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狩猎在1986 > 191五月底,不要了,计划卖掉养鸡场

191五月底,不要了,计划卖掉养鸡场

书名:狩猎在1986 作者:日更二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12 00:30:13

可能是年轻的缘故,周莉怀了王虎的孩子并且已经几个月了,但是并没怎么显怀,肚子也没大多少。

不仅王虎两口子过来了,王远还把王猛两口子喊了过来。

两只熊掌全炖了,害怕不够吃还炖了一些熊肉和熊骨头,熊的大骨头很粗,敲碎之后可以用勺子舀着里边的骨髓吃,非常香。

“都不要客气啊,该吃吃,该喝喝……这个瓶子里边儿没有酒了,燕子,再拿一瓶酒来。”

“哦哦,来了。”

又停电了,只能点上几根蜡烛在摇曳的烛光中吃饭,李艳感觉同时点着好几根蜡烛太费钱了,但也不想显得太小气所以就没有言语。

啪嗒~

王远坐在炕桌儿旁边,把啃完了肉的熊骨头直接扔给地上的狗子,咔咔咔~狗子们锋利的牙齿能把骨头都咬碎了,咀嚼几下就吞进了肚子里边儿。

王虎喝着美酒,夹着香喷喷的熊掌肉吃着,感觉整个人飘飘欲仙:“远哥,你养的这几只狗子是真厉害,不服不行啊,我也想几只狗子了。”

说完话,王虎的眼神儿就飘向了他老婆周莉,周莉微笑着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显然是不同意养。

土狗按体型也分为小型狗,中型狗和大型狗,猎狗一般都是选择大型狗,战斗力更强但是也吃的多。

即使只吃馒头,一只狗子一顿吃一个馒头不算多吧?那养三只狗子一天就是9个大馒头,很多人都会心疼馒头的啊。

周莉就嫌狗子吃的多,所以一直不愿意养狗。

蜡烛的影子摇曳着,众人的影子被放大后投到了墙壁上,炕上也有很多小小的阴影,吃饱了的大白猫推着她的橡胶球在阴影中钻来钻去,就像是一只大老鼠一样。

王猛的孩子在炕上爬来爬去,对大白猫非常感兴趣。

王远盘腿坐在李艳右边,一伸手直接逮住了大白猫,把她塞到李艳怀里。

“老实点儿别闹腾了,这么肥早知道少喂你点儿肉了。”

“喵~”

李艳抱着肥肥的大白猫感觉很暖和,边撸猫边和周莉,张倩聊着天儿。

几根蜡烛烧完了又重新换上几根,一直聊到晚上快九点了其他几人才回去。

转天王远骑着摩托车去市里把熊胆卖了,顺便去赵星那儿整了点儿假烟回来,大街上巡逻的警查明显增多了。

“快四月中旬了啊,哎~”

王远骑着摩托车往家里赶去,从乡里经过的时候还顺便给小丫头买了一些炸糕,回到家后小丫头看到炸糕果然非常高兴,直接就要伸手抓。

“真的是见了炸糕比见了亲爹亲妈还要高兴呢,长大了你就卖炸糕去吧,自己想吃多少吃多少。”

“嗯嗯,好呀好呀。”

“好个der啊。”王远抬手给了她一个脑瓜崩,瞬间疼的小丫头眼泪汪汪的,拉着李艳的手要让李艳揍王远。

……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1990年5月23日,在海上飘了一个多月后,柱子和杨华买的罐头厂设备终于是运到了营口港。

李航的老妈给王远发了电报,得到消息的王远直接找到了杨华和柱子。

临近中午,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撒在脸上,还有点晒。

王远,杨华,柱子三人盘坐在柱子家的火炕上,气氛有些压抑,三人都抽着烟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柱子媳妇儿在堂屋里削着土豆皮,大声的呵斥着犯错的孩子,孩子的大哭声与女人的斥责声交织在一起使的气氛更加紧张了。

“咳咳~”

里屋,穿着灰色劳动布半截袖的杨华撑不住了,咳嗽了一声拉拉柱子的衣服显然是想让柱子开口说。

柱子满脸尴尬,他也不想说啊。

王远把两人的小动作全部看在眼里,但并没有说话,从两人的反应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柱子尴尬的道:

“小远啊是这样的,这一个多月发生了很多事儿,厂子的地皮需要通水电,通水电的费用上涨了……钱就那么多,所以拿不出6万块钱来买机械设备了。”

杨华帮腔道:“对,就是这样的……王远啊我们也不是故意给你们出难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急的我都想撸起袖子自己去搞水电了。”

“那你们到底是想咋整?”

