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第1457章 天子守国门

第1457章 天子守国门

书名: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作者:陈喵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9 15:54:09

朱炫知道,现在的皇爷爷,正在享清福了。

除了陪文珪玩一玩,就很少再找儿孙们,也少找处理政务,并且忙得要停不下来的朱炫,但今天要见自己,朱炫可以判断应该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坐!”

朱元璋说着,又道:“文珪过来,听!”

“好啊!”

文珪很懂事地来到他们身边坐下,大眼珠子一眨一眨的,问道:“太爷爷是不是要和爹爹商量什么大事,然后让孙儿过来学习呢?”

这个臭小子,跟在老朱身边的时间长了,很懂老朱的心里怎么想。

一眼就看懂了,老朱的心思如何。

“没错。”

朱元璋宠溺地揉了揉文珪的小脑袋,看到自己的小重孙那么懂事和聪明伶俐,感到很满意。

“皇爷爷有什么,想和孙儿商量的吗?”

朱炫有些好奇地问。

一时间不是很懂,老朱要做什么。

“文珪,听着学习。”

朱元璋提醒了一下,又道:“乖孙,咱听说你准备迁都了?”

朱炫就知道,有些事情肯定瞒不过自己皇爷爷,以老朱当了几十年皇帝的经验,有些事情一眼就能看懂,但还是没有马上承认,道:“皇爷爷,不是孙儿,是黄子澄这样提出来。”

朱元璋可不是这么想,也看透了一切,道:“肯定是你捉了黄子澄什么把柄,强迫他帮你提出迁都,否则以黄子澄的性格,肯定不敢这么说,是你把刀放在他的脖子上,对吧?”

文珪听完了,惊讶道:“原来爹爹那么凶啊!”

“好文珪,这不是凶。”

朱元璋笑呵呵地解释道:“这也是一种手段,有些事情,皇帝想做,但下面的人不一定乐意,就安排点手段,找一个人负责提出来,用来试探。”

文珪若有所思,微微地点头,好像听懂了。

朱炫听着,满头黑线。

现在把这些教给文珪,合适吗?

好像不太合适,很容易把文珪,培养成了腹黑的。

“孙儿就知道,瞒不过皇爷爷。”

朱炫不好意思地说道:“但皇爷爷为何,现在才找孙儿说起这件事呢?”

事情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朱元璋现在找自己,貌似有点不太对,另外他让黄子澄提了一下,就不再继续这件事,其实也不知道皇爷爷心里怎么想的。

是赞成,还是反对呢?

朱炫看不穿,朱元璋现在什么态度。

“咱不是看你提出了,一直没有进一步行动,找你过来问一问?”

朱元璋轻哼道。

“孙儿哪敢再有行动?”

朱炫不装了,反正都如此,还不如坦白道:“孙儿让黄子澄试一试水,但是刚提出来,黄子澄就遭到围攻,直接成为朝堂公敌,如果孙儿自己提,那么他们还不把孙儿烦死了?”

现在的机会,还不合适。

既然都说穿了,朱炫认为未来会迁都的可能性很大,先不说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金陵真的不太适合长久作为大明的帝都,需要换一个地方,远离这里的纸醉金迷。

“皇爷爷怎么想?”

朱炫又问。

“你说的有道理,咱当年选择金陵,也有咱的道理。”

朱元璋想了想又道:“金陵合不合适,需要时间检验。”

朱炫说道:“但是等到检验结果的时候,就是浪费时间了,有些事情如果孙儿不做,未来的文珪不一定能做。”

“爹,孩儿可以的。”

文珪一听,这就不乐意了,道:“孩儿未来,一定比爹爹做的好。”

“咱相信文珪。”

朱元璋哈哈一笑,又道:“但是迁都了,牵扯的太大了,很不容易。”

朱炫低下头道:“孙儿有信心可以做到,皇爷爷还没说,怎么看。”

他期待的眼神,往老朱看去。

只见朱元璋沉吟了好一会,叹道:“自古以来,长江以南的朝代,除了偏安一隅的宋,基本得不到长久,对吧?”

朱炫回想了一下,点头道:“好像是的,宋的下场,也是挺惨,但孙儿不是从这个分析,孙儿看到的是金陵的纸醉金迷,太过浮躁了。南方自古繁华,莺莺燕燕,很容易让官员陷入其中,产生**,比如孔公鉴。”

他提出了这个例子,又道:“在前不久,孙儿放过孔公鉴一次,可以不计较他去青楼,但很快又让孙儿看到,他在秦淮河一艘船上玩乐,还有黄子澄,他之所以听从孙儿的安排,还不是被孙儿看到他上船了。”

这些不过是例子,类似的人,只多不少。

通常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那么藏在家里暗处的蟑螂,肯定多不胜数。

朱元璋微微点头,好像醒悟了,当年选择金陵,确实是欠缺一些考虑。

只不过,朱炫看到他不生气,也不强烈反对,明白迁都一事,还是能得到承认,皇爷爷也逐渐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你说的,都有道理。”

朱元璋考虑到最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得到承认,老朱肯定迁都的想法了。

其实也是朱元璋回想起,曾经朱炫提到过的事情,所说的基本都很合情合理,说的也很对。

“乖孙认为,迁去何处?”

朱元璋又道。

“北平!”

朱炫说道。

“哦?为何?”

朱元璋听到北平的时候,还是很意外的。

他还以为,朱炫看重的,是西安,或者洛阳等,毕竟此二地,是多个朝代的帝都了。

朱炫说道:“北平北边,就是草原,尽管现在的草原,被孙儿压得死死的,也被同化了部分,但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迁都北平,希望后世子孙,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

“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

没想到乖孙所想的,还是如此长远。

好一个天子守国门。

作为大明天子,就应该亲自守卫大明,而不是留在金陵纸醉金迷。

大明是他们朱家的,朱家天子不守,以后谁来守?

朱元璋又道:“文珪,听到了吧?好好地把这句话记住。”

文珪不太能理解,这句话为何如此重要。

但是,太爷爷这么说,他就这么答应,很肯定地点头道:“太爷爷,孙儿记住了。”

“好重孙!”

朱元璋哈哈大笑,又道:“乖孙也好,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咱们朱家,咱们大明,就应该如此,乖孙说得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