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676章 尾声

第676章 尾声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3-13 12:17:33

令国公报了个数,「三千万贯?」

鄙视了老家伙一眼,太小瞧他王立冬了,「三亿贯。」

「三亿贯?元若你不开玩笑吧?」

「真有那么多?」

大多人还是有些不信,就安南那穷乡僻壤的嘎吱窝,能有3000万贯就不错了。

「别把老祖宗的话都当真,天底下除了中原,别的地方都是蛮荒地。」王立冬让富贵把西夏的地图挂上后,指着西夏的国土道,「言归正传,我现在说一下灭了西夏,在座的一共能赚到多少钱。

西夏东至黄河,西临玉门关,南邻萧关,北毗沙漠,占地大约有1200万顷,三分之二是黄沙之地,剩下4亿亩草场和良田。

这两年良田的价格上涨的有些厉害,如今靠近西夏那边的田地,一亩良田的价格差不多是2000文。

整个西夏的草场和良田,如果以半价发卖,1000文/亩价格发卖,大约能卖5亿贯!」

全部发卖?

众人都有些吃惊。

历朝历代,朝廷出兵打下的江山,都会收归朝廷,然后重新划分,设立府、州、县等行政区,再派遣官员进行管理。所以往年打仗打赢了也是亏钱,打输了,那更是亏钱。

令国公眼神大亮道,「这办法好!以前怎么就没想到。不过这么多地,要是全部发卖,到时候价钱就卖不上了。」

王立冬笑道,「那就慢慢卖呗。这东西放那又不会跑了。

大宋刚开朝时期,人口大概有3000万左右,这还不到百年,如今已经有9000万。今后大宋人口会越来越多,田亩的价格只会往上涨。这次四海商社打算买下3000万亩草场....」

「买那么多地,元若你买了准备做什么?」

「养牛养羊啊,那么大草场,养上两三百万头牛羊绰绰有余...」

令国公马上心算了一下,一头牛犊养到出栏,差不多需要2年。一只羊犊出栏就快许多,只需要半年左右。

如今一头牛能卖12贯,一只羊6贯左右,除去各种费用,牧场一年能赚上大几百万贯....最大的一笔投入也就是买地的费用.....这生意绝对可以做。

殿内的大多都是人精,心里一算就知道按照这个价钱买地,就是空放着都不会亏本。于是没多久,大家就一致决定西夏的4亿亩草地和良田,由股东们全包了。

至于今后养什么,到时候再开会商量,错开养殖,免得一哄而上,把肉价打下来。

驸马都尉李炜道,「养牛养羊,可要不少牧民,如果全部养上牛羊,起码有上千万头,我们大宋会养这些东西的人可不多。」

成国公大笑道,「驸马可别忘了,西夏党项人大多都是牧民,他们可有300多万人,想要多少没有?」

令国公捋着胡须道,「差点忘了这茬,这么多人至少也能卖上亿贯。」

大宋境内,奴隶的价格可不便宜,一个未成年的小丫鬟,最便宜的也要50贯,如果稍有姿色那就是上百贯。

史书记载,名臣韩琦任职真定府,为了感谢某位门客的服务,花100贯买了一个婢女送给门客。

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夫人,给自家相公买了个貌美如花的小妾,花了900贯铜钱。

