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244章 新的歼侦八

第244章 新的歼侦八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用备用方案,备降高原机场,那边可以保障歼八,歼侦八同样没问题的。”朱炜说。

训练任务的内容很简单,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飞。战术侦察机要跑得快飞得高,这两点恰恰是空中美男子的优势。可是这家伙也是传统老毛病——腿短,甚至比歼-7最后面的几个新型号还短。

挂副油箱也跑不了三千公里,而整个训练飞行路线足足有三千六百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不空中加油就只能飞单程。

备降高原机场是在空中加油出问题的时候使用的备用方案,李战不会空中加油,那么就只能直接采取备用方案了。

命令已经下了,出动是肯定要出动的,训练是肯定要搞的。

李战斟酌着说,“这样一来,第二次侦察训练我就只能从高原机场起飞和你们对向进行了。”

上级要求做两次侦察训练,往南一次,原路返回一次,总航程接近四千公里,滞空时间相当长。

“或者没有第二次训练任务,需要等待命令。”朱炜说。

李战考虑好了,站起来说,“按照你们的要求来吧,但我得做一次测试飞行,我得对新歼侦八的性能做到心里有数。”

距离下午的出发时间还有五个多小时,时间上是来得及的。

训练任务很简单,贴着领空线往南飞一千多公里,回来再飞一千多公里。但是飞行路线所经过的地区不是一马平川的,有各种各样的地形,高原冰川高峰峡谷,十分复杂。

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所经地区的天气情况等都是要进行熟悉的。遇到何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置,多套备用方案需要牢牢记住。

对李战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的威胁大家心知肚明,自不必多言。

毕竟有一年的时间没有接触过歼-8FR了,李战的确要熟悉一下该款战机。况且,夜鹰中队装备的歼-8FR是在李战原来用的试验型号的基础上又做了改进的,因此李战更要提前做一次飞行了。x33更新最快 手机端:

不消多说,朱炜马上前往塔台担任指挥,另外两名飞行员给李战介绍歼-8FR的情况。

“……用的是歼十的飞控系统,一平三下显示,反正航电基本换掉了,二十三毫米机炮拆除,换上了高速照相机。老队长,除了飞控系统,其他的和你原来用的试验型号差不太多的。”代号夜鹰3号介绍道。x33首发

李战也就明白上级为什么会把他紧急调过来了,开过SU-27SK之后,再上手使用了歼-10同款飞控系统的歼-8FR就只是个熟悉的过程了。夜鹰中队装备的这批量产型歼-8FR严格地说是和歼-8的最后一个型号歼-8T属于同一层次的产品的。都是去年才首飞的,用了大量歼-10那边转移过来的技术。比早几年首飞的歼-8G还要新一些。

战术侦察机的特殊性首先决定了不会大批量装备,一些时候制造个四五架甚至每一架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甚至有些时候为了执行某一项任务,部队会要求厂家专门为任务生产一架完全指向任务的战机。x33首发

老歼侦八还得挂侦察吊舱,新歼侦八已经把侦察吊舱的功能整合进了战机里,连机炮都取消了,由兼职变成了专职,使用性质发生了改变,所有一切都要跟这边。

原来的夜鹰中队放在二师里,现在规格猛提直接归广空司令部隶属,这已经说明问题了。

李战甚至可以断定,几个军区里,专门的战术侦察力量恐怕也就广空和南空有了,否则没必要千里迢迢的把夜鹰中队调到北库这边来搞实战训练。

认真的听完介绍后,李战指着圆形的一体式风挡,说“这是新生产的飞机。”

需要指出的是,厂家对歼-8FR的改进,基本上是根据当时李战试验出来的数据以及提出的意见来进行的,是完全的根据实际作战要求来做的改进,尤其是在机体强度和恶劣天气环境下的作战能力。

当时三河抗洪,李战开歼-8FR使用多种弹药对地面目标进行打击,这个行动中获得的数据参数为航空兵部队的对地攻击训练提供了“黄金法则”,填补了该领域的一项空白。再好的训练实践也没有一次真实的作战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和精确。

从军事角度来看,李战为此拿到的一等功不单单是打开了泄洪口,拿到了宝贵的数据更加重要。

“是的,你原来开的那架是在F型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我们现在用的都是全新生产的,机体强度更好。”夜鹰3号回答。

歼-8典型的三面式风挡不见了,换成了和SU-27、歼-10等三代机一样的视界更好的一体式风挡,看着就时髦很多。

“嗯,座舱盖的机构做过特别处理吗?”李战问。

夜鹰3号忍不住笑道,“老队长请放心,绝对不会再发生座舱盖脱落这种故障了。”

