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363章 榜样的力量标杆的影响力

第363章 榜样的力量标杆的影响力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一定程度可以说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再辅于一定的武力,基本上可以说横着走了,至少能在一定区域里横着走。

国家也如此。

有钱不过沙特,可武力不行照样没全方位的地位。

既有钱拳头又硬的不只有一个美国,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制定标准然后随意更改标准,制定规则然后随意改变规则,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可一旦连军队的基本保障都成了问题,北极熊也会犯难,也会毫不犹豫的把家里值钱的家当卖掉换钱维持生活。

俄罗斯人守着最后的尊严指着Su-35说,这是我们最好的量产战机,你们一定会掏钱进行采购的,我保证这个战机的入列能过大幅提高你们的作战能力。

其他的都好商量。

所谓外强中干不过如此。

飞行员们仔细研究参观,机务和技术人员们研究参观甚至参与保障,已经没什么底线了,全盘答应下来只为能过尽快促进这笔生意。

其他的不在李战这些粗人的考虑当中,他的任务是搞清楚Su-35的实际作战能力。买卖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听卖家怎么说就怎么信,是不是好东西好到什么程度用过才知道。

瓦西里自然成了李战的临时教员,李战坐在座舱里听站在登机梯的瓦西里介绍座舱的功能划分,不时的提出问题,瓦西里非常积极的进行解答。

如此一天下来李战基本上摸清楚了Su-35的情况,当天晚上就按时来到会议室里向旅首长们进行了汇报。

“各位首长,我先谈谈个人感受。苏三五这个飞机可以说是苏两七的现代化完全体。整体上看最大的变化是针对苏两七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机体结构的强度,整体的配重,气动布局的优化。从数据上面这个飞机的性能已经超出了普遍认为的三代半战机标准。”

“第二个方面是该型飞机的几个重要变化,发动机和航电系统都是他们最傲的。尤其是发动机,前几天的协同演练苏三五的起飞证明了这一点,推力更大加速更快,这对空战影响很大。至于航电系统,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空战决策辅助系统比较有亮点,其他的一般般。”

……

李战详详细细的从大到小汇报了半个多小时,把个人对Su-35的了解和初步评价都做了具体的分析。

事关数十亿美元的采购合同,基层提交的试飞报告会影响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决策,因此旅首长们非常的重视。

方成河神情严肃,翻看了眼李战撰写的初步报告,问,“归根结底要飞过才知道,明天试飞你有没有把握?”

“有!”李战肯定地点头。

包冠华说,“明天的飞行不同往常,你不能再由着性子来了。”

李战却是说道,“政委,我认为恰恰相反。明天的飞行更要激烈一些,只有无限接近极限才能掌握这个飞机的全部性能。”

“这是他要试飞的科目。”方成河递给包冠华一张纸,上面手写着十几个科目。

包冠华只开过歼-6,改装歼-7没多久就转政工了,从此没有碰过操纵杆。不过部队训练科目他当然是十分清楚的,哪些飞行动作高危难哪些飞行动作比较常用也都是知道的。

看完之后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了,抬头问李战,“所有的特技动作,穿越北库峡谷,超低空飞行,极限高度极限速度。你要在一天之内飞完这些科目?”

“是的。”李战肯定地点头。

包冠华不说话了,看向方成河。

李战说,“他们只给一天时间,只能把所有的科目都集中在明天飞。”

显而易见,飞的科目越多了解就越全面。然而毫无疑问在座的首长们都在知道这些科目平时要飞完至少要五个飞行日,集中在一天里飞强度可想而知了。

旅参谋长杨静山观察了一下旅长政委的脸色,再看看其他几位副旅长副政委的脸色,开口说,“李战,你计划用多少飞行小时飞完这些科目?”

“六个小时,除去返场补充燃油检修的时间,实际飞行小时五个。”李战说。

“连续飞高危难科目五个小时我怕你吃不消。”方成河沉声说。

李战笑道,“旅长,我们大队经常搞超高强度训练,一天飞七八个小时都试过,五六个小时的飞行完全没问题的。”

包冠华说,“你搞的超高强度训练是单一科目的,最多是两三个科目衔接起来。现在你要飞的是全部的高危难科目,安全如何保证?这毕竟是别人的飞机,再坏点这个坏点那个,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个副旅长说,“厂家说他们的原型机也不多了,每一架都有繁重的试飞任务,这次过来参与军事交流是费了很大工夫抽调出来的。”

说到底还是被李战的名声给影响到了,可矛盾的是除了李战他们又不相信其他人能完成这次试飞任务。倘若是自己的飞机不会难以决策,一个新机型出现到服役这个过程里需要做的试飞工作本身就充满了高度风险,是试飞员拿命去拼回来的,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可那是别人的飞机,坏了摔了会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

沉吟半晌,方成河问那名说话的副旅长,“俄方是什么态度,同意我们做高强度试飞吗?”