成国公道,「这么算下来,单单卖地和奴隶就能收到6万万贯,这仗可以打!」

令国公道,「还有党项贵族的家底,另外西夏那么多大盐田,听说一年产盐差不多有30万石,要是换上我们的设备,年入**十万石食盐应该不成问题。」

王立冬道,「党项立国也没几十年,贵族的家底加上盐田,就

当1亿贯,加上卖地和奴隶的收入,就是7亿贯,战争的花费,预估在2亿贯以内,所以这次出兵保底能赚5亿贯。现在大家投票,同意出兵的举手....」

哗啦啦,不出意外,所有股东都举起了右手。

全票通过。

第二日,一笔1.5亿贯的巨款,从大宋皇家银行转进了五军都督府的账户,大宋的「战争机器」缓缓启动。

半个月后,廉国公和成国公带领着2万火枪军,押送着大量辎重,朝雁门关方向而去。

「日报,日报,东京日报,西夏擅起边战,李元昊出兵偷袭三川口。」

「日报,日报,东京日报,三川口军民死伤数千,被俘上万!」

百姓们对于李元昊残杀大宋百姓,都愤慨不已。同时大骂朝廷军队不作为,西北驻扎几十万军队,可屁用都没有。

「十年来,西军竟然花了朝廷2亿贯,乖乖,一年下来就是2000万贯。」

「打了那么多年,党项贼不见少,还越来越猖狂。」

「这么多钱,直接出悬赏,一个党项贼人头100贯,保准要不了几年,党项贼就得死绝了。我看就是相公们和边军勾结,养寇自重。」

「我早看出来了,党项满打满算300万,士卒就是十抽一,也就三十万大军。我大宋百万军士,就是拿不下小小西夏,这里边要没鬼,我把这桌子给吞肚里。」

这一日,大朝会。

皇帝刚坐上龙椅,就有大臣出列,枢密使欧阳修拱手一礼道,「陛下,十天前,党项贼纵兵四掠,自塘龙镇起、永乐城、银州、洪州等数十州,屠我军民千人,掳数万百姓。」

福康公主虽然早在十天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如今听了心里还是非常不舒服,「李元昊为何擅起边战?」

欧阳修道,「听闻西夏境内连续大雪,平地深丈余,牛羊死者十之七八。」

一众大臣脑海里蹦出个词「白灾」,看来大战难以避免了。要是不抢大宋的,那么大多党项人开春都会饿死。

王立冬出列躬身一礼道,「陛下,区区党项叛贼,竟敢起兵犯境,杀我大宋子民,臣请出兵,荡平西夏,活捉李元昊,为死去的军民报仇雪恨!」

欧阳修忙道,「不可。当下已经入冬,士卒要是若贸然出征,怕是还没走到一半,便死伤惨重!」他可是在西边待了十来年,大冬天的就是待在屋里都冻得要死,何况顶着风雪出战。

王立冬笑道,「欧阳相公可能还不了解当下我大宋士卒装备,就是再冷上一些,也是安全无虞。」

欧阳修再待争辩,新皇摆手道,「大胆党项贼,竟屡次侵犯我大宋边疆,杀我大宋子民,欺我中原无人?」

皇右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诏廉国公卢茂厚为宣徽南院使兼陕西三路经略安抚招讨使,成国公刘功普为副使。

次年一月初,李元昊率十万大军进攻渭州,党项铁骑刚从老窝出动,消息就已通过电报,传到了火枪军耳朵里,三天后十万西夏铁骑被张网已待的三万火枪军加十五万刚整编结束的新军,四面合围在了渭州城下.......

.....................

齐国公府

如兰拿着根小细木棍子,点着黑板上的一道数学题讲解着。自从被平宁郡主抓包,做了查账小助手后,每天早上吃好早饭,就开始忙活,直到太阳落山齐母才会开恩放人。

连续了三天,王立冬见如兰还傻傻的一个人单干,就出声提醒,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如兰一脸懵,诸葛亮是谁?很有名吗?

