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739章 买电视

第739章 买电视

书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作者:榨菜蛋花汤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06-16 07:30:15

次日一早,王立冬刚到单位,大徒弟六子正在换衣服,见到他立即贴了上来,“师傅,早啊。”

一大早,笑的那么开心,他打开更衣箱道,随口一问,“燕子答应和你谈对象了?”

六子摇头道,“师傅,你说我哪点不好了,这燕子为什么瞧不上我?”

你丫整天趴在送菜窗口打量女顾客,要是看到漂亮姑娘,还会呼朋唤友的,人家燕子会鸟你才不正常。

王立冬换上厨师服,拿过帽子,“我哪知道,不是有句老话,叫做姑娘家的心思,海底针。燕子要相貌有相貌,如今也转正了,你小子可用点心吧。说不定哪天,咱们就收到燕子结婚请帖了。”

六子瞬间变色,想了下后,觍着脸道,“师傅,要不你帮我问问小师妹?”

“滚!我一大男人,去问一姑娘的心思,亏你想的出来!”

“师傅,你可是燕子的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因为是师傅,所以更不能干了,王立冬抬腿走进后厨,一众同事纷纷热情和他打招呼,燕子见到他立即蹦着上前甜甜叫了声师傅,然后向他介绍了身旁的一个陌生姑娘,“师傅,这是徐红,新来的学徒,姚主任说了,以后跟着我打下手了。”

“呵呵,咱们燕子都有学徒了。”王立冬打量了下徐红,大概十七八岁,圆脸,大眼睛,梳着一条马尾,长相还过得去,不过太瘦了,感觉一阵风就刮跑了!

也不知道师兄怎么想的,把这么个小姑娘安排给燕子。制作点心看上去好像挺轻松,其实是非常累的活计。

这年头可没什么和面机,打蛋器....和面,打澹奶油可都是力气活,就这小身板.....

徐红忙拘谨的和他打了声招呼,“刘师傅好。”

“小徐,你好。”王立冬笑着点点头,又说了两句好好干之类的话后,就被六子拉到工作台前,检验他两个多月的辛苦成果。

六子拿起土豆,削皮,切丝,停下刀....看着自己的作品,夸张的做了个请的手势,“师傅,您请过目!”

王立冬伸手抓起一把土豆丝,头发丝粗细,粗细还算均匀,虽然有几根连刀,但两个月时间,能切成这样,算是下过苦功夫。

见六子一脸希冀的看着自己,他点头肯定道,“很不错,刀工合格了。”

六子大喜,马上询问什么时候教他做卤肥肠,王立冬有些无语,这一个多月来,他接了有几十场私活,八大菜系基本都轮了一遍,这家伙怎么还惦记卤肥肠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他没好气道,“接下来练习颠勺和颠锅。”

“师傅,当初你可说了,只要练完刀工,你就教我卤肥肠的。”

“当时我是有说过这话。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练习颠锅颠勺,另外一个就是卤肥肠。”王立冬伸手拍了拍大徒弟肩膀,“想明白了,告诉我。”

六子挠了挠头,忽然灵光一闪道,“师傅,可不可以两样一起选?”

“胃口不小。你要早出生几十年,我看你小子最起码会娶好几房姨太太。”

六子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乐的嘴都裂开了,燕子哼了一声,拉着新来的学徒认识烘焙机器去了。

六子暗叫一声不好,“师傅,你坑我!”

王立冬没搭理这二货,走上阁楼,找了个舒适的位置,搬过一张小饭桌,从口袋里掏出纸笔,落笔编写起了宴席菜单。

最近到他们食堂办各种席面的客人是越来越多,每次商定菜品,都要花费大半天时间。

他准备编写几套价格不同的菜单出来,做成宣传单,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当广告纸用。

忙完午市,王立冬正准备睡个午觉,门卫找到他,说是他大哥找。

他来到后门,就见便宜大哥一脸兴奋的在门前踱来踱去,“哥,遇上什么喜事了?”

