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66章 大宋战神顾廷烨!

第666章 大宋战神顾廷烨!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2-28 10:38:57

盛家寿安堂

盛明兰站在屋门口,时不时往外张望,见到如兰走进小院,忙迎上前询问,“五姐姐,衡二哥怎么说?”

如兰没搭理盛明兰就径直进了屋里,王氏见到小闺女眼睛红肿一片,就是一惊,别是齐衡那又出了变故,赶紧上前,鼻尖传来一阵孜然羊肉的味道,再看了看闺女,小肚子鼓鼓,嘴唇上还沾着油星子,油亮油亮的,王氏一阵气结,害的她白担心一上午,“衡哥儿怎么说的?”

见渣爹和二哥都在,如兰惊讶道,“爹爹和二哥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盛紘有些尴尬,刚才去齐轩府上,门子看到两人扔了句,“不欢迎盛家之人”‘啪啪’就把大门关上了。

等了一个多时辰,见到了齐家大娘子马车,还没说上半句,齐家大娘子直接喊来了护卫,看着护卫们抽出明晃晃的刀把子,父子俩吓得赶紧跑回了家。

盛老太太忙招呼如兰到近前,“衡哥儿怎么说的?”

如兰请了个万福,道,“衡二哥说了,齐家是比不得天潢贵胃,但先祖跟着太祖打天下,承蒙太祖看重,得封国公爵位。如今受此大辱,如若盛家不给一个满意的交代,誓不罢休!”

房间内的气氛就是一沉。

半晌,盛紘开口询问,“衡哥儿有说如何才算满意?”

如兰摇头道,“衡二哥没说。”

盛紘一急,指着如兰道,“那你就不能问清楚了再回来?”

如兰扁嘴道,“我是想再问,可郡主娘娘从宫里回来了。因为墨兰的事,娘娘对我就不喜,但还会和我说上几句,今天见到我连一句话都没说.....”

王氏急道,“一句话都没和你说?”

如兰点点小脑袋。

“下月你就要嫁进国公府了,如今出了这事,将来哪里还有什么好日子过,我可怜的如儿....”王氏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拉着闺女哭天喊地起来....

盛老太太被吵得脑壳疼,见王氏没完没了,拍了下桌子,“别哭了。闹出这种事,任谁都不会高兴。明日我们娘俩走一趟齐国公府,向亲家赔罪去。”

王氏刹住眼泪,看向老太太道,“母亲,平宁郡主可不好说话....”

盛老太太道,“未出阁时,我和襄阳侯大娘子经常一起打马球,关系尚可...”

王氏惊喜道,“母亲怎么不早说?多谢母亲。”

盛紘一脸惭愧道,“儿子不孝,悔不听母亲当初之言,酿出今日之祸事,劳累母亲为家里奔波....”

盛老太太摆摆手,“事情都到这地步了,如今最紧要的事,就是求得齐家的谅解才是正理。”

盛紘犹豫半天,硬着头皮请老太太明天去齐国公府时,试着请平宁郡主帮两家说和说和....

盛老太太重重拍了拍香榻,骂道,“我就是个半截入土的老太太,你当我面子能有多大。谁惹出来的,谁收拾!你们没办法,那就去找有能耐解决此事之人!行了,我累了!”

盛紘眼前一亮,对啊,这事自家解决不了,不是还有顾廷烨吗。

告辞了老太太,父子俩回到书房,盛纮道,“柏儿,能解决此事的,也就顾廷烨了。”

盛长柏道,“我现在马上去找仲怀.....”

...............

次日中午,朝会散去,顾廷烨找到狼狈不堪的盛紘,深深躬身一礼,“连累盛叔父了。这事侄儿一定会给盛叔父一个交代。”

刚才朝会上,盛紘被御史弹劾品行不端,家风不正....

盛紘宠妾灭妻,盛家十几年由一个小妾掌家,盛家四姑娘未婚先孕,盛家六姑娘一女二嫁....

