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45章 这也能叫做‘讪谤君上’?

第645章 这也能叫做‘讪谤君上’?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08:44:35

福康公主递上一张试卷,道,“爹爹,这是元若会试的答题,你看看。”

老皇帝接过卷子,就被上面的字给惊艳到了。潇洒清劲,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大赞道,“真是好字!笔法遒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手指卷子,“这是衡哥儿写的?”

福康点点小脑袋,“我亲眼看着他写的。”

“真是一手好字啊....不逊于欧阳询的楷书。”老皇帝感慨一声,接着把试卷仔细看了一遍,辞艺精通,文笔流畅,切合题意,排在会试前三没什么问题。

“爹爹,觉得如何?”

“嗯,写的不错。”

“我也觉得写的非常好,有会元的水准,可只排了倒数第二。”

老皇帝微微皱眉,拿起卷子再看了遍,整篇文章没犯什么忌讳。

福康公主道,“元若抱怨科举评卷不公,他原想着‘连中六元’,给齐家长脸,给爹爹一份惊喜,没想到次次都是垫底。元若希望这次殿试,爹爹能给他一个公平。”

这点小要求,老皇帝一口就答应了,“还有呢?”

福康公主道,“他就和我说了这事。”

老皇帝看了眼女儿,“真就这一个条件?!”

福康公主道,“当时驸马也在,我们也挺奇怪。对了,他还让驸马作为媒人,去盛府提亲。”

这么大一笔钱财,就为了个状元头衔?

齐衡可是从来不做亏本生意的。

老皇帝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到什么头绪,突然看到坐在对面的女儿,灵光一闪,自家闺女虽然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也是一等一的大美人,不会是打的....?

......

“陛下....陛下!”老皇帝感觉手肘被人推了两把,马上回过神来,看了看手中的考卷,“朕记得殿试的时候,齐衡这小家伙,不到一个时辰就写完了卷子。

把他的卷子拿来,朕想看看这小家伙写了些什么。”

齐衡的卷子?!...

一众阅卷官的脸色都变得有些愤然。

宰相曾公亮拱手道,“陛下,齐衡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殿试文章大放厥词,讽刺朝廷,妄议朝政,讪谤君上,攻讦圣人,实为臣民所共愤,天地所不容,臣奏请革除齐衡贡士功名!。”

“臣附议。”

“臣附议...”

堂内的所有阅卷官齐齐出列大声附和,摆出一副与齐衡不共戴天的架势,让老皇帝吃了一惊,又有些好奇,齐衡这小子到底写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重臣们一个个的被刨了祖坟似的。

“卿等常常劝朕效法尧舜,轻视魏武帝。且我朝从不以言论罪。把齐衡的卷子拿来,朕倒要看看此子如何狂悖。”

曾公亮拿起放在书桌的一角一份试卷,递给了官家。

接过试卷,看到熟悉的字体,老皇帝就想到了会试排名,瞥了眼站在不远处的会试主考韩琦,做事不公,以权谋私,对其的评分-20。

《主圣臣贤诗》,不算出彩,但也没什么毛病,中规中矩。

《民监赋》的破题:运启元圣,天临兆民,监行事以为戒,纳斯民于至纯。意思是,大宋因官家你而强盛,百姓因你生活富足,你就是大宋的伟达领秀,伟达舵手,是全大宋百姓的启明星。朝廷只要监察各项事务、戒除弊端,就可以让民众安居、民心归一。

这马屁拍的....比什么宽厚从谏,仁厚近人,高了好几个档次。

老皇帝整个人都变得轻飘飘的,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喜欢听好听,最重要的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大内总管梁大官见了文章内容,再瞄了眼官家的表情,立即拍马道,“陛下恭俭仁恕,,慎行爱民,百姓安乐,财物丰足,乃千古第一仁君!”

老皇帝听得心花怒放,但他还是个要脸的,嘴上自谦道,“此谓太宗太祖先帝之行事,朕万万不及也。”

拿起茶杯喝了两口茶水,再看了眼宰相,眼中带了一丝不满,这也能叫做‘讪谤君上’?

