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 第186章 有奶便是娘,没奶就不认了(4k)

午后一点半钟,银色桑塔纳开始咯噔咯噔咯。

这是下了县里的水泥路,进入乡里的石子路路段,颠得人七荤八素的。

得亏中午没在北阴那边吃饭。

吃了,也得给你全颠出来。

然而杨落雁的心情,却格外地雀跃。

窗外一排排杨树,都开始掉秃了叶子。杨树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里头散落着成茬成茬的稻梗子。

实际上已经撒下了麦种,静等着出苗了。

桑塔纳途径下圩村,进入梨园村地界。在层层光秃秃的杨树后面,自家那高耸着的二层小楼遥遥在望。

杨落雁透过车窗,甚至看到有人站在自家车库的楼顶上,矗立张望。

“那是我爹跟三姐夫?”

吴远看了一眼,那人高马大的形状,的确是三姐夫无疑。

而看出是老支书本人的,是在于他那些洗的发白的中山装,永远不穿,只披着。

“除了他俩,还能有谁?”

与此同时,车库顶上抽烟闲聊的俩人,也看到了远处开来的那辆桑塔纳。

这实在不难发现。

因为这条乡道上,一天也过不了几辆四轱辘的车。

所以银色桑塔纳从高滩上一拐下坡来,就被杨支书看在眼里了。

熊刚冲楼下通知了一声,回头对杨支书道:“弟妹这次能把生意做那么大,都赖老支书从小培养有方啊。”

杨支书一脸得意,却依旧嘴硬道:“估计小远没少给她出主意。落雁的生意也就看着热闹,实则挣钱上,不如小远。”

熊刚不以为然:“家里这边成衣厂如果建起来,能带动不少人就业的。”

杨支书吐了一口烟道:“那倒是,农村老娘们,忙过农活,成天在家闲着没事。一天能挣个两三块钱,那都是创收了。”

“老支书咱们下去吧,他们说话间就到了。那四轱辘,开起来可快了。”

结果俩人刚站到楼梯口,院子里的大黄就先狂吠起来。

短促而兴奋的声音,连带着尾巴如螺旋桨一样狂转,眼看着都能起飞了。

糯米和饭团起初还有些懵懂,但三秒钟之后,就加入凑成了三重唱。

这下好了。

左邻右舍都知道,吴远俩口子到家了。

小楼里拉呱的人们也都迎出门来,三姐吴秀华怀里抱着玥玥,刘慧怀里抱着小江。

俩孩子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一直往前伸着胳膊,指挥着俩人,快点快点再快点。

刘慧小碎步跑起来,边跑边跟着笑骂道:“这小没良心的,带他一年了,也不如他爹隔三差五地抱一回亲。”

吴秀华笑道:“就是,任谁也比不上爹亲娘亲。”

银色桑塔纳直接开到了家门口。

杨落雁扒着车门就开始叫爹喊娘了,激动得连车都忘记下了。

还是吴远稳稳当当地推门下车,“爹,三姐夫。三姐,妈……”

叫到这儿,就被扒扒着要抱的俩孩子给打断了。

刘慧就搁在那儿气道:“瞧瞧这俩小没良心了,到底是知道谁身上钱味最大呀,要爹不要娘的。”

杨落雁这时候倒是没顾上在意这事。

她自己本身还是个孩子,抱上刘慧的胳膊,又跟从北阴特地赶回来的大哥大嫂打招呼。

马明朝下了车,也一一打过招呼。

随即打开后车厢,哗啦啦一堆的礼物,直往外掉。

三姐吴秀华目瞪口呆:“替别人捎那么多东西回来?”

问完又觉着不像。

吴远笑道:“都是落雁给你们买的礼物,打工师傅们都是直接捎钱回来。”

吴秀华抓着杨落雁的手:“难为弟妹生意做那么大,还惦记着给我们买礼物的。”

杨落雁也揽上三姐肩膀道:“没有你们在大后方帮我们家这么多忙,我这在上海也呆不住。”

众人帮着马明朝把车里的礼物全都搬进一楼客厅,堆了一地,也顾不上理了。

另一边腾出手来的吴秀华已经开始下手擀面。

用灶房里的大锅下的,配上荤油炒的浇头,有鸡丁、胡萝卜丁、老豆腐丁的,丰富不少。

再不是以往回家一碗清汤面,顶多卧个荷包蛋的时候了。

马明朝卸完车,识趣的就要走。

“留下来吃碗面再走,也不麻烦。”

