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其他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三九九章 一个好消息

第三九九章 一个好消息

书名:溯流文艺时代 作者:肉都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4-23 00:57:48

《火星救援》获最佳长篇,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会感到意外,当于东说出《火星救援》后,现场响起了非常热烈的掌声。

于东接过奖杯看了看,长长地出了口气,他没有特意准备获奖感言,不过拿到这个奖,自然要多说几句。

“前两次上台,把情绪挥洒得差不多了,现在反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还是说一说科幻电影的事情吧,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带上她的眼睛》在近两年内会拍成电影。”

“……”

听到于东这话,不少人没有反应过来,《带上她的眼睛》不已经拍成电影了么?

于东似乎是知道他们会有疑惑,继续说道:“这次不再是短片,而是会上院线的电影。上次深空短片大赛,《土拨鼠之日》的导演哈罗德也是评委之一,当时他看过《带上她的眼睛》之后,就对这个片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后联系了深空,表达了想要翻拍的意愿。”

台下,汪海临一脸懵逼地看向刘慈新,“大刘,还有这事?”

刘慈新也是一脸懵逼,“我不知道啊。”

“你是作者都不知道啊。”

曲爱国说,“可能还在初谈阶段吧。”

台上,于东看到底下的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感觉非常满意。

这事他本来也没准备这次在台上公开的,只不过刚才想了想,好像说这个事情,大家最感兴趣。

现在看来,他的想法是没错的,大家似乎都愿意听这事。

于东的在国外很成功,而且不断被拍成电影。这事虽然给国内的科幻作者打了气,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于东是个个例,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科幻界,甚至于东本身能在国外出名,除了作品好之外,也存在一些运气。

其他人的作品比不过于东就算了,大概也不会有他这样好的运气,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作品能走向国际是没有信心的。

但是现在于东告诉他们,另一个人的作品也被国外导演看重,想要翻拍,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有一未必有二,但是有一有二,大概率就能有三。

如果这次刘慈新的《带上她的眼睛》能走向国际,那其他人的作品也自然非常有希望。

站在一旁的杨潇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她对这个消息同样感到惊喜,之前她并没有从深空得到这方面的消息,所以她忍不住问道:“《带上她的眼睛》这个事情已经确定了么?”

说完之后,她就有些后悔,现在不是采访,而是于东的获奖感言阶段,她不适合插嘴的。

于东却没当回事,笑着回答,“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之前都是深空公司代表刘慈新在谈,也没有告诉刘慈新本人。现在很多东西已经谈拢,剩下就是哈罗德跟刘慈新本人接洽了,我想,应该没有问题。”

随后于东继续说,“我现在告诉大家这件事情,是想让各位明白,我们的目标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有希望达成的。好了,剩下的我就不在台上说了,一会儿还有记者采访环节,在场的媒体记者们如果有疑问可以等到那时候来问我,我必然知无不言。最后,对于能拿到最佳长篇奖,我首先要感谢《科幻世界》,另外,《火星救援》能出来,也有不少朋友帮助了我。”

“为了这部,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找资料,第一个要感谢的是杨潇社长,当时在电话里我说起需要资料的时候,她二话不说拍着胸脯表示要帮我,并且去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帮我收集了很多资料。所以我第二个要感谢的就是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这其中有很多科学界的……”

于东自己也没想到,本来想快点结束发言的,但是一说起来感谢的事情,就停不下来了。

这些话确实是他发自肺腑的,当年写《火星救援》的时候,他确实遇到了不少麻烦,有赖于杨潇他们帮忙,才最终成文。

就这样,光是感谢这些机构以及个人,就用去了大概十分钟的时间。

这次的颁奖典礼,康振华也来参加了,就坐在第一排,听着于东在台上感谢川省科协,老先生笑得合不拢嘴。

当年杨潇去协会求资料的场景他还记得,那时候大家都很上心,不仅仅提供了详细的资料,而且生怕于东有看不懂的地方,还都亲自做了注解。甚至在知道了于东的一些计划后,他们还会帮忙提供可行的方案。

