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47章 失敬失敬!

第647章 失敬失敬!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09 08:44:35

“放肆!

”韩琦跳将出来,指着齐衡破口大骂,

“你个赤儿,本无学术,不过是习得一些皮毛,偶中状元,便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妄言同年德行耶.....”

刚才拜师时他看在官家的面上,忍了。没想到现在变本加厉,谁不知道‘东华门下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男儿’是自己说的,现在当着那么多人面啐之,真当他是凯蒂猫了。

成国公见齐衡被韩琦指着鼻子骂了许久,就是一声不吭,有种唾面自干的赶脚,手肘顶了顶襄阳侯,“老顾,你外孙有难,不帮忙?”

襄阳侯捋了把胡须,澹定道,“衡儿自会应付。”

韩琦骂人他还没怕过谁,火力全开,喷了五六分钟时间,越骂越舒爽,‘....人神之所共忌,天地之所不容....’正待彻底放飞了自我时....突觉有人扯衣服,扭头看了下,发现是参政司马光,司马光眼神朝官家方向示意了一下,现在可是朝会上,适可而止.....韩琦有些意犹未尽,咂咂嘴,好久没那么畅快了,看了眼好似被他骂自闭的齐衡,冷哼一声,别以为这么就完了,回去就写文章去....

“韩副使,骂完了?”王立冬出声询问。

韩琦脸色冷冷道,“齐衡小儿,还有何指教?”

王立冬一拱手,“韩副使,可否说过‘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韩琦愣了愣,这话他是说过,可那时面对的就狄青一个人。公开场合他也没承认过,毕竟当众表态,那可是要得罪一大批武将,包括宫里的内官...

大宋文贵武贱,可暴力机构永远不能小觑,耍起横玩起命,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战斗力五都不到的,分分钟就被干了。

可牛逼早就吹出去了,还想继续在朝堂混,那就不能缩了。

韩琦挺了挺干巴巴的匈膛,扫了眼对面勋贵武将,一群贼配军,得罪就得罪吧,“不错,老夫说过,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王立冬大声向众人道,“众位相公可都听到了,这可是韩副使亲口说的。”

成国公极其不爽道,“衡哥儿,我听到了。”

襄阳侯马上跟着喊了一声,“衡儿,我也听到了。”

勋贵武将纷纷出声声援。

“啪,啪,”王立冬抬手对着韩琦就是两大耳刮子,“区区一个枢密副使,你算个球啊!竟大言不惭,评定天下人!用你刚才的话,就是井底之蛙,安敢言天下!”

韩琦只觉脑袋‘嗡嗡’作响,眼前金星乱冒,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疼!

群臣炸了!

犹如在茅坑里扔了块大石头一样,一下开了锅。

文臣们怒了!

“齐衡,你大胆!竟在朝会上殴打韩相公!”

“齐衡小儿,安敢当庭殴打朝廷命官!”

“无故殴打韩相公,真是岂有此理!”

宰相曾公亮朝殿外卫士大喊道,“来人,齐衡当着天子面,无故殴打朝廷命官,给我拖出去,关进大牢!”

正看着热闹的老皇帝,手一抖,手中多出几根胡须,“嘶~~”他算看明白了,齐衡折腾了半天,最终目标是韩琦....这事搞的有点大啊....

韩琦傻愣了半晌,终于三魂七魄归位......奇耻大辱,奇耻大辱!一把推开扶着自己的两位同僚,冲到王立冬前,肿着嘴,大声囔囔道,“造翻了....敢当朝殴打朝廷官员....贼配军造反了,...”

“啪啪!”王立冬又给了满嘴喷粪的两个大耳刮子,“我造反?!就你这身份,还不够资格!按‘大宋律’“见血为伤”,轻伤“杖八十”,最多再赔你几贯钱.....”

一把拽住韩琦的衣领子,如拖犬鸡般,来到了老皇帝面前,松开不停挣扎的韩琦,王立冬举起芴板行了一礼,大声道,“陛下,刚才韩副枢密使可是当着众朝臣和官家你的面,言只有读书人是真男人,其他人等全都是孬种。”

理了理衣衫,一脸庄重的对着太祖太宗陵寝方向深深一揖,“整个大宋百姓军民都知道,太祖太宗都是武将出身,照韩琦这撮鸟的说法,太祖太宗也不是男人,而是两个孬种!”

无比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一众群情激奋,对齐衡喊打喊杀的文官们,忙都闭上了嘴,虽然大家知道韩琦应该可能大概也许,没侮辱太祖太宗的意思,但字面的意思.....

凡是和皇家沾边的事,都是麻烦中的麻烦,何况这次涉及的还是大宋开国皇帝.....

老皇帝脸皮抽抽,被人当面骂祖宗是孬种,这辈子他还真没遇上过。看了眼齐衡,他知道韩琦盯上了齐海三司使的位置,最近一段时间,专门找齐海的茬,可这算是公事,但如今的样子,一副不把韩琦弄死不罢休的赶脚....

