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75章 刚出狼窝又栽虎穴里

第675章 刚出狼窝又栽虎穴里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3-13 12:17:33

次日一早,一家人吃早饭时,平宁郡主发现有些不对劲,儿媳妇有些太安静了,而且老垂着个脑袋,示意让如兰抬起头,她惊讶道,「如兰你嘴怎么肿了?」涟

如兰只觉脸上烧的不行,偷偷瞪了眼王立冬,都是这坏人害的,鼓着腮帮子支吾道,「昨晚上肚子饿了,就吃了点小鱼干,不小心被鱼翅刮到了....」

齐父关心道,「要不请郭郎中看一下?」

如兰忙使劲摆手,连说不用,悄悄踢了踢正老神在在吃面的王立冬,示意快帮忙,决不能请郎中来,万一看出什么端倪....

王立冬咽下嘴里的面,抬头道,「父亲,不用了,刚才我已经看过了,没什么大碍。过两天就好了。」

齐父见儿子都这么说了,也就没坚持。见自己娘子碗里的八宝粥已经见底,忙询问,「要不要再来一碗?」

平宁郡主点点头,示意再来小半碗。

齐父吩咐完小厮.....忽然想到一件事,转头对着如兰道,「你母亲如今身子不太方便,礼仪课从今天开始就不用上了。」涟

如兰瞅了眼坐在对面的婆婆,强忍住喜意,点头表示当下母亲的身体最重要,起身夹着一包糯米鸡递给了齐母,「母亲,吃个糯米鸡,可香可糯了。」

「嗯,放着吧。」平宁郡主道,「听衡儿说,你从小就跟在王姐姐身边,学习管家看账了?」

如兰点点头,「十岁开始,母亲就开始教我管家做账,这几年我时常帮我母亲一起查账。「杏花村」糕点铺子的账,也都是我自己管的。」

对于这两样技能,她自觉还算拿得出手,所以大大方方承认了。

平宁郡主见此,就吩咐如兰吃好早饭后,跟着她一起去书房,帮她打下手。

(⊙﹏⊙)

刚出狼窝又栽虎穴里。涟

如兰暗暗叫苦,后悔的不要不要的。

王立冬有些忍俊不禁。

让你嘚瑟,现在傻了吧!

如兰瞅见自己官人不仅不帮忙,还一脸的幸灾乐祸,差点气炸了……

平宁郡主淡淡道,「怎么,不愿意?」

如兰慌忙摆手,挤出一丝笑容道,「没有,没有,我就怕做的不好,惹母亲生气。」

平宁郡主道,「只要用心做事,做错了也无妨。改了就是了!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个不分是非的人?」涟

如兰吓得忙摆手,「母亲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怕....」

平宁郡主出声打断道,「行了,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吃好了?」

好凶!

如兰此时只觉才六分饱,但脑袋还是不受控制的点了点。

见媳妇要起身,齐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在一旁小心搀扶着,嘴里还小声叮嘱,「慢些,小心点....」

如兰立即起身上前,狗腿的搀着婆婆,慢慢往书房走.....

进了书房,如兰见到书房里多出了一张微小一号的金丝楠木桌子,就摆放在原先书桌的右手边。涟

平宁郡主坐下后,告诉如兰旁边的楠木桌就是她以后办公的地方。

如兰乖巧道,「是,母亲。」

平宁郡主指着如兰书桌上的几摞账册道,「这些是府里所有田庄的账册,你把今年的账目全部查一遍,顺便也熟悉一下府里的产业。」

看着每摞都有一尺多高,粗粗数了下,起码有二十多本账册,如兰瞪圆双眼道,「母亲,我们家有多少庄子?」

平宁郡主淡淡道,「156个庄子。」

如兰咋舌不已,竟然有这么多,就算全是五六百亩的小庄子,也得有十

来万亩田地。因为棉布的出现,如今京师附近一亩好点的良田都能卖到十二贯....

见如兰傻呆呆的站着,平宁郡主微蹙眉道,「想什么呢?」涟

如兰忙言没想到家里有那么多庄子,说着话就坐到了书桌前的椅子上,拿起一本账簿,封面印着「壹号---王家庄」,翻开封面,扉页面上登记一排信息,田庄地址,田庄大小,水田、水浇天、旱田、山林的数目、庄子总人数,佃农人数,庄头名字等等。

再翻过一面,整齐排列着十几组数字,是每年田庄粮食总产量,平均亩产。

看了一下去年的平均亩产,615斤,竟然超过6石,如兰惊讶无比。

她记得自己名下的两个庄子,风调雨顺的时候也就2石多点,可最近两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年入也就一石多,今年遇到了黄河决堤,2个庄子颗粒无收,过阵子入冬后她还要买些粮食送去庄子里,救济一些比较困难的佃户,免得闹出饿死的事情来。

她心想着不会是记错了,翻了翻往年的,发现六年前亩产也是2石多,也就这几年每年的产量都有增长。

看了眼婆婆,正和陆妈妈说着话,如兰继续翻看起了账本....

