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带偏满殿君臣

第二百七十四章 带偏满殿君臣

书名:大明国士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8-28 01:29:23

陈堪很懵。

他明明什么也没干,这些人看他的眼神是肿么回事?

趁着朱棣打开箱子的当口,陈堪不自觉的挪了挪脚步。

“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你们为啥和陛下对峙?”

方孝孺面色不变,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解释道:“阿鲁台对马哈木动手了,陛下想要遣出一支偏师北上,但...朝廷没钱。”

陈堪一愣,随后用看傻逼的眼神看向朱棣。

人家狗咬狗一嘴毛,关你屁事。

还遣出偏师北上,你有钱吗你就想打仗?

在心里吐槽了几句,陈堪老老实实的站着一言不发。

龙椅上,朱棣已经打开了陈堪交上来的木箱。

只是一眼,便被箱子里的东西吸引了目光。

“这是宝钞?”

朱棣取出一沓的宝钞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打量。

“这是艺术品吧?”

朱棣喃喃自语了一句,心头忽然火热了起来。

和陈堪造出来的宝钞相比,大明以往的宝钞真的应该拿去擦屁股。

更重要的是,新的宝钞做出来了,是不是意味着他有钱打仗了?

看见朱棣突然露出色迷迷的表情拿着一沓五颜六色的纸,群臣的心头一震。

他们本能的感觉到,陛下或许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这便是新式宝钞吗,果然精美无比!”

朱棣很大声的自语了一句,生怕群臣听不到一样。

“来,都看看,出自靖海侯之手的宝钞如何?”

朱棣话音一落,那小太监便从蛛丝手上接过宝钞分发给群臣。

户部尚书蹇义分到了一张一贯钱的红色大钞,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狠狠的剜了陈堪一眼后,朝朱棣强笑道:“靖海侯果然心思剔透,不曾想臣等用惯的宝钞,竟也能被靖海侯做得如此精美,说一句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也不为过。”

顺着朱棣的话,夸赞了陈堪一句,蹇义转头看向陈堪,脸上带着意味难明的微笑问道:“侯爷,这宝钞造价不便宜吧?”

蹇义的微笑,在别人看来是意味难明,但看在陈堪的眼里,那就是**裸的威胁。

陈堪表示理解。

朱棣要打仗,打仗就得国库掏钱,而户部管着国库。

蹇义身为这个帝国的大管家,在这段动荡的岁月里还能维持这个国家的财政正常运转,已经算得上是能力超群了。

现在要他掏钱给朱棣打仗,那和要他的老命有什么区别?

蹇义只是用眼神威胁一下陈堪,已经非常含蓄了。

要是陈堪处在他的位置上,少不得给朱棣表演一个撞柱加脑袋开花。

不过,陈堪这个人历来有一个习惯,他从来就不接受威胁。

所以陈堪朝蹇义一拱手,笑眯眯的说道:“还好,也不算贵,就陛下手上这些宝钞,成本大概在十文铜钱左右。”

十文铜钱,是陈堪计算出来的一个相对保守的数字,当然,陈堪是将所有的人力物力原材料甚至包括匠人的伙食费都算计在内的,如果撇开那些沉默成本,这就是几张纸,成本估摸着五文钱不到。

但陈堪此言一出,却是惊得大殿之内的文物大臣和龙椅上的朱棣叫出了声。

“什么,十文钱?”

朱棣双眼放光,满脸不可思议。

他刚才算了一下,陈堪交上来的这一沓宝钞的面值足有十五贯上下。

而成本竟然不到十文钱铜钱?

朱棣的呼吸瞬间粗重起来,他仿佛看见了漫天飞舞的钱正像潮水一般涌来。

与之相对的,则是蹇义的脸色陡然沉了下来。

他满脸阴沉的看着陈堪,仿佛要将陈堪撕成碎片。

宝钞之弊,大殿之中的众人几乎都知晓,只是碍于这是太祖爷定下的国策,一时间不好得轻言废除。

但在他们的心里,早已将宝钞定为害国害民的东西。

而现在,陈堪造出来的宝钞造价如此之低,甚至比原来朝廷造出来的宝钞成本更低,这让身为大明管家的蹇义如何能坐的住?

若非陛下还在场,蹇义早就给陈堪展示一下什么叫做文武双全了。

陈堪嘴角噙笑,冷眼旁观的打量着满朝文武的表情。

宝钞之弊,几乎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事情,但这些大臣,却因为一个祖制不容更改而不敢妄议废除之事。

说到底,还是他们站的位置太高了,高到已经看不见百姓的样子。

若是他们真的有心,便不会在这里和自己哔哔。

说到底,不就是害怕他拿出宝钞支持朱棣北征嘛。

“呸,一群坏人!”

