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 乱送人

第两千四百九十三章 乱送人

书名:重生之乘风而起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31 22:55:13

在大家的掌声里,周至让开了位置,请大家走近欣赏这幅已经修复好的画卷。

这幅画采用的是文征明曾孙文震亨所作《长物志》的装裱描述来严格参照装裱的。文震亨是文化世家出身,在装裱的审美上比较“复古”,因此他人虽然是南方人,但在《长物志》里所描述的,却是北方标准的“拼装”。

周至是扬工传人,但并不意味着他就不会“京活”,恰恰相反,京活的前身就是著名的“宣和装”,而宣和装,又是装裱界绕不过去的一座丰碑。

所以现在这幅奢香夫人像,就忠实地反映了明代早期对宣和装的追求。

所以上下天地,周至放弃了团花及葱白、月白二色,采用了云鹤图样的皂绫,抛弃了明代中后期出现的垂带。

在玉池的前方,用阔一寸许的白绫以及两条乌丝带,作为界画二条,区隔在玉池和天头之间。

因为这是一幅大画,因此抛弃了古代成本更加高昂的‘挖嵌’手法,团花及葱白、月白二色。

原画也是如此,体现出明初尚存的一种“质朴”感。

画心的四面用白绫,上嵌金黄绫条,阔半寸许,宣和裱法上,这里需要添加“玉池”,玉池是用以题识的地方,在白绫旁贴上皮纸,用工整的小楷写上《明摄政水西宣慰使顺德夫人像》,字与画心上完全一致,不能做任何加减。

按照规矩,如果画作上本来就有旧人题跋的话,千万不能剪削,因为这是重要的文史资料,这幅没有,那就可以略去,但是要把“引首”留出来。

引首本来是白纸一张,是留给欣赏画作的人题写诗文的,不过这幅画不是私藏,不能随周至的性子乱来,因此就只能空着。

引首用纸是非常讲究的,传统需要用宋经笺、白宋笺及宋、元金花笺,有时也用高丽茧纸、日本画纸。

周至用的是虞唐基金会赞助复原的宋经笺,这是一种仿古的竹纸,本来是修复宋版珍贵古籍要用到的修复用纸,因为宋后的人对宋纸的推崇,这种纸也成了后来历朝的书画用纸,所以在修复古画的时候,也用得上。

因为奢香夫人像是大画,所以用了标准的大幅引首,阔达五寸,下引首四寸。

如此一来,整幅画卷,上轴到画心的距离,净高二尺,下襟除轴,净一尺五寸,完全符合前朝标准。

画轴周至采用原轴,这个有点搞笑,因为文震亨对此非常痛恨,在书中专门指出“不可用紫檀、花梨、法蓝诸俗制。”

在他的研究里,古人一般会用雕镂过的沉香和檀香做为轴身,以裹金、鎏金、白玉、水晶、琥珀、玛瑙、杂宝作为装饰,既贵重可观,又可以香洁去虫,“取以为身,最有深意”。

要是经济实力不够的话,那就只以杉木为轴身。用犀、象、角三种,雕如旧式,装饰两端。

而紫檀、花梨、法蓝是明代新兴的材料,在文震亨眼里就是一个字——俗。

然而这幅奢香夫人像的历代持有者的文化修养水平离文震亨差了十万八千里,不但用了紫檀做轴,而且还用了一整根陈化过的紫檀,表示对奢香夫人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明代初年文化水平还没有完全恢复起来,宫内的裱工水平还比较差,对裱法的研究还不够精深的原故。

周至对这点则予以了完整保留,俗那也是在明代俗,放到今天,沉稳实沉经过好几百年陈化的老紫檀,你还敢说俗?

画作的其余部分修饰,比如装池、卷首等部位,用的则是锦。

锦需要用“宣和锦”,也就是宋朝宣和画院经过宋徽宗严选的那几款,分别是樗蒲锦、楼阁锦、紫驼花锦、莺鹊锦、朱雀锦、凤凰锦、走龙锦、翻鸿锦。

这些都是南宋御府旧物的纹样。

另外有海马锦、龟纹锦、粟地绩、皮球续,这些也是宣和绫,在南宋新出的裱画新品种。

当然还有更加昂贵的一种,那就是绣品,直接用宋代留存的花鸟、山水织绣作为卷首,最具有“古味儿”,不过这些放在今天起码国家二级文物起步,因此这种装法,是只属于明人的奢侈。

好在宋代绫锦的恢复也是周至在赞助的项目,有了电脑提花软件的辅助,有了三眠蚕复古宋丝和被电脑控制的复古提花机,仿造出来的蜀锦除了经纬还过于整齐以外,其余与几可乱真了。

为此周至还发明了一招绝招,就是修复之前将条子裁下来,留宽一些,放到木条边上去刮擦拉伸,折叠搓揉,这样不但会具备做旧的效果,还能够将锦条的经纬变得疏密不齐,经过这么一搞,和真宋锦也没啥区别了。

点破窗户纸后当然不值一提,但是这一招做出来的东西就连专家都要吃瘪,周至可不敢乱传,给造假者搞到仿古绫后制作赝品可就糟糕了。

现在的王老爷子就拿着放大镜正在认真地观察莺鹊锦的裱边:“你真不是用的宋绢?这纹样的仿品国博可没有,我知道你这孩子有时候脑子会发热……”

“我真没有用,这是拜托杨大师新做的东西,我这次回蜀都顺便就带过来了。”

“那这经络纹理是怎么回事儿?是杨大师手工织出来的?”

“这个是秘法。”

“咋地?还不能说?”

“秘法嘛。”周至还在拿捏:“当然是要留着传家的……”

麦小苗本来在边上跟着老爷子听讲的,现在却凑到王老爷子耳朵边:“我知道肘子怎么做的,这会儿人多,等回去我把法子告诉您。”

“欸!”老爷子乐得眉开眼笑:“还是小苗乖!昨天看你玩爷爷的小铜炉玩了好久,想来是喜欢的,回去爷爷送给你!”

“喂!那个钵式炉不能乱送人的!”周至吓了一大跳。

钵式炉侧面看形如鸡心,也像是僧人化缘的饭钵,上大下小,比例优美。

王老爷子的香炉基本都让给了周至,现在手里只留下了几件,这钵式炉便是其中之一。

钵式炉是存世很少的一种炉,上大下小是明代风格,到了清代,那就接近滚圆了。

宣德炉目前只是一个明清仿宣德精品的统称,真正的那批海外风磨铜贡料制作的宣德炉早就消磨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就连故宫也只有一件落款为“大明宣德年制”,其实是明代晚期仿品的钵式炉。

老爷子手上这件却是明中期的,可以说是所有炉里边,最接近宣德的年代,虽然不见得就是那批风磨铜制作的,但起码也是那批料剩下的边角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