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香江之最强大亨 > 369、传媒集团的成员(7K大章,求订阅~)

书房内,楚欢与陈海潮两人相对而坐。

倒不是包天明三人不能听陈海潮的事情,主要是这件事情涉及到了陈海潮的家庭情况,所以有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的好。

“现在你在香江的名气已经随着九州的事情传开了,所以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呢,公开我与九州之间的关系,第二,就是解决你的身份问题!”

陈海潮脸上带着平静的表情,笑着讲道:“欢哥,选第二个吧,我知道现在还不是公开你跟九州之间关系的时候,如果公开了,我想不管是港府还是汇丰都会想办法压制你的生意了!”

虽然现在在香江,华资财团已经开始冒头,但英资财团依然是现在香江商界的龙头,包钰刚为什么能够成为香江的首富而没有受到打压,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包钰刚的背后站着的是汇丰。

汇丰拥有不少环球航运的股份。

可以说,包钰刚就是在英资财团的扶持下才真正成为香江首富的。

而楚欢不同,楚欢现在拥有的成就都是靠着他自己的能力打拼来的,而不是靠着汇丰,又或者是香江的某一家英资财团的帮助。

所以汇丰的沈弼之前才会不遗余力的去打压楚欢,虽然因为华业城的项目,楚欢与麦理浩还有港府的关系不错,但如果楚欢这边真正威胁到了英资财团的势力,楚欢肯定是会立即成为被打压的人选。

这也是为什么楚欢要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成立自己传媒集团的原因在之一。

现在是四月份了,距离和合国际财务危机也就五个月的时间了,楚欢要在这五个月内,真正的掌握到香江的宣传咽喉。

掌握了,香江的宣传咽喉,再加上明面上青春玩具与奋斗印刷厂的两万工人,才能够让楚欢拥有即便是港府也要忌惮三分的影响力。

也只有这样,楚欢才有可能收购和合国际,否则到时候说不得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但如果楚欢与九州的关系公开,那么即便是不用收购和合国际,整个香江也定然知道,楚欢将会是整个香江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一个没有受到港府或者英资财团什么帮助的华人,获得这样一个头衔。

到时候怕是英伦那边都要出幺蛾子了。

而楚欢就更没有可能获得和合国际了。

这件事情楚欢知道,陈海潮也知道。

楚欢摆摆手道:“你也不用替我着想,虽然会有些麻烦,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而且到时候加上九州电子的两个工厂四万工人,就算是港府想要对我做什么,都要掂量掂量。”

陈海潮笑着摇头道:“欢哥,真的不用,我们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其实在我去曰本之前,我已经把我老妈,还有弟弟妹妹已经送到北美去了!”

楚欢愣了一下,问道:“你老豆呢?”

陈海潮沉默了一下,讲道:“送到泰国去了,哪里是他的天堂,只要有钱,他是不会想那么多的。”

楚欢见陈海潮既然已经有了安排,也就没有继续在这件事情上矫情,而是开始跟陈海潮说起了正事。

其实这也是陈海潮所希望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家事被人频繁提起。

“欧美那边的市场你不能待太长时间,另外,香江这边的市场也不能放弃,当然了还有全球各地的市场,在将来随身听上市的时候,我希望九州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销售渠道了。”

九州录像机的火爆,给楚欢带来了底气,靠着这一个产品,九州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全球电子产品的销售渠道,而后续等随身听以及其他电子产品上市的时候,九州就不需要再借用松下与利丰的销售渠道了。

当然了,利丰的销售渠道肯定是要保留的。

对于楚欢来讲,九州电子最好的销售渠道是什么样的呢?

是垂直型销售模式!

制造,批发,零售为一体。

在将来,九州电子的产品由研发室进行研究与发明,自己的工厂生产,最后再由公司统一调配,在全球各地的兄弟音像进行销售。

当然了,到时候,兄弟音像也肯定是会进行N次分割的,最早被分割出去的肯定是录像带租赁业务。

只有这样,九州电子才不会在任何一个环节被人或者国家威胁到。

而九州录像机系列的利润,就是为了应付九州建立自己的垂直型经营模式的资本!

