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118章 北指来电

第118章 北指来电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天色又亮了一些,能见度却是没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过其他数据倒是趋于正常了。

低能见度环境下飞行很考验飞行员心理素质。

李战来到了塔台,准备亲自指挥韩红军和李梓辛的训练。

和薛向东、杨锦山就着航图重新调整了飞行路线,避开了山区的大雾区域,调整了进入和撤出的高度,总之一切按照稳妥的来。这些既是薛向东的意思也是李战的意思,李战没有盲目坚持他从严从难的原则,因为他刚刚切身体会到驾驶着老旧战机在等同气象条件下的真实处境。

连训练基地的歼教-7都比歼-7II的先进。

李战从善如流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起飞和降落这两个环节,一口一口地吃饭,免得撑住胃病来。

不过迷雾仗剑的感觉超级好。

清晨六时四十五分,场务保障连使用新“购入”的航发除雪车对跑道进行了紧急的保障,十几分钟就让跑道达到了起降标准,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小雪一直在下,细如粉尘弥漫空中,落下之后一两个小时就能形成薄薄的积雪。因此场务保障连必须要在下一轮飞行作业之前把这些薄薄的积雪清除掉。

李战去飞行简报室对韩红军和李梓辛进行新训练任务说明的时候,薛向东也跟着,在李战讲完之后再三强调了安全问题,这让韩鸿华和李梓辛颇感为难。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李战对二人说,“有两个关键的地方,第一,起飞后爬升穿过云层。我刚刚穿了一次,气流很强,云中侧风比较大,把好杆坚定爬升问题不大。第二个地方是降落这个环节。云层遮盖住了场站,不过你们按照规定的航路下来,很容易能看到场站找到跑道。”

他问,“这基本上是给你规定了航路航向,还有什么问题吗?”

韩红军犹豫了一下,问,“大队长,返航途中遭遇敌机这个科目……”

“不搞了,天上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一次先不搞了。”薛向东一摆手,一锤定音。

但是他发现韩红军没有回应,而是看向了李战。

李战微微点头,“暂时不搞了,按照最新的简报进行。准备吧,等信号出动。”

讲完,他和薛向东回到塔台。

韩红军和李梓辛心里反而打起鼓里,大队长前后的变化有些大,明显是团长给施加了压力了。然而,几分钟后等他们上了天才意识到大队长的变化实际上是来自于天上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复杂一些。

紧急出动信号,韩红军和李梓辛冲出飞行简报室登上了已经开车的战机,滑行至起飞位置。

李战看准时机,下达了指令,“幺两拐,幺三拐,检查好可以起飞。”

“幺两拐收到!”

“幺三拐收到!”

韩红军油门杆推到底,打开加力,松开刹车,歼-7II战斗机野牛一般狂奔向前,长长的空速管犹如枪骑兵手中的长矛。他拔地而起的时候,李梓辛开始了滑跑,同出一辙的操作,开加力起飞,旱地拔葱式离地。

干脆利落的单机接连紧急起飞,彼此之间的间隔拿捏得非常好,看得出地面训练搞得很娴熟了。33首发

“幺两拐,向左转弯,航向270,上高度一万三,完毕。”李战给韩红军下达了新一道指令。

韩红军重复指令,“向左转弯,航向270,高度一万三,幺两拐。”

借着,李战给李梓辛下达指令,“幺三拐,向右转弯,航向270,高度一万五,注意,你和幺两拐高度差两千,完毕。”

李梓辛回复,“幺三拐收到,持续右转航向270,高度一万五,高度差两千,完毕。”

两架歼-7II在爬升的过程中花开两朵,分别向左向右转持续爬升,完成指令要求后,两架战机最终会同一个航向同一个航路,但是有两千米的高度差。

高度差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是避免空中碰撞的关键。如果没有高度差,韩红军和李梓辛就存在碰撞的可能,因为他们是同一航向在同一个航路里面。

部队搞空战训练,首先要确定的就是高度差,参训飞行员严格按照划定的路线来进行空战。(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然而,高度差的存在束缚住了飞行员的手脚,他们只能一成不变地占据攻击阵位、攻击、脱离,许多年来千篇一律。别说七十三师,牛逼如南霸天采用的也会一样的空战训练模式。

李战在二师服役期间搞的打空靶训练其实就是空战训练,当时他的位置比充当靶机的聂剑锋高,避免了发生碰撞的可能。

他已经意识到这种空战训练模式严重制约了战斗力的提升,根本不能称之为“自由空战”。33首发

打起仗来敌人可不会跟你约定高度差!