可以说,《火星救援》完成就是一次文艺工作者跟科研工作者们的完美协作。

科研工作人员平时不做宣传,不代表他们不想做宣传。

自从《火星救援》在书中感谢了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学,关注他们协会,这一年多来,他们收到的科学爱好者的信件比之前加起来还要多。

大部分人都在信中表示对科学感兴趣,想要了解,但是不知道怎么去了解,协会这边接到信也会认真回复,给这些爱好者们提供一些思路跟方案,告诉他们该看哪些书,从什么地方开始了解。

其中还有些是中学生,会寄来一些比较难的物理题或者化学题……如果碰到协会的这些人不忙的时候,也会帮忙解答。

最让康振华他们意外的是,还真有些人想要支持国家科学建设,还会往信里面塞钱,一般不会多,但是也让他们很感动。

这种情况,协会这边会把钱退回去,同时附上一份感谢信,告诉对方,想要支持国家科学建设,帮忙做基础科学宣传是个更好的办法。

后来《火星救援》在国外出版,中文版的感谢信也一同翻译了,让康振华等一众科研认识感到非常开心,这等于是把他们协会宣传到国外去了。

在此之前,他们还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

也是经历过越来越多这样的事情,科幻在科学界也逐渐变得越来越正面,他们发现,科幻在科普方面也能发挥很积极的作用,至少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台上,于东把所有该感谢的人和机构都感谢了一遍之后,笑着说道:“我的发言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聆听。”

说完之后,他跟杨潇点了点头就下去了。

随后杨潇走上前去,说了一段结束致辞,典礼就到了下一阶段,先是所有获奖者跟主办方在台上合影,然后就到了记者采访环节。

记者采访环节很长,因为接受采访的不仅仅是获奖的这些人,其他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嘉宾也会被记者们盯上。

赵宝钢这种大导演,宁婧、夏宇这种新生代知名演员,还有余桦他们这几个大作家,自然都是逃不掉的。

于东是跟余桦他们几个一起接受采访的。

站在一众记者面前,余桦跟莫言他们几个把他往前推,由他暂时充当新闻发言人。

“于东老师,你刚才说今年会有科幻,能问一下具体是什么题材么?”

“《带上她的眼睛》将会投入多少钱,会在国内上映么?”

“《火星救援》近期会被改编成电影么?”

……

站在前面,听着记者们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于东压了压手,“各位不要急,一个一个来,我来点名,你们提问吧。”

随后他在一众记者中看了一圈,忽然看到了蓉城电视台的牌子,便笑着冲蓉城电视台的记者招手,“这位穿蓝色T恤的朋友,你到前面来。”

“我?”向建伟指了指自己,有些受宠若惊。

于东点头,“嗯,就是你。”

确定是自己之后,向建伟兴奋地挤到了前面,然后开始做自我介绍,“几位老师好,我是蓉城电视台的记者向建伟。”

听到是蓉城电视台,莫言挑了挑眉毛,他看着于东,心说这小子不是瞎搞么。

于东没注意到莫言的目光,笑着对向建伟说:“你好,你有什么问题么?”

向建伟挠了挠脑袋,看着手里的卡片,上面是他刚刚列举的四个问题,他非常珍惜这次提问的机会,在这四个问题里面找到了一个最想知道的,说了出来:“于东老师,这次国外的导演翻拍《带上她的眼睛》,原着作者刘慈新能获得多少授权费?”

“这个问题很实在。”于东笑着夸了一句,随后说道:“具体的金额我不方便透露,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肯定是五位数以上。”

五位数以上……这空间就大了,一万是五位数以上,一亿也是五位数以上。

不过即便是最低的一万,也挺厉害的,毕竟《带上她的眼睛》是一部短篇,而且这还只是授权费而已。

得到答案之后,向建伟自觉地没有再开口,甚至开始往后退,于东却冲他招手:“小向,你别急,还有其他问题么?”

向建伟愣了愣,还能提问题?

其他记者也都看向他,心说这小子不是于东亲戚吧,于东对他这么好。

不就是蓉城电视台么?如果不是有关系,有必要这么重视?

——

——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