“额……”杨华和柱子对视一眼,咬牙道:“能不能把2万定金退回来,那些机械设备我们不要了,卖给别人去吧。”

瞬间王远都被气笑了。

不远万里的漂洋过海,把设备从欧洲的荷兰运到了国内的营口,结果杨华两人说不要了,还要退定金。

杨华还在强词夺理:“反正那些设备我们都没见着面儿呢,都没拆开过原封不动的……买衣裳还能退换货呢,何况是买这么多机械设备呢。”

“你们机械设备当衣服啊?合同都签了你当李航是吃素的?你觉得李航是任人欺负的主儿?”

“额……你和他不是好朋友吗?和他好好说说呗。”

杨华继续说着,那可是两万块钱的定金啊,无论如何也要要回来。

“那你真的高估我了,他又不会听我的。”

王远其实明白,如果他真的和李航说这事儿的话,李航看在王远的面子上大概率会答应退定金的。

但是王远为啥要帮杨华说话呢?他本能的感觉杨华在骗他,而且他和李航的关系更铁,和杨华相当于路人关系。

哪有帮着路人坑自己朋友的呢?

至于柱子……柱子不是罐头厂的大股东,大股东是杨华。

“这些机械设备你们不要了,那去哪找其他的机械设备呢?罐头厂总是需要设备的啊。”

“这个……我们又找到一批机械设备,虽然是二手的但是就使用了一年。”柱子比较老实,和盘托出道:

“设备也是全套的,只要4万块钱就行……那套机械设备也是从国外买的。”

王远瞬间明白了,说什么通水电价钱上涨都是借口,本质上就是找到更满意的机械设备了。

4万比6万,可是少2万块钱呢!

这种类似小作坊的工厂,2万块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李航家什么来路啊,要不带一帮兄弟去,我不信不退定金。”杨华目光变得阴狠起来,为了2万块钱打架都不叫事儿。

柱子皱起了眉头,他感觉事情完全出乎了自己的预料。

王远笑着道:“牛批啊……那你就去试试看,李航他爹在鹤岗开煤矿的,手下好几十口子的护矿队,长短家伙事儿非常齐全。

李航他堂哥叫李绅,李绅的小弟同样不少,老硬的?看看能不能硬的过他们就行了。”

王远懒得搭理他们了,穿上外套直接离开了柱子家,反生定金是不退的,也就是说全套的罐头厂设备还差4万块钱的尾款。

如果杨华他们真的不要了,那以4万块钱的价格卖给别人,也卖的出去。

看着王远丝毫没有停顿的直接离开了,气的杨华脸庞都发紫了,眼睛鼓鼓的像蛤蟆眼一样,抓起旁边儿的茶杯就想摔在地上。

结果柱子老婆“嗷”一嗓子,直接吓的他一撅咧。

“杨华儿!你敢摔俺家的茶杯!”

杨华的脸瞬间青一阵白一阵的,想发火但是感觉和一个女人吵吵又有点跌份儿,柱子也恼了,声音直接拔高:

“你一个娘们儿家家的懂啥啊,头发长,见识短,去外边儿带孩子去。”

“你懂就你懂,你也就在家里的能耐吧,有本事把那两万块钱要回来啊……”

柱子两口子直接吵了起来,最后直接动起手来,柱子媳妇儿体格子大,也壮实,打架可一点也不怕柱子的。

杨华也待不下去了,灰头土脸的直接离开了。

……

王远回到家,李艳问起这件事他便直接说了,李艳也很生气:

