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512章 耶,我忘了我不会开歼-7

第512章 耶,我忘了我不会开歼-7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在航母上降落远远难于起飞,两者之间的难度系数起码有三四层楼那么大的差距。从一般意义上看,张雪阳十次有六七次成功挂钩降落的成绩不算理想,但是相对而言他又是较为出色的一员。

矮个子里挑将军,所以他成了助理教员。

他起码是能够娴熟的完成整个起降程序的,所以面对李战和唐磊磊的质疑,他很有底气。

为什么百分之六七十的成功率就能当助理教员,实在是因为难度太大了,而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是空白的,都得摸索着来。

“老张,百分之六十多的成功率怎么算都不算是理想的。”李战认真地说,“我知道相对来说你的成绩算好的,这才被任命为助理教员。不过你非常地道的军事英语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吧?”

张雪阳眨巴着眼不说话。

唐磊磊心里的一些疑惑慢慢得到了证实,语气飘飘的说,“听说有外教,退役的丑国海军飞行员,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张助,是不是真的?”

李战也眯着眼睛盯着张雪阳。

张雪阳继续眨巴着眼睛,道,“别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是个助理教员而已,而且还是没有岗位补贴的那种。”

他果断的岔开话题,指了指李战说,“老李你现在下巴轻轻说得轻松,等你开始实操了你就知道有多难了。在航母上起降绝对不仅仅是起降跑道短那么简单。”

“降落的时候我特意多饶了两圈好好的观察了一下飞行区。”李战依然是信心十足的样子,“模拟飞行甲板应该是直接填海造陆出来的,三面环海,尾部朝西北,头部朝东南,本地区常年吹东南风,本地区半山半海,有回旋风。”

李战啧啧赞道,“搞试验那帮人是真天才,这里天生就是最好的模拟海上起降的地方。我了解过,飞鲨集训一开始的要求没有现在这么变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原来沃土飞训基地还没有建成。”

沃土飞训基地投入使用后,飞鲨集训的选拨标准顿时拔高了。

他拿手一画,“你看看这里,除了不会动之外和航母有什么区别?所以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我非常清楚在航母上起降有多难,而且我有充分的准备。你不觉得上级让我把具备了舰载能力的洞三拐带过来是有深意的吗?”

“什么深意?上午你不是说了吗,主要是给厂家做新技术的试验,用你拉杆小王子险情处理专家无以伦比的好运气来克掉试验中高发的险情。”张雪阳说。

“说的没错。”李战笑着,又问,“可是你觉得歼七上舰正常吗?”

不仅歼-7,海军不会让任何单发战机上舰的,甚至如果不是因为歼-10实在是太出色了,海军是不会采购该机的。海军从来只对双菊花重型机感兴趣,只不过以前没得选。空军对飞豹不感冒,海军却看上眼了,因为豹子航程远而且双菊花更安全。海上没有场站,单发机要是停车就意味着坠毁,双发机是有充足余地的,双发停车的概率极低,大概也就李战这样的人会遇上。

张雪阳回过神来,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歼七怎么能上舰呢。你这么一说还真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即使要试验,也完全可以用其他飞机进行改装啊,为什么偏偏用歼七呢。”

“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成飞不太想用沈飞的歼十一作为试验平台吧。”李战摊了摊手,突然语出惊人,“但是我个人分析的结果是,成飞很有可能想要搞舰载战斗机,也许是双发版本的歼十,也许是全新的型号。”

张雪阳和唐磊磊眼睛顿时全亮了起来。

是啊,为什么偏偏要用歼-7来搞航母起降相关技术的试验,甚至037号歼-7-EGG极可能就是成飞用来搜集相关数据的。

咦,双菊花版本的歼-10?

