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红楼如此多骄 > 第790章 吴氏生非

第790章 吴氏生非

书名:红楼如此多骄 作者:嗷世巅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9 00:33:26

中左门附近的偏殿内。

忠顺王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眼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官员从外面进来,忙停下脚步追问:“如何了?”

“王爷尽管放心。”

来人冲着忠顺王一拱手,亢奋道:“下官刚起了个头,礼部官员便群情激奋,如今已选出几人作为代表去向大宗伯【礼部尚书】进言了。”

顿了顿,他又补了句:“督察院那边儿也不乏响应,预计会有不少人上折子参劾那焦顺。”

“好好好!”

忠顺王脸上烦恼尽去,扼腕冷笑道:“王琰老儿如今一心想递补内阁,方才被压了一头竟还能忍得住,若不给他些压力,他怎肯站出来与那焦顺打擂台?”

说着,又吩咐那年轻官员继续煽风点火,务必让朝臣们把火力全都集中在焦顺身上。

那年轻官员也不推辞,拍着胸脯满口答应。

若要让官员们群起响应支持忠顺王摄政,那他打死也不敢立军令状,但要说挑动群臣针对焦顺……

天下还有比这更容易的事儿?!

隆源帝还在世时,就有不少人隔三差五参他一本,如今隆源帝彻底咽了气,还不知到有多少人摩拳擦掌,想要将这‘祸国奸贼’明正典刑呢。

就这般,明里暗里也不知多少人串联,等到第二天参劾焦顺的折子足有几十斤重,领头的正是被下属群起逼宫的礼部尚书王琰。

其实王琰倒不纯是因为想递补内阁,求稳之下才任由焦顺出风头的,实在是他明里暗里试了几次,都被焦顺不软不硬的挡了回来,一时没能扳回局面罢了。

结果这一幕落在众人眼中,却成了贪图阁老之位,不惜于焦贼苟合的证据。

没办法,礼部本来就是反焦大本营之一,一丁点的错在礼部也会被放大,何况还是在这样重要的场合?

最后王尚书为了洗脱这个罪名,不惜一日三奏,言辞也是愈来越激烈的,指摘詹事府应该辅助太子,而不是喧宾夺主。

即便太子年幼难以主持,也该由礼部代为主理,而不是让临时加入其中的詹事府喧宾夺主。

在这群起围攻之下,那焦顺果然怕了,除了实在避不开的场合之外,平日里就在偏殿内关起门来写东西,也不知是打算自辩,还是想递折子喊冤。

反正是从心了!

自王琰以下无不弹冠相庆,心道这焦贼失了靠山果然不足为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接再厉,让皇后和吴贵妃看到民心所向众志成城,争取在新皇登基之前拨乱反正。

另一边忠顺王更是自以为得计,如今人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文理之争上,听闻皇后为此惶惶不可终日,正是自己暗中布局的好时候!

于是一面大肆拉拢中高层文官,一面暗中设法腐化龙禁卫将校。

又私下里运作,准备将孙绍祖调入京营三卫当中,充任实掌兵权的参将。

说实话,其中不少事情都做的很是毛躁。

可即便蒋先生劝他不要操之过急,应该春风化雨徐徐图之,他也是一概不理,只道自己如今便是世宗皇帝第二,莫说是私下里染指一些军权,便真就造了反,那不得人心的孤儿寡母又能奈他如何?

偏他一意孤行之下,效果竟还好的出奇。

文臣这边就不用多说了,连龙禁卫的将校也纷纷望风而投。

忠顺王见此,越发不理会蒋先生的劝说,骄狂之心一日胜似一日,渐有仿效世宗皇帝之意。

…………

一晃将近半月。

这日傍晚皇后难得闲下来,正揉着眉心闭目养神,忽闻报说吴贵妃来访。

皇后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起初吴贵妃还肯帮忙分担一些政务,但渐渐就不耐烦了,偏又咬死了不愿意启用贤德妃,直闹的她近来几无宁日。

但谁让她是太子的生母呢?