刘运昌见到弟弟,高兴道,“洪昌,电视机票搞到手了。”他说着从上衣内里的口袋里,掏出一张小票纸递给了他,王立冬接过看了下,“宁国市第一商业局....电视机购买票....金星牌14寸黑白电视机一台.....一九八零年底止”

“哟,还是明珠产的,花了多少钱?”

大哥一脸肉痛道,“整整520块。”

“电视机要多少钱?”

“我已经问过了,485块。”

“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晚上回去给你。”

何运昌急道,“别啊,现在不是休息吗,走,回去一趟,我都请了半天假了,下午我们就把电视机买了。”

王立冬有些哭笑不得,不就一台破电视,至于这么着急吗,“妈知道我钱都放哪了,你回去让妈拿就行了。”

“洪昌,一起回去,待会买电视的时候,你帮我一起参谋参谋。”

“这电视有什么好参谋的,你给钱,营业员给货。”

熬不过大哥的死缠烂打,兄弟俩一起回了趟家,揣上五百块钱,来到了宁国市百货商店。

购买过程不算愉快,便宜大哥有些吹毛求疵,第一台电视机的纸外壳有个撞击的凹坑,担心电视机受过内伤,让营业员换了一台。

第二台封口胶带被人划开过,大哥担心电视机被人调过包,死活要再换一台。售货员明显很不耐烦,告诉刘运昌就剩下两台,要么这台要么就是刚才那台。

俩人互不相让,各种器官、对方祖宗纷纷脱口而出,眼看两人就要动手时,商场经理正巧经过,上前劝了一番,让人换了一台新的电视。

王立冬见到包装箱完整,就提着电视机往商场外走,刘运昌忙喊道,“洪昌,快放下,让我看看。万一有问题,出了商场,他们肯定不认。”

王立冬道,“出了问题,算我的。”

一台电视机,至于吗。就算运气不好,挑了个坏的,就他的技术,分分钟搞定。

两人回到家,还没拆箱,刘母和大嫂正巧从外面回来,看到桌子上的电视机,都是惊讶不已,刘母皱眉道,“哪来的?”

大哥刘运昌拿着剪刀,小心划开封口,“当然是买的。金星牌,14寸。”

“花了多少钱,你们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

“电视机485加上电视票520,总共1005元。”

“运昌,你哪来那么多钱?”

“我和洪昌一人一半。”他对着媳妇道,“快去倒两杯茶,没见我们俩出那么多汗。”

“哦哦。”英子赶忙倒了两杯茶给两人,然后稀罕的盯着电视机包装打量个不停。

王立冬喝了杯茶就准备回单位了,便宜大哥忙出声喊住他,时间还早,不如把电视机安装好了再上班。

他找到说明书,让大哥按着说明书,一步一步安装,“很简单的,就是小学生都会弄。”

等王立冬回到单位,都已经三点半了,下午觉算是泡汤了。

“师傅,”六子找到他,表示要学习颠勺和颠锅手艺。

“想好了?”

“想好了!”

他欣慰的表扬了六子两句,然后到仓库里找了个破铁锅子,装了小半锅黄沙,把颠锅颠勺的技巧和手法,和六子细细说了一遍,“每天早中晚各半小时,先练三个月。”

三个月,六子一脸苦逼道,“师傅,怎么才算合格?”

王立冬指着铁锅道,“装满黄沙,来一次大翻锅,一粒沙子都不掉,算你合格。”

大翻锅是将锅内原料一次性做180°翻转,也就是说原料通过大翻锅达到“底朝天”的效果,因动作和翻转幅度较大而称为大翻锅。

“一粒都不掉,这....不可能吧,谁能做到?”

