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二十六章 破案快速

第一千二十六章 破案快速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6 22:04:55

因此当李乐山要求见一见这次私房菜的厨师长的时候,周至也逮住了机会,询问其这道怪味鸡里边的特殊之处。

张元福笑道:“这个菜的改进,主要是得力于我们在川南寻访红油鸡块的制作方法时,在古蔺找到了以前的传人,得到了鸡酥红油的做法。”

“鸡酥红油我们之前都听说过,但是具体如何制作,都是密不外传,无从得知的。”

“古蔺麻辣鸡也是当地非常出名的特色菜,其中有一家味道特别好,经过打听,原来是将烫熟的鸡肉取出后,将剩下的鸡骨、鸡油和不成块的碎鸡肉,加烫制鸡的原汤,加入八角,大料,葱段,花椒,以及菜籽油,用小火熬煮成鸡骨酱。”

“待到汤汁转做清亮后,将炸得的油过滤,放凉,再用几种辣椒末配置好的辣椒面加入其中,慢慢熬成红油,最后加入些白芝麻提香,就得到了制作这道怪味鸡专用的红油。”

“卖家的文化水平一般,只说家里祖传,根据做法,称这红油叫‘几熟红油’。”

“我们寻访到以后,方才知道这‘几熟红油’,一定就是‘鸡酥红油’的谐音,失传的‘鸡酥红油’的做法,到此才被重新发掘了出来。”

“除了怪味鸡,其余的如椒麻鸡,凉拌鸡,川北凉粉等菜品,都可以使用这个鸡酥红油,它的香味醇厚复合且融为一体,相比以前的红油,味型愈发突出了。”

要是换在以前,这就是商家的不传之秘,光着个配方,养活一家人就没问题了。

其实不光是厨艺,很多非物质文化技艺都是如此,比如周至现在已经十分擅长的书画装裱。

只不过都是小本生意,很多人家的后辈压根不当一回事儿,自己就放弃了。

这顿桌席上,类似的菜品和烹饪技巧还有很多。

李乐山就说道:“来之前在中国领事馆赴宴,有个叫刘若为的师傅,制作的鹅肝膏和张师傅你的差不多,不过他的鹅肝膏表面有些蜂巢,看上去不如张师傅这道,光滑细腻,口感也要好很多。”

“刘若为?”张元福一听就笑了:“论辈份他算我师侄儿,如今我们这一派在各领事馆干活的很多,他是我师叔曾国华的隔代弟子。”

“其实这个毛病很容易解决,蒸的时候把菜用盘子扣住,让水蒸气和滴水无法进入其中,蒸出来的鹅肝膏就细腻光生了。这都不知道,等有时间我告诉师叔,让他打为娃子屁股!”

这就又学到一个小技巧,虽然蒸鹅肝膏这种高大上的菜品对周至来讲几乎不可能做,不过蒸蛋羹想必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话间就见张元福端起了杯子:“我师父交代的老规矩,要保护舌头,一天不能过三杯。”

“这第一杯要敬主宾,欢迎大家来蜀都,要吃了川菜觉得不错,得便也替我们多宣传宣传。”

“今天的主宾可有点多。”周至笑道:“李教授,二哥三哥就是三杯了。”

“这样吧,我作为主人陪张大师一个,第一杯呢先敬大哥,第二杯敬二哥二嫂,第三杯敬三哥三嫂,之后张大师算完成任务,我再接着走个庄,这样可好?”

这安排就合理了,于是大家都叫好表示同意。

“有机会也要请张大师到我们港岛,海外走一走。”李乐海端起杯子笑道:“今天这桌宴席,也算是大开眼界,比粤菜鲍翅席分毫不弱,还多了无数山珍,换个地方怕是都吃不到如此生鲜的。”

“对的,我们都很喜欢这道松茸炒饭。”李乐水说道:“要在港岛吃到这个,可就太难了。”

松茸炒饭就符合那句装逼到极致的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料理。

松茸,云腿切细丁,用茶油和黄油炒香,下入隔夜米饭,加夹川特产盛兴隆酱油,翻炒,临出锅前撒上小葱花就得。

说白了就是酱油炒饭的升级版。

关键是鲜松茸就很难得,采摘到后再冰鲜状态下,也最好三日内食用,不然就会影响品质和卖相。

不过也有变通的法子,就是将松茸切片冷冻。

冷冻有一个好处,可以让松茸细胞内的水分结成冰晶,并且冰比水会膨胀,这样会导致松茸细胞壁破裂,效果就类似后世被吹爆的“细胞破壁”原理。

也就是说冻过的松茸在口感上比生鲜的略差,但是更利于细胞内香味物质析出,制作出的菜品却要比生鲜的更加浓郁。

以之烹饪对于卖相不那么要求整体性,更注重香味的菜品,也算是一种变通的“创新”,最起码让蜀都人能够吃到从理塘、凉山采摘来的“新鲜”松茸了。

但是即便是冻品也是有时限的,现在这样子,送港岛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等将来凉山机场开通到港的直飞线路。

三杯过后周至才开始打开主人的敬酒模式,上来首先就是道歉,算上军训,来蜀都都已经一个多月了,还没跟各位亲朋长辈拜望,很显然是失了礼数。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忙,甚至大家都忙,能够抽出点空来参加这次聚会,其实全靠周至的面子都不够,大家更多是看在李家三位少爷的面子上。

宴席到了中途,费观终于匆匆地赶了回来,进门第一句话就是:“肘子你可真能给我找事儿!”

“费叔辛苦了,这么快就搞定了?我都以为你今晚回不来了呢。”周至笑道:“正好,敬你一杯压压惊。”

费观给大家拱手:“抱歉抱歉,临时有点事儿,回来得晚了……”

“赶紧坐吧,先吃点东西。”李乐山说道:“其实我们都是当事人,当时在现场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其实要查起来不难。”费观说道:“能够开柜子的,总共就那几个人。”

“本来根据安保措施,打扫布置的时候,安保人员必须在现场守候,亲自将东西取出来,待到清洁工人打扫完成后,在将东西重新摆放回去,将柜子锁好。”

“也就是说这些文物,全程都有安保人员和清洁人员共同在场才行。”给自己夹了一块回锅肉,刨了两口松茸饭:“结果安保人员偷懒,将钥匙交给了清洁工自己打扫。”

“结果有一次清洁工病了,就让他儿子前来打扫。”费观说道:“这小子见机场贵宾厅管理松懈就动起了坏心,给文物拍了照,又到罗马广场外头的文玩摊子上找人复制,做好后又找机会去贵宾厅打扫了一次,将两件文物给掉包了出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