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657章 一百元一克的高新-P

第657章 一百元一克的高新-P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战鹰昂着头落地,起落架和跑道面摩擦溅起一阵青烟,双减速伞放出来,战鹰速度逐渐慢下来驶离跑道。十五时整,四架歼-15以空载状态降落在了大场站。

担负抓捕任务空中掩护行动的飞鲨小分队专场抵达大场站。阵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驾驶歼-11B的韩红军换上了歼-15。这架歼-15是从航母上紧急调回来的。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歼-11B没有空中加油能力,没有办法长时间在任务空域进行游弋。得亏韩红军在北库最后半年的时间里接受了空中加油训练获得了空中加油资质。

依然是戴文明带队,组成人员不变。飞鲨小分队依托大场站展开行动,在这里补充弹药和燃油,指挥上级不变,依然是代号为偷窥狂人的预警机上的指挥所负责指挥。

郭北牧召集所有参加抓捕行动的人员进行开会,详细明确了各个作战单元的任务,强调了相关情况之下应当采取的备用方案。随后,他和李战一道,在傅副师长的陪同下召集了提供保障服务的机务地勤人员开会,同样明确了后勤保障分队的任务。

紧接着,李战就和高新-P的机组人员登机开始熟悉情况。机组人员分为两部分,副驾驶和机械工程师以及李战组成了机组,而另外有四名武器操作员和一名军械师组成了武器操作组。整个机组成员是八人,加上负责指挥的郭北牧是九人规模的机组。

李云潇少校是武器操作组的组长,他向李战介绍高新-P攻击机的武器系统,挨个介绍道,“机长,我们这架攻击机的主力武器是一门105毫米榴弹炮,次要武器包括一门57毫米速射炮,这门炮是以老57高炮为基础改进过来的,我们做过大量测试,发射穿甲弹的话能够击穿世界上所有的现役主战坦克的顶部装甲,因为整合了先进的火控系统,精度非常惊人。然后就是730多管速射炮的机载版本,有两门,打击轻装甲集群以及敌军有生力量效果非常好,其中一门安装在机头下方,射向与机身中轴线一致,左右旋转角度都是九十度,俯仰角是负三十五度正五度,也是自卫武器之一。”

他指着两侧一整排的机枪机炮说,“机长,左右分别有一挺14.5毫米重机枪、两挺12.7毫米重机枪和一挺6管7.62毫米速射机枪。全部都是遥控操作,甚至可以提前设定目标特征,综合火控系统智能识别后自行选择武器进行射击。但是这一块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成功率不到一半。”

李战微微点头,“难怪武器这么多反而成员少了这么多。”

“高新-P集中了咱们国家大量顶尖航电技术,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同时也是一架技术验证机,目前只有这一架,造价非常高昂。当当是整体的稳定系统就占据了飞机机身造价的三分之一。”

李云潇说,“机长,除了这些枪炮武器之外,高新-P还能挂载我军现役所有的对地弹药,包括空地导弹。”

这话一出李战整个人都愣住了,“你是说所有的对地弹药?”

“是的,所有的,我们的通道应该是现役飞机里最完整的。”李云潇笑着说,“只是咱们这个飞机只有一颗作战距离只有五十公里的机载雷达,所以在使用远程对地弹药的时候需要信号中继或者地面引导。”

李战目瞪口呆,道,“你们把运-9搞成武器库了啊,以前我们在老运八的基础上搞攻击机,顶多就能装一门105炮和两门中小口径火炮,你们这是武装到牙齿了啊!”

“机长,其实原来您驾驶的那个飞机只能算是武装运输机,侧重的还是战地运输。高新-P不一样,最多搭载二十名武装人员。对了,运-9这个平台和不错,发动机推力更大,载重更强航程更远,使用的是六叶桨叶,比老运-8先进了很多。”

李云潇笑着继续介绍,“在满挂载满备弹的情况下最大航程达到了六千公里,如果不外挂弹药,航程还能增加五六百公里,最大转场航程达到了七千公里。标准载重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是两千三百公里,最大滞空时间达到了十小时。”

“最大载弹量是多少?”李战问。

他对运-9不陌生,运-9运输机的最大航程达到了7800公里,显而易见,高新-P因为装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最大航程是有所下降的,但是饶是如此,高新-P这样的数据也是非常漂亮的。

李云潇嘴角扬了扬,说,“最大载弹量二十吨,而且还能同时搭载十五名武装人员。最大载重情况下作战半径依然达到了两千公里。”

20吨……作战半径2000公里……

“最大飞行速度五百九十公里每小时,最大巡航速度五百五十公里,巡航高度八千米,最大升限一万一千米。”

李云潇继续向被震惊到的李战介绍,“运-9此前做过长程奔袭空投测试,从北库到曾母暗沙,然后在穷岛降落,飞出了八千二百公里的极限航程。”

更震惊了,李战下意识地问,“又换发动机了?”

