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一百四十六章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书名:大明国士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07 19:33:46

因为皇家嫁女儿的目的是为了笼络他们,而不是羞辱他们。

基于这种情况,公主下嫁便应运而生。

只不过历史上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地位的大臣们便很少有和皇家联姻的。

因为明朝中后期,驸马已经被皇室变成了奴隶一样的存在,在名义上,不管是尚还是下嫁,驸马二字都变成了屈辱的代名词,他们不想让自家子弟因为娶了公主而影响了仕途。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至少现在,陈堪这个驸马还是当得心甘情愿的。

要是穿越到明朝中后期,陈堪想要有尊严的将大眼睛萌妹娶回家,那他就只能考虑下造反这条路了。

朱月澜收到陈堪不怀好意的眼神之后,脸上忽然露出狡黠之色。

看着朱棣娇声道:“父皇,陈堪是您为皇儿精心挑选出来的青年才俊,又是方先生的高徒,那想必他的诗词造诣当是极高的。”

朱棣笑着点头道:“那是自然,据朕所知,陈小子在狱中时,便为方卿题了一首《竹石》,朕曾反复吟读,颇有大家之风范。”

听见朱棣的话,朱月澜眼中浮现出奸计得逞的神情。

与之相反的是,陈堪脸上的笑容瞬间戛然而止。

“要遭,这个女人要针对我。”

陈堪已经在朱月澜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恶意,心里骤然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果然,下一秒便听朱月澜娇声道:“父皇,皇儿今日觅得良婿,兼之今日又是中秋佳节,既然陈堪素有诗才,不如让他现场题诗一首可好?”

看着朱月澜眼中的狡黠,陈堪恨得牙痒痒。

这个女人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还好我他妈是个挂逼,不然今天不就栽了?

妈的,等成亲了,看我怎么折磨你。

不出陈堪所料,朱月澜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拥护。

又是那个令人生厌的老臣,他看着朱棣笑道:“陛下,臣赞同公主殿下的提议。

自崖山海战以来,神州陆沉,鞑子入主中原之后并不重视文教,这就导致读书人凋零,百年来都少有诗坛大家。

如今我朝重开中华,自当有中华之气象,而方大人高徒素有诗才,不如就由陛下出题,陈大人解题如何?”

此言一出,朱棣顿时点头道:“朕以为可。”

陈堪:“......”

“就没有人问问我的意见吗,没有人为我发声吗?”

但让陈堪失望的是,真的没有。

人心不古啊,累了,毁灭吧!

朱棣笑道:“陈小子,朕的女儿不是那么好娶的,既然她这么说了,那朕便以中秋为题,限你一炷香之内做出一首合乎格律的诗词,你可能做到?”

今日在坐的朝臣们,几乎代表了大明朝读书人之中的尖端力量。

陈堪送方孝孺的那首《竹石》虽然没有人特意去宣传过,但在场的大臣们大多还是拜读过的。

正如朱棣所说,颇有大家之风范。

今日又是中秋,满殿君臣齐聚共贺大明盛世,没有一首诗词流传似乎也不太说得过去。

所以,当陈堪发现连方孝孺都将鼓励的眼神看向他时,他便明白,今日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

“妈的,那就来吧,文抄公而已,又不是第一次当!”

陈堪心里一发狠,随后看着大臣们眼珠子一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帮着我媳妇搞我啊,看我不搞死你们。

“回陛下,臣当然没问题。”

他抬起头,看着朱棣,脸上露出自信的神采。

朱棣朝宫人招了招手:“既然没有问题,那便点香吧。”

“等一下!”

就在宫人奉上檀香之时,陈堪忽然出言打断朱棣。

朱棣眉头一皱:“还有事情吗?”

陈堪道:“陛下,臣有一个提议。”

朱棣道:“哦?什么提议?”

陈堪看着大臣们,脸上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

随后拱手道:“回陛下,在坐的诸位臣工也都是饱读诗书之辈,臣以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其一枝独秀,不如百家争鸣,如此方显我大明盛世华章,陛下以为呢?”

陈堪此言一出,大臣们瞬间对着陈堪怒目而视。

而朱棣则是若有所思,随后笑吟吟的点点头,

朱月澜大眼睛瞪得滚圆,看着陈堪满是惊愕之色。

陈堪坏坏的笑了一下。

小样,跟我斗。

看见大臣们的表情,朱棣已经明白了陈堪的险恶用心。

在心里暗笑的同时,他决定,加一把火。

他从腰间取下一块黄玉摆在桌子上,看着朝臣们道:“如陈小子所言,诸卿也是饱读诗书的人物,一首中秋的诗词,应该难不住诸位吧?朕再加个彩头,今日谁若拨得头筹,这块产自西域的暖玉,便是谁的了。”

朱棣都已经抛出彩头了,大臣们还能说什么,只能对着陈堪咬牙切齿,无能狂怒。

“呵!”

陈堪冷笑一声,他早就看这些为老不尊的大臣们不顺眼了,一个个的,不仅虚伪,而且虚伪。

也不知道这些大臣们,当了那么多年官,学问有没有全部还给老师。

“来人,为诸卿布上笔墨纸砚。”

朱棣大手一挥,宫人们瞬间撤下桌子上的残羹剩肴,很快,笔墨纸砚便整整齐齐的摆在了朝臣们面前。

看着大臣们的脸苦了下来,陈堪瞬间神清气爽。

治不了你们了还。

宫人在大殿中央点上一只檀香,朱棣便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大臣们的表现。

有才思敏捷的臣子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但更多的大臣却是一脸纠结之色,几个洪武时期靠着地方举荐入仕的老臣更是脸都皱成了苦瓜。

奋笔疾书的人里,就有陈堪一个。

作诗这种事情,对于陈堪来说,当然很难!

但……还是那句话,他是个挂逼。

明清时期诗词虽然不像唐宋那般辉煌灿烂,但依旧有那么些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陈堪笔下这首《念奴娇·中秋对月》。

好歹也是威震江浙全境以及江西湖广安徽部分地区,大名鼎鼎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作品。

而现在,文征明的爷爷还不知道有没有形成细胞壁。

陈堪写了,谁敢说他是抄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