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515章 第二道阻拦索

第515章 第二道阻拦索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五八八,调整好姿态准备着舰。”

按照舰楼一比一建造出来的建筑物上,视野最好的是飞行控制塔台,这里是战机作业指挥的神经中枢,承担着地面调运指挥、进近指挥、起降指挥等一切职能,基本上除了作战外,所有的指挥都是这里负责,等同于机场塔台。

除了这里,舰楼上还有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情报指挥中心。那里是作战指挥的中枢,舰队老大通常在那里活动,位置更高,差不多就是在驾驶舱下,便于舰队老大在两者之间往返。

飞行控制塔台给绕了一圈回来徐徐下降高度的李战下达了指令。

李战保持住下降率,战机在规定下降航路上,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老陈头抱着膀子站在指挥员身边,眯着眼睛观察558的姿态,很满意的微微点头。

指挥员是海航某师的一位副师长名唤石陌影,很女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敦厚的山东汉子。他是第一批教员,自然也是第一批通过了陆基模拟飞行甲板起降考核的飞行员,张雪阳那一批人是就是他们手把手带出来的。

石陌影知道588上面的飞行员是陈总的学生,偷空笑道,“陈总,你这个学生水平很不错,到现在为止所有动作可以说都是教科书式标准。”

“这小子不是一般人,在训练基地的时候就入选了空军人才库。”老陈头自豪的笑道,“下部队三年多立了八个一等功,很不简单。”

石陌影当然知道来了一个“八个一”飞行员,免试特招,想不知道都难,但是他对李战这个名字也仅限于听说过,低空突防是李战搞出来的战训方法和标准,但是部队在对战法宣传推广的时候是没有提个人名字的,除非牛逼到像郭兴福那样的神人,那倒是可以以名字来命名战法。

郭兴福教学法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意义有多重大?

打个简单的比方:原本完成一个单兵的训练如果需要一年,那么郭兴福教学法出来之后只需要三个月。可能不太恰当,但在六十年代郭兴福教学法的意义就是这么重大。在当时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为部队组训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影响有多深远呢?现在陆军单兵综合演练科目就是在当年郭兴福总结出来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的。单兵综合演练是衡量一名步兵战士综合军事素质的唯一科目。

基层军事干部、院校教员等中下级军官如果能评上一个“郭兴福式教员”,那前途基本无忧了。

李战显然没法和郭兴福老前辈比,他也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本身低空突防就不是什么新战术,他只不过是进行了优化以及找出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法罢了。就是说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做了有好处可是诸多顾虑,然后李战第一个去做了。

他是这么一个意义。

隔着军种就隔了很多消息,石陌影不了解李战也不足为奇了。

石陌影早就想好好的打听一下李战的八个一等功是怎么回事了,只是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现在也不是闲聊的时候,所以暂且把好奇放下来。

不到三十岁下部队三年多荣立八个一等功,这样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怎么看都是不常规的。

模拟着舰区没有部署阻拦索,而是使用四根易断绳索来代替。飞行员正常降落用尾勾去勾绳索,哪一根断了说明勾上了哪一根,而且在两侧部署了高速摄像机,可以把这个短暂过程的细节拍摄下来。

显然,降落练习被拆成了几个分解动作来进行。这种办法也是我军常用的、且很有效的训练办法。小到齐步走大到分列式,全部拆分成若干个分解动作,逐个反复练习再进行连贯动作,效果非常的明显。

中国陆军步兵连的任何一名有一年兵龄以上的战士都可以在三个小时之内让一群没有任何队列基础的十七八岁的高校学生走出整齐的建制齐步来。

即使碰上同手同脚情况严重的“特殊学生”也不会有多大影响。

四根模拟阻拦索以相距十二米的距离平行部署,从舰艉开始数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阻拦索,飞行员要勾住第二第三道,勾住第二道最为理想。所以训练目标是勾住第二道阻拦索。

“八个一”飞行员到底有多少斤两马上就知道了。

老陈头非常关心李战的首次实机训练,在他的印象里,训练基地一年里李战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每一个科目训练都是拔尖的,所以当时他才被单独拿出来等候部队的争抢。

但是陆基战斗机的降落和舰载战斗机的降落完全的不一样,哪怕是像李战这么厉害的飞行员,他也不敢说他能保证每一次降落都可以在同一个点上触地。而在同一个点触地是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基本要求。只有勾住第二道阻拦索才能证明你的实力,如果每一次都能勾住第二道阻拦索,那么恭喜你成为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了,仅仅是合格的。

勾住第一道阻拦索说明下滑角偏大了,有撞上舰艉的危险,勾住第四道阻拦索则意味着你的滑行距离被压缩到了最短,有冲出甲板掉入海里的风险。

在这样的超高要求的基础上,飞行员要在战机停止之前保持足够复飞的能量!

可以这么理解,舰载战斗机基本上是以起飞推力着舰的,因为一旦错过了阻拦索或者勾住了不合适的那一道,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复飞。留给飞行员的仅仅是一百来米长的跑道,战机推力不足就会坠海。

李战确认襟翼位置后向飞行控制塔台报告:“塔台,五八八准备好着舰,完毕。”

“起落架放下,尾勾放下,确认,可以着舰。”石陌影确认了信息后回答。

588的降落轨迹非常完美,姿态很稳定,看样子李战可能是第一位首次实机飞行即成功的准飞鲨。

李战控制住了速度,保持在了随时复飞的位置,如果着舰失败,他必须在两秒钟之内把襟翼调整到起飞位置同时把油门杆放在最大推力位置进行逃逸复飞,如果成功勾住阻拦索,他同样要在两秒钟之内收回全部油门并且在前后起落架轮胎着舰后踩死刹车。

因为他的降落滑行距离仅有一百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