“是的,推力和燃油经济性都比原型机上用的那款发动机要好,而且更加可靠,综合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运-9完全可以与大型运输机执行同样距离的运输任务。”李云潇胸腔里都是自信,他拍着105炮的人工瞄准仪,道,“专家组分析过,认为只需要两架高新-P就能为一个师的部队提供足够的前线火力支援,一架高新-P的火力强度等同于陆军一个步兵营。”

李战不由的想起当年自己开的运-8改炮武装运输机,那真的是不伦不类的飞机啊,外形看着怪异,性能马马虎虎甚至可以说是落后,机载火炮开火的时候飞行员需要不断的操纵飞机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些时候的瞄准锁定都需要飞行员来掌握。所以当年挑选飞行员的时候要求非常非常高,以至于无天赋的老飞行员都没有办法胜任。

现在一看,和高新-P一比,以前那飞机就是破烂中的战斗机。全舨自动的火炮系统,智能化的探测锁定攻击模式,更多的武器更大的载弹更远的航程,甚至外形看上去都是辣么的美丽。

细细想来他一直有一种感觉,国内的航电技术自2011年开始就突然出现了井喷式的技术进步,不是一步一步的小进步,而是一迈几个台阶的跃进式进步,真真的是突飞猛进。

歼-11B服役还没两年,其使用的航电系统已经呈现出落后的趋势了,可以想象这几年航电技术的进步势头有多猛。李战听说沈霍伊前几年就开始搞歼-11D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使用了当前最顶尖的航电技术。歼-16(歼-11C)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这个飞机之所以迟迟没能定型,和航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很大的关系,部队不会接受服役既落后这种局面的。

但是李战还听说了,沈霍伊的歼-11D项目很有可能搞不下去了,因为成洛马的四代机出来的太快了!隐身的四代机不香吗?所以歼-11D很有可能只会作为技术验证机来维持存在。

李战在震惊中继续了解飞机的情况,他敏锐地意识到,在掌握了制空权之后,高新-P这样的攻击机绝对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战场火力支援平台。

他对李云潇说,“除了空空导弹,这飞机可以说是把所有的机载武器都带上了,唉,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太快了,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落伍了。”

“机长,您是前辈,经验方面我们是比不上您的。”李云潇非常的尊敬李战,皆因他知道李战是这支部队前身中最优秀的战斗飞行员,而且是两名幸存者之一。

李云潇说,“哦对了机长,这个飞机也能挂载空空导弹的,靠近翼尖各有u一个双联装符合挂架,能够挂载四枚格斗导弹。中远程空空导弹目前还挂载不了,研发团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李战:……

“不过如果使用中远程空空导弹,只能作为武器载机来使用,没有办法搜索和锁定目标,需要完善的目标指示和引导,有人认为效费比不高。”李云潇不知道李战心里的想法,自顾的说下去,“另外有人提出挂载对海攻击弹药,比如反舰导弹,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认为海上巡逻机挂载反舰导弹才是最佳方案,通常海上巡逻机搭载了大功率对海搜索雷达,是具备了自行完成攻击能力的。”

李战摆手打断李云潇的话,说,“有些专家就是有这毛病,空大全,都想兼顾结果作战能力没有亮点。立足于现在继续说一说高新-P的情况吧。”

“明白。”李云潇迅速进入岗位状态,说,“高新-P的另一个亮点是机长和副驾驶座席都有武器操作系统,假若武器操作组失能,机组人员依然可以维持一定的战斗力。而且机长座席上的武器操作系统是有优先权的,也就是说机长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超越武器操作组指挥某种或者多种武器对目标进行攻击。部队长说这是根据前辈们的经验作出的设计。”

李战往驾驶舱走,沉声说,“是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教训。”

进了驾驶舱,李战眼前一亮,仪表台以两个大尺寸彩色平显为主组成,满满的现代感,让人惊奇的是操纵杆居然是左侧杆,油门在机长席和副驾驶席之间,现代客机一般的设计。在机长中间则是收放式的武器操作台,像极了电子游戏的操纵手柄。

李战坐下体验了一下,那感觉就像是穿梭到了未来的时空。老运-8的座舱和这个相比就像是出土文物。试一下人机交互,李战感觉非常棒,而且座椅也非常的舒服,厚实,包裹性很强。

“机长,外挂武器只有机长才有权限发射,采用了战斗机操纵杆的方式,发射系统集成在操纵杆上,接通电门之后选择武器就可以进行发射。”李云潇介绍着说,指了指两个大尺寸平显之间上方的小尺寸显示仪,道,“这是飞行参数显示屏,主要信息抬头可见。左侧的大平显是战术显示屏,右侧是雷达显示屏,同时也显示飞机各个系统的实时监控数据。”

李战微微点头,查看着各个系统。他把重点放在飞机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上面,这个玩意儿至关重要。光有武器弹药没用,你得知道要谁,因此还得知道敌人在哪,包括敌人的实时情况。有强大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就算载弹二百吨也没用。

不出所料,高新-P搭载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非常强大且全面,已经远远超出了攻击机所需要的性能。可见高新-P不仅仅是一架大型攻击机,而且还是一架高精尖技术的验证机。

高新-P上面搭载的战场态势感知系统牛逼到什么程度呢?居然能够空投布撒移动式地面战场监视器!就好比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巨人僵尸,需要的时候就把后背的小怪抛出去。

没有一个强大的数据链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作战能力的,因此可以判断出高新-P极有可能同时也是战术数据链的验证机,也许是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开发出来的第一代三军联合作战战术数据链。

李战顿时觉得四代机都不香了,能驾驶这样的飞机像狮子王一样俯瞰战场,绝对是一生一大快事!

最大起飞重量接近80吨,最大载重25吨,最大载弹量20吨,这样一架怪物简直就是战场清道夫啊!还有什么能够阻挡得了它的驰骋?

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己方必须要掌握战场制空权,否则就算是遇上一架第二代战斗机,高新-P也只有被击落的份。

李战非常的振奋,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个飞机造价多少?预计单价大概是什么水平?”

“厂家说目前为止已经投入了七八十亿,未来大概需要制造上百架才能把单价控制在十亿之内。”李云潇说。

李战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按照最大起飞重量算,岂不是每一克重量高达100000元人民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