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343章  新机老机全都来

第343章  新机老机全都来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等等,你们的歼十一B列装才多久,这就要换新机了?”

李战很快冷静下来,问道。

御猫飞行团那边的消息不一定准确,但是也难说,他们毕竟距离权力中心更近,消息来源更多也更靠谱。客观地说,一些非正式消息要穿到西部这边都要好几天的时间,李战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倒也是不奇怪。

刘志伟说,“一年多了,据说我们团要全部统一为歼十团,不再采取现在的混编方式了。”

这更是奇怪的,混合编制是未来的方向才对,近卫歼击机怎么就反其道而行之呢?

牛军在沈霍伊那边同厂家的人对准备列装101旅的歼-11B战机进行航电系统的改进,主要是把战术情报终端融入战机的航电系统里。迄今为止牛军那边没有传回来这方面的消息,起码是说明那批战机列装101旅是不会改变的。

想到这里,李战走到办公桌那边拿起内线电话打给了沈霍伊的驻厂军代表,请他让牛军尽快回电。

返身回来坐下后,李战问道,“师改旅是趋势,多机种混合编组是未来的编制方向,你们御猫飞行团现在的编制就比较合适的,说不定以后可以团改旅。”

杨旭华和刘志伟交换了一个眼神,神情凝重中带着兴奋。

一看这个情况李战就心里有数了。

他们听到的小道消息八成是以讹传讹的。有时候一些消息有可能只是某位领导闲聊的时候提出了那么一个想法,然后就越传越离谱。尤其是当前处于变革时期,大家都在摸石头,所以出现相矛盾的想法和不同的理念亦是寻常现象。最关键的是,李战这一次坚信101旅不再会接手兄弟部队的二手货。

原因十分简单——今时不同往日了。

101旅是北库空防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位是水涨船高的,在军中说话的分量很重。薛向东以101旅旅长的身份兼任空防基地副司令、包冠华则兼任基地副政委,这就说明了上级领导机关对101旅的重视。

还有一个重要愿意是101旅已经是空军部队改革的急先锋,是担负着探索未来发展道路重任的部队。空军航空兵部队第一支团改旅的部队,在许多部队都在师改旅的情况下。由此可见该部在上级领导机关的心目中早已经成为了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力部队。

不多时电话响起,李战走过去接电话,说,“小牛,我是李战。”

“师兄,你找我有什么指示?”牛军的声音有些沙哑,显得很疲惫。

李战说,“怎么,那边工作十分繁忙?”

“是的,张特主任已经病倒了,现在就我一个人撑着。二十四小时持续开工也不一定能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交付。”牛军说,“这边的军代表很凶的,天天往车间跑催促厂家。我跟他说因为我们部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肯定要多花一些时间,但是军代表不听。”

每次听牛军机械般描叙工作上的事情时,李战都觉得十分的有意思。牛军在叙述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行为时是极少添加个人情感的,经常用一种旁观者的公式化的语气来进行描述,非常的客观。

“军代表为什么不听啊?”李战笑着问,就像隔壁家十八岁的小妹妹跑过来对他说谁谁谁让她受委屈了然后李战可以站在法官的角度以关心爱护下一代工作的方式进行处理。

牛军说,“他说他接到的命令就是要保证厂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我们接装部队和厂家之间的事情他不管,也不该他管。”

李战说,“他是对的,各有各的上级,他要坚决执行命令这个没错的。好了,这段时间你辛苦一下,等我去接装了请你吃大餐。”

换个人估计会惜香怜玉地说要注意休息啊别那么累啊实在不行晚几天就晚几天啊,但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部队,哪怕牛军是他妻子也绝不可能。命令就是命令,任务就是任务,一是一二是二,我不敢你是男兵女兵,我也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我要的是你在规定的时间内你向我报告说完成任务了。

颜值在部队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无论男女,当然,李战是例外。

“上学那会儿你一共承诺过七次吃大餐,累计完成一次,师兄你是要继续累积吗?没积分送的呢。”牛军说。

李战愣住了,“有吗?我有七次那么多吗?”

“有的,真的七次。”牛军说。

李战有些小尴尬,“年轻大了记不清楚有过那么多次,这一次不会累积了,我保证。是了,你在沈霍伊那边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效果,关于新机列装部队是否有变化?”

“没有变化呀,师兄你是担心新机列装这件事情又中途出意外是吗?没有问题的,厂家和军代表那边已经完成所有的手续了,等品质检查通过完成试飞,你带部队过来接装飞回去。”牛军说。

李战暗暗松了口气。

尽管明知道今非昔比,尽管知道101旅已经跃升到了一线王牌部队的行列,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卑感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失的,以至于这样一个部队性格会影响到每一名在此服役的官兵,李战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当年在二师哪里会有这些担心,最好最贵的飞机都是紧着老子们。

“那就好那就好,我听说要接收其他部队的二手货,现在看来传言不实啊。”李战笑着说。

谁知牛军说,“是的,我也听说了,是要接收一些二手战机。”

“嗯?”李战皱起眉头来,不由的回头看了杨旭华和刘志伟一眼,那两人心情有些紧张,以为李战是给上级首长打电话。

牛军说,“飞机不够呀,新飞机只有二十四架,刚刚好够咱们大队的,二大队和三大队要接收二手飞机用着,而且二手飞机也不多的,只有十二架,还是不够。”

原来如此!

这反而是好消息了。

李战眼前豁然开朗,开心笑道,“哦,是这么个意思啊,师妹啊你吓死我了哈哈哈。”

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呢?