一个多时辰后,她放下账本,总算看完了,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角,瞟见左手边摞着的上百本账册,只觉未来暗无天日,一脸的生无可恋。涟

平宁郡主出声问道,「看完了?」

如兰忙点点脑袋,「看完了。」

平宁郡主道,「有错的吗?」

如兰拿着账簿,来到婆婆身边,把自己找到的几处错误,一一指了出来,「母亲,这里加错了,应该是65石....鸡鸭的数量不对,鸡少了16只,鸭子少了26只.....」

平宁郡主道,「就这些?」

如兰犹豫了片刻,指着一项减免项目道,「母亲,今年黄河决堤了2次,我名下的2个庄子也受了灾。不过那两个庄子离黄河就五里路,但这王家庄离黄河有30里。

我听庄子的管事说过,这次受灾的庄子挺多,但都在黄河附近.....」涟

如兰的表现,让平宁郡主眼前一亮。

半月相处下来,她这个儿媳真是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没料到管账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如儿的意思,这庄头账目上做了手脚?」

如兰轻轻点了点头。

平宁郡主道,「这事既然是你查出来的,那就由你全权处置。」

如兰惊讶的指着自己道,「母亲,你是说让我来?」

平宁郡主轻嗯了一声。涟

如兰心中有些跃跃欲试,不过她从来没掌过家,心里没什么把握,小声道,「这...母亲...我就试试,要是做的不好,你可别生气...」

.......

王立冬回到家时,就见到如兰和大喜鹊小喜鹊,小杜鹃,小画眉几人凑在茶桌前,开着圆桌会议,几人专心致志的样子,连他进了屋都没察觉,走近听了一耳朵,原来是商量着如何揪出一处田庄的硕鼠。

小喜鹊忽然觉得身边多了一人,扭头一看,忙起身到了个万福,「姑爷。」

王立冬笑着点点头。

如兰见到王立冬回来了,忙招呼大喜鹊上茶,然后拉着他把王家庄的事情说了说,接着又把几人商量出来的计划也交代了一遍,「官人,你觉得怎么样?」

王立冬点头道,「可以,挺好的。」涟

如兰的计划是先派人到庄子上打探一下消息,要是属实就把庄头抓起来。中规中矩,只要派出的人不拉垮,早晚能查清楚。

如兰得到

了认可,立即斗志满满,赶紧吩咐大喜鹊,安排人手去王家庄收集情报。

「官人,你家庄子的收成为什么这么高?」

王立冬对着一旁的春兰道,「把农书拿给娘子。」

春兰领命,没一会儿就拿着本籍递给了如兰,「娘子,农书。」

如兰接过,封面四个大字「四海农书」,几个字下面印一排小字,作者,四海私塾农科班。

翻开粗粗翻了翻,全是教人如何种田的内容。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如兰这辈子都没种过地干过农活,所以不清楚里边说的对不对,但总觉得一副很厉害的样子,「官人,要是我家也按着这本书里的方法种地,收成也能有五六石?」涟

王立冬道,「应该差不离」。

如兰惊讶道,「要是交给朝廷,让朝廷推广,那全天下百姓都不会饿肚子了。」

王立冬笑笑,「明年初朝廷会开始推广。不过想要天下的农户都按着书里的方法种植,应该要过些年才行。」

如兰惊讶道,「这么好办法,农户为什么不学?」

王立冬道,「识字的大多都是不种地的,种地的大多都不识字。而且换新的耕田法,许多农户都都心里没底,万一粮食绝收,那可要饿死人的。只有眼见为实,大家才会放心。」

如兰决定了,明年自己的两处庄子就按着书本来种,「对了,刚才家里来人了,六妹妹和齐大哥的事定下来了。」

王立冬道,「小六答应了?」涟

如兰道,「答应了。」

王立冬道,「那大哥算是得偿所愿了。」

如兰八卦道,「官人,听大哥的意思,他不怎么喜欢大伯娘给他定的大娘子,你说大哥以后会不会和我爹一样?」

王立冬想了想后道,「应该不会。就是大哥他想这么干,大伯娘也不会袖手旁观。那位未过门大嫂可是大伯娘侄女,小六要敢作妖,我那大伯娘绝对不会手软.....」

..............................

