兵马,是中原地区少有的精锐,虽然比不上辽东各镇、宣府镇那样的边军精锐,却也能顶住流贼几十万大军的围攻,可见还是很有战力的。

而且,陈永福最后也是抗击清军,最终落得不知所踪的下场,这样的人,刘衍是信得过的,所以将其安排在西城门内,必要是时候,可以让陈永福率部登城协防,以缓解左营将士的压力。

随后刘衍也策马前往西城墙,此时左营都指挥使张义已经披挂整齐,站在瓮城的城头上观察敌军情况了,左部指挥使金学成、中部指挥使石牛忠也都在这边。

为了应对流贼大军的进攻,张义将左营大部分兵力都调集了过来,八千多名将士被部署在瓮城、西城门以及整个西城墙上,依托这边的十几处马面、数量众多的敌台,以及瓮城、城楼等防御工事,准备与城外的流贼大军开打。

刘衍登上瓮城城墙,众将士纷纷行礼。紧接着,陈永福也带着几名部将赶来,向刘衍行礼不提。

刘衍询问了一下情况,张义指着城外的流贼大军,说道:“根军陈副将提供的情报,流贼大军经过整顿,分为中营、左右两营、前后两营,以及火器营,每营都有相应颜色的旗号,军容严整。大人请看,”

“青色为流贼中营,白色为流贼左营,黑色为流贼前营,黄色为流贼后营,红色为流贼火器营,除了流贼的右营兵马之外,剩下的流贼兵马都聚拢过来了,看样子李自成是想来把大的!”

刘衍这是第一次直面李自成的流贼大军,不得不说,此时李自成的兵马,已经开始有了正规军的样子,各营旗号纷杂各自不同,每营之中都有骁骑、甲兵、步兵、死兵之分,其中骁骑便是骑兵,甲兵披甲,步兵无甲,而死兵,则是从各地裹挟来的百姓。

这些都是一路上,吴国金率部搜集来的情报,还有一些是陈永福、高名衡提供的情报。

在这些兵马之中,死兵的人数最多,装备最差,战力也是最差的。可是即便如此,见到数万、十几万死兵,满脸绝望、携老扶幼、嚎哭连天的杀来,即便是百战精锐,也会为之动摇,因为这样的场景,足以摧毁一般人的心理防线!

按照李自成的用兵原则,死兵历经几战活下来,便可晋升为步兵,再打几战活下来,便可晋升为甲兵,而后是骁骑。

这便是李自成奉行的“战场淘汰”原则,可是这样的原则就必须依赖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要有数量足够的死兵,才能摔打出一支强悍的军队来。

刘衍暗道:“也许,这就是李自成为什么只能到处破坏,到处裹挟百姓从贼,而无法停下来的原因,因为一旦停下来,他手中的兵马就会开始缩水。就好像是寄生虫一般,一旦宿主死亡,寄生虫便没有了活下去的能力!”

刘衍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指着远处的那面红色旗纛,对众人说道:“本镇观流贼兵马,也只有李自成的火器营有些威胁,其余各营,皆土鸡瓦狗耳!”

不知道是不是跟周王朱恭枵说话太多,此时刘衍竟然也不知不觉的说出三国味的话来。

陈永福闻言还以为刘衍太过托大,于是便上前想进言一番。

可是当陈永福走到前面,看到正在出城的中营、炮营、骑兵营、亲卫营将士,那浩浩荡荡的铁甲洪流,步兵、铁骑、火炮相继开出城外,然后迅速的列阵待命,如此军容、如此威严,让陈永福将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

“刘总兵有这样的兵马在手,也难怪会看不起李自成!”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