蹇义深吸一口气,问道:“靖海侯,难道您就打算用这样的纸片片去百姓手上换物资吗?”

蹇义一句话,成功将朱棣在内的所有人注意力吸引到陈堪身上。

朱棣很好奇这个小子会怎么应对。

他确实很想趁着北元内乱火中取栗,但他刚登基一年,北方的乱象刚刚平息不久,国库空虚也是事实。

群臣反对朱棣现在发起北征,理由也很充足,像什么天下初定根基不稳啊,民心思定无心战事啊。

说到底就是两个字,没钱!

而现在陈堪做出来的宝钞,让他的心里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只不过宝钞之事一出,被群臣诘难的对象变成了陈堪。

见众人的注意力看向自己,陈堪丝毫不慌,他反问道:“蹇尚书,宝钞都能从百姓手中买来物资,本侯做出来的新式宝钞为何不行,难道蹇尚书从来没有使用过宝钞?”

蹇义眉头微微皱起,这话他没法反驳。

朝廷发给百官的俸禄,一大半便是用宝钞结算,如果说满殿之中有谁没有使用过宝钞,恐怕只有朱棣身边的那两个小太监。

见蹇义不搭话,陈堪转头看向群臣,笑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国之柱石,本侯很清楚,诸位对于宝钞是个什么样的看法。”

“但......”

“本侯要告诉诸位,诸位都看错宝钞了。”

“宝钞,从来都不是什么害民之策,而是真真正正的利国利民之策。”

这话许多官员都不同意。

但他们不敢站出来反驳。

站出来就意味着他们认同宝钞是害民之策,也就意味着他们推翻了太祖爷定下的国策。

这是大不敬。

见百官虽然眼中尽是不服气的神色,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他的话,陈堪眼中的笑意更甚。

不愧是一群老官油子,一个往坑里跳的都没有。

他还以为以大明这些官儿的骨气,会站出来痛斥他一顿。

为此,陈堪还准备了许多辩驳的话,结果,竟然是他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没意思!

朱棣见陈堪一句话便将蹇义问得哑口无言,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笑意。

不由得捧哏道:“陈小子,既然你说宝钞是利国利民之策,朕怎么听说民间对朝廷大量发行宝钞之事已经怨声载道了呢?”

陈堪转过身面对着朱棣,笑着拱手道:“那是因为以往咱们大明的宝钞发行量没有做好详尽的规划,臣恳请陛下给臣半年时间,臣保证让宝钞恢复它应有的价值。”

事先商量好的事情,此时演出来可谓是纵享丝滑。

但不明真相的百官不同。

他们的眼中露出了一抹震惊之色。

陈堪这家伙在说什么?

半年之内,让宝钞恢复应有的价值,难道他不知道现在大明的宝钞已经变得跟纸一样不值钱了吗?

“陛下,臣附议。”

这个时候,唯有方孝孺站出来力挺自己的学生。

他也很想看看,陈堪究竟能不能创造奇迹。

有了方孝孺带头,方孝孺一系的人马也逐渐站出来开始力挺陈堪。

群臣虽然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若是宝钞当真能恢复价值,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于是,附议的身影越来越多。

唯有户部的一系列官员脸色铁青。

如果宝钞真的恢复了价值,那岂不是意味着朱棣出兵之事无可避免?

左右都是赚的,就他们户部是冤大头呗?

蹇义深深的看了一眼陈堪,随后一言不发的退回了队列之中。

他打定了主意,不管陈堪能不能使宝钞恢复价值,只要朱棣出兵,他反正就是两个字,没钱!

陈堪也不在意,蹇义的想法他很清楚。

户部是大明的钱袋子没错,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把每一笔钱都花到刀刃上,有那钱拿去打仗,拿来发展一下民生,修路搭桥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不好吗?

至少从这一点来说,陈堪与蹇义的想法是高度重合的。

两人唯一的分歧,便是在于宝钞一事上面。

可以说,一旦宝钞恢复了应有的价值,大明每一个人都是受益者,包括他蹇义。

但...唯独户部这个部门没办法从中受益。

就算宝钞恢复价值,户部该花出去多少钱,还是要花出去多少钱。

因为户部不用管宝钞的实际价值。

一大半的官员都支持的事情,朱棣当然也没有拒绝的必要。

“准!”

陈堪躬身一礼:“必不负陛下厚望。”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

今日陈堪的到来,对于他来说完全算得上是一个意外之喜。

不仅将他从与百官对峙的尴尬境地之中解救了出来。

并成功的把百官给带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