一桩桩一件件,把盛紘的皮扒的干干净净,伪君子成了真小人......要不是盛家如今风雨飘摇,盛紘当场撞死的心都有了。

盛紘句偻着腰,苦笑道,“此事和仲怀无关......只怪我平时家教不严....”自己千辛万苦,掏干了家底才混进了京师,如今一着不慎,被贬出京,还好有太子一党极力维护,没滚得太远,被安排了太子老家禹州担任阳翟县县令,离京师也就三十多里路,每旬休假还能回京师。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拱手道,“刚才多亏了太子和颍国公援手,如今身有不便....仲怀代我谢谢太子和颍国公今日之恩。”

顾廷烨忙点头答应,接着又安慰了几句未来老丈人,把盛紘送上马车,目送远去后,顾廷烨坐上自己马车,“去齐府。”

石头见到公子脸色异常难看,知道遇上了不高兴的事,识趣的闭上了嘴。

半炷香后,顾廷烨看着关上的大门,没想到自己也有吃闭门羹的一天。

石头道,“公子,现在怎么办?”

顾廷烨寒着脸道,“去元若家。”

齐国公府前厅,王立冬见到来访的顾廷烨,拱了拱手,询问道,“顾指挥使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顾廷烨挑眉道,“元若怎么如此生分,不会是为了盛明兰的事,就不认我这个亲戚了?”

王立冬呵呵两声,“顾指挥使现在可是太子红人,我这个闲人可高攀不起。”

顾廷烨拿过茶杯,喝了两口,道,“这件事,元若是误会了。

这么多年我都没定亲,就是想等着明兰及笄后上门提亲。

这次请旨前,我还特意去盛家问了长柏,得知明兰没和人定亲,才请太子赐婚。没料到你堂哥也想娶明兰,看这事闹的,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了。”

王立冬嗤笑道,“顾指挥使可真是能说会道。盛明兰的婚事一直是盛老太太做主,几时是盛长柏决定的。事情到底如何,你我心里都清楚,你今天上门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些的话,那我知道了。”

顾廷烨皱眉道,“元若。我现在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如今木已成舟,再追究谁对谁错也没什么意义。

这件事盛家没做错什么,你堂哥又是小报,又是弹劾的,如今盛叔父都被赶出京师了,他这口气也算出了,这件事到此为止如何?

如果你堂哥要是还觉得不解气,那你告诉他,只管冲我来。”

王立冬拿起茶杯,喝了两口,看着顾廷烨道,“我想问顾指挥使,要是有人现在抢了盛明兰,你会如何做?”

顾廷烨脸色变冷,看着王立冬道,“元若的意思,这件事还不算完?”

王立冬冷脸道,“顾指挥使,你说呢?!”

顾廷烨‘腾’的起身,杀气腾腾道,“告诉你堂哥,要是再敢动盛家,就别怪我顾廷烨手下不留情了。”

王立冬不屑道,“顾指挥使,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顾廷烨一甩袖子,出了齐国公府,石头询问,“公子,那接下来....”

顾廷烨冷声道,“派人盯住齐轩,要是再敢对盛家出手,就找机会把他捆了,关在城外军营里边....”

.......

盛紘降职出任县令的事,让盛家上下一片哀嚎,京师住惯了,谁高兴跑乡下地方。

一众奴仆们都准备打包行李时,从威蕤轩传出消息,主君打算只身上任,老太太大娘子,二公子和两位姑娘依旧留在京师时,头顶乌云立即散去,盛家的天是明朗的天....

次日中午,盛老太太用完午膳,来到小院散步消食。却见明兰和几个丫鬟正聚在小凉亭里,好似在玩什么游戏,走近几步,听到朗朗读报声。

小桃正专心致志读着当天的汴京晨报。

这几年,汴京城的报纸种类越发的多起来,有专门播报皇室后宫八卦的,有专门针对朝堂最新动向等等,给汴京城百姓们的小日子增添了不少乐趣。

见到祖母,盛明兰赶紧行了万福,扶着老太太慢慢坐下,盛老太太笑道,“讲什么故事呢,听得那么入迷?”

小桃笑道,“今天汴京晨报登了顾指挥使,助太子剿灭叛军的故事,写的可精彩了。”

盛老太太来了兴趣,让小桃继续念下去,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整篇文章大多都是描写顾廷烨如何神勇无比勇冠三军,而太子和颍国公等一众人,就像是跟在顾廷烨后面划水的小弟般,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

盛明兰见祖母脸色渐渐变得难看,不解道,“祖母,怎么了?”

盛老太太挥手让一众丫鬟小厮退远后,沉声道,“你要是太子,听了这篇故事会有什么感想?”

