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万年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万年

书名:大明国士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07 19:33:46

月亮悄悄冒头,无数的宫灯像起了连锁反应一般,一盏一盏的燃起。

一众大臣正襟危坐,开始等待今日的主角登场。

中秋佳节,朱棣白天要先去东郊祭拜洪武爷,又要去南郊天坛祭拜天地,还要赐食大臣,一整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的。

就算这样,还得抽空批阅奏折,处理各种国家大事,平衡朝臣,宠幸后宫......

纯纯时间管理大师啊。

“这个皇帝当的,早晚要累死。”

陈堪默默的吐槽了一句。

“陛下驾到~”

太监尖锐的声音响起,朱棣一身盛装,缓缓的走上了大殿的龙椅。

大臣们整整齐齐的跪倒,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朱棣面带微笑,轻轻挥手!

正主到了,今日的宴会也就开始了。

流水一般的宴席被宫人缓缓奉上,期间没有发出一丝杂音!

宏正的雅乐如洪钟大吕,在大殿中央的看台上缓缓奏响。

“夕七彩人间长共中秋八月,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风!”

作为文官之首的方孝孺,率先站起身来,向朱棣献上了自己的祝词。

李景隆不在,武将之首就变成了进京不久的西平侯沐晟。

沐晟是个粗人,说不出什么文雅的祝词,便向朱棣拱手道:“中秋佳节,君臣同乐,臣惟愿陛下万岁,万万岁,我大明江山万年,万万年!”

朱棣闻言,举起酒杯,笑道:“沐卿镇国西南,辛苦了,朕敬你一杯。”

方孝孺与沐晟各自为大明贺,文武百官也齐齐献上祝词。

“陛下万岁,万万岁;大明万年,万万年!”

大殿之内,祝福之声响彻云霄。

“诸卿,为大明贺,饮胜!”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君臣共饮,正式拉开了中秋佳节的序幕。

陈堪跟着他们饮了两杯,顿时被辣得龇牙咧嘴。

大明的白酒工艺刚刚起步,陈堪实在是喝不了这种辛辣之中还带着苦味的白酒。

拍了一阵朱棣的马屁之后,大臣们便坐回了原位。

看台之上,一群面容姣好的乐师缓缓上台,朝四方行完礼之后,忽然娇声道:“山河奄有中华在,日月重开大宋天,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鼓!”

“咚~”

巨大的鼓点仿佛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咚~咚~咚~”

急促的鼓点声响起,伶人便开始齐声歌唱起来。

陈堪一开始还有些期待,但看了一会儿之后,不由得大失所望。

他还以为皇宫里的太平鼓艺术成分有多高,结果,就是一群伶人咿咿呀呀的在那唱着一些陈堪听不懂的词。

大臣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但这种风格的表演,对于眼光奇高的陈堪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

觥筹交错之间,鼓乐齐鸣,歌舞升平。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陈堪风卷残云的将桌上的食物扫荡一空,便百无聊赖的看着各种毫无营养的表演。

说好的昏君快乐舞呢?

难道朱棣平时欣赏的就是这些歌舞吗?

不能再大胆一点吗?

陈堪失望极了,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里,唯有他显得格格不入。

他已经决定了,等宴会结束之后,就去看一场真正的太平鼓来奖励一下自己。

月上中天之时,朱棣和群臣都有些微醺,陈堪恍惚间看见方孝孺在朝他招手。

陈堪左右看了看,便弯着腰挤到了方孝孺身旁。

“老师,你找我?”

方孝孺示意陈堪坐下,将身旁分毫未动的各种肉食推到陈堪面前。

随后低声道:“老夫估摸着,陛下今晚会宣布你与常宁公主的婚事,老夫再问你一遍,你当真非公主不娶?”

陈堪脸上露出坚毅之色,应道:“老师,学生已经思之再思,非公主不娶。”

“你可知,娶了公主之后,你的仕途将会变得艰难许多?”

“学生心意已决!”

陈堪当然知道方孝孺在担忧什么。

自宋明以来,驸马的位置已经不像汉唐那么吃香了,甚至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堂直接明令禁止驸马不得做官,不得科举。

若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自己深爱的女人,陈堪不愿为之。

做官嘛,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然好,做不到,也无所谓。

至于会辜负方孝孺的期望,在陈堪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他觉得应该不可能。

毕竟,他是个挂逼!

他从后世带来的先进知识与经验,才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立足之本,而不是什么科举,更不是什么帝宠。

师徒二人的窃窃私语,自然也引来了沐晟和朱棣的注意。

二人停止了攀谈。

朱棣笑意盈盈的打量着突然跑过来的陈堪。

沐晟则是端着一杯酒走到陈堪身旁。

注意到朱棣的目光,师徒二人很默契的不再说话。

“本将替云南的百姓敬你一杯。”

沐晟的语气依旧是那么平淡。

但陈堪和方孝孺却不敢怠慢。

陈堪连忙站起身子,端起酒杯说道:“侯爷远镇边疆,下官钦佩不已,该是下官敬侯爷一杯。”

“侯爷,请酒!”

“请!”

沐晟端着酒杯一饮而尽,便回到位置上,继续与朱棣小声攀谈起来。

陈堪朝方孝孺拱手一礼,又钻回角落里坐着。

丝竹礼乐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

大臣们很有默契的将目光聚焦在龙椅上的朱棣身上。

朱棣站起身来,环视着群臣,脸色忽然肃穆起来。

“今日是中秋,朕继承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遗志,未敢有一日忘怀。

前元末年,鞑子统治中原,百姓民不聊生。

是先贤以馅饼做信物,内藏“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分发到各家各户,相约八月十五起义。

最终才能以星火燎原之势,将鞑子赶回了草原大漠。而今我大明奉天承运,恢复中原正统,自不能忘却先贤创业之艰难。

为承先贤之志,朕也让人做了一些馅饼,分发给诸位爱卿同食,还望诸卿不辞辛劳,同朕一道,为大明奠下百世煌煌之基业。”

闻言,君臣一齐高呼道:“大明万年。”

朱棣大手一挥道:“来人,赐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