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玄幻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第802章 自从赶我出家门,他就没了这权利

贵洲一处建筑工地

周志刚正带领着自己班组,和其他二十五个班组,共计3000余人,热火朝天忙碌着。

76年5月,贵洲的工程建设吃紧,上面决定从隔壁的川蜀调一批老工人支援。周志刚这个八级瓦工兼工作积*极分*子赫然在名单上,他得知后,大喜。

从川蜀道贵洲,对别人来说是个苦差事,可对他来说却是梦寐以求,甚至有种喜从天降的感觉。

因为女儿周蓉就在贵洲。

等大部*队赶到贵洲第二天,周志刚就向队里请了五天假期,女婿干了件蠢事,被抓好几个月至今没放出来,他实在是放心不下女儿。

等赶到周蓉的住处,见女儿一脸憔悴,整个人都瘦脱相了,责怪的话,瞬间又咽回了肚子里。

周蓉见到父亲,既惊喜,又惊讶,“爸,你怎么来了?”

周志刚冷哼一声,自顾自走进了山洞里,走到饭桌边找了凳子坐下。

周蓉高兴的给父亲倒了一杯热茶,父女俩干坐了一会儿,周志刚没憋住,先开了口,“化成怎么样了?”

“这些年化成的表现非常好,他单位已经同意出面了,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放出来了。”

“这就好。”

周志刚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着便细问了火车站来龙去脉,等周蓉讲述完,他严厉批评了夫妻俩,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却依旧没吸取教训。

冯化成四十好几的人,做事依旧那么冲动不考虑后果,而周蓉作为他的妻子,应该及时阻止这种冒险行为。

周蓉这次倒没顶嘴,而是顺着父亲说了两句软话,接着又问起了母亲和玥玥的情况

等周志刚探亲结束回到单位,没过半月,周蓉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冯化成已经被释放,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冯化成偷偷去了京城,她已经请假,准备走一趟京城。

直到年底,周志刚才收到了女儿的回信,冯化成因为参与敏*感事件,又被抓了起来,她人已回到贵洲。

周志刚放下女儿的信.半晌后,无力叹了口气。

“师傅,你的信,吉春来的。”徒弟郭诚笑着递上一封信,周志刚停下手里的活,接过看了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竟然是小儿子亲笔写给他的,自从父子俩闹僵后,小儿子就没给他写过信,平时的来信,老伴都是让小儿媳妇代笔。

他和副组长打了声招呼,带着徒弟到了临时用毛竹搭建的休息棚。

郭诚很有眼力劲地送上一杯热茶,周志刚喝了两口,暖了暖,撕开信封,就一张纸,粗略一扫.两行字。

没念几个字,周志刚激动地站了起来,看得一旁的郭诚有些莫名其妙。

周志刚重重拍了拍一旁的徒弟,开怀大笑道,“秉昆媳妇给我们老周家生了三个大胖小子。”

郭诚立即送上祝福,马p话不要钱的从嘴里蹦出来,周志刚兴奋的在休息棚转了两圈,忽然想到一件事,还没给三个孙子起名字。

以前他有想过几个名字,可都是不连号的,找郭诚要了新华字典,研究了好几天,才最终确定了周家第三代的名字。

月底,付丽丽休完产*假,重新回单位上班了。

这年代,产*假非常短,前后加一块儿总共才56天,不像几十年后,动不动就是上百天,有的省份甚至长达一年时间。

少了个帮手,可忙坏了周母,照顾一个孩子都挺吃力,更不用说是照顾三胞胎了,另外还得加上一个半大的冯玥,没两天就有些精疲力竭。

见此,王立冬和媳妇商量,给家里找个保姆,否则要不了多久,周母就得累趴下。

付丽丽想了下后道,“我倒有个合适的,就是以前我家的保姆,叫张姐,她在我家做了将近二十多年保姆,我就是她带大的,前些年我爸妈去了农场,她就回了农村老家。

今年过年的时候,张姐听说我爸妈回来了,就来吉春看了我爸妈,还问能不能回来继续做保姆,可我爸妈没答应。”

“你爸妈为什么不答应?”

“他们担心会被扣上乱七八糟名头。”

这是吓破胆了。

王立冬又打听了张姐的一些情况,48岁,丧偶,老实本分,家里二子一女,都已经结婚。

听起来不错,王立冬打算试试。

第二天他和老娘说了一下请保姆的事,周母听说一个月要付50块的工钱,就有些心疼,“要不让春燕妈过来帮忙,她白天也没多少事。”

王立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别,能花钱解决的事,千万别用人情。将来等还人情的时候,就得加倍还回去。”

周母不禁唠叨了两句,他们光字片大多都是关内过不下去的,才来到吉春讨生活的苦哈哈,这么多年,都是靠大家帮衬才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你帮我,下次我帮你,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

