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19章 王立冬成了香饽饽

第619章 王立冬成了香饽饽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08:44:35

平宁郡主一直有留心儿子的举动,发现和盛家三个丫头有说有笑,就和王氏提出要拜见盛家老太太。都来盛家了,总不能落下这位最年长的。

王氏忙道:“母亲在来京师的路上,受了点风寒,这病最是容易传开了,改日等母亲身体好了,再让小公爷过去拜见吧。”

风寒?

看王氏的脸色轻松,就知道病情不严重。平宁郡主随即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后,就给了齐父一个眼神。

齐国公找了个合适的机会,对着盛紘道:

“和修谨光顾着聊天,差点忘了正事。时间已经不早了,修谨,能否让柏儿带着衡儿去拜见一下庄学究。”

盛紘轻轻拍了下大腿,恍然道:

“哈哈,敬德不提,我也忘了,庄学究先前还打发了人来,问小公爷到了没。”转头看向大儿子,让他带着小公爷去庄学究的小院。

王立冬和厅堂里的众人打了声招呼后,就跟着盛长柏兄弟俩出了厅堂。

路上,盛长柏是一声不吭,继续保持他高冷的人设,而盛长枫的嘴巴却是没停过,好话恭维话一套一套的,王立冬虽然对盛家的男人没什么好感,不过为了避免尴尬,还是随口应付了几句。

等走过一座小池塘,拐了两个弯后,就进了一座用木桩围起来的小院。

打量了下,总共两间房子,外加一个十几平的小花园。

虽然面积不大,但布置的却是很用心。

不大的花园内,假山、奇石、水池、石桥.各种江南园林的元素应有尽有。

王立冬走到三四平大小的池塘边,看着里边飘着的三四朵初长成的荷花,再看了眼比自己胳膊粗不了多少的石桥,想了下还是没踩上去。“这应该是庄学究亲自捣鼓的吧?”

盛长柏微微点头,吐了一个字:“是。”

“两三天就能布置出来?这些东西可不好找。”

盛长枫接茬道:“假山花草等都准备了有小半个月。来京师前,庄学究就把要求告诉了父亲。”

“姨父真是用心了。”

等见到了一头白发的庄学究,王立冬行了一礼:“先生,几年不见,您好像还年轻了两岁。”

“元若这几年的变化,可真是有些大。”庄学究大笑着捋了把胡须道:“嘴巴都比以前甜了不少。不过这话,你该说给你师娘听,她肯定会高兴的不得了。”

王立冬好奇道:“怎么没见师娘?”

要是往常,这时候不是在弹琴就是在忙活女红。

庄学究道:“刚到京师,就被你师姐接走了。”

王立冬点点头,随即递上了礼物,和送长柏兄弟的一样,一套文房四宝,不过多了两轴纸。

庄学究看到三轴纸时,眼神大亮,忙拿起一轴,轻轻解开绑绳,“澄心堂纸?”

王立冬送上赞叹道:“先生好眼光。”

“太贵重了!”

老头嘴上说着贵重,可手里却一丝不慢,把茶几上的东西搬到一旁的两个小凳子上,然后再认真擦了擦了茶几,确认没什么污渍或者水渍后,才小心翼翼的把手里的一轴纸小心摊开。

盛长枫有些不解,小声问自家二哥道,

“学究干吗?不就一轴空白纸吗,搞的好像是王友军亲笔似的。”

盛长柏瞪眼了不学无术的三弟,“没听到学究说了,这是澄心堂的纸了。”

澄心堂纸始制于南唐,南唐皇宫有一处藏书之所,名“澄心堂”,由此处精制出来的特殊用纸,即名“澄心堂纸”,是宫廷御纸。澄心堂纸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被评为中国造纸史上最好的纸,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

“澄心堂,好像听说过”

“李后主。”

盛长枫一拍脑袋,

“前朝皇帝御用的,那这纸可不便宜。”

“一轴500贯左右,有价无市。”

“嘶!!这么贵吗!”盛长枫眼珠瞪得滚圆,一张破纸就要他十几年的零花突然想到自己礼物里也有一轴纸,忙对着二哥道,“刚才咱们俩收的里边,也是这纸?”

盛长柏点点头。

发了!

盛长枫乐得嘴都裂开了。

刚来京师没两天,他就发现这边的物价贵的离谱.正想着怎么弄点钱,好请些二代攀攀交情这下活动经费有了着落了。

刚才半路上,他还觉得王立冬这人太傲了,以后不打算再打交道,可如今国公府太TM有钱了,随便送点礼物,出手就是千贯.小公爷,伱这朋友,我长枫交定了!

