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全不符合造假的逻辑……”马爷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就愣住了:“不符合造假的逻辑,那不是有可能,有可能……”
“有可能是真品,但更大的可能,是胡乱臆造。”周至说道:“大家别忘了,现在外头摊子上好些都是不管不顾的臆造品,就连五铢通宝都找得出来你们信不信?”
大家都不由得哈哈大笑。
“所以这也是瓷器鉴定最大的难点,一些真品当中的孤品,我们也只能遗憾地将之存疑,只要瓷器上有一个特征是没有见过的,那就将之当做赝品处理,**不离十,就算是错过了真品,但是起码保住了现金。”
“对呀,正因为如此,这个碟子没人敢碰。”马爷说道:“底款是粉彩绘画,上面还叠加年代款,谁见过?”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然后摇头。
“我见过。”周至微笑道:“不但见过,还几乎一模一样。”
“啊?你在哪儿见过?”马爷都感到吃惊了,赶紧问道。
“两位老爷子在全国文物鉴定工作组里的时候,写过一篇报告《关于国内部份粉彩加朱砂年代底款瓷器的鉴定工作指引》。”
“当时两位老爷子不是书画组那边的吗?怎么会写这么个报告?”
“还不是因为我们刚刚进去过的误区?九真一假断其假的老思路作祟,让吉林文物总店将一批这类底款的瓷器定为了民国臆造仿品。”
“两位老爷子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将这批瓷器抢救了出来,并且写了这么一篇工作报告,提醒各单位注意类似情况。”
“而他们的依据是故宫内收藏有十几件这类底款的瓷器,器型不大,多以碟、茶圆、小赏品为主,一般为单色瓷外壁,内部和底部是白地加粉彩,有三分之二的底款画作上,添加了朱砂四字年代款。”
“两位老爷子还特意提醒这些小瓷器虽然工艺绘画刻花釉色极尽精美,然字迹不类官窑,要求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你在哪儿看到的这篇指引的?”
“八三年的工作组年报里面有这份材料。”周至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是书画组的年报,我也不知道这篇指引最终传达下去没有。”
“那指定是没有。”马爷觉得匪夷所思:“你怎么想起来要去读八三年的文物工作小组年报?”
“按图索骥啊。”周至说道:“我不是一直在委托费哥和婉秋姐从各地工美淘老画吗,当年工作小组鉴定过的古画很多都收藏在了国博,又因为历史原因,划拨了一批给各地工美搞创汇,所以那批年报就是重要的线索啊。”
“对,这事儿听你说过。”马爷点头。
“这批瓷器极度罕见,”周至说道:“故宫的加上沈阳的,一共也就不到二十件,且都是小件瓷器,一般上不了展,就算上了,也只展示正面,不会给大家看器底是什么样。”
“我在国博经手过的瓷器也不少,尤其是偏冷门的瓷器,大家都会格外关注。”马爷说道:“我怎么没有在西二库见到过这些瓷器?”
博物馆的库房都是有着严格的管理措施的,除开繁琐的出入库规定,包括空气净化、消毒、烟雾、液体检测、灭火、监控、温控、湿控、冷光源等,都有具体的要求。
比如陈列书画类的仓房叫纸质文物仓房,温度要在二十度,湿度百分之五十到六十之间,而存放瓷器陶器的仓房叫硅酸盐材质文物仓房,湿度就要降低到百分之四十到六十,其余诸如动物材质,金属材质等等,都各自不同。
西二库是个大库,主要存放陶器、瓷器、不分石器。
“因为它们没在西二库,它们在八五年就被借去了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现在应该在景德。”
“陶瓷真伪鉴定的一项重要知识,就是鉴别‘轻工部款’,建国后的匠人们对于模仿康雍乾三朝底款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估计这次调拨也和做好仿品出口创汇有关。”
“这么珍贵的东西,借了十年还没还?”马爷顿时表示不满。
“这话说得,国博借各地博物馆十几年不还的东西还少了?”
“这个不一样,还是要跟老爷子……”
“我已经告诉过他们了,一会儿马爷你将东西带回去给老爷子看看,也算是提醒一下他们。”
“像这类传承有序的稀缺品,很容易流失在市场上,然后因为不受重视而受损,相比其它常见的文物,更需要保护。”
“啊?怎么不是你拿给老爷子?”
“我和小苗一会儿还要去国美。那里正在举办百花奖的展览,川南红雕刻的百零八龙子图刚刚获得了金奖,得去给苏州玉雕厂几位大师祝贺。”
“小兄弟有川南红的路子?”刚刚给周至拿炒肝儿来的汉子眼神就亮了:“这事儿我们可以谈谈啊……”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这些和马爷谈一样的。”周至拉着麦小苗站起来,顺带将淘到的几件也放到桌子上:“这几个鼻烟壶是孝敬给两位老爷子的,马爷车钥匙给我,我跟小苗先撤了。”
“把嘴擦擦。”马爷将钥匙递给周至,顺便提醒。
等到周至和麦小苗走了,大家这才聊开了:“刚刚他说的那些都是真的?然后撂下这碟子就走了?”
“这要是真的,那就是雍正朝的稀罕物件儿,三千块……”有人说道这儿就不由得懊恼得拍大腿:“这钱又不多,早知道老子先拿下再说!”
“外头摊子上这类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多得很,你现在去都来得及。”立刻就有人取笑道:“这得有火中取栗沙里寻金的本事儿才行。”
“马爷,这小爷是谁啊?”
马爷将小碟子拿起来,认真地看着底款:“火中取栗,砂里寻金,这话是没说错,真想在古玩城捡个十拿九稳,光具备文玩知识也不行,光在是市场上厮混也不行。”
“在故宫,国博工作的那些位,眼力是高,但是不够毒辣,将一件真品摆在他面前,他可以说出一堆的分析,从胎土到造型到纹样到釉水,每一处都是好些大文章,但是要将这件真品混到九件仿品里边让他挑,他就会觉得这儿也有问题,那儿也有问题,断然不敢下手了。”
“掉过头来说,长期在文玩市场厮混的,能够过手好货的机会其实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普品,残品。就算去了国博,故宫,那也隔着距离,中间还有层玻璃,能够亲自上手研判的机会也几乎是不可能有的。”
“而且很多地方我们压根就看不到,比如这个碟子。”马爷将碟子按照正常的摆法小心的摆放到桌面上:“在故宫国博,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官窑胭脂紫内绘粉彩来福碟儿,谁猜得到它地下还有一个折枝寿桃,上头盖着四字朱砂年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