王立冬要是知道老皇帝想法,一定会告诉他,原因太多了。

故意安排他蹲了三天臭号,那种环境,普通考生根本过不了会试,要是换成前身,那小鸡仔似的身体,百分百会大病一场,要是运气再不好点,一命呜呼了就。

对于想要弄死自己的人,他从来都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加上齐父的事,还有两月前,韩琦找了个茬,当着众多武将面,大骂了襄阳侯一顿,还暗讽都这把老骨头了,腿还瘸了一条,就早点滚回家含饴弄孙去,气的老人家在家躺了大半月....等等,真是罄竹难书。

老皇帝捋了捋胡须,他知道韩琦说那话,应该没影射老祖宗的意思,可事情都闹到这份上,要是再不严惩而轻轻放过,以后谁还会把老赵家放在眼里。对皇室没了敬畏之心,也就没了尊严,皇族也就不在高高在上,国家的统治根基就动摇了。

见官家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带着杀气,韩琦打了个冷颤,‘啪叽’跪倒,大喊道,“微臣深受陛下知遇之恩,万万不敢对太祖太宗不敬!齐衡血口喷人,污蔑微臣。”说着抬头挺胸,双手聚拢放于大腿上,呈正座之姿,然后双手呈内八字状向前贴地、身体前倾、上半身贴地直至额头磕地,俗称的‘五体投地’“恳请陛下明察!微臣担不起这个恶名啊...”

宰相曾公亮出列一礼后道,“陛下,韩副枢密深受皇恩,对陛下和大宋的一片忠心天地可鉴,断不会对太祖太宗不敬。

齐衡所言纯属颠倒黑白,断章取义。韩副枢密言‘好男’,仅仅针对的是焦用而已。一个骄横颟顸,治军无方,克扣军饷导致将士哗变的贼配军,哪里称得上好男儿!”

参知政事文彦博、司马光、张方平....等一众重臣相继出列,担保韩琦绝对没不会对皇室大不敬,‘好男’这话只是针对焦用,而非大宋武将们....

“臣等担保,韩相公绝无....”

大殿内的文官,齐齐出列,整齐划一,躬身一拜。

又来这套。

老皇帝只觉深深无奈、无力!

王立冬朝一众文官道,“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

韩副枢密使真要犯了谋逆这样大罪的,众位可都会跟着上刑场走一遭的。

诸位你们自己死了不打紧,但各位的娘子儿郎们可就真的很无辜了...

众位大人可要想清楚了....”

什么叫我们死了不打紧!

众文官看了眼齐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禁心中都是一凛。再瞅了眼韩琦,见其一脸澹定,就差脸上写着‘开什么国际玩笑,我这个大宋忠臣怎么可能是反贼’....

众文官想想韩琦,虽然有野心,但还没狂到有造反的倾向....也没那条件,虽是枢密副使,可心腹武将也就寥寥几人,而且大多都在西北任职。

众文官见几位宰执都没动,大家有样学样,万一韩琦真是反贼,老皇帝要开刀也是高个子顶着,何况法不责众吗。

“老顾,你外孙....”成国公话说到一半,就见襄阳侯走出队伍,向皇帝行了一礼,“陛下,臣襄阳侯顾偃高,弹劾副枢密使韩琦,目无尊上,藐视皇权,擅杀军中大将,欺君罔上,意图不轨!”

老皇帝见到是自己铁杆心腹,忙招呼梁大官接过奏章,再让其搬把椅子给襄阳侯。

“多谢皇上。”襄阳侯拱了拱手,对送上椅子的梁大官点点头。

老皇帝接过奏章,看了两行,眉头微皱,说的是十年前,韩琦仅仅听了一小卒的一面之词,就当场斩杀了狄青爱将焦用。按大宋律例,除非在战场上叛逃,军事主官可以临机行事,其他时候处置将校军官,都需上报京师,由他这个皇帝做最终决定。

当时他很是恼火,不过考虑到韩琦刚上任,需要树立威信,加上一众宰执的忽悠,这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如今被襄阳侯翻老账。

宰相曾公亮出列询问奏章的详情,皇帝让梁大官把奏章递给宰相,曾公亮看完后,把奏章递给其他几位参政,等韩琦看完奏章,松了口大气,他也纳闷最近根本没杀过什么人,原来是十几年前的旧事了,瞄了眼老头和齐衡,心想等过了今天,要你们好看。

王立冬行了一礼道,“陛下,十几年前,韩琦用焦用人头震慑住了西北诸将士,并告诉大宋所有将士,文官杀武将犹如宰鸡,而且无须皇帝首肯。

三年前,文官们用‘莫须有’吓死了,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的狄青,告诉了大宋所有将士,不管为大宋做出多少贡献,流了多少血汗,都敌不过文官一句话。

陛下,可记得两汉是如何被曹莽(曹操王莽)夺权的?”