而九州电子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自己全球的营销点。

这个计划楚欢是跟陈海潮讲过的,陈海潮认真的点头道:“欢哥,你放心,公司那边根据你的要求已经有了完整的计划,而且我已经将这个计划上报给了乔约翰,甲库顾问公司的运营部对这个计划也是非常的推崇。”

楚欢点了点头,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关于你身份的问题,我已经帮你弄好了,你在欧美的这段时间,可以好好地看看!”

陈海潮点了点头。

既然正事已经谈完了,楚欢便和陈海潮两人走出了书房,正好曹云裳也已经回来了。

“工地那边的事情解决了?”楚欢笑着向曹云裳问道。

曹云裳满意的点点头,道:“也不看看是谁出马!”

楚欢哈哈一笑,几人围坐在一起,继续烤肉,喝酒.......

......

次日!

顾成曦来到了佳沪大厦,在楚欢的办公室内,见到了早已经等着她的楚欢了。

“有什么事情,不能等着回家以后再说啊,怎么把我叫到公司来了?”

顾成曦坐在楚欢的对面,眼神中有些慌乱。

楚欢笑着在自己的办公椅上站了起来,走到了顾成曦的旁边,双手放在顾成曦的肩膀上,得意的笑道:“你是不是忘了之前答应过我什么事情了?”

“答应你什么事情啊?”顾成曦慌乱的想要在座位上起来,却被楚欢狠狠地按在了椅子上。

“呵呵,这个时候再想跑,可就来不及了!”

楚欢的双手已经开始不老实了......

一个小时后,楚欢神清气爽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椅上,顾成曦则是面色潮红的在整理自己的头发。

“就知道欺负我!”顾成曦的一双桃花眼内,透露着风情无限。

楚欢则是得意的讲道:“刚刚你可是很开心的,要不要我学学你刚刚喊的话啊?”

顾成曦脸色大红,起身就要跟楚欢拼命,两人又是打闹一番之后,楚欢才跟顾成曦说起了自己让她来公司的事情。

“我准备让黑白影像收购《真报》!”

顾成曦听到楚欢这么讲,脸色顿时一变,惊讶的看着楚欢。

“如果这样的话,别人岂不是就知道《真报》的幕后老板是你了吗?”顾成曦忍不住的讲道。

楚欢笑道:“知道就知道吧,已经无所谓了,现在我准备将黑白影像......”

随后楚欢将自己想要成立传媒集团的事情告诉了顾成曦。

顾成曦惊诧于楚欢的计划,忍不住的讲道:“如果是成立传媒集团的话,那《真报》这边......”

楚欢安抚道:“放心,《真报》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成立传媒集团的想法,是要将这几家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也有利于管理!”

顾成曦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真报》的创办,顾成曦是看着他从无到有的,投入其中的感情自然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了。

现在听到楚欢这边只是进行资源整合,便于管理,平日里《真报》还是一个独立体,顾成曦自然就没有任何的想法了。

自己的担心没有了,顾成曦自然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新闻在香江的轰动性了,立即讲道:“独家交给《真报》来报道吧?”

楚欢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了,不过还是提醒顾成曦道:“不过不能做为明天的头版。”

楚欢明天还要跟利晓和,邵义夫去见沙雅呢,只有汇丰手中TVB的股份到手之后,这件事情才算是真正的敲死了。

顾成曦点头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

随后,楚欢向顾成曦询问道:“现在香江报社有哪几家是可以收购的?”

“你还想收购其他的报社?”顾成曦惊讶的看着楚欢。

楚欢点头,根据甲库顾问公司的调查,现在的香江,报纸行业那真的是叫一个乱套啊!