王立冬不想欠乔家人情,欠别家还好,乔春燕家人情实在太贵了

话说乔春燕,如今又抖了起来,被报社辞退了半年后,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找了什么关系,摇身一变,成了吉春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乔春燕一下又成了光字片的焦点,邻居们纷纷讨论这位小太阳是如何咸鱼翻身的。

说法各种各样,有说运气的,有说靠真本事,最多的就是拉扯到男女那点事上。

“妈,乔婶可是有正经工作的,哪可能天天来帮忙。”

周母不死心,又提议在光字片找保姆,只要生过孩子的都会带孩子,每月二十块钱,大把人抢着干。

“妈,请保姆最好不要请熟人或者亲戚,要是人家干得不好,你是辞退还是留着?

留着吧,闹心!

辞退吧,闹僵!

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

周母看了他一眼,站起身就往厨房走,王立冬喊道,“妈,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你都打定主意了,还来问我!”周母忽然想起什么转过身,重新回到沙发旁,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来,“快给妈念念。”

“谁的信?”王立冬接过,一看笔迹,原来是周父的信。他打开信,一共两张纸,开头就责怪他隐瞒付丽丽怀孕的事情,这么大的事,竟然一直不告诉他,孩子都生下来了,才通知他。

问他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父亲?

周母瞪了小儿子一眼,她可记得清清楚楚,当初丽丽怀孕后,她就叮嘱小儿子,写信给家里人报喜。

王立冬敷衍道,“一时忘了.妈,别打岔。”

周母哼了一声。

王立冬继续念起了信,“.秉义秉昆下来,就是忠字辈,三个孩子的名字,我想好了,就叫周忠东、周忠方、周忠红”

起的啥玩意儿这是。

真要用了这么老掉牙的名字,等将来孩子大了,还不得埋怨死他。

“太难听了。还有,我怎么不知道我们家还有辈分一说。”

周母发表了下自己的意见,“听着挺大气的,而且你发现没有,三孩子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多好!”

“这都什么年代了,早不流行了。”他的儿子他做主,“名字的事,就不麻烦我爸了,当年他可是当着大家的面,把我赶出了周家的,还好意思给孩子起名字,厚脸皮。”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爸可是三孩子的爷爷,爷爷给孙子起名字,天经地义。”

“自从赶我出家门,他就没了这权利。”

周母还要劝两句,大孙子忽然‘哇哇’大哭起来,接着老二老三也有样学样,周母赶紧检查了一下,应该是饿了,看了下时间,已经快六点了,“丽丽怎么还不回来?”

“月底了,忙着做账做报表呢。我去冲些奶粉,”王立冬到厨房用温水,冲了三瓶奶粉.就算媳妇回来了,照样得冲奶粉,就算底子再厚实,恶虎也怕群狼。

“昆儿,奶粉冲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王立冬拿着三个奶瓶来到客厅,往三个小家伙嘴里一塞.世间瞬间安静了。

入夜,把三个小豆丁都哄睡着后,王立冬和媳妇说起了周父给孩子起名的事,“孩子的名字得尽快确定下来。”

半年前,两人就开始琢磨名字了,列了一大串起码有百来个,可如今都满月了,还没定下来。

忽然见媳妇欲言又止的样子,“你又想到什么好名字了?”

“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王立冬侧过身,“说。”

“秉昆,我爷爷奶奶就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我父亲,我爸妈只生了我一个.能不能.让老三跟我姓?”

呵呵,老丈人平时表现得很洒脱,对传宗接代的观念也是嗤之以鼻,原来全是装的。

见王立冬半晌不说话,付丽丽以为他不同意,“就当我没说”

他搂住媳妇道,“没有,我在想是让老三跟你姓还是让老二”

“你同意?”

“孩子跟你姓,难道就不是我儿子了?”

付丽丽紧抱住他,“老公”

“哇哇哇”忽然一阵大哭声响起,没一会儿房间内就响起了三重奏,王立冬有些咬牙

木材厂发工资日。

王立冬闲来无事,就跟着两发小,一起来到了财务室。

财务小王看到他,打趣道,“哟,王工今天怎么亲自来领工资了?”

王立冬扔了根牡丹给小王,接过工资单,看了眼最后一栏,实发工资:42元,就光秃秃的纯工资。

身后的赶超探头看了眼,忍不住骂了句国骂,两年前,他们家具车间,每月奖金加补贴,少的有七八块,多的都有十四五块。

自从三年前,厂长换人后,待遇是每况愈下,去年还有粮食补贴,虽然就2.1元,但蚊子腿也是肉,现在倒好,一毛都没了。

三人领好工资,骂咧咧出了财务室。

“我们家具车间辛辛苦苦赚的,都被他们活性炭给亏光了!”

“孙乌龟这王八蛋!”