座舱盖脱落这种事情一辈子经历一次就行了。

李战开歼-8FR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次飞行甚至每一个操作,几乎都成了夜鹰中队的规范要求,对险情的处置更是形成了标准处置预案在全军范围内推广开去,尤其是海航那边尤其重视。

因此夜鹰中队的飞行员对首任中队长的事迹是十分熟悉的。

李战坐在101号歼-8FR的座舱里,看着比SU-27SK还要整洁、现代、先进的仪表台,心中是感慨万千的。和飞豹一样,歼-8改的整体设计已经不适合未来战争要求了,否则改吧改吧是可以和轰-6一样得到漫长生命周期的。F-16、F-15服役了三四十年,外形变化不大,可是里面的内容以及作战能力天差地别。可见平台有多么重要。

SU-27不也如此吗,多庞大的家族。

机械师帮着李战把飞行头盔的无线电接上,把氧气面罩连接好,李战没检查一项好他就在检查单上打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待李战签名之后,机械师拍了拍李战的头盔后离机。

登机梯撤掉,李战关闭了座舱盖,一侧的两位夜鹰和机务组官兵站在一起向他竖起大拇指。

李战抬起带着白色劳保手套的右手敬礼,轻推油门滑出。

一推出李战就有感觉了,动力比原来的歼-8FR要强许多,发动机推重比达到七点五这个参数,李战现在有些相信了。歼-8的飞机推重比本来就优于歼-7,现在上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飞机的推重比数据就更加的优秀了。

在此歼-8的基础上发展战术侦察机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可以充分发挥空中美男子高空高速的优势。

三架武直-9G武装直升机降落在跑道上,随即很快被牵引车拖走。塔台上的朱炜从陆航那边接过指挥权给李战下达了允许起飞的指令。

李战进入起飞位置,襟翼起飞位置全油门开加力松刹车,101号歼-8FR咆哮着滑跑,大白天的喷口后面的尾焰清晰可见。滑跑五百多米后,李战拉杆离地机头斜向上四十五度爬升同时向左转弯。发动机转速最大值,爬升率逼近每秒二百米,发动机轰鸣的声浪阵阵袭来。

塔台目瞪口呆地看着101号歼-8FR以极其粗暴的紧急起飞方式离地然后用极其夸张的动作转弯爬升。

规矩的飞行员见得多了,这么劲爆的起飞方式却是少见。连朱炜都目瞪口呆了,他大概没有意识到李战在二师工作期间的诸多外号里有一个叫南海疯狗,他大概不知道海航模拟蓝军电子侦察部队给李战贴上的人物标签。

飞行语言极其粗鲁、飞行风格极其粗暴、飞行技术极其高超。

不开加力开什么战斗机,去开民航那些娘们唧唧的大波空姐好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的每一次飞行都形成对极限的挑战,如此才能不断的进步,这是李战一贯的原则。此次又是他时隔多日再次上天,他胸腔里的激情必定是要来一个充分的燃烧直至筋疲力尽的。

南库这边十月底的天气比北库那边要暖和一点点,北库那边白天基本就二三度,南库这边中午时分还有个七八度的气温。

李战上六千米高度后向西飞,看不到北边数百公里外的雪山,但是南边乌伦湖周边的绿意盎然却是清晰可见。水源充沛的地方总会有绿色,哪怕进入冬季也不会缺少绿色。

南库场站就在国家级环境保护区边上,比大漠戈壁边缘的北库场站的环境要好太多。其实战术情报中心更适合放在南库,这边的环境远胜北库场站。但是从军事角度来看,南库的地形和海拔都比不上北库。为了军事角度上地形的优势,花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

往西飞是广阔的盆地,沙漠、戈壁、光秃秃的山地,由东向西飞行要飞近七百多公里才能完成穿越。

李战和南库塔台确认了位置后请示道,“南库,我要做一次高空高速飞行,看看空域情况,完毕。”

朱炜说道,“幺洞幺,我们时间不多,完毕。”

“我必须要做到心里有底,完毕。”李战坚持。

考虑了一阵子,朱炜电话请示了上级,回答,“幺洞幺,允许测试,保持航向上高度,完毕。”

李战知道这片空域没有民航的航路,因为这一片空域本身就是北库场站的主要训练空域,面积接近一千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陆空训练场。他随便怎么飞也飞不出这个范围。

“幺洞幺明白,完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