虽然《真报》现如今已经稳居香江报纸业第二档了,但跟整个香江的报纸行业来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香江虽然有文化沙漠之称。

然而、香江的报摊多如牛毛,摊档上五光十色的报纸杂志,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初到香江的游客,无不叹为观止。

据今年年香江年报统计,香江有报纸56份、期刊536种,有90余家国际通讯社、报刊和广播公司在香江设立办事处(记者站)。

若以一个城市而论,香江有这么多报刊及外来采访机构,堪称世界第一。

香江的报纸,有40家是以报道综合新闻为主的,两家财经日报,一家儿童日报,另20家专门报道娱乐新闻。

香江报纸一般由新闻、副刊、广告三大块组成,往往是副刊的篇幅多过新闻,不少时候,广告的篇幅既多过新闻,又多过副刊。

香江中文报纸的销量,最高为《东方日报》,日销25万份以上;其次是《真报》、《成报》、日销20万份以上;日销10万上下的有《天天日报》、《明报》、《新报》、《星岛日报》等,其余各报只有几万或几千的销量。

香江的英文报纸,老牌有英人办的《南华早报》、华人办的《虎报》。

日销长期在几万份徘徊,读者都是上流社会人士,故影响很大,新办的英文报纸有《亚洲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等。

香江报纸70年代的日常总销量为150万份,以人均摊,每4个拥有一份当日报纸。

以报社摊,每家报纸日销不及3万份,其中数家大报占去大半销量,若这样算,其余各报日销仅1万份。

所以根据香江现在的报业行情,一家《真报》并不能满足楚欢的要求。

顾成曦想了一下讲道:“如果真的是想要收购一家报社的话,我认为《天天日报》是最容易也最值得入手的。”

《天天日报》是在1960年11月1日创刊,是香江少数拥有悠久历史的中文报纸,其创办人是当时社会知名的韦氏家族,而韦家第二代成员韦吉泽,便是创办《天天日报》的人。

当时的韦氏家族主要经营制药业,并创办当时的二天堂药厂,由于其生产的药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国家,于是后来学习《星岛日报》的胡文虎成立了二天堂印刷有限公司负责印制药品广告纸。

当时的韦氏家族第二代成员韦吉泽在英国学习印刷学,这为以后创办《天天日报》打下了基础。

《天天日报》办报时的注册资金仅为5万港元,但韦吉泽把所学的印刷技术运用在报纸的印刷上,先声夺人地以彩色印刷开创报业历史,使当时《天天日报》成为全球第一份彩色印刷的报纸而一炮打响。

另外,其办报方针更是一改传统,将报纸杂志化。

尤其对当时的副刊进行改革,使其更贴近市民,内容大胆创新,使《天天日报》在创刊不久后,便日销4万份。

创刊一年之后,韦吉泽便将报纸交由其弟韦吉舜接手管理。

楚欢向顾成曦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天天日报》的新闻内容可以与《真报》互补,《真报》的优势在金融与娱乐这两块,《天天日报》的娱乐板块虽然也不错,但他们的报道方向更俗更假一些,不过《天天日报》最成功的还是他们在马经方面的报道,在香江几乎每一个赌马的人都会买一份《天天日报》。

其次呢,《天天日报》幕后的老板,韦氏家族的二天堂药厂的生意这两年出现了危机,韦氏兄弟一直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出手的话,基本上用120万就可以拿到《天天日报》了!”

顾成曦给楚欢分析道。

实际上顾成曦的分析一点错都没有,如果楚欢现在不出手的话,那么两年之后,韦氏兄弟也会将《天天日报》以160万的价格卖给了妙丽集团的董事长刘田就。

刘田就这个人在香江商界没有什么名气,但他却是第一个在鹏城进行土地投资的人。

只不过刘田就并没有借着这件事情成为香江巨富,也没有借着这件事赶上老家后来的发展,到了84年的时候,刘田就的妙丽集团便宣布破产了,在拍卖了大部分妙丽集团的资产后,刘田移民去了枫叶国。

而这个时候《天天日报》自然是再次易手,接盘人成了福利建筑的何时柱。

虽然何时柱这个人与刘田就一样在香江普通人当中名声不显,在后世说到香江名人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提起他,但这个人在后世却是香江商界一个声名显赫之人。

香江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福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建安保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委员会主席。

曾先后出任香江中华总商会司库、副主席、立法局议员、天天日报社长、临时立法会议员、立法会议员、劳工顾问委员会委员(雇主代表)、香江房屋委员会委员、香江广悦堂名誉会长。

同时在69年的时候,便已经获得香江太平绅士的称号。

如果何时柱的大伯能够活到建国之后,也肯定是一位非常大非常大的人物......