孙乌龟,大家给现在的厂长起的绰号,本名孙启生,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人不高就一米五出头点,还是个驼背,最喜欢背着手到处溜达,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大乌龟游街

孙启生调来前,木材厂正准备扩建‘家具车间’,上‘组合家具’项目。这点子还是王立冬提供的。

可惜设备都到位了,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忽然一份调令,厂长高升一级,去了一家家具大厂当厂长了。

新来厂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组合家具’项目给否了,然后亲自引进了一个新项目,“生产活性炭。”

投资了三十多万,建了一座‘焖烧法活性炭生产车间’,1975年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为50吨。

第一年出口了20吨活性炭,换回了金灿灿的美金,孙乌龟受到了上面的嘉奖,这厮可得意坏了,厂里的质疑声消失得七七八八。

风头一时无两。

可第二年上半年,出口了30吨,退回了28吨,原因是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不达标。

只能出口转内销,可这东西,四海目前用处不多,集中于制糖、制药和味精工业,这些厂家都有固定的进货渠道。

一年多下来,仓库里积压了上百吨次品碳。整个红星木材厂一年赚的,基本都贴补这上面了。

回到车间,发现大多职工都在磨洋工,赶超叹了口气,觉得再这么下去,他们厂迟早会和隔壁的酱油厂一样,工资都发不出。

国庆觉得赶超有些杞人忧天,而且厂里亏不亏他们想再多也没用,又不是他们说了算。

三人正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就等到时间吃午饭。忽然门外传来一声大吼,“恢复高考了!”

“恢复高考了!”

赶超国庆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还真的恢复了。

王立冬前几年就一直在两人耳边唠叨,会恢复高考,两人要是想上大学,就抓紧学习。

刚开始两人还兴致勃勃,把自己以前的初中教材挖了出来,又问邻居朋友,凑了一套高中教材。

可学了没几天,就开始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等谈恋爱后,都抛到了脑后,有了孩子后,教材都不知道扔在哪个角落里了。

“2个月后考试?”国庆赶超对视一眼,没戏。

“秉昆,你参不参加?”

“废话,为了这一天,我都准备了五六年了。”

1977年12月,王立冬参加了高等招生考试,没有任何悬念,一个多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老丈人看着女婿的录取通知书,连连扼腕,398分,京大水木随便上,可志愿没填好,如今只能上哈大了。

而周家的两位尖子生,周秉义顺利参加了第一届高考,顺利考上了京大。周蓉却被冯化成拖累,审核没有通过。

第二年,资格全面放开,周蓉才有惊无险,考上了京大,和周秉义成了一个学校的同学。

周家两兄弟同时考上大学,一个是省状元,一个是京大,消息一下轰动了整个光字片,等周蓉也考上了京大后,周家老宅门前就变成了菜市场。

众人围在周家院门口,纷纷议论周家老屋到底有啥特别,否则整个光字片就他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一人忽然大叫道,‘我知道了。’

“快说。”

“咱们光字片,就周家建了两间房子,在咱们光字片属于独一份,咱们光字片的气运全都集中在了周家”

咦,好像有一定的道理。

讨论来讨论去,就这个说法最合理。

不少人都打起了周家房子的主意,正好老周家现在也没人住.

这天,王立冬一家正吃着晚饭,忽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保姆张嫂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陌生青年人,“你找谁?”

蔡晓光笑着道,“这里是周秉昆.”

“晓光哥,快请进。”王立冬站起身,来到了门口,请蔡晓光进了屋里,蔡晓光见周家一家子正在吃饭,有些不好意思。

“晓光,晚饭吃过没有?”

“吃过了。”蔡晓光和周母及付丽丽打了声招呼,再看了看躺在婴儿床里的三个小家伙,羡慕道,“你小子,真是好福气。”

“三个娃,吵得我头疼。”王立冬请蔡晓光来到了一角的会客区,上茶上烟,两人寒暄了两句后,蔡晓光递上一封信,王立冬接过看了下,是蔡晓光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恭喜,晓光哥。”

蔡晓光苦笑道,“我被京城电影学院录取了,可厂里不放人,说是因为我爸的原因。可我打听了,这次取消了证*婶,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和你嫂子说一声,让她跟她爸说。”

王立冬把录取通知书放进信封,“晓光哥,实不相瞒,我和我大哥的关系非常差,我那位大嫂.”

蔡晓光猛吸了两口烟,“你姐和我提过两句,我还以为是你和你爸闹翻了”他把烟pg摁在烟灰缸里,拿过信封站起身说了句‘我再想想办法’,就准备走人。

王立冬一把拉住蔡晓光,“别急,晓光哥,我还没说完呢。”

等蔡晓光重新坐下后,王立冬道,“你们拖拉机厂是市属还是省里管?”

“市里,怎么了?”

“这就好办了,我岳父有个学生在吉春政呋工作.”

“说的上话吗?”

“三把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