王立冬指着破铁锅道,“去装满沙子。”

六子一下来劲了,端着破铁锅小跑着出了后厨,没一会儿端着满满一锅沙子回了后厨,王立冬接过铁锅,看了眼工作台,对着六子道,“擦干净。”

“好嘞,”六子拿下肩上的抹布,利索的把工作台擦得锃亮,“师傅,好了。”

王立冬站到工作台前,轻抖手腕,‘唰’一锅子沙子腾空半米,来了一个360°翻转,然后乖乖落入锅中。

一旁的苏猴伸手摸了摸工作台,干干净净,没一粒沙子掉落。

“啪啪啪!”后厨同事们纷纷鼓掌叫好,这一手实在是太漂亮了,有几个厨子和学徒有些手痒,挨个上前接过铁锅,也照着来了一遍,无不掉的满台子都是沙子。

苏猴推了推老秦,怂恿道,“老秦,你应该没问题。”

老秦笑呵呵道,“我要能办到,早去宁国饭店了,哪会窝在咱们二食堂一辈子。”

等一众人过了手瘾,王立冬看着六子,道,“还有问题吗?”

六子慌忙摇头道,“没了,师傅。”

...........

老刘家买了电视机的事情,一下午就传遍了新民巷,明珠产的,还是14寸的,比老秦家的电视足足大了2寸。

等吃好晚饭,老刘家大院里坐满了来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刘母和大嫂英子忙的脚不沾地,给一众邻居端茶送水,而刘运昌则是把电视机搬到了院子里,拨弄天线好几分钟了,可电视画面依旧模湖不清,急的他慌汗淋漓,衣服全都被打湿了。

“运昌,电视机不会坏了吧?”

“运昌,要不找小秦,他应该会调?”

刘运昌听到小秦两字,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般,瞬间炸了毛,轻拍了下电视机外壳,“我这电视可是金星牌的,小秦他懂个p!”

这时,电视机屏幕上的雪花忽然消失了,一众邻居急忙喊道,“运昌,别动。”

“别动天线。好了。”

何运昌探头看了下屏幕,已经能看清人脸了,一个主持人正‘呜哩哇啦’说着听不懂的鸟语......他呼出了一口大气,总算搞定了,直起腰,只觉一阵酸痛,敲了两下,接过媳妇递上的搪瓷杯,灌了两大口。

“运昌,这说的哪里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刘运昌拿起桌上的报纸,看了下电视节目单,“叫做,英语讲座,歪果仁说的话。”

“哦,怪不得我听不懂。”

“这14寸的看着就是亮堂。”

“比老秦家的电视,好像清楚不少。”

“这个可是明珠产的,金星牌的,名牌!”

刘运昌听着众邻居们的溢美之辞,就像是吃了颗十全大补丸,腿不疼了,腰不酸了,背都能挺直了。

王立冬干完私活已经过了九点,等回到家,发现院子里挤满了男女老少,把院子堵得严严实实的。

“洪昌,回来了。”

“哟,洪昌回来了。”

一众邻居立即识趣的让出一条过道,王立冬笑着和邻居们打着招呼,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厨房门口。

正在厨房忙活烧水的刘母听到动静,探身往外看了看,发现是小儿子回来了,忙起身来到厨房门口,“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

王立冬停好车,走进厨房,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咣咣喝了几口,“今晚跑了两个地方。”

刘母心疼道,“你白天上班,晚上又忙到这么晚,听妈的,以后少接点私活,别把身体弄垮了。”

“嗯,知道了。”王立冬没解释什么,答应以后会少接些私活,这时,大嫂拿着两热水瓶进了屋里,见到他打了声招呼后,抬腿掩上了厨房门,刘母忙招呼儿媳,“水刚烧开了,可以灌了。”

大嫂的笑脸立即消失不见,这一晚上的,电视没看上几眼,光忙着端上送水了。

刘母哼声道,“才一天你就受不了了。英子,我告诉你,以后天天晚上都这样。”

大嫂一脸抓狂道,“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不买电视了吧。不是买不起。想看电视,去邻居家看就是了,非要自己买一个,还是14寸的,这下好了,全挤到我们这了。其他家都舒服了,就我家遭罪了。”

大嫂一声唉呼,早知道就不怂恿运昌买电视机了。

王立冬讪笑两声,这里边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等到十点,电视机上跳出一张圆圆的‘测试图’,一众邻居才依依不舍,起身散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大哥刘运昌哼着小曲,踱进厨房,见一家都在,立即兴奋的说起了刚才电视里放的霉国故事片,“这霉国人胆子可真大,一艘小船就敢环游世界....”

