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422章  他们好像自身难保了

第422章  他们好像自身难保了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好多人都发现飞机的隔音一下子好了起来。军用飞机的隔音都好不到哪里去,哪怕是这架有着许多宝贵电子设备的轰-6KZZ。实际上为了满足一些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这架飞机是做过了专门的隔音防震处理的,但与客机相比依然是存在差距的。

感觉到隔音好了不少是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谢欣雨以及她负责的无线电侦测系统上面,以至于耳朵里除了等待消息的安静再没有其他声音。

在此之前男同志们是比较爱看谢欣雨的,尤其是在同一个舱室里的几位,有个养眼的女同志一块工作精神头都要好不少。于成林这位单身寡佬之前一直在这个舱室里,也是有意无意的找话和谢欣雨说。

不过现在谁也顾不上这些肤浅的表面文章了,大家只期待着谢欣雨能够给出一个好的结果。

可是什么结果才是好的呢?

实际上大多数人心里都没有一个定论。

貌似侦测到模拟蓝军特混舰队的无线电信号而且确定信号就在下方的风暴高危区里是坏结果?但又算不上特别坏,起码知道目标方位了。

就在这么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情里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

最迫切得到谢欣雨结果的无疑是李战了,经过反复的计算,留给谢欣雨的侦测时间只有十分钟,超出了这个时间飞机就没有办法在风暴形成之前脱离高威胁区。

风暴一旦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会把飞机吸进漩涡,飞机甚至有可能在强烈的乱流中被撕裂。而此时此刻飞机是在风暴眼上空巡航徘徊,李战已经感受到飞机受到了一些外来的影响而导致姿态被迫产生了变化,也就是说风力和气流等自然力量在与他争夺飞机的控制权。

李娟上校负责红外信号侦测,庞大舰队会产生大量的明显的红外型号,在数千米的距离上对这一类红外信号的侦测应当是十分容易的,但是因为乌云密布而飞机是在云层之上飞行,侦测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希望基本上是集中在谢欣雨这边的,她负责的无线电信号侦测设备里有一些能够在恶劣天候情况下工作的。

“越是紧急状态越不能急,你一着急蛛丝马迹一闪而过就很难再抓到了。”李娟沉声安慰略显紧张的谢欣雨。

谢欣雨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全部注意力都在侦测设备上。

慢慢的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来,迅速说,“有奇怪的信号,长波信号,很强,不像是舰艇发出的。”

李娟迅速一看,立马说道,“是舰艇,水下舰艇用于超远距离联络的长波电台发出的信号。能不能跟踪定位?”

“已经定位成功了,信号非常明显,这个位置,就在我们下方。”谢欣雨迅速把经纬度标红指示了出来。

她扭头问,“白参谋长,可以确认是舰队位置吗?”

“差不离了,非战斗编队潜艇不会离舰队很远,也许他们就在一起。有出现别的信号吗,短波信号很重要。”白必图问。

舰队之间的联络使用的是短波频段,如果舰队就在下方那么肯定是有短波信号存在的,除非他们全部无线电静默,而这是不可能的。

“没有,很奇怪,没有发现短波信号,中波段的都没有,只有这一个长波信号。信号很短暂,应该是约定信号。”谢欣雨非常肯定地说。

白必图犯难了,连忙跑到驾驶舱报告,结果他刚刚报告完毕,李娟负责的红外侦测系统突然发现了大量的红外信号!

李战顾不上开飞机了,把操纵权交给副驾驶于成林,他和刘长喜连忙的跑到电子侦察控制舱室里查看情况。

李娟指着显示屏上定位成功的大量的红外信号介绍着说,“这些都是大型舰艇发出的红外信号,非常明显而且强烈,可以肯定是模拟蓝军的特混舰队那上百艘舰艇。你注意看,这是一个抵御高海况的阵型,吨位最大的在最外面,按照吨位大小由外向内排出了一个大致的圆形阵型。航速很低但是红外型号很强烈,轮机组应该是处于高功率运转,航向正西,与风暴的移动方向相反。”

舰队找到了,好的一面是终于发现了模拟蓝军这支差点让2238325号轰-6KZZ战略侦察机折戟沉沙的庞大特混舰队,坏的一面则是飞机很难对其进行侦察。

此时飞机和舰队隔着一层厚达一千米的云层。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中间有厚厚的隔膜。谁捅破这层隔膜都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

“他们这是放弃脱离风暴区了,打算原地防御等待风暴过去。”李战冷静地说。

左手边年长一些的文职干部摇头说,“他们恐怕要承担很大的损失。这三艘十万吨级别的大型水面舰艇不会有很大问题,它们能抵抗十二级海况,但是其他舰艇问题就大了,尤其是这二十多艘五六千吨级的舰艇,非常的危险。”

李娟和这位已经两鬓有些斑白的文职干部眼神交流了一下后,她对李战说,“我们应该考虑引导他们尽量远离高威胁区,而不是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

“引导他们?”李战眉头挑了挑,显然没想打技术组会给出这样的建议。

两鬓斑白的文职干部说,“小李,毕竟是模拟蓝军部队不是真正的敌人,咱们搞的是对抗演练不是真的战争,现在大家共同的敌人是大自然灾难,应该拉他们一把。”

李娟说道,“他们的飞机肯定是起飞不了的,舰载气象探测设备没有我们在天上看得清楚。如果我们不提供帮助,他们很难找到最合适的脱离路线。”

李战听出意思来了,问,“技术组有路线?”