盛明兰可是极其聪明的,脑袋瓜一转马上明白过来,惊出一身冷汗道,“祖母,这是有人故意捧杀顾二叔?”

盛老太太点头道,“换作我是太子,听了这篇文章,对顾廷烨肯定会起防范之心。”

盛明兰忙叫过小桃,交代了几句后,让他马上去找石头。

盛老太太看了眼孙女,暗暗叹了口气....

.........

一炷香后,小桃找到石头,递上小报,说了盛老太太的担忧,石头马上带着小桃,找到了顾廷烨,顾廷烨拿到报纸,“大宋战神顾廷烨---鲜衣怒马少年郎,一马当先灭逆贼!”

标题很拉仇恨,可顾廷烨只觉整个人都轻了几斤....实在是搔到了他的痒处。

等看了一小段,就知道不好。

最近他都在刻意的藏拙,每次会议,都当个泥塑,太子问话也是哼哼哈哈,太子说什么他就点头。

他知道,皇宫平叛那天,自己的风头出的实在太大了。

没想到被人扒了出来。

艹!

心思何其歹毒!

又是小报,不用说,肯定是齐轩干的!

顾廷烨咬牙切齿道,“石头,齐轩现在在哪?”

石头回道,“公子,这两天齐轩一直在家,连大门都没出过!”

顾廷烨咬牙道,“只要出了齐府,想办法把他绑了!”

石头拱手道,“是!公子。”

............

吃过早膳,颍国公赵策英就拉着老爹和老娘来到了皇宫外逛街,自从老爹当了太子,小半月来就没一天好好休息过,就是磨坊里的毛驴也得歇一口气吧。

太子赵宗全知道这是儿子的孝心,想着也是该休息一下,顺便看看京师的情况,便点头答应下来。

一家三口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大相国寺。

今天正好是五天一次的“万姓交易”(现代话来讲就是庙会性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搞的护卫们都是紧张兮兮,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三人先是进大殿烧了炷香,参观了几座大殿,然后就逛起了摊子。吃的喝的,书籍、古玩、字画以及各地土特产、香料药材,应有尽有,几乎囊获了大宋所有商品品类。

逛了大半天,三人都觉得脚底板生疼,时间也到了中午,就选了一家老字号酒楼长庆楼。

“三位,真是不好意思,今日生意太好了,包间客满了,二楼还有一个雅座,可以用屏风隔开,和包间没多少区别....”

颍国公赵策英正待出声呵斥,太子拉了拉儿子,笑道,“那就二楼雅座。”

等三人上了二楼,坐下点完餐,就听到隔壁几桌的食客,都在热烈讨论着一个他们的熟人,顾廷烨。

太子赵宗全疑惑道,“仲怀什么时候成了大宋战神了?”

赵策英也是一头雾水,忙让人去打听,没一会儿,内侍就拿着几份小报回到了雅座。

太子赵宗全接过一份小报,头版头条“大宋战神顾廷烨!”眼神就是一缩!

等看完整篇文章,脸色阴沉了不少。

全篇故事,他出现的次数不少,可不是在捋胡子,就是在拍手叫好,兖王的叛军全都有顾廷烨帮他砍平了。

但凡看过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是顾廷烨绝世勐将,第二印象他和其他人全是打酱油的。

“....太子这心胸.....啧啧....功劳最大的顾家二郎竟然就只封了个指挥副使,他那小舅子就砍了几个兵丁,竟然封了威北侯。还有其他几个封爵的,还没顾侯小厮石头的功劳大.....”

“这还看不出来吗,太子这是怕了,我告诉你,越没本事的,越是嫉妒贤能!你看着,这顾家二郎以后肯定没好果子吃!”

“对,这叫功高盖主。等这个乡下来的太子坐稳皇位,第一个开刀的就是个顾家二郎。”

“我要是太子,找个机会,就让顾家二郎去边塞,没两年就死了,到时候再掉两滴眼泪,又是一段明君忠臣的戏码....”

颍国公赵策英气的豁然站起身,正待找隔壁理论,太子一把拉住,“坐下。”

赵策英满脸怒气,“爹爹,这几人全是胡言乱语...顾廷烨的爵位....”

太子赵宗全把儿子摁在座位上,道,“你就是争论赢了又如何,整个京师有百万民众,你还能一个个去和他们争论不成。”

赵策英随即担忧道,“要是放任不管,对爹爹的名声....”