“都说好了要了咋又不要了呢?这不是成心耍人玩儿嘛,这事儿咋和李航说啊?到最后没准儿李航也会怪罪你。”

李萍并着脚站在旁边,满脸好奇的听着王远和李艳的谈话。

“放心吧李航不会怪我的,又不是我变卦了……不是什么大事儿,别往心里去了啊。”

不久之后下了一场雨,等到傍晚的时候雨停了,王远带着狗子们去了爷爷家一趟,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非常享受。

门框低矮,墙壁黝黑,地面儿是土的,墙角还有一些老鼠洞,站在屋门门口就能遮住屋内的大部分光。

奶奶穿着灰色劳动布的衣裳,围着蓝色头巾刚刚掀锅。

“小远来了,进来啊,你爷爷在屋里边儿听京剧呢去屋里玩儿吧。”

“嗯,蒸的豆包儿啊?”

“是啊,锅里粥都细上来了啊。”

奶奶的面目很是和善,慈祥,经历过太多的岁月沧桑对很多事情就看的很平淡了。

刚蒸出来的豆包儿很烫,手指从旁边儿的盔子里边儿沾沾凉水,然后再捏豆包就不烫了。

豆包与篦子之间有一层毡布,就是普通白布制成的,能防止豆包儿粘在篦子上,奶奶拽的太用力毡布都浮起来了。

“小远来的正好,待会儿走带着几个豆包儿吧。”

“小远来了?在外边儿嘎哈啊来里屋啊。”爷爷有点感冒了微微咳嗽着,不过精神头还算好。

王远进了里屋,爷爷把盛着炒花生的簸箩往王远的方向推了推,物质匮乏的年代炒花生就是顶好的东西了。

和爷爷聊了一会儿天,年纪大了他就经常回忆以前的事儿,尤其是建国以前的事儿。

比如地主的残暴,土匪的凶狠,洋鬼子的罪孽等等,尤其是漫山遍野的土匪攻打县城的场景……

八lj的大部队去其他地方打仗了,只留下很少的战士和一些文职干部接管县城,防御力量非常弱的。

一旦被土匪攻陷了,军人和男性干部全部会被杀害,女性干部全部会被轮j,下场非常非常惨的。

兴许是记忆太过深刻了,爷爷总是提起土匪攻打县城的事儿。

奶奶已经听过不下上千遍了,从最初的新奇变成了现在的厌烦,她把一个热腾腾的粘豆包递到王远手里说着:

“行了,别说你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谁爱听啊~”

“嘿,小远就爱听啊,我又不是说给你听的你赶紧做饭去。”

奶奶笑着出去做饭了。

王远好奇道:“那土匪最后把县城打下来了吗?”

“没有,最后守住了……不过听说四川那边儿有不少县城都被土匪打下来了,哎~老惨了。”

爷爷的倾诉欲得到了满足,别人都不爱听他说这些老事件儿,就王远颇为感兴趣。

真实发生的故事往往更能触动人心。

“龙潭寺惨案知道不?土匪的狠毒远远超过你们这些小年轻的想象啊,根本就不是人,都是畜生啊……”

也许是经历的各种残忍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爷爷觉得能安安稳稳的种种地,养养鸡鸭,有吃有喝的就很幸福了。

王远没经历过这些事情,所以他就有些不知足,觉得粮食价格这么低还种个屁的地啊,拿个破碗去北上广要饭去可能都比种地赚的多的多。

很快两人换了话题,爷爷道:“你奶奶说乡里边儿的鸡蛋价格最近又跌了,你那个养鸡场还成不?”

“不咋好,饲料,人工都刨出去,就不咋赚钱了……我在想要不不开养鸡场了,养飞龙吧,养飞龙应该挺赚钱的。”

“啥玩意儿?”

爷爷感觉自己都跟不上王远的思路了:“飞龙确实贼贵,只是你上哪儿整那么多飞龙去啊?只是养一两只的话恐怕不赚钱。”

“养鸡合作社收购啊,有时候老乡们就能逮住活的飞龙。”

其实王远内心的想法是,把空间中的飞龙整一部分出来养,反正空间中都要饱和了,整出一些飞龙来剩下的还能在空间中继续繁育。

拿了7~8个粘豆包回了家,吃饭的时候王远把养殖飞龙的想法和老婆李艳说了。

“我有办法能整来一千只活着的飞龙,养飞龙绝对比养鸡赚钱!”