“有。”两鬓斑白的文职干部马上调出云图来迅速勾勒出一条路线来,道,“我一直在分析他们的可能行进路线,我的判断是他们如果在风暴区里肯定是会选择最安全的脱离路线。你看这里,整个漩涡云层唯一一条缝隙,沿着这条缝隙走受到的影响最小,舰队是很有可能不受损失的脱离风暴的。可是李组长的红外侦测发现他们没有选择走这条路线,而是选择了以很低的速度向西移动,打算硬碰硬抗过风暴。”

李战发现两鬓发白的文职干部勾勒出的路线是向东走的,是和风暴运动的方向一致的。

看出了李战的疑惑,两鬓发白的文职干部解释道,“风暴的运动速度是每小时十五公里,运动方向很稳定,基本保持三十度。舰队的位置距离风暴东边的边缘线大约八十公里,他们所有的舰艇都能够以三十节的速度航向,保持这个高速沿着这条路线航行两个小时就能基本脱离危险,坚持三个小时以上风暴就不会再产生威胁。”

李战猛地想起来了,眼前这位文职干部是气象专家。

可问题是,应该为模拟蓝军舰队提供帮助吗?即使要帮助他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呢?

这些李战都没有想过,机组人员也从来没有想过。

要知道大家心里面是把对方当成敌人的,如果敌人被大自然打败了,己方是要拍手称快的,如何会想去为他们提供帮助?

李战犯难了,作为行动的第一指挥员他可以不采纳技术组提出的建议,可经过快速的思考后,他决定向临时党支部报告,由临时党支部书记于成林召集紧急会议拿出决策。如此重大的决定没有经过党支部批准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里主角随便拍拍脑袋就作出的决定是严重脱离现实的。

时间非常紧急了,必须要在五分钟内拿出决策,否则他们都难逃风暴袭击更遑论去帮助别人。

于成林和刘长喜都对技术组提出的这个建议感到诧异,也许是岗位的不同导致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他们很快就理解了。技术组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毕竟是模拟蓝军部队不是真正的敌人,起码此时此刻只是对抗演练,在面对大自然灾害的时候人类应当站在同一个阵营里来进行共同的抵抗。

不过,是李战的话让他他们二位彻底下了决心。

李战的眼珠子转着说,“我特意看了一下那条向东延伸的云层缝隙,大概有五十多公里长。如果引导他们,我们就要下高度到云层之下,把他们带出高威胁区大约要飞行三十多公里,他们走完三十多公里需要半个多小时,在这半个多小时里我们需要在他们上空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地在舰队上空往返两次……”

他忽然嘿嘿笑道,“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将会在无干扰无威胁的情况下在模拟蓝军舰队的上空自由地飞翔半个多小时,可以把每一艘舰艇都照顾到。当然,水下舰艇下潜可以避开风暴影响,也许看不到它们。”

这么一说都明白了,刘长喜忍不住笑道,“你小子还想着侦察他们一番,趁人之危不厚道吧?”

“礼尚往来嘛,再说了,我们给他们指路,要点报酬是应该的,更何况我们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合情合理。”李战笑道。

这人和人的思维真的存在不小差距。当技术组提出的建议把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认为此时应当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给予模拟蓝军的特混舰队帮助而把任务放到了一边。这是理所当然的意识。

可李战这种骨髓里都是战斗因子的狂人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完成任务的想法,甚至于他认为给予模拟蓝军的特混舰队以帮助的前提是有助于任务的完成。这却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李战眨巴着眼睛说,“咱们最大的敌人依然是风暴,为他们指路意味着自己也要深陷其中,但同时更有利于我们的侦察任务。二位团长,最后一哆嗦了。”

于成林和刘长喜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迸出一个字:

“干!”

PS:的作品运营官上任了,战隼每个月有几万书币的活动基金,本月已经推出活动,包括投月票得书币,投一张得五百书币,在书籍详情页有入口,都是网站根据书籍成绩给的书币,是个还不错的读者福利。另外还有粉丝称号,枪团粉丝称号“水枪”,也在作品运营官那一栏,大家也都参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