不过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李战不会操之过急了,饭一口口地吃,用药过猛的话非但不能破除老思维的坚冰,还有可能受到反弹被伤害到。

于是李战就不会有更多的期待了,只要韩红军和李梓辛的起降两个环节能够漂漂亮亮完成,这一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训练就能算及格的。他已经没好意思提“作战训练”了,充其量算飞行训练。

正在爬升穿越云层的韩红军总算是明白了李战为什么会降低了要求,此时此刻他和他的座机都在剧烈颤抖,强气流的影响下,战机跟磕了药一样摇摆个不停,偶尔一阵强侧风过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战机就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侧翻的危险。最让人心悸的是放眼望去全是云,什么都看不见,你不知道扑面而来的是一座山峰还是别的什么,对未知的恐惧始终支配着情绪。

这个时候除了坚持别无他法,他知道往上除了天空什么都没有,只要坚信这一点就能战胜对未知的恐惧。

当眼前瞬间豁然开朗战机姿态趋于稳定的时候,韩红军只觉**一紧,一阵爽意右脚底板升起直冲脑门,让人精神气爽。

好好享受了一阵子快感后,看了眼高度仪,韩红军一边改平一边欢快报告,“塔台,幺两拐报告,航向270,高度一万三,完毕。”

“幺两拐,保持。”李战回复。

随即,李梓辛也报告情况,李战一样让他保持目前态势飞行。

距离北库主峰三十公里的时候,李战给二人下达了指令,“幺两拐,幺三拐,距离目标三十公里,自行搜索攻击,按计划返航,完毕。”

“幺两拐明白,自行搜索攻击,按计划返航。”

“幺三拐收到,自行搜索攻击返航。”

这是李战给他们保留的唯一一个可以自行动作的环节了,也是最简单的环节。那么大一个目标,确定攻击航线之后进入俯冲然后脱离,简直淡如水。而且给他们安排的返航路线也是从高空中,避开山区的大雾和气流。李战刚刚飞过,也认为还是稳妥一些好,毕竟韩红军和李梓辛此前并没有任何复杂气象条件下山区飞行的经验。

爬升上高度返航,既避开了山区大雾也避开了中低空的云层,和往常的飞行并没有什么不同。难点在于找到地标继而找到机场跑道进行降落。李战探过路,划定了路线,也就不存在多大难度了。由于能见度问题,韩红军和李梓辛分别通场一次,塔台确认了起落架正常放下之后,他们分别按照李战之前的路线掉头飞四转弯降落。

最后的李梓辛滑出主跑道之后,李战的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大概只有亲身经历了,李战才能理解薛向东作为第一负责人的担忧。他在天上可以什么都不考虑,把飞机开好比什么都强,地面指挥员要考虑的就是飞行员不考虑的其他所有的因素和影响。

作为过来人,薛向东笑着对李战说,“感觉如何,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牵肠挂肚了吧?地面指挥员就像是放手让孩子去撒野的母亲,什么时候安全回来什么时候放心。所谓落地为安,只有安全落地了才能安心。”

“团长,是落袋为安。”李战纠正道,心里反驳,我才是你爸爸。

薛向东说,“落地为安也没错,讲得就是咱们搞飞行的最终追求。”

仔细一想确实如此,每一次起飞不都是盼着以安全落地为结束吗?不管是日常训练还是与敌交战,你能安全返航降落,说明你就是胜者——失败者不配返航。

李战说,“团长,我还是坚持贴近实战搞训练,不过我也同意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给踩踏实。”

“你能这么想再好不过了,我是担心你不管不顾用力过猛,小子,你真认为飞行安全标兵是讽刺吗?”薛向东笑得很有深意,“七十三师驻扎祖国边陲几十年,如果是只追求飞行安全,领空线谁来捍卫?你太年轻了,慢慢学慢慢感悟。”

李战听出了言外之意来,引发了深思。他一直认为所谓的飞行安全标兵单位、飞行安全什么什么旗师的,是对作战部队的另一种讽刺。可是薛向东的话让他意识到,也许自己的看法太片面。这里面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情节呢?

他正想请教薛向东,薛向东却是和杨锦山交谈起了其他事情。见状,李战立马走向计时员,要来登记表细细看了起来。

他憋很久了。算出自己的飞行时间是一小时四十五分钟,他微笑着点了点头。按照计算原则,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算两个小时,也就是说今天六百五十块拉杆费到手了。

塔台那部用于和北指(北库指挥所)联系的红色电话乍响,距离最近的杨锦山立马接起,“北库场101团杨锦山!是!是!明白!是!明白!坚决完成任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