王立冬才想起,三国演义

这本书都没面世,当下诸葛亮的名声也就仅限川蜀地区百姓和朝廷官员中流传。

要到南宋时期,南宋大儒朱熹亲自为诸葛亮背书,称「自孟子之后,只有西汉着名谋臣张良和蜀汉名臣诸葛亮,二人而已」,自那以后,诸葛孔明的大名才会传遍天下。

王立冬把自己的产业大致说了下,如今四海商社旗下有三个藩属小国,五十多间私塾,两百多座农庄,五百多家「大宋皇家钱庄」,员工人数超过三十万,资产超过三十亿贯,可他每天也只忙半天时间,伸手轻轻捏了捏如兰鼻子道,「你才看几本账本,就从早忙到晚...想到该这么办了吧?」

如兰眨眨眼,好奇道,「那你下午没事怎么不回家,都会去哪?」

咳咳。

脑回路怎么那么与众不同呢,王立冬道,「忙朝廷的事。别打岔,问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如兰点点头,不就是多找些人手,她也想过,可账目这种东西哪能随便给外人看的,拉住官人胳膊撒娇道,「要不你帮我找几个帮手?」

王立冬指着大喜鹊,小喜鹊等人道,「这么多帮手,你闲着不用?」

如兰无奈道,「大喜鹊还好,跟着我一起上了好几年私塾。小喜鹊几个也就会写自己名字而已。」

王立冬指点道,「那你让她们学啊。大喜鹊这些可是从小陪着你,将来也要陪你一辈子的,这么忠心的手下,哪里去找。不就是识字和算数,你自己都能教她们。」

于是,可爱的如兰学究「登登登」上线了!

撒花!

如兰突然提高音量道,「小喜鹊,上来把黑板上的这道题做一遍!」

小喜鹊正想着心事,忽然听到叫她名字,立即下意识的站起来,等看到如兰正一脸凶神恶煞看着自己,一个激灵...暗叫糟糕!

「是不是又在开小差!

小喜鹊忙摆手,马上走到黑板前,「98*635=?」

(⊙﹏⊙)

好难!

磨蹭了半天,最后终于写出了个数字。

「6310!」

看到答桉,把如兰气的半死,抓着小喜鹊就是一顿沫子,她刚才可是说了两遍,竟然还会做错。

看着小喜鹊任打任骂的模样,如兰恐吓道,「要再敢开小差,下顿饭就不给你吃肉!」

入夜,洗漱完,如兰钻进了被窝里,开始絮絮叨叨说起了小喜鹊的事,「官人,气死我了!」

王立冬把香香软软的媳妇搂在怀里,小喜鹊今年也就12岁,喜欢玩不喜欢念书很正常,而且大丫鬟这职业可是终身制的,他们家不缺吃不缺穿,待遇又好,既然能混吃等死,为什么要努力上进。「耐点心,才上几天课。想想当初你刚上学时,也是整天开小差,如今也不是出师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知道这仗肯定能赢,可没想到赢的这么漂亮,至于李元昊侥幸逃脱....呵呵,丧家之犬,早几天晚几天的事。看了下伤亡人数,牺牲567人(护卫军26人),伤1986......

皇右十二年一月二十三日,晴空万里,大日高悬。

大宋女帝在百官和整个东京城百姓的陪同下,站在金明池旁,等待平夏大军的凯旋。

大宋立朝百年,实则就是一部挨揍史。被契丹压着揍了好多年,最后实在扛不住了,只能跪下喊「爸爸」。这还说的过去,毕竟辽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兵强马壮。可被昔日的跟班小弟李元昊,摁在地上狂扁,最后求饶喊人「大哥」,那真的是脸面丢尽。

可谁也没料到,官家登基还没两月,大家都猜想大宋会不会比以往更加「怂」时,新皇挥手间就把西夏给平推了,并活捉「二五仔」李元昊,真的大宋百年第一次扬眉吐气。

快哉!