庄学究研究了半天,依依不舍把纸又重新扎了起来。

再看了下另外3样,宣州诸葛笔、李廷珪墨、婺源龙尾砚都是精品,加起来估摸着也要七八百贯。

诚意满满。

原本以为王立冬是准备重新跟着他念书,才送这么重的礼,没想到却是打听进考场后的一些相关经验。

等他出了两道题当场考核过后,有些感慨当年怎么没发现这个学生尽然是读书的好苗子随即毫无保留的把他的考场经验给王立冬做了分享。

目送齐国公一家的马车远去后,盛紘和自家娘子回到了葳蕤轩。

王氏帮自家官人点了一碗茶后,道:

“这次咱们给小公爷见面礼实在是有点.还好小公爷看上去蛮喜欢的。”

盛紘瞧了眼自家娘子,接过茶碗,引了一小口,“就是不喜欢,小公爷也不会表露出来。”接着就有些埋怨道:“说你什么好!这么重要的亲戚,都能忘了。否则肯定备上一份好点的见面礼。”

王氏有些尴尬,毕竟是她这边的亲戚。

可这事也不能怪她。从小到大,她父母也没和她提起过有这么一家豪门显贵的亲戚。

“官人,这小公爷长得可真是一表人才,听闻都13了,至今还没定下亲事。”

盛紘放下手中的茶碗,看着发妻道:“娘子的意思是?”

王氏噼里啪啦把自己的想法,塞进了官人的耳朵里。

“让如儿做郡主的儿媳?”盛紘被自家娘子的大胆想法给惊到了,他如今才是个6品绿袍小官。而齐国公,按爵位的话,就是从一品大员,而按公职,人家现在是三司副使,听说要不了多久就会升任三司使,大宋“最高财务长官”,“我们两家差的也太.”

大娘子道:“官人,盛家可是世代簪缨之家,公公是探花郎,母亲是勇毅侯独女,官人你是两榜进士。我父亲,如兰的外祖,前太师”越说越是兴奋,想到自己小女儿要是能嫁进国公府,成了国公府的大娘子.齐国公可就一个儿子,而且做了那么多的盐铁使,听闻如今的京师一大半的石炭又是他家的生意,一年几百万贯的进账齐国公家里的银库不知道塞满了没有

盛紘看着自家娘子双眼都成了金元宝状,顿时有些无语。他家真要那么牛叉,那么他的嫡长女华兰也不会嫁给忠勤伯府的次之袁文绍,而是京师几家公爵府的嫡长子了。

“听闻这两年有意和齐国公家结亲的勋贵不少,可是就连荣妃好像都被拒绝了。若是华儿还没出嫁,你这想法倒是还有些可能,可如儿.”

王氏想到那个只对吃精通的小女儿,就觉脑袋上被人浇了盆冷水,不过还是犹自不甘道:“郡主刚才不是还夸如儿老实乖巧”

人家那是客气,总不能当着他们俩面说,你家闺女是蠢货吧!

见自家娘子开始胡搅蛮缠,盛紘有些腻了,说了声有公务要处理后,就出了葳蕤轩

走了没一会儿,来到了他的小妾林小娘的院子——林栖阁。

林小娘见到盛紘,忙热情的迎上前,真是想着曹操曹操就到了。

“紘郎,你稍坐,我去小厨,给你炒几个爱吃的小菜。”

盛紘道:“随便炒两个就行了,别太辛苦了。”

林小娘笑着点点头。

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饭桌上就摆了六道小菜,看到都是自己喜欢吃的,盛紘看向林小娘的眼神更是温柔几分

接下来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喝的你侬我侬,盛紘都要忍不住来个亲亲抱抱举高高.

“什么?!你想让墨儿嫁进齐国公府?”

晕乎乎的盛紘瞬间酒醒,拉着脸道,“哪个正经人家,没定下大娘子,先定下妾室的道理!我们盛家虽然小门小户,但也是书香门第,没有女儿做人家妾室的先例。”

林小娘瞪大眼道:“紘郎,我哪有说让墨儿去做什么小娘。我是让墨儿做小公爷的大娘子。”

盛紘目瞪狗呆的看着林小娘,随即把手背贴在了小妾脑门上.好像有点微烫红突突的俏脸应该不算发烧吧.

林小娘被盛紘的一番操作弄的有些懵:“紘郎,怎么了?”

盛紘疑惑道:“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小公爷一表人才,家世又好,如今又是我们盛家亲戚。墨儿也只比小公爷小了三岁,我觉的两人各方面都非常合适,要是亲上加亲”林小娘越说越嗨,根本没注意盛紘的脸已经挂了层霜。

“够了!”重重拍了下饭桌,盛紘指着林小娘道,“平时见你是个精明的。今天我才发现,你就是个十足蠢货!

你觉得?!

你是什么身份?!!你觉得有用吗?!

竟然异想天开,让未来的齐国公娶个六品官的庶女当大娘子?!

疯了吧你!”