唐磊磊没有开过歼-10,但是他见过啊,所以并不妨碍他在脑海里形成了这样一个画面:双发歼-10的机身粗一些,进气道也从单变双,还是在机腹下,而且可能是全新的DSI进气道,两个硕大的发动机喷口则是最大的变化……

“鸭式气动布局配双发,总感觉怪怪的。”唐磊磊心有所思直接说了出来。

李战一愣,顿时笑道,“法国的阵风,欧洲几国联合研制的EF-2000,都是鸭式气动布局,而且都是双发。你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习惯了歼十现在的样子,要加个发动机自然不是随便加上去就行,整体的气动外形是要重新设计的。颜值相信不会太差。”

“颜值?”张雪阳却是关注到了这个新名词,“嗯,这词儿用得好。”

“言归正传。”李战收起笑容,道,“陈总给我下了一个死命令,一个月之内追上训练进度。所以你们二人要帮忙,我现在是两眼一抹黑。”

“一个月?陈总可真看得起你。”张雪阳微微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战说,“实事求是地说,海航垂涎我已久,终于到手了那肯定是往死里用,可是我没想到会这么狠。一个月三十天,哪怕每天都是飞行日按照每天飞五个小时算也就一百五十个小时。一百五十个小时里完成你们需要用半年的时间完成的训练是个很大的挑战。”

“等等等等,你是不是对训练有什么误解?”张雪阳一听就坐不住了,说道,“一个月飞一百五十个小时?你穷疯了吧?”

唐磊磊没忍住笑出声,看见李战瞪眼看过来,连忙忍住,一本正经地说道,“大队长,这里不是北库,飞鲨也不是鹰隼,而且这边的训练和以前咱们搞的很不同。可以这么说,用高强度飞行训练的方式堆训练量这个办法不可行了。”

高强度飞训是李战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一贯的解决战斗力提升瓶颈的办法——就是烧航油,一吨不够烧两吨,一直烧一直烧直到把战斗力烧出来。有人想研究鹰隼大队战斗力猛增的技巧,结果到了北库调查一番后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技巧,就是简单粗暴的增加训练量。

往往越简单的办法越有效。

可是此时唐磊磊说这个办法行不通了。

张雪阳给疑惑的李战解释道,“我这么跟你说,哪怕陈总照顾,你一个月能飞下来三五十个小时就算是非常非常不错的。现在学员的平均月飞行小时是二十八,小唐上个月飞了二十五个小时。”

“是的,实操的时间很有限。”唐磊磊说。

李战问,“为什么?”

“飞机不够啊!”张雪阳没好气地说,“几十号人拢共就六架飞机,常年有两架在检修保养,实际上能用的就四架,而且只有一架歼十五S。”

李战眉头跳了跳,“双座歼十五?出来了?”

飞鲨集训的要求极高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之前没有双座型歼-15,也就是说学员要在没有教员带机的情况下单独驾机进行起降实操。同时这也对飞鲨集训的进度形成了限制,海航隔三差五就给沈飞去电要求尽快拿出飞机来,沈飞压力山大,总算在年初完成了一架原型机的试飞,部队等不及了直接要过来,通体的黄色底漆连战术编号都没有。

谁能想象偌大个飞鲨部队就一架歼-15S双座舰载战斗机。

“上个月到位的,还是原型机,重点保障改装训练,所以你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那个飞机。”张雪阳说。

他所说的改装训练是指没有驾驶歼-11系列战机经验的学员要接受的训练,像李战、唐磊磊这些有丰富歼-11系列战机使用经验的学员,直接开歼-15单飞几个小时就能进入正常训练状态。

张雪阳说,“飞机不够不是唯一因素,合理安排的话飞行时间还是有保障的。限制飞行小时的关键原因是实操一次非常的繁琐,天上一小时地下三整天。”

在张雪阳和唐磊磊的介绍下李战搞清楚了情况。

原来起降飞行不是塔台指挥飞行员开着飞机就开始模拟舰上起降这么简单,而是从头到尾所有部门的联动,每飞一次就有大量的技术保障人员展开分析研究,不断的开分析会,可以说是把每一次实操都利用到极致。

