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全民中医 > 第六十章 跟着小师叔好好学

第六十章 跟着小师叔好好学

书名:全民中医 作者:方千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8 10:54:19

“这是我的三个徒弟。”

宁世海给陈略介绍:“郭晨、姜鹏飞、李志伟!”

说着宁世海又瞪向三个徒弟:“不知道叫人?”

“师叔!”

三个人闷闷的喊了一声。

刚才还说师父带了一位毛头小子呢,结果转过身竟然成了长辈。

三个人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多岁了,却要喊一位十八岁的小年轻师叔。

虽然心中腻歪,可还不得不喊。

安远明的徒弟,那可是妥妥的亲师叔。

杏林界本就有攀关系的传统,比如两位老人家交情好,哪怕没有师兄弟名分,徒弟之间为了套近乎也会互相以师兄弟称呼。

像这种没有直接名分的,倒换可以不喊,可陈略这种,那是必须认的。

最让三个人难受的是,看样子益善堂以后极有可能成为陈略学习锻炼的地方,他们以后和这位小师叔打交道见面的机会还很多。

“前几天有位叫谭浩的患者是谁看的?”

宁世海沉着脸问道。

“师父,是我!”

李志伟也顾不得什么十八岁的小师叔了,急忙道。

这会儿宁世海询问谭浩,肯定不是随便问的。

要知道,益善堂每天的患者不少,基本上每一位医生每天的接诊量都在三四十人以上,除非出了问题,一般宁世海是不可能了解到某位患者的信息的。

即便是李志伟刚才也愣了一下,觉的名字有点熟悉,好在时间不长,要是时间长一点,他可能都想不起来。

“桂枝汤证,为什么没有给患者叮嘱用法?”

宁世海问道。

“啊......”

李志伟一愣:“师父,这还用叮嘱吗?”

桂枝汤、柴胡汤、益气汤等,都算是中医中最为常用的方剂,也是很有名的经典方剂。

对于中医新人来说,临床上其实开的最多的方剂也就是桂枝汤、麻黄汤、大小柴胡汤这些。

李志伟今年才三十三岁,硕士毕业之后进的医馆,确实还算是新人。

“等会儿去看一下刚才的病历,下午我替你坐诊,你就跟着你小师叔和师公学一学。”

宁世海板着脸道。

“我跟着小......”

李志伟话说了一半,又急忙打住:“啊,谢谢师父!”

跟着小师叔,那肯定是学不到什么,谁跟着谁学?

可能跟着师公,那可是难得的机会。

刚才只注意到师父的前半句话,差点把后半句忽视了。

边上郭晨和姜鹏飞都羡慕的看向李志伟。

安远明可是难得来一次,能跟着安远明学习,机会难得,只可惜,没落到他们头上。

“师父,小师弟!”

说过之后,宁世海就前面带路,领着安远明和陈略去吃饭。

一边走,宁世海一边道:“李志伟其实挺不错的,我之前还说自己收了个好徒弟,和小师弟比起来,真的是差远了。”

“还是别和你小师弟比。”

安远明都禁不住笑了,他想起陈略的说话风格。

这话要是让陈略来说,估计能噎的宁世海好半天换不过来气。

自己的这个弟子,那可是不一般。

“师父说的是。”

宁世海点了点头:“正好也让跟着小师弟学一学。”

李志伟确实算是宁世海几个徒弟里面让宁世海比较满意的。

虽然才跟了宁世海四年,可进步相当大。

也可能是因为进步大,宁世海也总是夸,导致李志伟自己都有点飘,这一次宁世海也是想借着陈略敲打一下李志伟。

“啧,还真是小师叔。”

随着安远明三个人走远,李志伟砸吧一下嘴巴道:“真不知道走了什么关系,竟然能拜师公为师。”

“被鹏飞乌鸦嘴说中了。”

郭晨也道:“看来以后免不了要和这位小师叔打交道啊。”

想着自己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喊一位十**岁的小年轻师叔,郭晨就觉得张不开嘴。

“就是,师公这么大岁数了,竟然收了这么年轻一位徒弟。”

姜鹏飞也有点想不通。

其实三个人心中多少都有点酸溜溜的。

他们三个人能拜师宁世海,已经算是很有机缘了,朋友了同学了不少人都羡慕,可比起陈略......就真的是天上地下了。

“小师弟,等会儿你看看咱们这位小师叔究竟有什么本事?”