王立冬身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理应跟在皇帝身边,不过此时却陪着媳妇和丈母娘,站在一处比较偏僻的角落吃着零食,聊着闲话。

他打听过了,凯旋的接待仪式和现俘的活动,前后加起来差不多要两个时辰。

肯定很枯燥无聊。

还不如找个地方,轻轻松松看热闹。

果不其然,整个庆典过程又臭又长,不过百姓们个个都精神奕奕,情绪高昂。

如兰和丈母娘也是时常大声叫好欢呼,特别是李元昊闪亮登场时,王立冬的耳朵都差点被欢呼声叫好声给震聋了。

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大喊了一声,「「爬灰皇帝」跳一个!」

没一会儿全场百姓都跟着喊了起来,「爬灰皇帝」跳一个!.....」

李元昊这厮非常好色,经常抢夺他人之妻,最后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儿媳身上,看到自己儿子宁令哥的妻子没移氏非常貌美,便将没移氏抢进宫,并将其册封为新皇后,这事传到了宋朝,宋人给李元昊取了一个「爬灰皇帝」的外号。

跪在高台上的李元昊此时有些后悔,早知道在被俘时,拿刀往脖子拉一刀了!

福康公主和梁大官低语了两句,没一会儿乐声响起,李元昊在一众护卫「拔刀」的威胁下,手舞足蹈的扭动起来。

「爬灰皇帝跳狗舞!」

「爬灰皇帝跳狗舞!」

在一声声欢呼欢呼声中,庆典终于落下了帷幕。

...............

春去秋来,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眼三年过去了。

灭了西夏的第二年秋,王立冬亲率十万大军,花了两个多月,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横扫辽国,亲手活捉辽道宗耶律洪基,完成了大宋人百年梦想。

另外,四海护卫军也频频出动,先后拿下了高昌回鹘(新江),东西喀喇汗(中亚地区),吐蕃...占领了真腊等几个东南亚小国,彻底把整个中南半岛变成了自己的领地。

其他九位股东有样学样,花大价钱从四海商社买了火枪火炮和铁皮蒸汽船,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殖民时代。

「哇哇哇!」一阵哭声传入平宁郡主耳中,转头就见到大儿子抢了小儿子的大青蛙布偶,顿时大喝道,「衡儿,又欺负你弟弟!」

王立冬晃了晃手中的大青蛙道,「我就是逗逗他,哪想小家伙一点不经逗。」说着把手里的大青蛙还给了爱哭鬼!

平宁郡主招招手,等大儿子来到近前,老生常谈问起了大儿子纳妾的事。都结婚四年了,可儿媳妇的肚子一直没什么动静,第二年她就打算给儿子找个小老婆,可惜被大儿子给否了。这几年为了这事,母子俩没少起争执。

立冬道,「明年,明年如兰肯定给你生个大胖孙子。」如兰嫁给他时才15岁,本身还是没长大,生孩子不是瞎胡搞吗。

平宁郡主看着大儿子道,「如果明年如兰依旧没什么动静....」

王立冬忙道,「都依母亲!」

平宁郡主哼了一声,儿子总算是松口了。随即又唠叨起了堂哥齐轩,无比羡慕自己的妯里,如今已经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了,虽然孙子是庶子,但总比挂零蛋的儿子强。

说曹操曹操就到。

堂哥齐轩走进屋里,和齐母问了声好后,就示意王立冬,有事找他。

两人来到屋外,王立冬见堂哥的脸色有些发黑,好奇道,「出什么事了?嫂嫂又和你闹了?」

齐轩这家伙,这些年过得是潇洒无比,有钱有闲,每年都会出门到处闲逛几个月,然后每次回来,身后都会多出一两个美女来,他那大娘子又有些「河东狮」,所以经常闹的鸡飞狗跳,家宅不宁。

齐轩叹气道,「我爹要纳妾了!」

王立冬脱口而出一句「卧槽」,大伯可是出了名的气管炎,和他那便宜老爹有过之而无不及,见到大伯娘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身边的丫鬟都是惨不忍睹型的,这都五十多了,老了老了竟然第二春了,「怎么回事,你娘会同意?」

齐轩道,「我爹要纳的小妾是我娘的一个远房侄女。」

王立冬八卦道,「和嫂嫂是?」

齐轩道,「堂姐妹!」

「噼里啪啦」天雷滚滚。

怪不得堂哥的脸黑的这么厉害,和老爹做了兄弟,这事....太***了!

