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236章 长飞厂

第236章 长飞厂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家亮修之意气又风发,西部狂魔欲言却又止。】

长丰V73狂奔三十多四十公里进入了颜良区,也就是进入了长飞厂。

一个特大型企业能喂养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能够带动一个地区数百万人发家致富,影响力可以辐射数千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决定着一个国家工业体系某一方面的综合实力。

比如长飞厂,颜良区政府是一级政府机构,但是在长飞厂的职工家属以及依托该企业生存的数十万人的眼中,该区政府是长飞厂的后勤大总管。颜良区的别称是飞机城、航空城。

长飞厂有多大颜良区就有多大。

长飞厂的职工吃点肉颜良区的老百姓就能跟着喝口汤。

近四十公里的路程,后面一小半全在长飞厂的范围之内。

李战对特大型飞机研制工业体有了一个全新的印象,看上去单论面积的话,长飞厂是三大飞机厂里最大的?

成洛马,沈霍伊,长飞厂,中**机研制三大主力,三大老牌老大哥厂。哈飞,中国直升机唯一研制企业。还有洪飞、昌飞、贵飞等次等级飞机制造厂。值得一提的是夹飞,该厂主要生产运-8系列中型运输机以及以该机作为平台改出来的特种机。

这些飞机厂所在的地区都深受其影响。如长飞厂,甚至有自己的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专门培养技术工人。而在就业难的这些年,地方上有太多人消尖了脑袋进厂、进厂校。

长飞厂和夹飞厂的关系有点像沈霍伊和成洛马,后者都是在大三线建设时期诞生的,也都是从前者分出人员资源另地建厂的。夹飞厂虽然没有成洛马这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深耕运-8系列之后突然拿出运-9这么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而且是凭厂本部研发实力搞出来的,是让三大老大哥厂刮目相看的。

尽管运-9依然没有脱离运-8的框架,但对于极度缺乏合适战术运输机以及特种平台的中国空军来说,该款中型运输机是很好的过渡产品。

把运-8给了小弟弟夹飞厂后,长飞厂就专注耕耘两款大型机了。

不用多说,排在第一位的是图-16,国产型号是著名的轰-6中程战略轰炸机。翻来覆去地改一直改改几十年,如今K已经服役了,意味着最新改型至少是完成了设计阶段进入建造阶段了,更新的改型估计已经立项展开了论证。

第二款就是大型军用运输机。

首先要指出的是,军用大型机和民用大型机是两条线。自运-10后,中国大型机的研发主力往军机方向回流了一部分,消失了一部分,埋没了一部分。军队的特殊性使得回流的一部分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等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天。

十多年过去了,伊尔-76就是一寸一寸地啃也该啃完了的。

因此在进入某个带飞行跑道的厂区之后,经过一个巨大的车间,李战看到里面有一架特别巨大的机体框架,就诧异地问谈修之,“谈科长,长飞都开始仿制伊尔七六了?”

坐在副驾驶上的技宣科长谈修之工程师笑着解释道,“那是国产大型运输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分之百的国产货,装配阶段了,很快能首飞。”

和李战坐在后排的陈家亮说,“他们现在的重心在大型运输机上,轰六这边进展只能往后压一压了。”

“陈参谋长,今天这是请我参观长飞厂了。”李战笑着说,眼睛没离开过外面的场景,巨大的车间庞大的设备还有很多没有上漆的轰-6停在远处的空地上。

陈家亮说,“那当然不是,一会儿到了说。”

直接进入了研究所的院子,由于是军工科研单位,处处都透着部队的味道,处处都有警示警告,保密永远是最基本要求。与自己无关的事不多问不多说甚至不多看,人人根据岗位职责纪律要求做事。整个氛围就非常的神秘。

“谈科长,辛苦了。”在保密会议室门口,陈家亮笑着向谈修之道谢。

谈修之用自己的门禁卡和指纹加上密码打开了保密会议室的门,请他们进去,道,“感谢的话应该是我说,劳烦您跑一趟。”

不再客套,三人进去,谈修之打开了灯,随即一丝不苟地把门锁上。

李战首先被当中一张巨大的桌子给吸引住了,上面摆满了各种文本资料,不知道的还以为高考完了教室大清理呢。再看四面墙壁,或挂着或写着各种参数各种图纸还有各种照片,实验数据更是一组一组的明列了出来。

靠,这里是他们研发人员平时开技术讨论会的地方。

既然让他进来就不担心他的涉密级别问题,李战毫不客气地走到那面挂着大幅总体设计图的墙壁前面,贪婪而凝重地看着。

“这是歼轰七A型?”李战看出端倪来了,外形的变化比较大,尤其是机头和座舱部分,比前型更加的流畅了,机载雷达也是新型号。

“比A型更新。”谈修之走过来说,“部队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厂里去年就立了项,已经搞了一年了。”

陈家亮沉声说,“你搞的二二八课题影响很大,尤其是低空突防战术。新歼轰服役之前,海空军部队都需要大量的飞豹担负远程突击任务。早期型号的问题越来越多,A型的性能指标也不太能满足要求。”

看着李战露出疑惑的神情,陈家亮笑着解释了一句,“我以前开飞豹的,我师准备装备一批飞豹搞搞课题。”

“原来如此。”李战明白了过来。

小豹子的航程和载弹量依然是除了SU-20MKK之外的唯一机型,挂载七八吨弹药航程超过四千公里,这是连歼-11都比不上的超大量。在新歼轰服役之前,依然需要大量小豹子维持海空军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和远程突击能力。

陈家亮他们要装备一批倒是有点新意思,是否意味着战略轰炸机师在尝试向战术攻击方面转变呢?已经有一些苗头了,轰-6机群频繁参与各类战术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李战问,“陈参谋长,谈科长,我能帮上什么忙?”

“从战术角度提一提你的意见。”陈家亮说,指着总体设计图,道,“航电,雷达,全部大改,利用歼十成熟的技术把里面能换的都换成新的,发动机也换,就像轰六K,老瓶新酒。”

谈修之微微昂了昂下巴说,“我们做了很多论证,按照这个方案改进出来的飞豹具备了不弱于苏三零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远程突击作战能力也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看着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的二人,李战却是有些不知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