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帘子

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帘子

书名: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作者:参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1 20:01:50

一场小意外,谁也没放在心上,回家也没跟家里人提。

过了正月十五,这年也就算过完了,各家各户,也开始准备参地用的材料。

聚氯乙烯塑料膜苦参,透光度比木板棚要好很多,对人参增产有益。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琢磨着,新栽的棒槌,想用塑料膜苦参。

用塑料膜苦参,跟以前木板棚完全不一样。

塑料膜下面,要铺一层树枝制成的帘子,编制帘子的过程,在当地,叫打帘子。

打帘子一般俩人或者三个人,按照池面子的宽窄做成一个木头框,木头框两端,各钉上间距相等的四个或五个钉子。

成捆的铁丝提前缠在木棒上,缠成穗子。

然后把铁丝绕在钉子上,再扯到木头框另一端钉子上固定。一共扯四根或者五根铁丝。

上山割回来各种一人多高的枝条,两根一组互相搭在一起,横着担在铁丝上。

手里握着铁丝穗子,将树枝缠一下,然后再跟底下的铁丝缠七八道。

大概二指来宽的距离,再搭上两根枝条,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把枝条用铁丝编起来。

到最后打结固定好,从铁钉上取下来,一张帘子一丈长,规规矩矩卷起来,等着运到山上开春苦参。

所以年后过了十五,一参场的工人就开始上山割条子、打帘子了。

许世彦打算把自家和父母那边的新栽,开春也都用塑料棚,那就少不了得打帘子。

于是跟领导请了几天假,和苏安瑛俩人,上山割了两天的枝条,用马车拉回来。

然后做了木框,缠好铁丝,夫妻俩在家打帘子。

“我听说现在正研究聚乙烯蓝色半透光膜,好像那种比现在用的黄色塑料膜稍微硬一点儿。

等着出来那种塑料膜,咱就不打帘子了,直接底下用弓条,稍微密实一点儿就行,省的还年年都得打帘子。”

一边干活,许世彦一边跟媳妇聊天。

聚氯乙烯塑料膜柔软,透光性强,对于参地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正在研究的蓝色聚乙烯塑料膜要好一些,不光是质地厚实硬挺、抗老化,主要是对人参生长有益。

据说是阳光透过蓝色棚之后,可促进光合作用。

对于这个,许世彦没太多了解,反正他只知道,从蓝色塑料薄膜出现之后,参地就一直用这种了。

“用啥都行,我觉得这个也比用木头板棚强。

你说现在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谁家有那么些板子,整山上苦参啊?

现在那林子都不是随便采伐的,用木头板子太浪费了。

这塑料棚能用三年,那天我算了一下,价钱还可以,而且三年后废旧塑料膜还能卖废品呢。”

苏安瑛一边干活,一边接了句。

许世彦闻言,扭头看了媳妇一眼,还别说,他媳妇这一年多成长真够快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了。

正月里天气也不暖和,说几句话就灌一肚子凉风,夫妻俩也顾不上聊天了,低头赶紧干活要紧。

东岗乡改用塑料棚的人不少,所以这正月末二月初的时间里,走到外面,处处可见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帘子。

《诸界第一因》

帘子长一丈,三十来丈参土正好打三十多张帘子就够用了。

许世彦夫妻干活不算慢,两天的工夫也就弄出来了。

这活,夫妻俩意见一致,都不想让苏安芳姐妹插手。

尤其是苏安芳,没几个月就要结婚了,还是好好在屋里呆着养养皮肤吧,大冷天的在外头吹冷风,那脸都该皴了。

帘子打完,卷好了堆在院子里,等过一阵子运到山上就行。

其他的活,就得许世彦赶着星期日抽空干一点儿,没办法,他有工作,场子那边还得忙着发酵蜜环菌等事情。

转眼间,三月一号就要到了,疯玩了一个寒假的孩子们,即将开学。

二月二十九号,小学返校,许海源一早晨就背着书包去学校了。

到学校先交上假期作业,然后打扫卫生,接着老师喊几个壮实的男生,去办公室抱。

一年级的小学生,除了数学语文,还有自然、政治、美术、音乐等。

老师把书全都发下来,嘱咐孩子们,回家一定要找点儿厚纸包书皮儿,省的新书很快就磨坏了。

发了新书,返校也就结束了,老师嘱咐孩子们赶紧回家,不许在外面乱跑。

许海源背着小书包回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咱家还有牛皮纸么?我发新书了,老师说让用厚纸包起来。”

这年月没有现成的塑料书皮儿,连挂历纸都很少见,能用来包书的,除了报纸,就是牛皮纸了。

别的玩意儿不敢说,那牛皮纸家里还是有的,许世彦从单位要了不少呢,留着湖炕用。

不管是以前铺炕席还是现在铺纤维板,炕面子都得用纸先湖上一层,要不然全是灰。

一般来说,炕盘好了最少两年就得扒开一回清一清炕洞,扒开一次,就得重新湖一次炕面。

去年秋天,许成厚扒过一回炕,许世彦给要了不少牛皮纸,没用上那么多,剩下的就被周桂兰放起来了。

一听说大孙子要牛皮纸包书,周桂兰赶紧去翻找出来一大张。

许成厚拿着孙子的课本比量着,裁处合适的大小,然后很有耐心的给大孙子包上书皮儿。

别看许成厚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儿,干这些活还挺巧的,那书皮儿包的可板正了。

许海源就趴在炕上,目不转睛的看着爷爷包书皮,等着包好了,他再拿笔,在书皮上头写上自己的名字。

包完了书皮儿不算,还得钉本儿。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都要求用本夹。

那本夹有两种,一种是带弹黄的,把本子直接夹进去就行,另一种是打眼儿后穿绳儿的。

带弹黄的省心,一夹就行,但是不结实,用力一大了本子就掉。

尤其是交上去作业后,老师批作业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把里头作业本给弄掉了。

许海源的本夹,都是那种打眼儿穿绳的,黑色的本夹,底下两个角是红布刷一层漆那种。

许成厚用大锥子穿透俩本,再晃一下锥子抽出来。

找根鞋带,或者管周桂兰要点儿毛线,穿过刚钻好的眼儿,把本夹和本子都固定在一起,用力系上鞋带或毛线就行了。

还是一样,许成厚给钉一个本,许海源拿过去写上自己的名字。

等全都弄好,连书带本,全都装到书包里。“谢谢爷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