「到底怎么回事?」

齐轩「逼叨逼叨」把事情简单说了说,自打盛明兰进了家里,就遭到了大娘子和老娘的联手打压,不过由于他的帮衬,婆媳俩也适可而止,盛明兰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嗨毕的。

可自打去年盛明兰生下了庶长子后,他老娘和大娘子的打压力度直接升到了顶格。

不知道哪个缺德冒烟的家伙给盛明兰出了个馊主意,让她帮着公公纳一门小妾,到时候火力就会减半。盛明兰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和那小妾的嫡母攀上了交情,然后来了一出生米煮成熟饭,如今那姑娘都已经有喜了.....

王立冬心想,那个缺德冒烟的就是你那心肝宝贝盛明兰,「这事要是传出去,那盛家姑娘的名声也彻底完蛋了!以后他家的闺女就别想嫁进高门大户了。」

儿媳给公公拉皮条这种事,太污糟了。外人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印象----这儿媳和公公肯定有一腿!

电视剧里,明兰怂恿华兰干过这事,两人非常得意,以为自己多聪明似的。

简直侮辱古人的智商。

深宅后院的妇人平时没什么事就会研究这些东西,何况中原传承了千年了,什么阴私手段没出现过。

可为什么没哪个敢用?

这就像蘑孤弹一样,扔出去的同时伤人伤己,没一个有好下场。

只要敢使出来,早晚会被发现,等曝光后,这家姑娘的名声就彻底比臭水沟还烂了。

齐轩点点头,忽然一惊,他想起小六大姐盛华兰的公公去年也纳了个妾室,心头就是火起!

小六和盛华兰关系非常不错,肯定是盛华兰出的馊主意...以后不能让盛华兰再来家里,免得自己的小六被她带坏的!

随即把这事和堂弟说了说,「这盛华兰平时看上去挺规矩的一个人,没想到竟然想出如此恶毒之事!」

王立冬无语,这不是倒打一耙吗。不过他也没和堂哥争论,看了下天色,差不多有五点了,商量了一下,两人决定去「

帝王宫」吃酒。

这时,大门方向响起熟悉的喊声,「妹夫,救命啊!」盛长枫小跑着来到两人近前,一把拉着王立冬胳膊大喊救命。

堂哥齐轩揶揄道,「长枫,这回又盯上哪个冤大头了?」

盛长枫自从做了御史后,就如鱼得水,这几年逮了好几只大耗子,不仅成五品红衣大员,而且还赚的盆满钵满,如今盛家混的最好的,就是盛长枫。

照这趋势,真的有点应了他当初发下的宏愿,「整个盛家还得靠我庇护着。」

不过也得罪了不少人,有几次差点被人剁了喂汴河里的鱼。

「路上慢慢说。」王立冬拉着堂哥,盛长枫坐上马车。

盛长枫进了车厢,坐稳后,就「逼叨逼叨」把事情大致说了下。

最近他盯上了头大肥羊,前宰相曾公亮家六郎曾辉,这厮现在是汴京尉氏县的县令。据他调查,三年里经过各种手段,贪污了将近10来万贯。

不知道是谁,把这消息捅了出去,今天出门时,他差点被人绑架,想来想去最近得罪的就只有曾辉了。

王立冬看着盛长枫,有些无语,曾公亮虽然过世了,可做了好多年宰相,和福康公主关系也不错,天下肥羊那么多,怎么就专挑这种难啃的。

盛长枫小声解释道,「....听说曾相公留了不少家当给曾辉这最小的儿子.....」

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王立冬示意知道了,「你尽快把资料交上去。」

说话间车子就到了「帝王宫」,由八座八层高的大楼组成,里边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已经超过了樊楼,成为东京城最有名的娱乐场所。

三人没进包厢,而是坐在了大堂雅座内,叫了三壶酒,几个小菜,看着舞台上的表演.....