沈霍伊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旅的战机啊,即便是二十四架也是因为那些机体没有合适的发动机所以才存下来的,不然早让那帮“穷凶极恶”的作战部队给瓜分干净了。

所以接收二手飞机是客观上的无奈之举,但是这是二大队三大队接收,鹰隼大队这边二十四架新机是跑不了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对101旅来说,之前哪怕是二手货也只有区区十二架SU-27,现在不但给二十四架全新的歼-11B,还给配十二架二手的歼-11B,这不是一点两点的重视了。

其次,通过牛军这个消息可以反证杨旭华和刘志伟他们的小道消息来源是可靠的,也就是说旅里要接收的歼-11B是他们仅仅用了一年多的飞机。才一年多,磨合期刚过,没准比新机还要好飞一些。

李战随口问,“你从哪听来的消息?”

“不是听来的,是上级给厂家发的通知,我们要对飞机进行改装啊,战术情报终端不也得整合进二手的飞机里面去吗?”牛军反问。

李战于是又是一愣,猛地拍了拍脑袋说,“你瞧瞧我,我这记性是真不太好了,好好好,太好了,师妹,我等你的好消息!”

挂了电话,李战心情大好,返身过去坐下说,“基本证实了,我部的确要接收一批二手歼十一B型战机,至于是不是你们团的并不清楚。”

“应该是。”杨旭华笑着说,“我们的歼十一B只用了一年多,刘志伟是分管该大队的,形成战斗力也才不到一年时间。”

刘志伟说道,“师父,我们的飞机状况非常好,和新飞机没什么两样的。”

“是了,有多少架双座?”李战问。

这关系到改装训练的时间长短,非常的重要。

“只有三架。现在到处都缺双座机,山东那边的某部经常跑过来搞改装训练,就是这三架双座机使用的频率高一些。”刘志伟说。

李战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当前的情况是部队缺战机,缺很多很多三代机,问题在于有三代机还不行,你部队必须得形成战斗力啊。于是就离不开一个重要前提——你有多少架双座型。双座型不够你飞行员的改装训练时间就要不断的往后拖,导致的是形成战斗力需要更长的时间。

缺三代机,尤其缺双座型三代机。

更何况几乎所有的装备歼-10S、歼-11BS战斗教练机的部队都把这些双座机当成重要的作战力量来使用,于是这些战机的使用强度通常要比单座型号的要高非常多。

鹰隼大队那六架SU-27UBK的寿命就明显的比SU-27SK的消耗更快。

列装计划不变的话,交付鹰隼大队的二十四架歼-11B里有六架歼-11BS战斗教练机,加上三架二手的歼-11BS一共是九架。这个数量对编制战机五十到六十架的101旅来说只能说是勉强够用。

已经比很多部队来好了,做人要知足。

“志伟你要不申请一下过来我这边担任改装教员吧,和飞机一起过来。”李战笑着说。

刘志伟惊喜道,“好啊,师父,我求之不得,回去就打报告。”

杨旭华隐约觉得师父的笑容不太对劲但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笑着微微点头,说,“志伟也要改装歼十了,以后啊有得忙咯。”

“你呢旭华,你有没有歼十一的准飞?”李战问。

杨旭华摇头,“我直接改装的歼十,不过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要争取多准飞几个型号。听说未来四代机的列装会优先考虑准飞机型多的部队和飞行员。”

近卫歼击机师师长:你两个二货别到时候赔了飞机还把人搭进区!他有“前科”的!

是啊,有四代机了,李战心中感慨万千,这个事实是许多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全接受并且形成固定认识的——落后太久了我真的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自己这么牛逼了。

“是啊,挺遗憾的。”李战笑着说,“北库这边生活还是蛮舒服的,过来的时候你们能看到北库山脉,那叫一个巍峨壮丽,风景如画,山区里能够看到一年四季的景色。而且你们过来的时候恰好从乌伦湖国家自然风景保护区飞过,南库场站就在边上,西部森林风光更醉人心啊。”

二人完全没意识到他们师父在潜移默化地在他们脑海里营造“北库很好是个工作和生活的好地方”这样的印象,愣头愣脑的听入了迷。

一番闲庭散步似的“推介”后,李战慢慢严肃起来,沉声说道,“有些人问我,鹰隼大队是如何成长为现在的全军第一模拟蓝军部队的,101旅又是如何从一支一线三流歼击机部队成长为一线王牌部队的。”

杨旭华把一次性茶杯放下来,慢慢的坐直了腰板,神情认真而严肃,刘志伟同样如此。他们意识到师父要对他们说干货了,拜师不就是为了学习吗?

李战取出兰州来点了一根,示意二人也抽上,刘志伟不抽,杨旭华点了根。

慢慢地抽了两口烟后,李战说,“七十三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抗美援朝到东南国土防空作战,为国土防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飞行员和集体,这支部队的功勋有目共睹的。我当初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停机坪上整整齐齐地停着歼六,没错,是二零零九年九月份的时候,当时101团还有一个大队的歼六,而且是正常使用的。能想象吗,能,不敢想,真的不敢想象那样的场面。此时此刻强敌三代机已经改进到了五十多个批次,而我们甚至还在用五十年前的歼六。当时我就想,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不是看二师也不是看三百师,而是要看七十三师这样的部队,这就是所谓的木桶理论。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打定主意留下来,坚定了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狠狠贡献一把力量的信念。鹰隼大队也好101旅也吧,迅速成长起来没有诀窍,只有官兵们舍生忘死刻苦训练。我希望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更加有力地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狠狠地贡献力量。”

“你们都是空军航空兵部队的优秀青壮干部,希望你们保持势头继续努力。”

杨旭华和刘志伟感同身受,眼里已经有了听老前辈回忆革命史时的感动而眼眶里有了泪水在打转。

“师父,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投身装备最落后的部队奉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