“不了,老板,小娘,苗红在家等我呢。”

马明朝等闲不提媳妇的。

现在媳妇都说出来了,吴远也就不留了,挥挥手:“去吧去吧,把车开回去。”

这时候,吴远怀里的俩孩子,突然骚动起来。

纷纷小手伸着,小腿蹬着,蛄蛹着往杨落雁的方向使劲。

大嫂李云笑着道:“瞧瞧,俩孩子吃奶的劲儿上来了。”

杨落雁没好气地来到俩孩子身边,就是不伸手,一双大眼,一会看看玥玥,一会看看小江道:“现在知道要妈了,早干嘛去了?早干嘛去了……”

说着说着,自己倒先流了泪。

连带着俩孩子哇哇大哭。

刘慧看不得孩子受苦,拍着闺女埋怨道:“你这是干什么?都当妈的人了,还跟孩子计较。”

等到杨落雁把孩子抱在怀中,俩孩子立刻不哭了,开始往杨落雁胸口蹭。

蹭得杨落雁一脸无奈:“妈,这怎么办?”

刘慧有些纵容道:“孩子想吃,你要让他们吃。我这就去冲奶粉!”

李云赞同道:“是个办法,吃不到奶,却有奶粉喝,他们慢慢就明白了。”

随后跟着杨落雁进了屋。

吴远这才有机会,掏出烟来,给老支书,三姐夫,大哥都散了一圈。

四个大老爷们,吞云吐雾间。

就听老支书喟然道:“现在老美对我们制裁的,你还能在外头把生意做那么大,不容易啊!”

打铁还需自身硬。

吴远知道解除制裁是迟早的事,所以不以为然地道:“他制裁他的,咱发展咱的。”

熊刚摇摇头道:“话是这么说,可咱上头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想的,出的政策,无异于自断手脚。你看葱省有个王挺江的,被逼的连自己的白瓷厂都捐给村里了。”

杨贲也附和道:“咱省也有啊,好好一个电缆厂,捐了,这不是违背人性么?”

杨支书悠悠然道:“这俩都是捐,但性质还不一样。王挺江那个,厂子是捐给村里,但他也当了村书记,等于还控制在自己手中,只是把政策风险转嫁了。至于电缆厂这个,纯属断尾求生。”

吴远笑道:“爹,其实都一样!电缆厂的蒋老板,迟早也要把送出去的,全都拿回来的。”

老支书叹气道:“不过政策再怎么变,咱们日子都得过。今年也是托了你的福,村里很多劳力能出去挣点钱,年关应该不难过。等到年底,咱这小学指定能建起来,说不定村里账上还能有点余钱来。”

熊刚道:“咱村跟你干的也不少,你出去搞这么个公司,真是帮大忙了。”

话说到这里,老支书忍不住要问了:“这村里一个家具厂,上海又弄了个家具厂,你究竟怎么打算的?”

“爹,你以为我想啊?”吴远无奈道:“一来北岗和上海消费差异巨大,审美也千差万别;二来从北岗到上海,这运输成本也不容小看。”

“我是这么打算着的,上海那边家具厂,走高端路线,向中端渗透,辐射上海周边区域。咱北岗这个,就面向北阴及周边市场。”

一听这话,原本动点心思的大哥杨贲,也偃旗息鼓下来。

家具的水土不服问题,确实存在。

这一点他和李云分析过,也调查过。

所以无缘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

这时,吴秀华把面端来了:“别光顾着聊了,一路回来指定饿坏了,快吃口垫补垫补。”

另一边杨落雁也从房间里出来,一左一右地抱着俩目瞪口呆的孩子。

有奶便是娘。

没奶就不认了。

所以刘慧和吴秀华很轻易地就把俩孩子接过去,让俩口子得以坐下来吃口面。

一碗面刚吃完。

家里开始来人了,大黄陆陆续续地叫,叫到后来,嗓子都哑了,声音也低下去了。

吴远一看,全都是大师傅家里来拿钱的。

这事不能耽误。

于是先把人安排坐下,然后一个电话打到家具厂财务室,把赵果叫过来记账分钱。

一根烟的功夫,赵果就兴匆匆地赶到了。

这孩子特别怕狗,一进门,就贴着墙根走,小脸吓得煞白,却还强颜欢笑。

可她越是这样,大黄越是得劲。

直到被吴远喝了一声,大黄这才缩头回到狗窝里去。

“老板,我来了。”