喝的酒酣耳热时,有两个异族装扮,走位风骚的男人,晃晃悠悠上了舞台上...辽道宗耶律洪基和西夏国主李元昊,随着音乐跳起了妖娆的舞步......

.....

「官人回来了。」见王立冬推门进了屋,如兰忙迎上前,只觉一股子冲鼻酒味,皱眉道,「怎么喝那么多酒?」

王立冬马上换了身衣服,再洗了把脸,坐下后,拿过媳妇递上的茶杯,喝了两口后道,「大哥心情不好,我就陪他喝了两杯。」

如兰好奇道,「大哥怎么了?小六和大伯母嫂嫂又怼上了?」

王立冬把堂哥家发生的稀奇事和媳妇说了下,如兰惊讶的嘴巴张的老大,这种事真的太毁三观了!

没想到小六胆子这么肥,竟敢和婆婆撕破脸,不过想到小六这两年的遭遇,想想也无所谓了,早就撕破脸了。

王立冬道,「这下你二哥和三哥的几个闺女可就难了。」盛长柏和盛长枫前两年都相继结婚了,盛长柏娶了书香门第,河东卫氏的嫡女,生了一双儿女。

盛长枫娶了河间伯嫡次女,纳了五房妾室,现在已经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刚才喝酒时,他也没告诉盛长枫这事,等将来知道后,手撕了盛明兰的心都有了。

如兰默然点点头,这种丑事只要传出去,没哪户的当家主母会同意盛家姑娘进门!

见媳妇有些闷闷不乐,王立冬安慰道,「如今你可是齐家的大娘子。」说着一把抱起如兰,进了卧室,「今天我娘又和我提了孩子事,咱们得抓紧点了.....」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十年。

辽国上京皇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十城,皇城位北,汉城位南,两城以墙为界。皇城是契丹皇族、贵族的宫殿和衙署所在地,周长7.5公里,现残存城墙市6

-10米,宽12-16米。

自从十年前被大宋军队占领后,在王立冬建议下,修葺了一番后,对所有游客开放。

刚开始几年还没什么人参观,毕竟离大宋有些远,来回交通非常不便,但三年前火车开通后,就成了旅游胜地,每年有上千万的宋人前来参观打卡。

这天,一对小夫妻带着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小女孩有三四岁大,两个男孩一个看上去有**岁,另外一个也有六七岁,来到了上京皇宫朝天门外。

小女孩抬头看着老爹,糯糯道,「爹爹,我脚疼。」

王立冬忙一把抱起小闺女,把她架在自己脖子上,温言叮嘱道,「双手扶好了。」

小闺女扒着老爹的脑袋,兴奋地左看看右看看,两条小短腿不停的摆动,嘴里催着,「驾,驾,爹爹快走。快走。」

一旁的如兰见闺女这么没规矩,顿时有些不高兴,「琴儿。」

琴儿见老娘瞪着自己,一副敢再大声囔囔,回去就收拾你的表情,立马蔫了。

王立冬笑笑。

这几年如兰生了二个儿子一个闺女,两个儿子长得像他们母亲,小闺女长得像自己,不过脾气却是没随了他,活泼可爱,贪吃好动,整一个小号「如兰」。

见两个儿子正激烈争论,当初辽国在草原建那么大都城到底是对是错,王立冬上前摸了摸两个儿子脑袋道,「到底该不该建,咱们先放一放,等逛完了皇宫,回客栈后,你们再讨论不迟....」

大儿子齐宝摸了摸被弄的乱糟糟的头发,有些不高兴,嘴里都都囔囔....

这让王立冬想起了当年,撸如兰脑袋时也是类似的表情,记得媳妇那时也就十五岁大,扭头看向如兰,发现如兰也正看向他.....王立冬伸手牵起媳妇的手,「走,我们进皇宫,当年我在龙椅上刻了几个字,不知道还在不在.....」

「爹爹真的在龙椅上刻字了?」

「当然。」

「刻的是什么字?」

「你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