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略等于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略等于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6 22:04:55

周至倒是很乐意,这说明经过昨天一天的厮混,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相互间开得起这样的小玩笑。

“别闹了,晓薇跟我先去食堂了,你们打完水就快来。”刘家毓跟周至挥手:“对了肘子你想吃什么?油条豆浆还是包子稀饭?”

“刘家毓你好偏心!”李蕤先不干了:“凭什么他就不能吃馒头?”

“我就跟你们一样。”周至可不敢得罪女生:“不挑。”

“那今天就都吃好点!”刘家毓先白了李蕤一眼,然后决定了:“吃肉包子!”

“你们刚刚这是什么情况?”在去开水房的路上,周至问道。

“第一学期下来,大家全都胖了。”李蕤说道:“所以我们寝室里有新规定,大家相互监督,不能多吃,早饭不能没有节制。”

江舒意解释着:“家毓就是我们的管家,我们早餐的饭票都集中在她那儿,每天早上只能吃那么多,你来了算例外。”

女生们这样的玩法周至不懂,早餐一起吃,午餐晚餐难道就不能补回来?他对女生们的这项事业严重不看好。

“肘子你今天怎么玩啊?”李蕤问道:“要不你和我们一起去上课?”

“怎么可能!”江舒意吓了一大跳:“周至他有自己的事情。”

“他能有什么事儿?还不是到处逛着玩?”李蕤简直是个好奇宝宝。

经过昨天的相处,周至也知道江舒意应该只给室友们透露了自己做学生的那一面,别的全都没有说过,于是笑道:“上海古籍书店很出名的,我导师说有些资料那里可以找到。”

“你们什么资料那么难找?”李蕤问道:“要是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图书馆看看。”

“肘子要找的资料都生僻得很。”江舒意微笑道:“蕤蕤我们就不要自寻烦恼了。”

“说起来该去拜访一下你们裘主任的。”周至这才想起自己在复旦除了江舒意也不是没有熟人,不过一想起那个人又打了一下寒战:“算了算了,字库还没出来之前惹不起……”

“哪个裘主任啊?”李蕤不知道周至这说的是谁:“肘子你需要找什么资料啊?”

“我找的资料是关于汉字诠诂一类的,这会是我将来的研究方向,当然也包括各种古典文学资料,比如历朝诗歌之类,也可以从中研究出古代音韵的流变。”周至解释道:“一般的资料蜀大也有,找不到的那些就只有在首都和沪上了。”

“比如你们复旦,收藏有古籍四十万册,其中宋元明刻本就有一千多种,抄本,稿本就有两千多种,清刻就更多,光孤本,稀本,精本,批校本就有三千多中,最成系统的,也是我最关注的是诗经类的图书,还有各地方志,明清文集。”

“啊这……”李蕤都傻了:“我们图书馆还有这么多古籍?那我们的图书证怕是借不到这些……”

“所以我说别自寻烦恼嘛。”江舒意笑道。

“那肘子你说的裘主任又是谁啊?”

“你们复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所中心的裘锡圭教授。”周至说道。

周至和裘锡圭的交情,始于关于《神乌赋》的“佐子”二字的考证,不过那只是周至偶然间“捡了一个漏”,比裘老的水平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

不过周至是搞训诂学的,所谓的训诂,是研究字音和字意的学问,但是周至认为仅研究字音和字意,是搞不好训诂学的,必须从古代文字起源里寻找起。

这里的古代文字不光光指的小篆以后已经具体成型的汉字,而是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战国诸国国文字、青铜鸟篆、漆书、简牍、石印、帛书等等开始……

裘锡圭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对以上古文字都颇有造诣,和辜老的学问合并起来,差不多就是如今古汉字研究的全貌。

而且和辜老的学问“外溢辐射”一样,裘老研究的古文字学,学问也辐射到了先秦史、秦汉史,同样是研究先秦汉代文史典籍的权威专家。

他的《文字学概要》和《古文字论集》,裘老也列为了周至的必读书目予以拜读,然后周至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一些方法论,也要写信和裘老请教。

甲骨文一共能够采到的单字有四千五百个左右,裘锡圭之前,为人解读考释的大概两千左右,而为学界公认的只有一千左右。

不认识的那些大多数是“专名”,郭沫若认为其为“地名,人名,族名之类,其义可知,其音不得其读。”

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甲骨文中大多数文字已经被翻译出来,不过许多在商代以后不再使用的文字,就很难找到它们字形的演化线索,也很难从后世文字中得到印证,研究起来难度相当大了。

裘老当时就独辟蹊径,利用“学科联动”,破解了不少疑难文字。

比如他的第一篇关于文字考释的论文,就是以商代刑罚为研究角度,总结为《甲骨文中所见商代五刑》,相当可观。

因此当周至起意搞了一套甲骨文字根研究,裘老就非常重视,还写信给辜老让他给周至“减减负”,让他能多花一些时间在甲骨文上。

辜老反手就给周至加了一门课,还不是当学生,而是当老师,让周至想说“我真的会谢”。

虽然在信件往来当中,周至称呼裘锡圭为“裘老”,但裘锡圭的年纪其实并不大,今年刚刚六十,在学术生命上,只能算是“年富力强”。

裘老之前在北大,现在在复旦,不过周至有点不敢去见他。

因为一去见他,裘老肯定就要和周至撕扯复旦古籍数字化这个大课题。

四十万册的古籍资料要扫描成数字图书馆,瀚文三期大字库和相关扫描识别翻译软件出来以前,周至想都不敢想。

何况裘老肯定还要和他拉扯甲骨文字的“系统化”课题,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关于甲骨文的专用字库,这个研究虽然周至也非常有兴趣,但是真不是在瀚文三期完成以前可以开工的……

但是裘老认为既然周至都开始研究字根了,那就略等于给甲骨文赋予了偏旁,有了偏旁就略等于文字已经可以检索,可以检索就略等于文字研究体系的成熟,体系成熟就略等于可以搞字典……

所以周至就该出一本《甲骨文字典》,惠及诸多学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