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国战隼 > 第679章 看我如何狠狠拉杆

第679章 看我如何狠狠拉杆

书名:大国战隼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1 02:33:53

“嘟嘟,嘟嘟,嘟嘟……”

姿态感知告警系统在鸣叫,战场态势感知系统也在发出警告。

一阵强劲的侧风掀翻了01号黑丝地,飞机横着翻了几圈随即机头猛然向下坠,李战用力握住操纵杆蹬住舵面。他没有急着拉杆抬机头,空速太快了,稍大点动作都会出现超大过载,飞机会有空中解体的危险。

他只能先顺着机头的方向飞,然后慢慢的改变机头的指向。刚才机头猛往下坠的时候机身已经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了。要知道这可是每小时1880公里的超音速啊!

又一阵急促的告警声响起来,李战迅速一看,前方出现了强大的雷达反射信号,是一座高峰。

他顾不上许多了,在短短的两秒钟时间里把除了减速伞外的所有减速手段都用上了,用力的向后拉杆抬机头,同时冒险加大了向左转弯的角度!

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向着空中解体的方向发展。

与其撞山死不如与心爱的01号黑丝带一起在空中划为零部件。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困难,从开飞机的第一天起他就做好了随时牺牲生命的准备,没有这份坚决他不可能扛得住那么多险情的遭遇。将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献给国防事业是他的理想。

李战的努力是有限的。

飞机的空速实在是太快了,各种减速手段效果很不好,转弯和抬机头的效果也不好,超音速状况下飞机向前的惯性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李战已经竭尽全力,他甚至恨不得把电传系统拉报废掉,可是飞机斜向下急速飞行的姿态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

地面监视雷达一下子失去了01号黑丝带的信号。

陈铭看到心顿时就沉了下去,包冠华看到也淡定不能了,拳头都握紧了起来。其他人更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起来盯着雷达显示屏看。

“洞幺,听到回复,洞幺!”陈铭呼叫。

01号黑丝带没有回复,因为通讯系统失灵了。尽管李战能够确定操纵系统没有失灵,但是同样也隐约感觉到飞机的响应是出现了一些迟钝的。

连锁反应出现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李战连启用备份系统的时间都没有,此时飞机已经坠入了群山之中,高度剧降的情况下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峰挡住了雷达探测信号。进山后民航班机一般是不会被允许下降到六千米以下高度的,通常需要在八千米以上进行飞行。

01号黑丝带仿佛置身于永远飞不出的积雨云当中,李战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只能根据飞机姿态和飞行数据来判断状况。从发突变到撞山李战最多最多只有三秒钟的时间。

在这三秒钟里他完成了十几个操纵动作,01号黑丝带大侧滑迎上高山,骤然增加的空气阻力使得空速骤然下降。李战只能冒着飞机解体的风险这么做,这个时候就更加顾不上发动机会不会因此报废了。

发动机最怕的四种情况中,大侧滑是排在前面的。这种姿态下的飞机等于是用蛮力去和空气阻力对抗,正所谓力量有多大反噬就有多厉害,为了维持空速,发动机就要继续做工,最终进入高负荷运转状态。

空速在瞬间跌到了亚音速,机身机翼发出非常刺耳的声音,飞机的姿态终于被遏制住了,为了减速他甚至连起落架都放出来了!

最终01号黑丝带的起落架擦着山上的树稍过去,机腹朝着山,机身倾斜九十度飞出了相对于山峰的平行线——撞山危机暂时解除了。

此时李战把白森森的牙齿一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冒险到底。因为他非常清楚此时是在山间的浓雾之中,雷达的防撞预警一直在响,说明前方一定是各种障碍,这片的地形比北库山脉的复杂多了!