老皇帝心头大震,东汉西汉都是王朝换届时,被打工仔夺去了公司控制权,而自家王朝也要换届了......

王立冬手指着韩琦道,“这位韩相公出生于世宦之家,祖父辈身居要职,可惜四岁时父亲去世,此后由几位兄长抚养成人。为人“端重寡言”,不喜嬉戏,学问过人。

19岁就进士及第,被官家你点为‘榜眼。’27岁迁升四品大员知谏院,右司谏,博得了不畏权贵、刚正直言的好名声。

33岁,因四川出现严重的旱灾,陛下便改任韩琦为益、利两路体量安抚使赴川处置灾情,蜀民曾不无感激地称他“使者之来,更生我也。“

35岁,西夏大举进犯延州,陛下让韩琦去西军历练,三年里边,这厮就在军中的名声大振,“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的传说,而且传播的全大宋闻名。

.....

去年,陛下召回韩琦,委以副枢密使重任,庞枢密今年都75了,想必不出意外,今年或明年就会升任枢密使....”

大殿内众人大多都有些迷湖,齐衡说半天,怎么全是韩相公的好话....

皇帝一脸不解道,“元若你想说明什么?”

王立冬道,:“陛下不觉得韩相公和新朝开国皇帝王莽非常相似吗,王莽也是从小失去父母,但敏而好学,名声非常好。

我们的韩相公凭着一句‘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收买了天下士人的心,又凭借焦用的脑袋震慑住了大宋将士,加上百姓们对他也是赞誉有加....整个人道德上几乎没什么瑕疵。

不知哪天,会不会像王莽那样,被文臣武将们推上皇帝宝座.....”

见皇帝看向他的眼神愈发不善,韩琦倒是不怎么慌,对着皇帝一拱手,“陛下,全是齐衡小儿的臆想,根本不足信。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王立冬嗤笑道,“你们弹劾狄青枢密使,那才叫莫须有。什么狄枢密养的狗,脑袋上长龙角,家的房子夜里发光,朱温篡唐之前就是这样;京师发水,狄枢密躲在寺院避水,穿黄袍要夺皇位。这三件有一件被证实了吗?”

韩琦却是不接话,冷笑道,“你口口声声说我谋反,那就拿出证据来。倘若无证据,便是谤毁诬陷重臣。”

王立冬对着老皇帝拱手道,“陛下,差点忘了,韩相公可是天生神圣。”

老皇帝惊道,“天生神圣?”

王立冬指着韩琦道,“我们这位韩相公还未出生,算命相士就断定其母亲能生下大人物。出生那年,韩府的一棵榕树,竟然开出了木棉花。

殿试第二,陛下唱到韩相公名字之时,天降异象,天上出现五色之云,是为祥瑞之象....”

韩琦的脸都绿了,除了最后五色之云是巧合外,其他两项都是他派人悄悄传播出去的。他母亲原是韩府的一位婢女,他是个庶子,从小被嫡母和几个哥哥排挤。哪怕考上了进士,也经常因为身份被人瞧不起。为了提升自己的出身,他可是绞尽脑汁,后来想到了几位草根出身的皇帝,于是就学着给自己身上套了几个小故事,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好基友曾公亮忙出列道,“陛下,这些传闻应是心怀叵测之辈故意为之,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不可信啊!”

王立冬冷笑道,“当初狄青相公也是被你们炮制出的传闻给贬官的。怎么轮到你们了,就成了不可信了。

我算是瞧出来了,凡是符合你们文官利益或者是你们一伙的,哪怕是错的,你们也会说是对的。

凡是不符合你们文官利益的,不和你们一伙的,哪怕是对的,也会被你们说成错的。

没想到我大宋的宰相,竟似赵高这般的人物!

失敬失敬!”

王立冬嘴上说着恭维话,身体却往一旁挪了挪,滴咕道,“和你这种鸟人凑太近,我怕被你感染成一样的无耻之人!”

“你?!”曾公亮脸色涨的通红,一口气没喘上来,摇摇欲坠的样子,吓得王立冬忙跳到外祖襄阳侯身旁,对着老皇帝道,“陛下,这曾相公要是倒下,可和我没一毛钱关系啊。”

老皇帝见曾公亮缓过气来,松了口气,真要晕倒,刚才的对话必定火遍大宋,到时候他这个皇帝的声誉肯定要下降不少,“元若,刚才说的,全是风闻猜测,这事朕会让御史台...”

韩琦大喜,交给御史台,那就等于这事结束了,忙对着老皇帝一个大礼道,“陛下明察秋毫,还臣一个公道。臣谢过陛下。”

王立冬竖起考勤板,幽幽道,“听闻前阵子韩相公,偷偷买了一座唐代的‘日规’并搬回了家中。陛下,这算证据吗?”

“日规”,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移动。

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就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大宋律”,所有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及衷私传习,如有者,并须焚毁。违者,匿而不言者论以死,募告者赏钱十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