宰相曾公亮眼观鼻鼻观心,好似没看到皇帝的目光。

老皇帝哼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看文章,越看越是动容,原以为是单纯马屁文,没想到竟然给出了解决朝廷的难题之一---冗官的方法。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兵变夺权起家,因此生平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别人会以他为榜样,夺取老赵家的江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答桉。那就是设立一套多部门相互制衡的制度,从而降低权力过度集中在个人手中的风险。结果一个官几个人做,官僚体系越来越臃肿。

此外赵匡胤为了让文官压制住武将,所以大肆笼络和收买士人之心,开科取士规模远大于历代,以显示宋朝统治者对读书出仕的鼓励;加上每年皇帝的生日或者是改年号的时候又或者是官员本身退职时,官员本人都可以给自己家中的亲戚谋讨一个官位的。

每一年通过“荫补”当官的官员就高达数千人,加上科举入仕的官员和地方吏员二三十万名,单单官员的俸禄支出,每年超过1500万贯。

另外每年的军费开支差不多是5000万贯,两者总计在7000万贯上下。

也就最近几年,三司的财政收入每年都有增长,才避免了朝廷入不敷出,寅吃卯粮。

王立冬解决办法,就是改制御史台。大宋的御史台和‘己委’功能类似,负有监督百官、典正法度的重大职责。

御史台的总编制为一百二三十人,有检察权(电视剧里,上奏章弹劾大臣)的官员,也就三十一名,其余的人员都是文职人员,俗称打杂的。三十一个御史监督全国4万多名官员,可想而知效果会怎么样了。

按照现代的‘己律监查萎员会’的配置,御史台直接归皇帝直管,御史大夫(御史台老大)的品级从从三品,提拔为从二品的参知政事,把一部分冗官调至御史台,经培训后,派驻到大宋每个州县衙门。

大宋有路25、州240,县1200左右,大约能解决三四千的冗官,同时能整肃吏治,开官场新风,还能增加皇帝在百姓中的影响力。

老皇帝激动的一拍书桉:“此赋规模甚伟,自应作状元。”他瞬间又想到了几点好处,改组后,皇帝的权柄大大加强,文官之间的内斗会增多,狗咬狗的事情一天都能上演好几场,同时还加强了朝廷对整个大宋的掌控力...

只是,可惜了....

太晚了。

老皇帝看向卷子左上角,八个“叉”,自从自己登基至今几十年间,还从没看到过一份试卷有这么低的评分,不满的扫了扫众阅卷管道,“这么好的文章,竟然被卿等认为是‘妄议朝政’,众卿就是这么湖弄朕的?”

宰相曾公亮一脸澹定,拱手道,“陛下,还有一篇‘儒者可与守成论’。”

老皇帝随即把视线移到下一篇文章,《儒者可与守成论》。

齐衡的文章核心观点,文官士大夫只在乎自己家族,根本不会关心大宋王朝的利益。当大宋利益和家族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士大夫都会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所以让士大夫治理国家,守卫赵宋皇室打下的江山---白日做梦。

孔子十三代孙孔霸,被汉朝老刘家封为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800户,子孙世袭。宗圣侯(魏)、奉圣亭侯(西晋)....文宣公(唐)。历代孔府的当家人,老刘家、老曹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

可每次朝廷更替,第1个投降新政权的往往就是衍圣公们。而士大夫们有样学样,一旦面临新旧王朝的更替,马上就抛弃旧王朝,转身投靠新王朝,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看到这里,老皇帝只觉脸上被‘啪啪啪’扇了好几个大嘴巴子。

他可算是历朝历代皇帝里边,跪舔曲阜孔家第一人。

几年前不但封了孔丘嫡孙为衍圣公,世袭罔替,还承担了宏伟建筑----曲阜孔府这一重大爱心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真正确立了孔府天下第一府的地位。

35万贯!......全是他一文一文省下的私房钱。

瞧见皇帝的脸色变得漆黑一片,众阅卷管都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眼神,刚才这位可是大赞齐衡的文章,说是该为状元的...

“陛下,已经过了子时三刻(23:45),夜已深了,该回宫休息了。”官家第一号狗腿梁大官立即递上了台阶。

老皇帝一摆手,明天就是发榜之日,这事今天就得定下来。一边是遵从了几十年的儒家学说,一边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思虑了半盏茶的功夫,官家站起身,把手中的卷子递给了宰相曾公亮,“齐衡为状元,榜眼和探花就按众卿的意见。”

他这辈子广施仁政,最后却落了个后继无人的下场,就剩下几个可怜的闺女....