近日又益发骄横,听不得别人半句忤逆,连太后为贤德妃求情,都被她明里暗里顶回去了。

所以纵然心下埋怨,皇后也不好当面指出来,只能强打精神起身相迎。

吴贵妃进殿后粗疏一礼,便拉着皇后上下端详,啧啧叹道:“姐姐最近可是清减了许多。”

同样是浑身缟素,吴贵妃瞧着却是容光焕发,正应了那要想俏一身孝的说辞。

对她这明知故问的说辞,皇后只能回以苦笑,旋即岔开话题道:“妹妹今儿怎么有空来找我?”

“我来,自然是有好事!”

吴贵妃得意一笑,喧宾夺主的拉着皇后便往里间走,一边走一边顺嘴问道:“听说姐姐最近时常召见焦畅卿?”

“也不算时常。”

皇后先是敷衍着,等进到里间隔绝了视听,这才正色道:“忠顺王近来愈发狂悖,我在焦顺的建议下,让几个龙禁卫军官稍作试探,他竟照单全收,还怂恿那些人拉拢更多人入伙,按拉来的官职大小、麾下兵马数量给予赏赐。”

说着,她柳眉倒竖在茶几上重重一拍,咬牙道:“这分明是要反了!”

吴贵妃其实早知道这些讯息,毕竟她召见焦顺的次数只多不少,甚至到了被皇后和太后拐弯抹角提醒的程度。

如今不过是没话找话,好引出下文罢了。

结果见皇后这般恼怒,她又忍不住埋怨道:“我当时就说应该拿下这奸王,偏姐姐怕被人议论,生生拖到了现在。”

说着,又摆手道:“不说这些扫兴的,左右有焦畅卿和皇上布置的后手在,那奸王再怎么也翻不了天——姐姐快瞧瞧,看我带了什么来。”

说着,从袖筒里摸出一本百多页的小册子,献宝一般送到了皇后面前。

皇后虽伸手接过,却是满脸的哭笑不得:“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唉,我早说了,以后别再搜寻这种东西,若传出去……”

“姐姐先看了再说!”

吴贵妃打断了她的絮叨,见她依旧没有动作,干脆收手帮忙翻到了第一页。

见她如此,皇后只好心不在焉的低头看了两眼,原本以为又是吴贵妃从民间搜罗来的话本,谁成想那抬头格式分明就是一篇奏折,与自己珍藏的那两本一模一样的奏折!

“这是?!”

皇后吃了一惊,愕然抬头看向吴贵妃。

吴贵妃面露得意之色,微微扬起尖俏的下巴反问:“那位荣国府的三姑娘,姐姐可曾见过。”

“随侍在太子身边的那个?”

皇后自然是见过的:“我见的不多,但听说是位聪慧果敢的姑娘,就连南安郡主都甘愿听她的支派——这位三姑娘怎么了?”

“怎么了?”

吴贵妃伸手在那厚厚的折子上轻轻拍了拍,得意道:“那位三姑娘,便是这奏折里的女主角。”

皇后其实早已经预料到了,这本奏折的内容大概率和前两本相差仿佛,但却没想到故事里的女主角会是三不五时就能见到的贾探春。

不过她也知道,这三姑娘与焦顺已经订了婚约,只等下半年就要嫁入来家做兼祧,故此对两人提前私相授受,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正下意识想要低头看个究竟,却忽又听吴贵妃补了句:“里面还有另外一位女配角,是贾存周的小妾,名唤赵姨娘。”

“啊?!”

皇后刚垂下的头,又猛然抬了起来,惊道:“这…这也太……”

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她自然不会误会吴贵妃所说的女配角是什么意思。

可焦顺本是荣府家奴,能娶到府上庶出的小姐做兼祧,已经是足够令人啧啧称奇的事情了,却怎么还与未来岳父的小妾有所勾连?

不过转念又一想,焦某人能在灵堂里做出那样的事情,勾引旧日主家的小妾,似乎也……

就在她的震惊略略消退之际,吴贵妃又适时的不了最后一道:“这赵姨娘,正是那位三姑娘的生身母亲!”

“什么?!”

这下皇后彻底坐不住了,下意识起身震惊道:“那他们岂不是、岂不是……”

“所以说这又是一篇奇文呢。”

吴贵妃笑嘻嘻的捻了块点心,摆了四分之一放进嘴里,边用丁香小舌裹弄鞭笞,边含糊道:“姐姐看过便知,里面一波三折,竟比什么话本还要离奇,偏又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情。”

其实不用她多说,皇后也猜到这百多页内容,必然离奇曲折的很,下意识用拇指抹着侧边,却又迟迟未曾继续翻动,而是对吴贵妃道:“妹妹也是的,如今他为了太子能够顺利登基殚精竭智,你却怎么让他分心写这些东西?”