11月底,大宋皇家银行的十大股东,一大早就来到皇宫文德殿内,成国公大嗓门道,「元若,这还没到月初呢,今天叫大家来有什么事?」

王立冬笑道,「有几件事,和大家商量一下。第一件事,京畿路的禁军和厢军整编已经完成了。」随即让富贵把这次整编禁军的报表,给每人发了一份。涟

众人接过报表,仔细看了起来。

整个京畿路,禁军加上厢军账面人数,禁军29万,厢军33万。整编结束后,合格士卒一共21万,剩下41万其中35万转为了建设兵,剩下的6万选择了领退伍金,共花费489万贯,平均每个退伍士卒的退伍金为81贯。

令国公有些心疼道,「这退伍金是不是给的太多了点?」

成国公瞪了眼这厮道,「要不给多些,你觉得这些人会那么老实,早就闹翻天了。」

令国公道,「敢闹事,那就直接抓了,送矿山去!」

成国公拍桌子大骂道,「你个老货!真要这么干,你信不信以后你出门被人打黑枪。」

福康公主见两人越吵越大声,忙出声阻止,对着王立冬道,「元若,接下来准备整编哪几路?」涟

王立冬起身走到大宋地图前,拿过一根细木棍,一点西夏周边的三路,「秦西,利州,蓉城三路。」

成国公道,「元若,你是不是准备打西夏?」

王立冬点头道,「不错。整编完西路的禁军,我准备灭了西夏!」

成国公大喜,一拍大腿道,「这次整编,就让我去吧?」

辅国公出声

道,「你小子都没去过西边带过兵,根本不熟悉那边的情况。过去了也是两眼一抹黑,就你这臭脾气,到时候肯定会闹起来。要不还是我去吧。我在那边待过八年,和西军打过交道....」

成国公冷笑道,「要以前,那我肯定不敢过去,可如今咱们手里有火枪军,他们要是耍手段....」

见两人又要争吵,王立冬拍板道,「这次就辛苦辅国公和成国公,你们俩一正一副,过去时带上三个团的护卫军。」涟

西北禁军因驻扎民风彪悍陕西,又长期对夏战争,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但是西军军纪较差。而且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已经形成了几支比较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如经常在现代电视中出现的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这次过去可是要敲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金饭碗,要是让两人光杆着过去,保准要不了多久,就得给两人办丧事。

辅国公听闻有两万火枪军压阵,心中大定,拍匈脯保证,不出三月,整个西军全部整编完成。

福康公主道,「那这次整编西军和出兵西夏,一共需要花费多少?」

王立冬道,「三路的禁军加厢军,名册上共有43万。那边常年和西夏交战,所以吃空饷的人数估计在七成左右,能通过考核的,肯定比京师这边的要高,预估会有15万人左右。

一名火枪兵的装备共有17样,包括钢盔,战袍,战靴....5颗手雷,1把98K步枪,合计560贯。

15万人所需的装备,总共需要花费8400万贯!」

「咳咳咳!」福康公主正喝着茶,听到这么惊人的数字,就呛到了,驸马忙伸手帮媳妇顺气!涟

令国公咂舌道,「这还只是士卒的装备,要是加上改建军营,士卒和马匹的口粮等,这花费应该不会少于15万万贯。」

王立冬点点头。

福康公主苦着脸道,「朝廷可没那么多钱,难道又要向皇家钱庄借钱不成?」

老皇帝的丧事办的非常风光,新皇孝顺的名声传遍天下,百姓们交口称赞。现在要是搞个民意调查,汴梁城内百姓对于福康公主的支持率起码有九成。

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可不是小报吹几天就能达到的,全是几千万铜钱砸出来的。

单单犒赏老臣和军士和百万汴梁百姓的奖赏,就花了4000万贯,国库这边,为了给老皇帝建皇陵,早就被掏的一干二净,福康公主的私房钱,也全部贴补了进去,还缺了3000万贯,最后只能从皇家钱庄借了一大笔,这都没还上,如今要是再借,那何年才能还清....

廉国公皱眉道,「西夏那地方大多都是黄沙之地,也就几口盐场值点钱。这仗花费有些太多了,要不再缓一缓,等朝廷有钱了再打?」涟

令国公道,「这还没算士兵的俸禄和嚼用,起码要四五百万贯。」

众人算了算,殿内的气氛一下就沉闷了不少。

王立冬拿起茶杯喝了两口茶,然后大声道,「前阵子我派兵攻占安南的事,大家都知道吧?」

众人点头。

王立冬道,「你们觉得这场仗,我是赚了还是亏了?」

众人想想安南那地方,穷乡僻壤还都是瘴气,都搞不懂王立冬去占那地方做什么。

成国公好奇道,「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元若你难道还赚了不成?」涟

「不错,赚的不多。」王立冬伸手一只手掌,竖起三根手指道,「这次发兵安南,我们只占下了京畿地区升龙府,就赚了这个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