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我有个流量系统 > 第二百零六章 新品想法--空检系统,多功能新风机,空气消毒机

爱英小镇的规模面积很大,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同时也会是生活的地方。

在吴舟的设想里,那就是一个各项齐全的小镇。

会有配套幼儿托管所,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

还会有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以及一些小诊所,牙医诊所,中医理疗啊等等。

至于其他的配套,比如说理发店,美容店,便利店,商超之类的话,吴舟也会选择一些口碑比较好的商超入驻。

自己弄不太现实,太杂了。

而且吴舟公司的正式员工工资那么高,真搞起来,投入成本太大,再加上很多行业也不熟悉,从0开始,还得摸索供应链,显然,这个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这个想法,吴舟暂时还未对任何人提及,太夸张了。

一步步来。

3月份,年前就在做的小家电品牌,小帮手,也终于开始逐步发力。

主打产品,吹风机和吸尘器,在1月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外陆续开始出货了。

不过毕竟是新品牌,新产品,而且价格太高,吹风机,三百美金起,吸尘器,500美金起。

再叠加销售渠道只有线上,国外的电商相比较于国内来说,还是落后了很多。

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在线下购物,而显然小帮手还没来得及开展国外的线下渠道。

所以,1月通过亚马逊平台,销量总计一共也才卖出去了1w来份,也就4百多万刀,销售额实际上也算可以的,但相对于爱英集团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小帮手虽然是吴舟的,不是爱英集团的,所以也没有合并进去爱英集团财务数据的可能。

2月再上一个台阶,总计是卖出去了1.8万个吹风机,再加上1.3万个吸尘器,总计1.2kw美金左右。

而3月份开始,随着国外口罩愈演愈烈,众人的消费习惯逐步地由线下转为线上。

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平台这段时间股价飙涨的原因所在。

而小帮手的产品,虽然不算口罩这类直接有用的产品。

但也吃到了流量暴涨的红利。

3月才刚过中旬,小帮手的吹风机的出货量再度飙涨到了3.7万,吸尘器更是卖出5.5万。

不出意外,单月十万 的销量在3月稳妥了。

这个销量已经在能排在亚马逊平台的细分类目的top1。

当然,这还远不是销量上限,至少当下,吴舟实际还没花多少时间精力去推这个产品了。

之前国内的事儿,还有医药行业,占用了吴舟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

而这会儿注意到这个事儿,也是因为旗下的医疗公司,初步整合完毕之后。

吴舟脑海中多了新的想法,需要小帮手这边的研发部门配合,所以这才注意到了最近的业绩。

想法的主要方向是:口罩问题、

口罩病毒会在空气中漂浮的,因为它体积比较小,重量比较轻,而且很容易粘在空气中的粉尘或气溶胶上在空气中漂浮。

轻易就随着风在空气中浮动,这也是口罩病毒越来越难防范的原因。

吴舟想到的是,通过高吸力的换风机系统,将空气中的病毒吸走,当然这指的不是室外,而是室内环境,在上方位置装上这样的设备。

其次一点,吴舟旗下的医疗公司,当下也正在做高敏口罩病毒检测装置。

这俩者之间,是否可以结合起来。

假如一个场景,有口罩病毒患者,进入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然后大吸力的换风机将空气中的口罩病毒,尽量多地吸附到了换风机内部的病毒检测装置上。

这样不就可以提前发现病毒吗?

如果这种设备大面积地铺设在机场,商场,公交设备,电梯,以及一个大的公共场所位置,不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毒吗?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确定下的前提,这套系统的灵敏度要足够的高,空气中的病毒含量还是非常低的。

比如说,常规的检测方式,需要每毫升200至500拷贝左右的病毒数,才能检测出。

而这种空气检测的方案,可能最后的浓度只有10-20,甚至更少。

浓度远远低于检测要求。

吴舟初步想到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增敏,提高检测装置的敏感度。

另一个是设备改装,比如说,缩小吸附装置的尺寸,让病毒更加集中,从而变相提单位体积的病毒数,这个就需要吸力足够大,不然的话,换风效率不高,那也意义不大。

这个设备最大的好处就是,它可以全集成自动化,把试剂存储、流体控制、生物分子检测等浓缩在芯片和配套的仪器之中,无须人工干预,省时省力,而且还能提前发现。

而且这个设备除了检测出病毒这个左右之外,大量的将室内空气抽吸出去,也会降低室内空气的病毒载量。

低病毒的环境,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传播效率,以及降低感染后的重症概率。

第二个呢,吴舟要做一款新风机,密闭空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不断提升,让人昏昏欲睡,所以公司里,研发部门的,肯定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洁净新风进入其内的。

吴舟的爱英小镇计划,到时候那么多的住房,研发中心,以及医院,学校等等都需要。

这个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说简单点。

其实就是送风,将室外的空气,过滤净化之后,送入密闭室内。再加上一个排风装置,就可以做到室内的空气对流了。

当然,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

可以增加一些温控装置,室内温度低了,那就加热,温度高了,那就制冷,尽量保持恒温。

相关的技术这块儿,菊厂是有现成的,也花不了几个钱。

其三就是,增加制氧机功能,当然这个不是刚需,正常新风功能就已经满足了人体需求,而且长期在氧含量更高的环境中,结果可能,老的更快了。

不过这是指的长期,且正常并不需要负氧环境的人群。

而短期情况,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呢?

忙碌得昏昏欲睡,头疼的时候,或者剧烈运动之后,又或者学习特别疲惫之后。

再或者孕期?或者呼吸道一些疾病等等。

从这些人出发的话,氧浓度稍微高点,可能就是利大于弊了。

家里准备一个制氧机,随着戴在鼻子上,另一个是,啥都不用带,就可以随意在室内走动。

这种体验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刚好,制氧机相关设备这块儿,吴舟旗下的医疗公司有。

最后一个产品就是,空气消毒机了,不论是换风机也好,还是新风机也好,都是需要打眼的,玻璃打眼,或者墙壁打眼。

有些地方可能不合适,有些人可能不愿意。

那就可以使用,空气消毒机,就是空气净化器叠加三重消毒装置,紫外线uv消毒,负氧离子净化,还有阴离子消毒。

毕竟只要能减少空气的病毒载量,那就能减少传播,以及降低感染后的症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