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原来是情满四合院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书名:原来是情满四合院 作者:修仙的千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3-17 11:38:28

等一群人都进去后,王文武向孙沐恩问道:“那人谁呀?这么大的排场?还是你哥哥亲自带进去的!”

孙沐恩说道:“你没听到我哥刚才叫的吗!萧市长,tj市除了他这个姓萧的以外,还有谁,是市长呢?”

王文武还是好奇的问道:“以你们家的排面,你哥应该没有必要做到这个地步吧?”

孙沐恩看了一眼尹东五郎兵卫,说道:“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我家也是走下坡路了。你赶紧进去吧!现在来的人,你刚好都可以认识一下。对你以后在天津有帮助的!”

“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两位了,我先进去了!”

孙沐恩对王文武翻了个白眼,尹东五郎兵卫则是面露感激。看来尹东五郎兵卫这日本人,这会儿正巴不得王文武离开呢。孙沐恩的哥哥刚送萧市长进去,王文武再一离开。这来来往往的客人可就只能看到,孙沐恩和尹东五郎兵卫像夫妻一样在门口迎客了。

不过孙沐恩自己都要求王文武先进去了,王文武也不好在这里做待着,和尹东五郎兵卫客气两句,就进去了。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yeguoyuedu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走进大厅,只觉得金碧辉煌。这还是以往看到的孙公馆吗!有王文武贫瘠的词汇量,完全不足以形容现在所看到的。

或许因为这里是孙公馆。人们个个都是生穿合身的华丽服装,熟人之间热闹异常,陌生人之间也是客气异常,相互交换名片。

对比这里人们的衣着神态,因为孙公馆宴会而聚集在门外的衣衫褴褛的人们。无不显示出这个世道的不平衡,真像以前书中所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正在王文武感慨的功夫,一个身穿真丝大褂的胖子。一双倒三角眼在孙公馆里,也让人觉得憨态可掬。

对王文武说道:“这位先生面生的紧呀!从来没在天津见过,不知先生来自哪里?这是我的名片,在下三明公司经理元克己!”

王文武接过名片。上面只写着经理元克己,和三明公司的名称还有公司地址。王文武也赶忙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递了过去。

听名字很现代的名片,其实最早出现于封建社会。战国时代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统治的国家,随铁器等先进生产工具使用,经济也得到发展,从而带动文化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其它流派形成百家争鸣景象。各国都致力于扩大疆土,扶持并传播本国文化,战争中出现大量新兴贵族。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统一全国文字,分封了诸侯王。

咸阳成了中国的中心,各路诸侯王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诸侯王为了拉近与朝庭当权者的关系,经常的联络感情也在所难免,于是开始出现了名片的早期名称“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到了汉代,中央集权制国家进一步发展,随汉初疆域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进入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刺“,由于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张开始普遍采用,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

而名片这个称呼,要到清朝才正式出现。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所以王文武手中的名片与现代常见到的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

王文武自知自己的字,上不了台面,虽然来后来也是多有练习,但进步实在不大。所以王文武的名片都是特意花钱请人来写的。

元克己双手恭敬的接过王文武的名片,直接上面写着农商部主事王文武。

元克己没想到眼前这个个子不高的人,竟然还是个中央的官,虽然自己也不知道其权利大小。但也知道bj的命令,根本就出不了bj城,所以也无需在意。

不过见这人还年轻,兴许十年之后,成为部长也说不定。但不管怎么说,这人对现在的自己,可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刀口舔血的日子,不说十年了,就是两三年后是什么情况自己都说不准。怎么管得了十年后的事情?

所以只打算与王文武客气两下就走。王文武则对这个三明公司感兴趣。

向元克己问道:“不知贵公司都经营着哪些业务呢?”

元克己言语客气的说道:“主要是做着阿芙荣的生意!我们公司在天津城里也有几间不错的烟馆,王主事要是有时间,拿着我的名片可以去我们那坐坐,一准给您个优惠的价格。”

王文武摆摆手,说道:“我不抽大烟的。”

说完从怀里掏出雪茄,向元克己示意一下。然后王文武想起,刚才元克己称呼自己为王主事,但自己新写的名片上都是佥事了,难道有一张之前的名片混到新名片里了吗?

于是客气的向元克己说道:“元先生,对不起,您手上的名片可能是我之前的名片。像并没有处理干净。”

说完王文武从身上找到书写正确的递给元克己,元克己接过一见,原本的农商部主事王文武,变成了bj市政府佥事王文武。

bj市政府的佥事名头自然比不上不农商部的主事,但bj市政府的佥事说话可比农商部的主事好用多了。

仅凭眼前一人,自然是无法进入bj城的,但在元克己眼中,如果和这王佥事打好关系,到时自然少不了此人的引荐。

元克己此时立马换了一副嘴脸,比先前更加热情的招呼王文武,还向王文武介绍起的场中众人。

元克己毕竟是天津本地人,对天津当地的人物都是十分的熟悉。这对王文武的帮助非常大。毕竟比起自己在这里去误打误撞,有人介绍总是能省了不少的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