“啊,一千只飞龙要花不少钱吧?”李艳觉得死的飞龙都贵的要死,那活着的飞龙岂不是更贵?

“关键是咱也没养过这东西啊,这么金贵……要是全养死了,那不就赔惨了吗?”

“凡事总要有个开头儿嘛,放心吧飞龙不难养的。”

李艳最终还是被王远说服了,轻轻点点头算是答应下来,旁边的李萍都呆住了。

她之前问过李艳,知道养鸡场的利润虽然下滑了但是一个月还能有1千多块钱的纯利润呢。

一个月就能赚一千多块钱,那一年就是上万块钱!多么恐怖的赚钱能力啊,要是李萍自己能赚这么多钱,恐怕她做梦都要笑醒了。

张了张嘴巴,想到这也不是自己家最后李萍又闭上了嘴巴。

“那咱家的鸡给谁啊?都卖了吗?”

“卖了也挺可惜的,这点儿利润虽然咱家看不上,但是对于普通人家来讲已经相当多了……要不把笨鸡都卖给卫国叔吧,他们两口子一直在经管着养鸡场。”

王远知道卫国叔两口子确实是老实人,养鸡场的所有活儿都是他们两口子做的,连往市里运鸡蛋都是他们做的。

就相当于养鸡场是他们两口子的一样。

只是王远拿走了养鸡场的大部分利润,给他们两口子开固定工资,现在工资涨了一个人一个月有150块钱。

逢年过节的还会发个红包,鸡蛋随便吃,偶尔可以吃个鸡,算下来他们两口子一年毛收入4000多块钱。

比很多双国企职工的家庭收入都要高了,所以他们两口子也很满足。

“也行,那多少钱卖给他们啊?”

“也别要太多了,当然也不能要太少了,要六千块钱吧。”

一夜无话,翌日一早王远就去养鸡场找到了卫国叔,卫国叔已经谢顶了,这几年生活优渥他也是越来越圆润了,脸胖乎乎的,肚子也挺了起来。

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享福之人。

这个年代的农村胖子很少,以胖为美,越胖表明生活的越好。

卫国叔正在清理鸡粪呢,用筐子把鸡粪都背到养鸡场外边儿,可以搀上秸秆儿一起发酵,腐熟之后就可以肥地了。

鸡粪是非常好的肥料,但是不能直接用,腐熟程度太低会烧苗子,非常严重。

“卫国叔,清理鸡粪呐?吃了不?”

“刚吃了,靠西边儿的那些鸡粪熟好了,可以上地了。”

“行,有时间我告诉我爸一声。”

王远几乎从来不去摊着鸡粪的那边儿转悠, 大片黑乎乎的鸡粪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儿,抵抗力差一点儿的能把隔夜饭都吐出来。

在后世养鸡场一般都是远离村子的,不然村民总是举报气味儿难闻,那环保部门一般都会出手的。

递给卫国叔一根烟,点燃后王远说起了养鸡场的事儿:

“卫国叔,你想不想要这个养鸡场的鸡啊?我不打算要了,想全卖了。”

“啥!?”

卫国叔叼着的烟都差点掉地上,瞬间眼睛瞪的贼大,第一反应是他们两口子要失业了。

“为嘛呀!?养的好好的干哈不养了?”

“腻了,我想养飞龙。”

“你这孩子哟~咋想一出是一出呢?”卫国叔感觉现在就挺好,眉头深深的皱着,他非常讨厌一切改变:“话说回来了,你有啥膩的啊,养鸡场的活儿你一点儿都不用干的,我和你婶子就全包圆儿了。

你是嫌拉鸡粪麻烦吗?那我也能帮你拉过去啊,南洼还是北洼?撩巴撩巴就撒地里边儿了。”

(本章完)

ap.99xs.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