见盛紘的脸黑的有些可怕,林小娘知道这位是真的发火了,忙上前扶着他坐下后,小声问道,“紘郎,我刚才问过墨儿了,今天郡主给三个姑娘的见面礼都是一样,这不是证明齐国公和郡主对嫡庶不是很看重。

我们墨儿生的如此好,长得那么出挑,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说不定就入了郡主的眼。

主君齐国公可就小公爷一个儿子,若是墨儿能嫁进国公府,将来对主君的仕途、长柏长枫还有明兰的婚事都有莫大的好处.”

盛紘听了心中大动,可随即又冷静下来,他可不会像林小娘那么自以为是,就算是盛家真有人嫁进齐国公府,那也只可能是如兰。

除非是皇后的亲妹妹的庶女,平宁郡主才可能会点头,就他家的墨兰呵呵!

要是小公爷真娶了,绝对会沦为京师的笑柄。而且会让人怀疑是不是齐国公府,有什么把柄落在了盛家,或者发生了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盛家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

“你也读过不少书人贵在自知。刚才说的,我就当听个笑话,以后不许再提这些蠢话,否则我必不轻饶了你!”

盛紘站起身,一甩袖子就往外走。

林小娘一把拉住盛紘的胳膊道:“为了墨儿,紘郎不妨去试一试……”

“试一试?你说的真轻巧!”盛紘冷笑道:“你听说过哪家为了自家姑娘家主动上门求亲的?

若是我上门提亲,被国公府拒了,你想过会是什么后果吗?!!

盛家的脸丢尽!国公府这门亲戚也必定丢了!

整个京师必将把我们盛家当做笑话。

同僚都会以为我盛紘趋炎附势攀附权贵,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一纸调令,让我从京师滚蛋,然后被发配到不知道哪个边角旮旯做个县令!”

猛地甩开林小娘,盛紘气咻咻的出了林夕阁,娘子有这种想法他还能理解,毕竟差距是有些,可毕竟如儿是嫡出。可墨兰竟然这些年对林夕阁可能太过放纵,宠的一个个眼珠子都长脑门上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县试的日子。

早上三点不到,便宜老娘就进了王立冬的屋里。

四点,一家子就到了京师的贡院门口,不过比他们来的早的大有人在,此时贡院门口已经乌泱泱站了几百号考生和家属。

等到五点,王立冬在其父其母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中,左右手各提一个半米高的特制考篮,排队进了开封府的贡院。

身体健壮的弊端出来了,要是换做以前,齐母最多会准备一个小篮子,毕竟多了前身拎不动,可如今他有的是力气,今天哪怕只是考大半天就能出来,也是准备了两天的吃食和各种乱七八糟的物件。

等核实完考生的信息,搜身检查通过后,王立冬来到一份座号遍览图前,上面标明了各个考生的号舍,以及所在的方位。

很快找到了他的名字,号舍——‘洪-八’。

虽然听着有点怪,但不是王八就行。

没一会儿,王立冬就按着标识找到了今后5场考试的座位。

在京师的考生有个优势,从县试开始到会试,除了殿试要进皇宫外,其他三个阶段的考试都在一个考场,最多就是换一个位置.离京师越远的考生越是苦逼,像是云贵这边,按这年代的道路情况,差不多得花三四个月,还得祈祷半路上别遇上大宋的特产——劫道的!

打量了下号舍,宽高和电话亭差不多,深度上要多出小半米。离地半米和离地一米处的墙壁上各有两条凹槽,这是让放木板的地方,下面放木板当板凳,上面的当写字台,晚上要是睡觉可以把上面的那块拆下来放下面,合在一起就能当床了。

王立冬先把2个考篮放一边,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一把小扫帚,给号舍进行了一次大扫除。顺便检查一下建筑质量,有没漏水或者开裂的地方。

结果让他还是挺满意,没什么大问题。想来几年前建造这家贡院的,应该是个比较实诚的,没怎么偷工减料。

天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衙役们就开始逐个号舍分发试卷。

王立冬拿到试卷,摊开看了看,就是普通的厚纸折本,每页都有红线隔开,封面上还有专门写姓名的地方。

没过一会儿,有两个差役举着一块木板子从号舍前走过,木板子上面,正是这次的考题。

第一天的县试,考的是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这种难度,就像是让他做1 1等于几一样.到了下午两点多,终于等到了第五十个交卷的学生后,王立冬跟着大部队出了考场。

考场规定,考完试交了卷子后,但考生不能立刻离开考场,必须等人数达到五十人,由知县亲自取下大门上的封印才可离场,然后知县重新上锁加封。

隔天,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等最后一场考完后的第三天,贡院大门口,不为看向公告栏上贴着的通过县试的名单,仔细从头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看了下来.发现倒数第三个名字正是自家公子的,忙小跑着到了马车前,

“娘娘,国公爷,公子过了。”

齐母推开车门,看着一脸兴奋的不为,高兴道,“是不是案首?”

王立冬翻了个白眼道,给他‘案首’?除非开封府尹疯了,或者这辈子不打算继续在大宋做官了。

“那衡儿排在第几?”

不为支吾半天才蹦出,“倒数第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