唐磊磊说,“学员队几十名飞行员,但是相关保障部门和技术人员有一千多人。我们要练起降,他们也要练保障,飞一次不容易。所以才有天上一小时地下三整天这个说法。”

李战叹着气说,“科研式实操啊,难怪飞行小时上不去。”

张雪阳说,“等于是把场站搬到了航母上,那么小的地方那么多的部门,这本身就是一个对配合要求极高的系统,我们飞行的是大家看得见的一方面,其他很多看不见的方面也非常的重要。不说其他的,单单是飞行甲板上的调运就是很头疼的事。”

三百米长七八十米宽的飞行甲板上要塞进去一个能保障一个团的战机作战的场站,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光是如何有效地调运飞机就是一门大学问。

“好在我们是后来者,可以跟着前面的人走过的路摸索。”李战说,“老张,依你看我应该从哪里开始?”

“理论啊,先把理论……”

“我已经搞掂了。”李战打断他的话,“过去一年多里我没闲着,托人要了飞鲨的培训教材自学了,理论方面没有问题,这一块可以跳过。”

张雪阳被噎了一下,果然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有理由的,起码他之前就没有自学。其实张雪阳面对李战的时候内心是十分复杂的,谁敢、谁会像训龟儿子一样训他?除了李战没别人了,但是他却丝毫不生气,反而有种“能被李战训斥是一种荣誉”的感觉。

三十岁出头的上校正团,看着多牛逼啊,别人家里有好几辆车他家里有好几架飞机,别人加油几百块钱加满他们家加一次油几百万,这理应是一个非常有理由自豪的王牌飞行员,可是面对李战这么一个小少校小正营,却是一点优越感都没有。

许多人都看到了李战那些光辉的战绩,那华丽到能让人无尽感叹的功勋表,可是许多人看不到的是李战背后的努力。比如他提前一年多自学了飞鲨培训教材,过去一年多里他忙成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顶天立地的男子用一丝不苟整整齐齐的正面去面对上司、家人、朋友,可谁成想到他的后背也许早已经千疮百孔。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这样的飞行员活该百万拉杆费。

微微叹了口气,张雪阳说,“既然理论没问题了那就直接飞,先上模拟舱再实操。先练习起飞,然后是模拟触舰着陆,最后才是阻拦降落。”

唐磊磊出主意说,“大队长,其实你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一个月内赶上训练进度应该是没问题的。”

“什么优势?”李战问。

张雪阳也疑惑地看向唐磊磊。

唐磊磊咧嘴笑道,“洞三拐啊,其他人要排队等飞机你不用啊!”

咦,对啊!

“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张雪阳一愣,随即眼珠子转了几下就欣喜起来,道,“老李,对啊,洞三拐可以用。陈总是你老首长,你找他说一说申请一下,完全可以单独划出来搞起降训练。我也好用你的飞机加强一下阻拦降落的练习。”

李战迅速想了想,微微摇头说,“不太好办吧?再说场地也没有啊。”

“有,你降落的时候不是观察过吗,第二陆基模拟甲板已经基本完工,相关设施安装完毕后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训练场地没有问题的。”张雪阳说。

李战摸着下巴缓缓点头,“那倒是可以试一试。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你会开歼七吗?”

张雪阳愣住了,是啊,他不会开歼-7。

他是“高富帅”飞行员,当年特招入伍直接改装Su-27SK。事实上张雪阳不会开任何一款二代机,这家伙“出生”就开三代机,比李战这个苦哈哈顺利多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摆脱不掉037号歼-7EGG——再怎么改也是二代机,准三代也不算是三代。

唐磊磊兴奋的举手,“我会开!”

当然,从二师四团出来的都会开歼-7,从北库出来的也都会开歼-7……

PS:临时处理了一下人民内部矛盾所以晚了,先上大章(4000字),凌晨再写个小章(3000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