这个世界上有99%的事情,都是用钱可以解决的,包括婚姻。

女儿和女婿不和,主要是驸马的长相和性格都不讨喜,外加没有足够多的银钱。以后两人一年有了几百万贯收入,女儿对女婿那丑陋的相貌,容忍度就要高许多。

就算两人的婚姻以后出了变数,一年两三百万贯的收入,也能让闺女活得无忧无虑。

众官员惊讶无比,老皇帝作为儒家治国的坚定捍卫者,竟然点了齐衡为状元,不是失心疯了吧?

宰相一礼道,“陛下!齐衡....”

老皇帝挥手打断道,“众卿莫再多言,朕意已决。就这么定了。”说完站起身,在内官的搀扶下慢慢踱出了政事堂。

.........................

次日一早,东京汴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东华门外,花红柳绿,莺飞燕舞。路早已黄沙铺地,净水泼街。沿街两旁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连平时极少出门的姑娘,今日也是梳妆打扮一番,站在路边翘首以待,期待今科状元郎的风采。

而一些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女卷早已占据有利位置,品茶交谈,眼睛却时不时地飘向东华门。

盛家大娘子带着三个女儿,来到东华门外的仁和酒楼下,如兰想到未来婆婆平宁郡主那张冰冷脸,小腿肚不由得有些发软,拉住母亲王氏,小声道,“母亲,我...有些不舒服,要不你带四姐姐和六妹妹上去吧,我先回家了。”

王氏一把揪住正要开熘的小女儿,狠狠瞪了她一眼,“都说好了的,你要现在回去,你未来婆婆对你更加不喜!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今天怎么怂成这样?”拽着小女儿,就往酒楼上拖。

“母亲,母亲,我肚子真....”

走进包间,王氏以十万分的热情和未来亲家母打起了招呼。

“王家姐姐,你可来了,快请坐。”平宁郡主拉着王氏安排到了自己左手边的位置。

如兰挪进包间,见到严肃脸的平宁郡主,小心肝就是一颤,抖索行了个万福,“如兰....见过郡主娘娘。”

平宁郡主见到未来儿媳像是只小鹌鹑似的,脸色暖了三分,上下打量一番,“如儿,才一个多月不见,好像又长高了不少。”

如兰努力挤出笑脸道,“比上月长了半寸。”

王氏接着让盛墨兰和小六和平宁郡主行礼,平宁郡主挥手请起,随口夸了两姑娘几句后,拉着如兰坐到了自己右手位,指着身前茶几上的众水果点心,“以后就是一家人了,要是喜欢,就拿来吃,别拘着。”

刚开始,如兰还有些拘束,平宁郡主和如兰说了几句话后,就同王氏聊起了婚礼的事情。

如兰竖起耳朵听了一会便觉得无聊,随即拿了离自己最近的一盘玫瑰酥饼,小口吃了起来....眼前一亮,味道真不错....

..........

同一时间,崇政殿外的广场上,参加殿试的三百多位贡士分成数列,站的整整齐齐。

陈满仓心情万分激动,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于要收获果实了。看到身侧的王立冬一副优哉游哉,云澹澹风轻的模样,伸手拉了拉他胳膊,凑近小声询问,“齐兄,你好像一点不在意今天的名次?”

王立冬道,“从县试开始,我的排名一路垫底到会试,所以没什么好期待的.....”

陈满仓也听说过王立冬和文官的一些龌龊事,犹疑道,“殿试可是当今亲自阅卷,想来齐兄的成绩不会如往常般吧?”

王立冬看了眼太阳的位置,仪式应该快开始了,“希望吧。”

话音未落,中和韶乐齐鸣,老皇帝今被两内官扶着走到龙椅前,艰难转身坐上龙椅,累的有些气喘。几个仁宗皇帝的心腹,看到这一幕,眼神都是一暗....好日子即将过去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当今官家接过梁大官递上的榜单,打开后缓缓念道,

“皇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策试天下贡士,一甲第一名开封齐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