姜鹏飞笑着对李志伟说道:“闹了半天,小师弟还是小师弟。”

吃过午饭,有短暂的休息,医馆也是一样。

像益善堂这种稍微上规模的医馆和那种一两个人支撑的诊所不同,患者多,医生忙,是有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

要是没有规章制度,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谁也背不住。

一般来说,像那种没有固定时间的小诊所,医生基本上也就是老板,给自己打工,累一点无所谓,给别人打工,那就不一样了。

吃过午饭,李志伟也从电脑上把谭浩的病历调了出来看了一下。

重新开方之后,还有备注的桂枝汤的煎法,同时之前用药为什么没效果,也能从病历中看出来。

像这种小医馆,患者的病历不会像医院住院部一样长期保存,但是也会留一段时间,方便患者复诊的时候了解情况。

下午时分,宁世海代替李志伟坐诊,李志伟则跟着陈略和安远明一块到了诊室,陈略还是坐在自己原本的位置,李志伟就站在边上看着。

在陈略和安远明面前,李志伟就没有坐的资格了,他可不能和师父宁世海相比。

如果是别的场合还好说,现在还是跟着师公小师叔学习,要是大咧咧的坐着,那就太不懂事了。

随着患者进来,安远明看了三位患者之后,进来一位女患者。

女患者看着精神不差,面色也尚好,有点类似于病愈的样子。

安远明看过之后就让患者在陈略边上坐下。

“你不是前两天......”

李志伟认出了女人,还是他前两天看过的一位患者。

“是我,李医生好,”

女人向李志伟点了点头。

“你吃了药也没好?”

李志伟有点纳闷。

之前谭浩的情况就让他很无语。

桂枝汤确实有煎法,可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其实都懂,即便是不懂,大多数人煎药的方法其实也符合桂枝汤。

像谭浩那种用热水快煎,两沸之后急着喝药,之后还不注意的情况其实不多,李志伟就觉得自己运气背。

特别是还被师公遇到了。

“是之前小李你看过的患者?”

安远明问李志伟。

“是的师公。”李志伟急忙道。

“那你说说患者当时的情况,诊断以及用药情况。”

安远明和善的对李志伟说道。

李志伟把患者的情况说了一遍,感冒后出现怕冷、头疼、关节痛、心烦等症状,无汗,是典型的麻黄汤证,李志伟给开了麻黄汤。

听着李志伟说完,陈略问患者:“现在还有什么地方不舒服?”

“现在感觉好多了。”

女患者道:“我是昨天找李医生看过的,用了第一次药之后并没有出汗,但是早上却突然流鼻血,鼻血止住之后之前的症状好像都消失了,也不心烦了,就是有点担心,怎么突然就流鼻血了呢?”

“流鼻血了?”

李志伟眉头一皱。

这是怎么回事?

反而是陈略,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伤寒论》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啊......”

李志伟愕然的看向陈略,这位小师叔好快的反应速度。

《伤寒论》基本上学中医的都看,可《伤寒论》里面的条文不少,能够全部记住,并且在关键时候想起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大多数人而言,能有点印象,知道对错,明白怎么用药就很了不起了,动不动张口拉原文,真是牛人。

“不错。”

安远明笑着道:“对于服用麻黄汤后出现鼻衄现象,是比较正常的,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红汗’。”

“服用麻黄汤后出汗和鼻衄都是风寒表邪外出的表现,从鼻而出,随之出血,表邪外邪,所以患者鼻衄之后外感症状随之消失,疾病痊愈,属于正常范畴。”

这一点,不少老中医都明白,不过很多患者却不明白,一些年轻医生对条文吃不透,也容易把自己搞迷糊了。

所以说,陈略上次在病例社说的,《伤寒论》紧挨着的条文,同病症之间大都是病情发展变化的各种描述。

没用药怎么样,用药后怎么样,七八日怎么样,用药后缓解怎么样,不缓解又怎么样,真的是非常详细了。

如果说“三世书”是中医人学医的指南和理论根基,那么《伤寒论》就是中医人学医的参考和大纲,这也是张仲景在中医历史上地位相当高的原因之一。

纵观华夏这么多年历史,能被称之为医圣的,也就张仲景一人。

“意思我其实已经没事了?”女患者愕然的道,还让她一阵担心。

“没事了,回去多注意。”

陈略说着还给诊了脉,确认了一番,然后又是下一位患者。

等安远明看了几位患者之后,再次遇到比较合适陈略的患者,只不过看到患者的时候陈略就愣了一下,竟然是班主任张丽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