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十恶

第二百一十二章 十恶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08:44:35

至于另外四家牙行,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赵立功道:

“根据犯人的供词和在这几家牙行内找到的一些证据。

这四家牙行不仅拐卖儿童,而且还都犯了十恶大罪中的‘不道’大罪。”

这是十恶大罪,也就是我们后世常常用到的一个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

不道:杀一家非死罪人,以及支解人,捕杀生人,折割其肢体, 或把残害孩子,割去肢体强迫乞讨,或者是以巫术害人的行为。

“所以按大明律,主犯都是凌迟处死,妻子连坐,流放两千里。从犯全部斩刑,同时, 没收财产交给死者家属。”

王立冬疑问道:

“几家牙行的掌柜都认罪了?没把身后的东家扯进来?”

赵立功摇头道:

“几个掌柜又不蠢,他们的一家老小的身契可都在主家手里。

要是自己把罪名扛下来了, 那么父母妻儿肯定会受主家的照顾,否则...

而且这几家牙行在衙门里的备案,登记的所有人都是几个掌柜的名字。

除非有实质的证据,单凭他们几人的口供,根本没法牵扯上身后的东家。”

大明朝到了中后期,商业基本被官员和士绅和勋贵把持了,但出面的都不会是他们本人。

都是有家里的管家或者下人出面。

一方面是朝廷规定,官员不准经商。第二就是为了名声,士农工商,商人就是贱业,这些士绅家里大多都有读书人,怕污了他们的名声,典型的又当又立。还有就是今天这种情况,出事了可以不受牵连。

王立冬听后就拍板道:

“那就按先生说的办,然后把案子上报知府衙门。”

涉及到死刑,县衙是没有权力审结,必须把案卷、人犯押送到知府衙门, 进行第二级审讯。

知府再审,判断没有问题了,发给按察使。

按察使的复审,是第三个审级,然后上报巡抚或者总督。

死刑判决,督抚还需上报刑部,特别重大的案子要直接上报皇帝。

一个流程下来,快的两三个月,慢的半年以上。

明朝的死刑,或者古代的死刑,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冬至以前才能执行。

所以牙行的这些人,要等到第二年才能行刑。

想到要免费给他们吃住那么久,王立冬心里一阵不爽。

包吃包住还不用干活,比他都活的滋润。

“先生,等会你和金大牙交代一下。

他不是常叫苦,说手下全是新人,干活都要他亲自上。这次正好那么多材料, 让他好好操练一下新人, 别弄死就成。”

赵立功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知道了这些人干的事情以后,再难起一丝的同情心。

“恩公,从几家牙行共抄出了1200两白银,5家店铺8处院子,还有若干杂物。”

“以前的惯例,是怎么处理的?”

赵立功解释道:

“按惯例,衙役一两,班头二两,捕头五两,受伤的兄弟加二两,伤亡的三十两。至于店铺和院子就找个时间发卖了。”

想到今天是县衙组织的第一次大型行动,王立冬就道:

“每人再多加一两银子,值守在衙门的,每人也发半两。

至于店铺和院子都留着,以后可能会用上。”

他知道今天抄到的银两,肯定不止这么点,但相差也不会太多。

只要别太过分,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毕竟自己拿了大头,下面的人也得喝口汤。

王立冬想起今天出门时发现的情况,于是就开口问道:

“有一件事情想请教先生。”

“恩公请讲。”

“县城里,怎么那么多闲汉,都是从哪来的?”

赵立功听完后就道:

“恩公,主要是最近半年,倭寇经常上岛烧杀抢掠,导致许多村庄毁于一旦。

而侥幸存活下来的村民,要么逃到亲戚家,没地方去的就只能逃进县城。

可县城里的活计就这么多,所以就多出了许多闲汉。”

王立冬想到自己前几天,募捐来的几十万两银子,正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先生,我想把县城的四面城墙,两条大街,还有我们县城通往码头的那条大路,都修缮一下。

你和几位师爷一起合计一下,这几个工程,所需的花费,和需要多少人手。

要是没问题,就尽快开工,这事就全拜托先生了。”

赵立功踌躇道:

“恩公,如果要修缮那么多的地方,那需要的银两可不少。

这笔银钱从哪里来,要是加税的话,可能...?”

王立冬道:

“前阵子我回了趟省城,遇到了几个有善心的大财主。

知道我们临江县今年遭遇了好几次倭乱,就要捐钱。

本官本来不想要的,可惜他们几人死活就是要捐。

实在是拗不过几人,最后就勉强收下了。

所以这次修缮的费用,就不用加税了,直接从这笔善款中划出一部分。”

王立冬说完,就看到赵立功脸上写满了不信两字,就对着身后正摇着扇子的清浅道:

“去我房间,书架第二层上有个小盒子,你去拿过来。”

清浅喏了一声后,就跑进了王立冬的房间。

没一会就捧着个木盒子来到了两人近前。

示意清浅把木盒放在桌子上后,对着赵立功道:

“先生你打开盒子看一下。”

赵立功也没客气,掀开木盒,只见盒子里整整齐齐放着四沓银票。

而最上面的四张银票的面额,都是一百两。

“这....这.....”

要是几沓银票里边都是一样的面额,那保守估值,这盒子里起码有四五万两。

定了定神,看了眼王立冬后,赵立功伸手拿起一沓银票,仔细翻了翻。

发现每一张都是一百两,而一沓差不多是一百张。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的他,点着点着,双手就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恩公,这么多钱真的都是善款?”

王立冬点头笑道:

“都是几个大财主捐的,这下放心了吧。”

心里却想:就这点钱,你就激动成这样。要是全扔出来,蓝蓝可能就要少个亲爹了。

赵立功马上冷静了下来。

既然恩公都说是善款,那就是善款,银票上又没写名字,谁会嫌银子烫手。

而且看王立冬的意思,这笔钱应该会充做衙门的经费。

昨晚,他们几个师爷已经把衙门里的各种账目都整理清楚了。

看到结果后,他正愁着怎么告诉王立冬。

主要是先前的县令太缺德,直接把县衙给搬空了,没留一分钱给他们。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