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502章 剖析F-16

第502章 剖析F-16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暂缓赴巴。

接到命令后大家都非常的不理解,本来就是一件赶时间的任务,上上下下是有共识的,否则试飞团队不会从高旗那边连夜转场过来,搞得李战连空中小姐姐们都没能互动几下。

李战正准备去问问唐国正具体是怎么回事的,唐国正就先找过来了,说,“四零四部要对赴巴人员进行例行的审查,所以这件事急不得了,但是也耽误不了几天。”

“四零四部啊……”李战想说什么但是一想到自己就是毕业于第404航校的,也就只能无奈接受了,自我安慰地说,“也好,趁着这几天时间我们好好的研究一下到时候的对抗演练。说是还要和友军搞搞协同作战演练,我们也正好先训练训练。”

唐国正回答,“可以,上级也是这个意思。你毕竟离开鹰隼大队有几个月了,两个老部下的战技水平如何,你也是要先摸摸底。都达场站这边全力支持,你制定个训练计划报给我,我和场站的沟通。”

“这还差不多。”李战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只要能飞行,晚点去巴斯基就晚点去巴斯基吧,毕竟军事交流活动也不是一两句话能组织起来的。

他的确希望能够在和友军展开对抗演练之前己方这边先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次对抗演练的结果太重要了。

当下召集陈飞、韩红军、李梓辛三人商讨训练计划,安排出三天时间最少十二个小时的飞行训练,主要是进行自由空战。他们都是有超过一千飞行小时的的老鸟,甚至李战这头猛兽在去年十二月底的统计数字是2150飞行小时——他下部队至今已经飞了超过两千个小时。这是货真价实老鸟的标准了。

有人帮他算过一笔账,按照每小时拉杆费平均为600元钱计算,他在过去三年里的拉杆收入是近130万元钱,年均40万元钱。这只是拉杆费。但这么一看貌似并不夸张,毕竟2011年相关机构公布的民航机长平均年薪60万元钱。

但是却不能简单的统计比较,因为民航飞行员的收入构成非常复杂,都是机长或者都是副驾驶,是与具体情况有密切关系的。比如级别、工作年限、是否担任教员等等,比如高机长他们四位都是各自航司的教员,工资肯定比不担任教员的高。是否飞国际航线、高原航线,等等等等,非常的复杂。

月薪两三万的机长比比皆是。

不过,如果以李战的水平以及个人的贡献来对比民航飞行员,那么李战这个收入就明显的偏低了。他应该拿总经理级别的机长薪水。

这些只不过是附属物,真正的收益是经验的增长。可以说李战花三年的时间飞完了别人需要用十年才能飞完的路,在这样高度集中的强度飞行里能够获得的经验更多。比如他的险情处理能力就是全军航空兵部队家喻户晓的。

计划报给了唐国正之后,郭北牧亲自抱着一箱子资料找到李战,放在桌面上之后,竹子和慢慢一箱子资料说,“能找到的全都在这里了,你注意一下,标有绝密字样的要格外小心,只限于你们四人传阅。”

“明白,谢老营长。”李战笑道。

这事也就找郭北牧才有用,就算是他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搜集到这么完整的相关资料。

2012年关于F-16这款战机的许多性能数据都还没有解密。

甚至李战认为多年前为了搜集这些资料,情报部门也许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外军拾人牙慧学了些皮毛,咱们自己是一代代往下传的,自然理解更深刻、运用更充分。

所以李战等四人就围着一张四方桌开始传阅资料开始剖析起F-16来。对这个战机大家都是了解的,下部队后隔三差五晚上就组织看内部教学片,其中不乏关于世界几种主力战机的分析,作为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三代机,F-16无疑是其中的重点机型。

除了F-16之外,幻影-2000也是分析研究的重点,为什么是幻影-2000而不是那些F-15啊F-22啊这些名声赫赫的三代机四代机呢?

这个倒是不能随便乱说的了。

不过随着空军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国防战略的调整,这个情况也是在发生改变的了。毕竟四代机出来之后,F-16、幻影-2000之流已经沦为“靶机”,没有必要把研究重点放在它们身上。

只是在四代机入列形成战斗力并且足够用之前,F-16和幻影-2000依然是主要威胁。这种对抗实际上非常非常的正常,对厂家来说战机是商品,要在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订单就要让自己的产品各方面优于对手。

比如空客-320和波音-737这两大系列客机之间的竞争,又比如F-16、幻影-2000、JAS-39、MIG-29之间的竞争。

不是说我要把你当成我的潜在敌人我就针对你搞出一款能压制你主力战机的战机,冷战时代早已经过去,冷战思维也云散烟消,全世界都是一条村的人大家良性竞争发大财把经济搞上去……

剖析F-16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人家好的技术好的设计思路,取长补短嘛,从战机的设计思路能够反映出外军的战术思想,这同样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再提炼一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战斗力就不上去了吗?

所以,就算没有接下来的军事交流,李战也认为好好的组织一次对F1-6的深度剖析是十分有益的,对他个人来说更是如此,毕竟无论是接下来的实战试飞还是未来到海航服役,他会遇到更多的模拟F1-6的歼-10系列战机。

凡事就怕“认真”二字,四个老鸟聚集一起看了一上午的资料后,竟然真的有了不少新的心得和发现。

李战干脆请示唐国正和郭北牧,把厂家技术代表、技术分析组的代表都组织起来,晚上来一次头脑风暴,基于对F-16的分析来讨论一下针对性的战术。

此举得到了唐国正和郭北牧的支持。厂家技术代表易小易、技术分析组代表张崇明和甘婷婷三人参与了进来,他们在对理论方面的了解无疑是比飞行员要更全面和扎实的。

会议定在晚八点,在地下作战室举行。

PS:补更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