不过《天天日报》也没有在何时柱的手中待太长时间,87年的时候,被何时柱卖给了黄瑜郎。

但那个时候,《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已经来到1.1亿港币了!

从韦氏家族卖给刘田就计算,十年的时间,《天天日报》的市场估值增加了近百倍!

楚欢听完之后,讲道:“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以《真报》的名义向韦氏家族发起收购,看看对方什么价位吧!”

这件事情楚欢是准备交给顾成曦自己去做了。

顾成曦点点头,道:“没有问题,等到回到报社我便向韦氏家族发出邀请。”

楚欢继续讲道:“还有一件事情,现在香江的电影行业发展的欣欣向荣,但并没有一本像样的电影杂志这有些说不过去了,我觉着《真报》也可以出版一本电影杂志。”

现在的香江除了邵氏出刊的一本《南国电影》以外,便没有其他的电影杂志了,而《南国电影》也只是报道邵氏影业出品的电影算不上是真正的香江的电影杂志。

而楚欢要做的就是出版一份真正属于香江电影的杂志.......顺带手的也可以宣传黑白影像的电影。

至于香江那本知名的《电影双周刊》要等到79年的时候才会创刊的!

不过顾成曦接下来的话,却让楚欢有些大跌眼镜,因为现在香江已经有了一本刚刚创刊的电影杂志《大特写》。

而这本杂志的创始人唐淑璇其人也是一名电影导演,最有意思的是,她现在正在筹拍一部电影叫做《十三不搭》,主演有关妖精的父亲关讪,长腿美女叶楓,他们两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还有秋官与肥肥......

如果楚欢对香江电影再熟悉一些的话,就会知道唐淑璇创办的这个《大特写》其实就是《电影双周刊》的前身。

“那就问问能不能买下来,如果能够买下来就最好了,如果不能买下来,就告诉方建晖,全面封杀这本《大特写》不允许香江任何的电影演员,导演接受这本杂志的采访。”

楚欢此时无比霸气的讲道。

而此时的楚欢确实有这个实力,到了现在,楚欢在香江影坛的地位,早已经是一言定人生死的境界了。

顾成曦也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妥,点了点头。

“还有,也可以创办一本时尚杂志,专门为香江那些有钱女人准备的杂志!”楚欢继续对顾成曦讲道。

既然现在要建立传媒集团,楚欢自然是要想着办法将这个传媒集团的各个缝隙都给填补上了。

不仅是顾成曦这边的报纸与杂志,就连陈海潮负责的游鱼唱片都会被黑白影像给收购。

现在陈海潮的经历已经完全放到了九州与兄弟音像了,之前建立游鱼唱片是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有着这么好的销售渠道,如果不利用起来的话,实在是太吃亏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陈海潮那边根本没有时间管理游鱼唱片的事情,所以反倒不如将游鱼唱片卖给黑白唱片,以此来填补传媒集团的空隙。

而且当初陈海潮创办游鱼唱片的时候,担心香江这边的唱片公司对兄弟音像联合施压,所以游鱼唱片并没有挂在兄弟音像的名下,这样的话,黑白影像收购游鱼唱片也就不会牵扯出兄弟音像与陈海潮出来了。

游鱼唱片的管理与经营一直有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公司内除了顾小妹以外,便没有人知道陈海潮与游鱼唱片之间的关系了。

而且说实话,就算是知道也没有关系,公司之间相互收购吞并不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吗?

