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四十三章 川剧故事

第一千四十三章 川剧故事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9-09 01:09:35

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第一千四十三章川剧故事“咱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川剧名伶老艺术家的故居。”因为是要林婉秋过淘宅子的瘾,杨德全和周至林婉秋同车,一路介绍道:“欧阳友鹤这个名字,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周至知道的唱川剧的人物就是关妈,此外一无所知,林婉秋就更是一点不了解了。

杨德全说道:“欧阳友鹤艺名叫做‘筱桐凤’彭州人。少年时代在蛮州、资阳河一带搭班,博闻强记,潜心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他是戏剧天才,戏路宽广,文武兼备。不管是闺门、青衣、鬼狐、刀马、花旦、奴旦,堪称样样皆能,文武兼备。”

“他唱腔既朴实刚健又流畅舒展、韵味醇厚又独树一帜,在保持高腔的共性的同时,又能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能够将戏剧角色揣摩透彻,做到表演情绪饱满、气脉连贯,内心活动丰富多彩;做派却又讲究规范,程式的选择运用得心应手。我说这些你们能够理解不?”

“差不多能够明白。”周至开车跟着前头费观的苏联大皮卡:“就和书法一样,处处依循章法,却又能够表达出自己的个性,这是带着镣铐跳舞,一等一的功夫。”

“跟肘子说话就是不累。”杨德全笑道:“就是这个意思!”

“除了唱功,他对川剧的剧本、表演、舞蹈、服装、化妆都加入自己的独到见解,积极改革创新,为川剧作出了很大贡献。很快在‘资阳河’就崭露头角、拔节冒尖,达到了‘开锣取胜’地步。”

“杨大师,什么叫开锣取胜啊?”

“哦,这个是票界的术语,意思就是角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不用看到人,听到声,只要开场锣一响,就能赢得满堂的喝彩,这便是‘开锣取胜’。”

“原来是这样啊。”周至笑了,后世有一个词叫“脑残粉”,这些可不就是脑残粉吗:“大角儿的话,应该很有钱吧?”

“这还不算大角儿。”杨德全估计是个资深票友,聊起这些来如数家珍:“按照常理,在‘资阳河’这种乡班子演出,混成这样已经够了,可他总觉得非长远之计,虽然几出刀马旦、花旦戏很受当地群众的欣赏,却也出不了大名。”

“于是他就开始追求‘改戏’,改得最好的,是一出《金山寺》。”

“这出戏引起了一位姓杨的玩友的注意,这玩友后来和他成了好朋友,却又帮助他改了《锦江楼》,《乡绻图》,还指点他如何吐字行腔,看样子颇为在行。”

“直到有一天,他们喝茶闲聊,那位杨姓玩友才轻描淡写地提起:‘要是二天把你接到渝州,我看要唱红’。”

“欧阳友鹤深知渝州大码头的阵仗,不无忧虑的说:到渝州?这把水不好凫啊!’”

“杨某却好像很有把握:‘不怕得,你的《金山寺》文武双全,与众不同,在重庆包打响。’”

“不久,他就由人引荐到了山城渝州。事后才知道,引荐他的人正是那位姓杨的票友。”

“此人原来是重庆‘章华大舞台’的‘开报’——就类似现在的主持人兼现场导演,难怪他对川戏那么熟悉;同时又是剧场经理戴团长的结拜兄弟,难怪他敢打包票。”

“《金山寺》本来差不多是所有的戏班都有的武旦戏。舞台风貌、技艺也都是大同小异。”try{ggauto;} catch(ex){}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