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宇儿怎么可能嫌少?”
不是嫌少,是因为几十年来外祖能存下这么许多银子可谓不简单。
他老人家只有几处田庄跟两间铺子的收入,且他的田庄都是养着那些老弱病残,无所可依的老兵。
丁岱自从女儿出嫁后,府里的院子几乎都空了下来,只留下他自己住的翡石院。
加之府里没丫鬟,只有几个浆洗衣服的婆子,其余,看门的,打杂的哪怕是厨子都是由老兵担任。
每日都是跟这些老兵同一张桌子吃饭喝酒......
也少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
要是别人像他为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家里三妻四妾的,嫡庶子女一大堆,奴仆成群。吃穿用度除外,每年还能余上万儿八千两。
自己的外祖孤独一人,省吃俭用二十余年也就存下万余两银子。你叫夏思宇怎么好意思伸手要?
“外祖,宇儿不能要。”夏思宇红着眼眶道。
丁岱伸出带茧的大掌拍了拍夏思宇的手背道:“外祖还能过几日?难不成把银子带棺材里去?”
“再说,外祖除了你们,是无牵无挂一个孤寡老人......”丁岱眼神暗淡下去,声音也沧桑不已。
古代人为何非要生个男孩才算传宗接代?
男孩子长大后娶妻生子,在家里的老人老了之后,能侍候跟前。
百年之后能为他送葬,牌位进祠堂,落土为安。
可是,生了个女儿,长大后出嫁,便是成为了别人家的媳妇,要孝顺公婆,服侍相公,生儿育女......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
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女儿嫁出去如泼出去的水,不再相认的意思。
而是,女儿嫁出去便是身不由己,很难顾及自己的娘家。
无子的老人百年后,只落得家产变为族人所有。女儿不能来送葬,只能临时找个晚辈的族亲来给他捧牌位送葬了事。
死后不能享受家里子孙四时八节的祭拜......
夏思宇想起那年受惊大病后在外祖家养病时,有次听外祖最要好的下属纪叔说:“老将军,属下见您老很是喜爱三少爷,姑爷也很孝顺,不若跟姑爷提一下,把三少爷过继过来,待日后,也有人为你捧牌位,为你继承香火......”
“唉......老纪,不是你说得这么简单,毕竟是夏家的子孙,能有几个人舍得把自己的孩子跟外人姓?现今咱翁婿相处融洽,不能为这件事拉下脸来不好。”
丁岱当时担心万一女婿不愿,又拉不下面子来,岂不陷女婿两难?
把儿子过继给岳父为孙吧,自己又舍不得。不给吧,岳父已经提出来......
当时的夏思宇年岁还小,哪懂这些?
也就没往心里去,这会儿想起来,便有了打算。
要过继给外祖......
“外祖,宇儿跟您姓可好?”夏思宇跪坐在老人跟前,满眼期待地望着他。
丁岱猛的一愣,随即伸手覆在夏思宇额头上问道:“呀,咱宇儿酒喝多了?怎么竟说胡话!”
“宇儿不是说的胡话,宇儿是真心的要给您做孙子。”夏思宇急切地表达着他的意愿。
丁岱眼眶微湿,心中慰贴。
自己没看错人,没疼爱错了。
在外人眼里,长外孙芝兰玉树,知书达理,读书认真上进。
次外孙不逞多让,样貌俊逸,武功高强。
兄弟俩都是克己守礼的世间好男儿。
只有这个幺外孙是不图上进,整日调皮捣蛋,看似不成才,其实心中最是清明。
也只有他能给家里的长辈带来许多欢声笑语的乐趣。
“乖,时辰不早了,睡吧。”丁岱把靠枕抽出来,放平,躺下拉起被卷盖在身上,侧身睡了过去。
夏思宇见外祖不答应,他也不着急,待明日起床后找爹爹说去。
待到翌日,天明时,夏思宇见床上哪还有外祖的人?
只有那只装银票的深灰色荷包躺在外祖睡的枕囊上。
夏思宇喊来小厮华安,问道:“外祖几时离开的?”
华安忙回答道:“回少爷的话,老将军寅时就起床离去。”
“哎,你为何不叫醒我?”夏思宇一边起床穿衣,一边责怪道。
华安陪着笑道:“少爷,是老将军吩咐,叫不能吵醒少爷您的。”
“嗯,行吧。”
夏思宇收起荷包,赶紧的去洗漱,说不定外祖正跟爹娘一起用早膳。
等他赶到锦居堂时,娘亲跟他说外祖早就回去了。
丁氏看了眼小儿子,关心地问道;“宇儿,你用了早膳没?没用的话,娘叫她们给你端来,就在为娘这儿吃吧。”
“好呀,儿子肚子正饿了。”
夏醇瞟了眼小儿子,笑道:“出息。”
夏思宇见爹爹没去书房,正在跟娘亲说话。
忙走到夏醇跟前,撩摆,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夏醇:“......”
丁氏:“......”
屋里头的孔嬷嬷跟春秀几人亦是讶然......
“爹爹,儿子求您答应一桩事可好?”
夏醇看着一脸祈求的儿子,把手中的青花瓷茶盏阁下,问道:“答应什么?你先起来说话。”
丁氏跟夏醇对视一眼,心道:昨儿说是要经商,不是已经答应了吗?
怎么,他担心爹娘反悔,不是吧,难不成还要爹娘给他写个保证?
“儿子想过继给外祖,做他的孙子。”夏思宇目光将定,语气肯定道。
昨儿外祖跟他宿在一起,他深怕父亲误解是外祖提出来的。
忙解释道:“儿子见外祖年岁大了,身旁都没伺候的亲人。儿子从小到大深受外祖的宠爱,不能见他老人家百年之后连个摔盆的,捧牌子的人都没有......”夏思宇说道这,眼睛里盈着泪珠。
“唔......”丁氏呜咽着,拿起锦帕擦着眼角泪水,哽咽道:“儿子,你外祖平常总算没白疼你。”
夏醇惊讶下,欣慰道:“你外祖对你们兄妹四人可谓费经心血,从小就教导你们学武跟做人的道理......”
夏醇想起自己的老岳父,心来很是感恩。
四个孩子几乎都是老人给带大的,特别是次子,若不是老岳父从小就叫他学武,他哪能去边疆立功?
成为一个人人羡慕夸赞的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