副旅长无奈地摇着头说,“我把试飞科目拿给他们看,厂家的代表就一句话,可以飞,但是飞机如果坏了我们就买下来,他们开价一个亿美元。毛子真是穷疯了。”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都笑了起来,但是一想到要一个亿美元就都笑不出来了。

“厂家的意思是可以飞几圈,飞个把小时,这种情况下飞机出问题就都是他们的。可是要按照李战定的科目飞他们就不负责了。”副旅长苦笑着说,“安德烈夫科斯基直接指着这些科目说这比定型试飞还要厉害,他们不可能兜底。”

可不是么,哪个新机型试飞不摔几架才能定型。李战要飞的这些科目的标准大部分都是照着Su-27的飞行包线去的,危险系数大是肯定的。可是反过来说,如果03号Su-35扛过了李战的折腾,又能说明这个飞机是比Su-27要好很多。

作为极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也许是唯一一位Su-35海外用户的我方来说,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能不能飞旅里决定不了,但是旅里要拿出统一的意见向上级汇报。”方成河说,“都说说吧。”

杨静山是老人了,尽管只是旅参谋长,他指了指李战笑着说,“李战有信心我就支持,我相信李战的能力。”

他是薛向东时代的人,讲这个话一点压力都没有。若不是资历不够,恐怕旅长这个位置都是他的,要文凭有文凭要军事素质有军事素质,能力全摆在那里。

杨静山倒是没什么怨言的,坐地起价副团提整团一个大坎过来了,往后的路只会越来越顺,至少顺顺当当干到大校副军是没问题的,要扛将星不但要看能力还要看气运,这倒不是谁都能奢望的了。那么多大校副军,能跻身将军行列的三五下就能数清楚。

而这一切是怎么来的杨静山很清楚,可不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大队长带来的,在此之前他还是鹰隼大队的飞行员呢。

说起来应该有怨言的是李战,论功劳论贡献,方言全军出其右的人屈指可数,可直到现在还是少校正营大队长。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妥的,毕竟只是下部队三年的年轻干部,进步已经够快的了。

可杨静山却是知道,上次李战顶撞林主任那件事情是对李战的晋升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尽管林主任替李战把事情给圆了过来。

也恰恰如此,李战越发的受旅里的官兵们尊敬和爱戴了,威望甚至比杨静山这个参谋长还要高一些。大队长这个职务称呼在101旅里已经成为李战的专属。官兵们聊天的时候提到大队长指的肯定是李战,若是其他大队长,必定是全名加职务。潜移默化的转变更能体现真实情况。

因此,杨静山这么一说,几位首长都看向了李战。也许他们等的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态度,而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愿意相信李战能够给予他们以及这支部队更加强大的信心。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标杆的影响力。

李战似乎早有准备,他吐字清晰地说道,“各位首长,我有信心有能力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些科目的试飞,但我不能保证安全落地。”

这个话就是废话,哪一次飞行能保证绝对安全落地?

他明知道是废话还要讲出来意在提醒首长们无人能够保证每一次飞行都安全落地。天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现。

他说,“试飞的科目我认为不能改变。我要飞的这些科目全部都是我军作战战术的支撑性科目,苏三五如果不能游刃有余地飞出最好成绩来,那么我认为这个飞机是不值得采购的。”

非常有力的理由,试飞的目的不就在于此吗?

方成河心里有了决定,左右看了一眼,问,“有别的意见吗?”

“我同意李战的方案。”刚才说话的副旅长举了举手。

紧接着其他副旅长副政委也都纷纷表达了同样的态度,包冠华最后说,“我同意,但我还是要强调安全问题,我们毕竟是作战部队不是试飞院。”

方成河说,“好,马上以旅党委的名义向上级请示,准备工作连夜展开。俄方后天离开,我们只有明天一天的时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很难再有这么好的机会。”

作为原二师政治委员,方成河对Su-35的关心甚于其他人。那毕竟是他工作了十来年的老部队,感情是非同一般的。

散了会,方成河把李战留下来,直接问道,“你对苏三五怎么看?”

李战明白方成河的意思——我军是否应该装备Su-35。

“应该买点。”李战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看见方成河拿出了点上抽,就详细说道,“苏三五是苏两七的完全体,就是冲这个完全体的平台也应该买个十来架。其次是发动机,我听瓦西里说苏三五的动力系统有两种选择,具体型号他没说,但我能感觉到应该是俄罗斯的最高水准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我们缺战机,尤其缺先进的长航程战机。”

方成河依然在抽烟没有发言。

好一阵子他才问道,“你认为应该装备在哪个方向?”

这明显是在担心Su-35列装到其他部队去。

李战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道,“二师,可能性非常大。”

“理由。”

李战笑着说,“二师是使用苏两七经验最丰富的部队。三百师虽然早一年多装备苏两七,但是他们的实际使用时间没有二师的长。另一方面则是二师的地理位置以及我军的国土防空纵深。南海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西县起飞到曾母暗沙近两千公里,世界现役战斗机里除了苏两七系列其他的都没有办法做到巡航曾母暗沙。瓦西里透露,苏三五的最大作战半径达到了一千八百公里。只有装备二师才能完全的发挥出苏三五的作用。”

“再一个,二师用了十几年的侧卫,老飞们的俄语、对原装苏式战机的了解等等都不是其他部队能比的,形成战斗力我估计也就是三两个月的时间甚至会更短。”

方成河说,“四代机出来了,有不少人认为采购苏三五已经没了必要。”

“不买苏三五也得继续装备歼十歼十一,我们缺三代机,缺很多很大。三五年之内四代机很难服役,即便服役了也需要一定时间数量才能上去。而且,按照针尖对麦芒的部署原则,四代机服役后肯定是要优先装备三百师的,他们对阵的是强敌的猛禽,苏三五没有还手之力。南海周边这几个小国家的飞机能升空都够呛,苏三五其实都算是牛刀了。”

说完李战就呵呵的笑了。

方成河也忍不住笑。

李战说,“我唯一不太相信的是,苏三五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旅长,可惜时间太短,不然多试飞几天我肯定能把这个飞机的所有优缺点都飞出来。”

“你这么看,再好也是三代机,隐身能力不说,航电系统我看也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厉害。”方成河说。

微微愣了一下,李战一拍脑袋,“我中毒了。”

“中什么毒?”方成河不解问。

李战苦笑,“中了沈霍伊的毒,我本心向成洛马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