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霸婿奋起 > 四百七十三章考察

四百七十三章考察

书名:霸婿奋起 作者:樵夫在深山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07 22:55:36

小贼目瞪口呆的功夫,车已经重新开动,而那姑娘也已经朝着车门挤来,朱厚照一看正好,待姑娘经过自己身边时,露出一张笑脸,并顺手一塞,钱包已经掉回她挎包,顺便还帮她拉上了挎包的拉链。

朱厚照还得意地望了小贼一眼,微微一笑。

眼力远比常人要好的小贼,对朱厚照这一眼、一笑,自然是尽收眼底,不觉心中是感慨万千。

''这小子还很是嚣张啊,看来自已这回是撞上枪口了。”

凭着一向麻利的钳工好手艺,行走大巴从无失过手的小贼,知道自已这回算是莫名其妙、彻彻底底的栽了。

本来还准备对朱厚照实施打击报复的小贼,当下一看朱厚照这架势,不由得又是一阵恍惚、一阵郁闷,报复的念头瞬间荡然无存。

朱厚照与小贼斗智斗勇的全过程,车上乘客并无人知道。

待到朱厚照返回座位坐下时,旅游大巴巳经到达了京城人文古迹考察的第一站-**站。

导游举着小旗子昂首挺胸第一个下了车,乘客们一个个鱼贯跟上也下了车。

好大一个美丽阔达、古典式风格奇特的广场啊,看着这么一个世界上最宽广无比、最壮观偌大,骨子里透着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全体国民无比向往的城市广场,此刻乘客们的心是心潮膨湃,激动万分。

你看看广场北端是**,它红墙黄瓦,雕梁画栋,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安静祥和的坐落在广场上,显的是格外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着咱华夏人对艺术的崇高追求与向往。

庄严雄姿的**前有条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挺拔。

除了这些,广场上还有五彩缤纷、美丽的喷泉,千奇百怪,红,黄,蓝,青,绿五种颜色的花草,令有点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了。

此刻,那导游也没闲着,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这**广场来。

导游道:''饱经500余年风雨沧桑的**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它坐落在京城的市中心,故宫的南侧,与**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华夏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是全体国民向往的地方。”

导游接着道:''**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经过一次大规模的修缮、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明清时期,**到大清门(明朝成大明门、中华民国称中华门)之间的千步廊形成占地几万平米的T字型宫廷广场,其东、西两次还各设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国家主要统治机构六部及各院即设在此,这里是帝国统治机构的中枢。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秋审”)、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城楼通高37.4米,建于巨大条石砌成的须弥座式城台**夜景上,红墙、黄瓦、五个拱形券门,金碧辉煌,蔚为壮观。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殿内由一个450公斤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现在门前开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飞清末**架起七座精美的汉白玉桥,一般称为金水桥。桥面略拱,桥身如虹,构成绮丽的曲线美。在王朝帝国时代,中间最突出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桥”。桥南东西两侧,各有汉白玉石华表矗立,云绕龙盘,极富气势。

金水河南并辟有绿化带,花木四季常青。

视察了**广场,广场边的故宫考察考察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导游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便又举着那个小旗子昂首挺胸地带着游客们一个个鱼贯进了故宫。

故宫可沒有免费参观这一说,得买门票,自然,导游也全部代劳,因为事先戚先生巳把经费打给了旅游公司了,并言明事后结算,多还少补。

故宫也是个好景致的所在啊。

它是华夏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在这长达五百余年中,上述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它位于京城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的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庄严绚丽,传说故宫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它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是华夏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也是现今故宫的正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动用了30万民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总面积高达72万多平方米。

四面围有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它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保和殿则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的一至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整个外朝和内廷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气魄宏伟,环境幽美而恬静。

紫禁城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建造精巧美观。

参观了故宫,参观了故宫里头古代皇帝和皇后嫔妃、太监、宫女生活的地方,尤其是参观了收藏了明清两朝皇帝宝物的“珍宝馆”,而对于朱厚照来说,这无非就是一次旧地重游,这里记载了他前生的点点滴滴。

参观了故宫,导游又带大家爬上故宫北门的万岁山进行参观,这里朱厚照了解到这里的一棵歪脖子树是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上吊死的地方。

朱厚照不禁为自已好好打下的一份家业让这些不孝子孙败得一干二净而唏嘘不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