这话半是认真,半是为了遮羞。

“我还不是为了姐姐?”

吴贵妃闻言顿时不干了,将裹软了的点心吞下肚,嗔怪道:“我瞧姐姐都快把那两本奏折翻烂了,正巧他被我逼问不过,泄露了这桩风流往事,我才着令他抽空写了出来——我自己都没怎么看,就赶紧给姐姐送来了,姐姐却怎么还要怪我?”

说着,她也起身作势欲走。

“妹妹莫恼!”

皇后忙伸手拦住了她,看看手里的册子,再看看吴贵妃,最终还是红着脸扭捏道:“我知你的情就是了。”

“这还差不多。”

吴贵妃顿时换了一副模样,嬉笑道:“那我就先不打搅姐姐了,等明儿我再来,咱们好生聊聊。”

皇后见状又开口挽留,却被她再三婉拒。

最后只能将那册子藏好,然后亲自将吴贵妃送出了殿外。

等再折回来时,皇后看着藏册子的地方怔怔出了好一会儿神儿,一边觉得丈夫尸骨未寒,朝中内外交困,自己不该分心去看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边却又忍不住……

当初那梅夫人是为了保住儿子,这赵姨娘和三姑娘却又是为了什么?

梅夫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荣国府的三姑娘自己却是已经见了数面。

瞧着十分干练,堪称是贤德妃的翻版,且还更为英气三分,却怎么就肯和母亲……

当初就连焦顺,也不过是偶尔能见到了‘外人’,她抵触的心理要小得多,现在却是时不时就要见面,商讨铲除忠顺王的计划。

这让焦顺的形象在她心里愈发生动起来。

再要窥探他的阴私,羞耻感更胜往昔,也……更觉刺激非常!

咔哒~

一声轻响惊醒了纠结无比的皇后,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那藏书的所在,且两根柔弱无骨的春葱玉指,也已经搭在了那小册子的封皮上。

罢罢罢,昏天黑地的忙了这么些天,就当是临时调剂一下吧。

如此这般自我开脱了一番,皇后这才捧着那小册子到了油灯下,开始秉烛夜读。

结果首先看到的,却是赵姨娘试图暗害王夫人和王熙凤一事,她隐隐记起当初,似乎荣国府的太太传出过中邪的传闻,却原来根源在这上面。

皇后总体上还是一个正直的女子,对赵姨娘的行为自然很是鄙弃。

后来看到她在赵国基家的所作所为,更是义愤填膺,更对被母亲出卖的探春充满同情。

再后来看到探春舞刀弄剑试图报仇,又在桃花林中功亏一篑反而二次受辱,这种感觉便更强烈了,且也十分疑惑如此刚烈的女子,最后又怎么会与焦顺定下亲事?

等看到焦顺因为文笔不成,托请荣国府的小姐们代写文章,探春表现积极,态度也逐渐变化时,先是有些茫然不解,后来想到贤德妃身上,倒就一下子恍然了。

姐妹两个都是才女,对政务上的事情也远比一般女子更为上心。

而其中探春因为是庶出,多半更希望能一展所长。

但如今这世道,女子便如同贤德妃一般又能如何?还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只因为几句谣言,便陷入窘境难以挣脱?

偏那焦顺不以男女分人,肯倚重她的才华,再加上两人三番五次的……

这三姑娘会萌生出想要嫁给焦顺的,也便不足为奇了。

等看到最终两人私定终身,又逐步获得了王夫人和贾政的许可,皇后唏嘘的翻过奏折最后一页,心神久久未能从中脱出。

先前那两本奏折还只是猎奇与刺激,但这本小册子却当得起‘话本’之称,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未必及得上那些流传于世的经典,但却胜在言语朴实真切,再加上这故事的主人公就在身边,让人一闭上眼睛,就仿佛能看到故事里的点点滴滴,完全不需要像先前的奏折那样,还得费力去脑补。

只是……

带着这样清晰的印象,却让自己怎好再见那焦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