两人商量完这件事情之后,已经是中午了,楚欢与顾成曦两人一起走出了佳沪大厦,在附近找了一家餐厅,吃完午饭之后,顾成曦返回了《真报》,如果要并入黑白影像,那么《真报》那边肯定也会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楚欢则是返回了佳沪大厦,来到了甲库顾问公司,不仅是楚欢来了,方建晖在这个时候也已经来到了这里。

不只是顾成曦那边的《真报》有很多事情要做,楚欢这边同样是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

就在楚欢这边准备着合组传媒集团的时候,香江这个时候还没有媒体收到风,自然也就没有人报道了,不过现在的香江并不缺少新闻。

这段时间整个香江都在讨论的是,尖沙咀填海工程多出来的那17.4公顷的土地要拿出来拍卖的事情。

这其中最关注这件事情的有三家地产商。

第一件便是李家城的长实。

现在的长实只能在香江的地产公司中排到中等水平,但此时却没有什么人敢小觑李家城的能量,因为整个香江商界都已经知道,李家城与汇丰总经理沈弼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

这样的关系让不少人为之羡慕,同时也不能理解,沈弼到底是看上李家城哪一点了。

这个时候,李家城也正在汇丰与沈弼商讨着这件事情。

“沈总,收到消息,楚欢已经决定将会代表恒隆地产参加这个月底港府举办的拍卖会了!”

说道楚欢的时候,李家城的心中难免有些打鼓,对于尖东的发展,李家城是十分看好的,也希望这次拍卖的尖沙咀的地皮,能够助长实再上一个台阶。

本来李家城之前对尖沙咀的这块地虽然是有些兴趣,但不会太大,李家城最想要的还是华人行。

可惜的是,在华人行的争夺中,自己即便是有沈弼的帮助,最终还是输给了楚欢,所以就只能是将目光放到了尖沙咀。

但让李家城没想到的是,楚欢现在竟然也惦记上尖沙咀的这块地了。

沈弼却不在意的讲道:“楚欢这个人的野心虽然很大,但是整个尖沙咀的填海工程有17.4公顷,所以长实只需要在保证买到自己所需要的地皮之后给楚欢的恒隆地产增加一些麻烦就可以了。”

现如今香江地价最贵的自然是中环了,在70年的时候,置地在官地拍卖会上,以2.58 亿元的高价,投得中区海旁一幅占地53000方尺的新填海地,平均每方尺地价4868元,创香江有史以来的最高地价纪录。

但随着股灾与石油危机的相继到来,香江的地价已经开始回落,现在也不过是在重新攀升。

尖沙咀虽然现在极具发展潜力,但跟中环相比,还是无法相比,就拿商铺来讲吧,在尖沙咀73年巅峰的时期,一间2400方尺的商铺,售价也不过是28万港币,折算下来每方尺也不过是117港元每方尺。

虽然进入了75年后,香江的房价有所回升,但港府拿出来的这块地,均价应该是在120-150之间。

如果再算上印花税,那就会更高一些了。

地价虽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但是将这块土地买下来进行开发的时候,那就是一笔天价了。

另外港府也是特意将这片地分成了二十九块土地进行拍卖,为的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香江的地产商加入进来,借此提高香江的地价。

所以沈弼才会非常笃定的告诉李家城,只卖自己想要的那块地就可以了,不用想其他的。

李家城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笑着与沈弼讲道:“是我之前想的有点多了!”

沈弼哈哈一笑,道:“那可是17.4公顷的土地,放心吧!”

不过随后沈弼又对李家城讲道:“尖沙咀那边只是点缀,你真正要做的还是要在中环站稳脚跟!”

李家城微微额首道:“我明白,现在我已经开始物色中环的大厦了!”

沈弼露出满意的神情:“希望你能够向所有人证明,我沈弼没有看错人!”

而除了长实以外,之前所讲的信和地产自然也在关注着这块地了,同时还有香江的另一巨无霸地产公司同样如此!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