他把减速伞放了出来。

巨大的阻力再一次让空速降了下来,随即减速伞很快的在巨大的牵引力下自动断开,飘荡着往后飘去越来越远。飞机的空速在这个时候骤降到了每小时六百多公里,让李战获得了更多的反应时间。

使出浑身解数规避前方障碍的同时不断的向后拉杆,此时最重要的是爬升高度,一定要彻底解除撞山的危险。在山中浓雾之中驾驶着一架出了严重故障的飞机,别说返航迫降了,能不能出山都是问题。

可是情况并没有按照李战的意志进行转变,飞控系统尽管有些迟钝但飞机还是可控的,最可怕的是动力系统的情况非常糟糕——推力居然在持续增加。

这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动力系统并没有因为刚才几个大过载机动而受到影响,既没有恢复正常也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坏。同时飞机机身的刚性结构受到了严酷的考验,飞机撑过来了,这显然是意外的收获。

由此李战强烈地意识到必须要竭尽全力保证飞机的安全了,通讯系统失灵的情况下,飞机上的监测设备与地面的通讯也受到的影响。飞行数据和飞机的各项状态数据是会自动存储下来的,需要回到地面进行导出。

如果飞机摔了,那么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会有损失的危险。数据有多重要?可以说未来将不会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数据。超音速状况下的大过载机动,在那个瞬间飞机到底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只能通过当时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不会有人能够飞出同样的机动动作。

这样的机动根本不可能在飞行员的主动意识之下飞出来,也只有在几个极其罕见的因素影响之下飞机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战没有选择了,只能在崇山峻岭之中穿梭。让他多少有些把握的是机载雷达的反应速度飞出快,但凡是雷达在探测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过程,发射雷达波收到回波这么一个过程。李战用过的最灵活的机载雷达是歼-10B上搭载的那颗AESA雷达,即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歼-16搭载的那颗直径更大的AESA雷达。

但是以上两种雷达都比不上01号黑丝带的机载雷达,一种未知型号的非常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往往只需要半秒钟李战就能通过机载雷达获得反馈信息,他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操纵。

得亏01号黑丝带是完整原型机,也就是说飞机的状态就是要交付部队的状态,一般有些原型机不是马上就搭载机载雷达的,随着试飞进度而慢慢完善起来。

除了机载雷达,01号黑丝带的机身上是整合了各种感应器的,组成了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比如红外探测比如无线信号探测,非常的叼。这个战场态势感知系统反馈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对李战了解外部情况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有些试飞员说四代机是一种可以盲人驾驶的飞机,虽然夸张了一些,不过反映出来的是四代机极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飞行员通过眼睛获取战场态势,但是人的眼睛的获取能力是有限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是四代机的重要特征。

四代机的四大特征总结起来是四个“S”,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超强战场态势感知,开头字母都是“S”,因此被称为-35、阵风、歼-10C、歼-16等之所以为被称为三代半,是因为它们具备了部分能力,比如Su-35就有超机动能力,而歼-10C和歼-16的航电系统使用了大量黑丝带上的技术。

许多人觉得歼-16一般化,外形是没有很大变化的,看上去和歼-11、Su-30没什么区别,甚至不少人无法通过外形分辨出来。但是歼-16的航电系统非常的牛逼,是歼-11家族里最厉害的。

歼-16服役的时间晚于歼-20,不少军迷因此对沈霍伊厂是有相当大的意见的,认为沈霍伊厂除了啃老骨头一点进步没有。真实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对内部的航电系统动了大手术,大量使用歼-20的航电技术,相当的厉害。

借助黑丝带对外部环境超强的感知能力,尽管深陷浓雾,李战依然能够做出非常迅速有效的反应。

当年在北库苦练穿山飞行的回报来了。驾驶歼-7EG在弯多雾多的北库峡谷里进行超低空穿越,往返一趟上百公里,而且经常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进行同样标准的训练。

没有这一身本事他还真不敢来当四代机的主力试飞员。

在无法提升飞行高度的情况下,李战只能在山里飞行,左躲右闪地避开高耸入云的山峰,同时抓住任何一次机会逆时针向东转向。只有向东转向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飞出山区。

他有一个习惯非常好,总是喜欢记航图,记各个地区的气象图以及气候特点,所以他对这片高原区域的地形地貌是烂熟于胸的。在北库的时候搞远程飞行训练也经常往这边跑。

适应了之后李战稍稍空了口气,只要操纵杆没断他就有把握把飞机开回去,当然还需要动力。

他松了口气,地面的人员却都急疯掉了。

PS:后面陆续补更,同时开始准备新书,会是蛮有意思的新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