“辛苦你了,这是账本,对照着发,每家都留下收据,按个手印。”

赵果拍拍并不起眼的胸脯道:“放心吧,老板,包在我身上。”

最先赶来拿钱的家属,行色匆匆,两手空空。

本来不觉着什么。

直到明军媳妇张艳提这俩条鱼来领钱,顿时一拍大腿,大意了。

两手空空来的,实在太难看了。

于是等到领了钱回去,又来了一趟。

这趟是专门送东西来的。

东西也不贵,家里攒的一袋子柿子,梨,两只鸡啥的。

还有人提螃蟹来的。

只是这年头螃蟹还没那么金贵,吃着也没那么多讲究。

吴远和杨落雁推辞着不要吧,结果防不住人家放下东西就跑。

一熘烟跑了个没影,这上哪儿追去?

老支书看着笑说:“行了,多多少少的,也算是心意,你就收下吧。”

吴远也是无奈地跺脚:“关键冰箱塞不下了都。”

手忙脚乱地把满地爬的螃蟹都捡起来,吴远拦着三姐一家,大哥一家道:“今晚都别走,这么多菜,咱们整两盅。”

杨贲也干脆,接过螃蟹道:“这东西包我身上了。”

一通忙碌,直到下傍晚。

天快黑了,还没领钱的,估摸着今天也不会来了。

吴远看着赵果交过来的余钱、账本和收据道:“辛苦了,留下来吃饭。”

赵果习惯性地舔了舔嘴唇,她已经闻到了厨房里的肉香。

可是头一回上老板家门,就留下来吃饭。

大姑娘的矜持,不允许她这么做。

“不啦,不啦,老板,我得回家先。”

“等等,”吴远说着,从带回来的礼物里掏出一盒巧克力道:“这个给你,尝个鲜。”

“这好贵的,我不能要。”

“拿着。”随后不由分说地塞给了赵果。

这种巧克力,杨落雁买了一箱子。

就是为了当做无差别伴手礼送人的,既洋气又有面。

赵果前脚刚走,大姨子杨沉鱼带着大姐夫马长山,以及二嫂蒋凡带着俩孩子就到了。

吴远一瞅大姨子这两口子,只顾着自己来吃,就问:“俩孩子呢,就光顾着你们自己来吃啦?”

杨沉鱼说话还是那般不饶人:“俩孩子倒是想吃小姨父的水煮鱼,我说,你小姨父现在可是上海大老板,哪有功夫给你俩做水煮鱼?对了,妹夫,你做了吗?”

这话可把吴远给问到了。

不过张艳刚提过来两条鱼,一条被三姐红烧了。

另一条做水煮鱼,虽然有点不够,但至少材料是齐备的。

“大姐,只要孩子来了,我现在就做。”

“算啦,算啦。”杨沉鱼说着话就进了屋。

马长山要掏烟给吴远,结果被吴远先塞了一根。

“别跟你大姐计较,俩孩子都吃过饭了,在家写作业呢。”

“大姐夫,今晚咱们好好喝两盅。”

“那我奉陪到底,我也正想听你讲讲大上海的波谲云诡,回去好给孩子们上上课,长长见识。”

吴远吧嗒抽口烟。

大姐夫说话,比大姐说话,还让人难受。

大姐说话噎人都在明面上,大姐夫说话噎人都在暗地里。

让人说不出道不明的。

哪有什么波谲云诡?

自己是去上海开公司挣钱的,又不是去上海滩占地盘搞黑涩会的。

七点钟,新闻联播一开始。

晚上这顿饭也差不多了。

看着满满一桌子丰盛的菜码,别说吴远了,就连杨沉鱼都感到一股莫名压力。

“这都赶上过年了!”

吴远看了眼电视道:“咦,走进新时代了!”

杨支书招呼道:“别看了,都快坐下。早点吃完,早点让俩孩子休息。”

杨贲笑道:“爹,你和熊站长不坐,我们哪敢随便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