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两百四十九章 平心静气

第两千两百四十九章 平心静气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6 22:04:55

例如周至收藏的元景德镇青花龙纹荷叶盖罐,和上一世的元鬼谷子下山大罐相当,鬼谷子下山大罐拍卖最高价是二点三亿,但是上一世同样出名的鸡缸杯,拍卖价格竟然高达二点八亿!

很多外行人往往以个头论价值,殊不知古代瓷器越小越精细的价值越高,至少在明后,都是杯子最贵。

如明代成化的杯子,在明代后几朝就已经非常贵了,藏家往往爱逾珍宝,一个小杯就能抵一座宅邸。

而厉佛磐旧藏里的四个明代杯子——成化斗彩葡萄纹马蹄杯,宣德斗彩花蝶纹斗笠杯,嘉庆斗彩人物缸杯,万历青花五彩婴戏纹莲子杯,无论哪一只都不比鸡缸杯差。

尤其是成化斗彩姹紫的那只葡萄杯,其珍稀程度远比鸡缸杯还要高,清三代皇帝举国搜求,搜求不得就命官窑仿造,过过干瘾也好的那种。

而剩下的八只清代杯儿,乾隆的那三只,和上一世在港岛曾经拍出的杏林春燕碗级别品相差不多。

杏林春燕碗,那也是拍出了一点八亿的极品。

至于康熙斗彩的三只和雍正珐琅彩的两只,现在在港岛都能拍出三四千万,再放二十年,比杏林春燕碗只高不低。

也就是说,这十二只杯子,现如今在港岛的拍卖会上,价值都在六个亿以上,放到后世更将高达小三十亿!

就算是乱世的古董再不值钱,这十二个杯子在当时亦属于天花板的级别,价值不菲还方便携带,因此大家都朝军费筹措上猜测。

只不过事情过去了许久,真相如何,可能只有地下的前主人才知道了。

周至知道二老喜欢什么,这次都不用带礼物,将这十二只杯子带回来给二老观赏一番,比什么都值当了。

“另外还有这四幅卷轴。”周至笑道:“我可是一直没有开封的,就为了让二老从头到尾结结实实过场瘾!”

作为关心周至的老家人,当然能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结合周至前两天的表现,四表舅妈就笑着揶揄道:“有没有可能是知道自己心神不宁,不敢启封?”

“东西带来了吗?那就开始吧。”见识过十二只珍贵的杯子后,四表舅早就对那四幅卷轴迫不及待了。

周至这才打开箱子,将四幅卷轴都取了出来。

而在另一边,四表舅也把录像机打开了,这也是一直应故宫和国博的要求,留下扬工修复技艺的精要,以供后学参考。

卷轴外面使用麻布布筒包裹的,里面是细布,细布打开。露出了原封的锦带和收束的绦带。

所用的绫锦纹样繁复而特殊,绦头上用缂丝增加了云纹如意等图案,一来是其加固的作用,二来方便手工操作。

虽然没有金珠宝玉的装饰,但是四表舅和表舅妈一眼就看出,这是清中早期宫庭内府的工艺。

“肘子,不知道该夸你还是该骂你。”表舅妈又好气又好笑:“性子当真是越来越端稳了,你是怎么能够忍到现在的?!”

“我在纽州曾经开过一卷。”周至赧笑道:“打开看了边裁发现有点碎,就没敢展开,带回国后一直东奔西跑忙到现在。”

“那就先从你开过的那卷开始吧,小心点。”四表舅说道。

四表舅家现在用的也是周至发明的大号书画修复台,带背光的那种,周至将因为保管不善,已经有些肉眼明显可见边裂的卷轴小心地取出来,在修复台上慢慢打开。

打开的卷轴边缘,有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端秀的小楷写着一行字“《列女传仁智图》,鲁臧孙母,鲁公乘姒,魏曲沃负,赵将括母四幅,疑同宋临顾恺之本,可补宫藏,雨村识。”

“真的假的?”三人都给这小纸条吓了一大跳,大家第一个反应都是“不可能”!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据说,编写此书的起因是汉成帝沉湎于酒色,宠信赵飞燕姐妹,使朝政大权旁落于外戚手中,危及刘氏政权。针对这一情况,楚元王四世孙光禄大夫刘向采摘上古至汉代历史上有记载的贤妃、贞妇、宠姬等资料,编撰成《列女传》一书呈送给汉成帝,希塑他从中吸取教训,以维护刘氏政权。

西汉时期的宫廷动荡多与外戚有关。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向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赞扬的内容现在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待遇。

全书分作《列女传》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七卷,共叙述了一百零五位妇女的故事。

到了东晋,画家顾恺之根据书中的描写,以绘画的方式描绘了书中《仁智卷》上列女的故事,并在每节画后录其颂诘,注明所绘人物。

这就是中国绘画史上,与《女史箴图》齐名的《列女传仁智图卷》。

顾恺之的原图当然没有了,现在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是宋人留下的摹本,还是残本,其中“楚武邓曼”、“许穆夫人”、“曹僖氏妻”、“孙叔敖母”、“晋伯宗妻”、“灵公夫人”、“晋羊叔姬”七个故事保存完整,“齐灵仲子”、“晋范氏母”、“鲁漆室女”三个故事只存一半,而剩余的五个故事全部丢失。

“关于《仁智图卷》王老还有个发现。”周至一边轻轻展开图卷,一边说道:“后人装裱其实是将‘鲁漆室女’之右半,与‘晋范氏母’之左半拼接在一起,使人误以为是一个故事。王老发现了这个舛误,并提了出来。”

《仁智图卷》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馆藏,虽然是南宋宫院摹本,却也是最接近顾恺之笔法的摹本。虽说在选取题材和作画布局上都与传统形式相近,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不落窠臼。

因为故事都是人们熟悉的历史典故,所以顾恺之就并没有描绘这些故事的情节,而是注重描绘人物的表情特征,根据对人物的神态、身份,进行恰如其分的描绘。

在这套画卷当中,顾恺之摆脱了以往概念化的图解方法来描绘妇女形象,以自己对人物精神面貌的深刻理解作画,用艺术手法再现历史人物形象,描绘得十分生动有趣。

但是这是古本,又是历代皇帝都非常看重的画作,如果是发现了可供补续的内容,那么内府就没有不将之续到《仁智图卷》当中的理由。

“这个高士奇是有前科的。”四表舅拿手指点着小纸条上的名字:“此人胆大包天,也不是没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