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 高阳故里

第两千四百七十九章 高阳故里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31 22:55:13

“这么大的来头?!”周至看向麦小苗,心里都有点后悔了,就不该答应还要去首都了,这是起个大早却错过大集啊!

“要不肘子你留下来?”麦小苗一看周至这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让爷爷陪我一起去首都也是一样的。”

“那不行!”周至赶紧表态:“这头的事情交给蜀大和蜀博的学者,他们早都做得轻车熟路了,我们那头的事情全得靠你一个人,不陪着你我不放心。”

“所以还是你更重要。”

麦小苗心里顿时都要乐开花了,表情也变得有点忸怩起来:“哦,你们现在说这些我也不懂,我还是先去实验室做准备,你一会儿过来八系找我。”

说完扭头跑了。

“这就是麦院长那孙女?”旦增大师问道:“看着就像高中没毕业,这都学科带头人了?”

“所以老麦最早的想法就是错的。”蒋天晞说道:“现在科院也在讲打破论资排辈,但是再怎么打破,也不可能让这样的小姑娘带领科研队伍吧?”

“肘子,你们四叶草是怎么做的?”

“我们?”周至开玩笑说道:“我们简单,名誉什么的给不了人家,只好看活给钱,干得好拿得多。”

“你这就是胡说八道了。”蒋天晞能当院长的人,自然不会被周至这样的说法唬住:“你们那个实验室据说是搞前瞻性研究的,前瞻性研究,如何评估活好不好?还按活挣钱?”

“蒋院长你还别小看我们。”周至说道:“咱们现在真能挣钱了,最起码……电费可以自给自足了。”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给逗笑了。

旦增大师摆手说道:“咱们也别笑话肘子和小麦,要说经济效益,那真是我们系的大弱项啊,电费都不够那种。”

历史系是搞历史文化研究的,讲创收那就是大笑话了。

“其实我们现在主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好多组员都还没见过小苗呢。不过这样也挺好,小苗在技术上那是没得说的,起码从网络沟通内容上来看,大家都佩服她得很。没有什么跳反的现象发生。”

这个说得其实有点多余,现在四叶草集团内部就有个改自戈巴契夫和司机交换开车的笑话在流传——神经网络实验室的负责人有多利害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CEO都在给她打下手!

周至也有时间没有回到历史系来来,大家今晚也很开心,聊到的内容也大多围绕着他在凉山州做的研究在进行,周至也有不少问题积攒了下来,比如安宁河谷的大石墓研究,孔自丁自己就是当年的考察组组长,对于周至的问题随便都能够解答,还能够给他列出一批资料让他自己去看。

孔自丁自己也有自己的科研任务,如今各地都在搞“文化拉动经济”的尝试,很多地方都牵强附会地搞一些“名人故里”,“神话发源地”之类的噱头,然后按照这些噱头搞所谓“经济拉动”。

比如现在,平顶山和遂宁就在争“观音故里”,文水和广元就在争“武则天故里”,彭城和彭州在争“彭祖故里”,登封、汶川、北川在争“大禹故里”。

而安宁河谷一直流传着颛顼的传说,自治州冕宁县正在努力将自己包装成颛顼的故乡,号称“高阳文化故里”。

这种时候,就需要文化人出马了,孔自丁就苦笑道:“颛顼是五帝之一,历史上的记载是很多的。《史记》说‘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十五岁时就辅佐少昊,治理九黎地区,二十岁继位初国于高阳,人家鄂省有一个县就叫高阳县,古志载‘高阳,古顼帝墟,城方九里,历代沿革’,四千多年来都没有改过名字,哪里是那么好抢的?”

周至却说道:“鄂省高阳,那是颛顼长大之后搞事业的地方,这种地方最多算是‘第二故乡’。”

“咱们换一个角度来论,嫘祖为黄帝正妃,故乡在蜀中的盐亭,那里有许多与嫘祖相关的神话传说,包括了彩凤投怀生嫘祖、天虫家含茧化丝、蜘蛛结网、蜀女化蚕马头娘、嫘祖吉树坡初识天虫、扎草人驱鸟护蚕、观旋风制缫车、织绢岭午梦获渔梭、西陵宫赠丝衣、黄帝西陵纳元妃等一套的故事。”

“其后嫘祖生两子,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封于若水。”

“江水就是长江,古代以岷江为长江的上游,所以青阳其实就是出生在岷江边上,而若水则是雅砻江,古称若水或者泸水,诸葛亮五月度泸深入不毛,指的就是这条河。”

“而安宁河就是雅砻江很大的一条支流,古人常以人居而认河流的主流,就好像认岷江为长江之上游一样,安宁河沿岸农耕文明发达,人居辐辏,故而在古代,也被认为是雅砻江,也就是若水的主流。”

“而据《水经注》记载,昌意被封到若水后,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大戴礼帝系》和《帝王世纪》均记载昌仆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的故事。”

“其后颛顼因辅佐少昊有功,封于高阳。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这才以封地为号,称‘高阳氏’。”

“咱们虽然说不清楚颛顼是如何出生在蜀中西南,长大在鄂省中央,但是既然有文献记载,凭什么就不能争一争呢?”

孔自丁哭笑不得:“要不我把这课题给你,这篇文章你来写?怎么感觉你把州领导的意图领会得深刻,对历史资料做过认真调查,知道得很清楚啊!”

“等会儿!老孔你怕是想岔了!”旦增大师突然想起了什么,拿粗大的食指点着桌子:“肘子你老实交代,冕宁县争高阳故里这事儿,是不是本来就是你给撺掇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