太子自嘲道,“我们原本就是从小地方来的,人家也没说错。至于其他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行了,吃饭吧,菜都凉了。”

忽然有人出声反驳道,“几位老丈,你们的话我觉得不妥。太子殿下能重用顾家二郎,不就是表明太子,知人善用吗,哪有故意打压一说。”

方脸老丈笑道,“小郎怕是没仔细看故事,这太子原先就是个团练使,手下兵微将寡,全部加上也就一千来号军士,除了顾家二郎,拿得出手的武将也就是他那破落户出身的小舅子,这威北侯我打听过了,以前就是个好斗鸡斗狗的纨绔。

不用顾家二郎,太子哪里能争得过其他几位宗室,更别说灭了兖王这逆贼了。所以这不叫知人善用,这叫没人可用。”

小青年涨红脸道,“这些都是你猜测。太子殿下为人勤俭,连册封仪式都省了,为朝廷省下了几百万贯…”

老头呲笑道,“小郎你不提这,我还真忘了。听说咱们这位新太子,从小胆子就像老鼠,担心册封仪式闹出什么幺蛾子,像前太子赵佶一下,做了枉死鬼。大家要不信,可以去禹州打听打听,小老儿有没胡吹!”

老头有些喝多了,喷的有些上头,一旁的圆脸老头见状,忙伸手拉了拉,虽然大宋比较开明,但涉及太子,还是谨慎些好,

方脸老头打了个酒嗝,挥手不在意道,“就是当今官家在我面前,我也照骂不误。”

圆脸老头小声道,“你这张破嘴,迟早害了自己。杨无端的例子忘了!顾家二郎的例子忘了。”

一桌子上其他几位,也开口出声劝说,方脸老头心不甘情不愿的拿起酒杯,推杯换盏起来....

太子一家,没了吃饭的心情,草草吃完就出了酒楼。

颍国公赵策英道,“父王,仲怀人虽然傲气了些,但....”

太子挥手打断,“策儿放心,仲怀什么人你我都清楚。几个老叟胡言乱语而已,不用放在心上....”脑海中闪过当日皇宫平叛时,顾廷烨杀宗室王爷时,和杀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这人对皇室没一点敬畏之心...!

回宫后,太子赵宗全立即召唤了皇城司负责人,吩咐皇城司立即查明开封府内,所有小报的情况,和背后的金主。

颍国公赵策英道,“殿下,这些小报胡编乱造,直接让赵德朝抄了就是了,到时候身后什么人不就都清楚了?”

太子赵宗全道,“策儿,你要让赵德朝全抄了,信不信明天弹劾孤的奏章能堆满这书桉。咱们刚进汴京,做任何事,都要小心谨慎些....”

知道老爹说的在理,可赵策英还是觉得无比憋气,做什么事都束手束脚,滴咕道,“这太子做的也太憋屈了,要是爹爹现在是官家,那就好了。”

太子赵宗全怒瞪儿子一眼,赶紧打量一番殿中,赵策英道,“爹爹不用担心,殿内都是我们的人....”

太子板起脸道,“慎言!”

...................

月明星稀,正是子夜时分,皇宫福宁殿中,时不时会传出几声咳嗽声。老皇帝使出吃奶力气,转了半天,才让身子翻了个身,只觉舒服不少,忽然觉得床前多了什么,眯起眼,见到竟然是王立冬,差点惊叫出声。

王立冬忙伸手捂住老皇帝的嘴,“老师,学生来看你了。”

老皇帝忙点点头,等王立冬拿开手,老皇帝小声道,“元若...是...如何进来的?”

三更半夜,宫门紧闭,就是公主也进不了皇宫,他实在想不通王立冬是怎么混进来的。

王立冬开玩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千两银票,就可以随时进宫了。”

老皇帝额头一阵黑线,才1000两就能随意进出朕的皇宫,太掉价了!

“元若...今日...进宫见我...有何事?”

王立冬坐到床沿上,看着奄奄一息的老皇帝,叹气道,“白天过来,有些话不方便说。老师可知道最近太子在做什么?”

老皇帝道,“不知。”

王立冬道,“兵权,财权,拉拢大臣,忙着搜刮钱财,还有就是让人找院子。”

老皇帝心里一突,忙问道,“咳咳...太子找院子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