刘母出声打断了大儿子的话头,指着院子里满地的垃圾道,“我和小英累了一晚上了,你去把院子扫干净了。”

刘运昌探头看了眼院子,对着媳妇道,“英子,去把院子扫了。”

英子瞅了眼刘运昌,拎着两热水瓶就往自己屋走。见媳妇竟敢甩脸子,刘运昌嘿了一声,“英子,我的话你没听到啊。”

刘母伸手揪住老大耳朵道,“英子累了大半天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自己扫去!”

“哎哎,放手,妈,我扫,我扫。”刘运昌怏怏拿起扫帚,滴滴咕咕出了厨房....刘母见到他在一旁幸灾乐祸,立即指着他道,“你也去帮忙,把电视机搬进屋里去。”

王立冬无语,刚才还说自己太辛苦,这才几分钟,说翻脸就翻脸。

您老最大。

惹不起。

他来到大院,把电视机搬回客厅,然后准备洗澡睡觉,便宜大哥忙出声喊住他,“洪昌,过来过来。”

“什么事?”

“咱们这台电视机,有毛病。”

王立冬一脸不解,这都放了一晚上了,哪里有毛病了。

“天线不好使...我师傅家也是金星的,画面可比咱们家的清楚多了。”刘运昌巴拉巴拉描述了他师傅家电视机画面如何清晰,声音如何立体洪亮....王立冬立即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就是怪他在商场的时候没检查电视机,买了个次品回来。

看着便宜大哥那幽怨的小眼神....多大点屁事,王立冬道,“这事好办,你等等。”

他说着进了屋里,找到一沓信纸,花了几分钟,画出了‘八木天线’的制作图,刘运昌接过弟弟递上的图纸,“什么东西?”

“室外天线,有了这东西,起码能收到七八个电视台,而且画面音质比你师傅家的还要好。”

大哥刘运昌赶紧扔下扫帚,走进客厅,从头到尾仔细看了遍,很简单,就是几根金属管拼凑在一起,疑惑道,“真有用?”

“绝对有用。”

刘运昌点头道,“行,明天我去厂里把这东西做出来。这什么‘振子’,用什么金属都行?”

“铜的铝的都行。”

刘母提着两热水瓶走进客厅,看到兄弟俩凑一块滴滴咕咕,“有话明天再说。都几点了,快把地扫了,洗澡睡觉去。”

刘运昌立即拿着图纸,和老娘说了室外天线的事,刘母听完,马上放下热水瓶,取了老花镜仔细看了下图纸,刘运昌笑话道,“妈,你又不认得几个字,看了也白看。”

刘母瞪了眼大儿子,转头看着小儿子道,“洪昌,这东西哪来的?”

王立冬早就想好了借口,“上星期我去一老教授家烧席面,无意间在他家一本杂志上看到的。”

刘运昌见老妈脸色凝重,忙询问,“妈,怎么了?这图纸有什么不对?”

刘母摆手道,“这室外天线要是真的有洪昌说的那么好,你们说家里有电视机的,会不会都买上一个?”

王立冬暗竖大拇指给刘母一个‘赞’,不愧是敢在六七十年代‘偷鸡倒把’的老江湖,这眼光就是犀利。

刘母马上询问大儿子,一个室外天线大概的成本,刘运昌看着参数,粗略估算了下,用铝管的话,材料费加一块也就四五块钱,要是用铜管就有些贵了,起码要十块钱。

“洪昌,你看杂志的时候,上面有标卖价吗?”

“好像是80块钱一个。”

母子俩眼神大亮,刘母叮嘱大儿子一定要保密,加工的时候躲着点,别让人知道了。要是这东西真的有用,那绝对能大赚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