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滨江警事 > 第八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

第八百四十五章 惊涛骇浪!

书名:滨江警事 作者:卓牧闲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6-15 20:58:57

上午9点,滨江走私犯罪侦查支局三楼。

局办主任刘贵生亲自动手,把一块写有“情报科”字样的牌子钉在档案室斜对面的办公室门上。

马副关长笑看着徐浩然,意味深长地说:“浩然,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们支局情报科的代科长,好好努力,争取早点把这个代字去掉。”

之前只是做情报工作,没有“名分”。

今后不一样了,上级同意滨江支局成立情报科,给了一个正科和一个副科的编制。

徐浩然没想到这么快能提副科,接下来将以副科长的身份主持情报科工作。并且听上级的口气只要再干出点成绩,就能提正科!

徐浩然无比激动,连忙道:“谢谢马关,谢谢各位领导信任。”

周慧信一样高兴,微笑着补充道:“考虑到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局党组研究决定给你们配一辆地方牌照的丰田轿车和一辆125摩托车。丰田轿车虽然是二手的,但车况不错。”

“谢谢各位领导对我们情报科工作的支持!”“别谢了,干好工作就行。”

周慧新话音刚落,侦查科长王长江就忍不住笑道:“浩然,你们现在只有三个人,如果遇到什么情况人手不够,尽管跟我开口。”

情报科主要负责收集情报,案件侦办主要还是靠侦查科。徐浩然笑道:“谢谢王科。”

“这有什么好谢的,我们这是互相帮助。”王长江转身看看顾局,接着道:“差点忘了,姑州支局掌握了一条线索,昨天下午打电话请求我们协助,接下来可能需要你帮忙。”

“他们有线索,需要我们帮什么忙?”

“他们掌握的是江上走私的线索,要去江上查实,他们已经请求长航姑州分局和熟州公安局水上派出所协助了,但对岸的执法船艇不多,涉嫌走私的船又有可能开到我们这边,所以我们这边一样需要船。”

“明白了,我这就联系水上分局。”事实证明,用徐浩然是用对了人!

他正如局党组之前所期待的那样,很快就“接管”了咸鱼的人脉,不但能动员沿江各单位留意走私犯罪线索,而且在关键时刻能找到船。

马副关长微笑着点点头,又勉励了几句下楼回局长办公室。

周慧新就跟了进来,一进门就笑问道:“马关,听说武警支队的高支要转业到我们支局?”

“你的消息很灵通啊。”

“昨天下班回家,正好遇上市局的董主任,董主任跟我说的。”

周慧新虽然调到了走私犯罪侦查支局,但依然住在滨江市公安局家属院。武警滨江支队的支队长转业到支局的事,滨江市公安局的陈局帮过忙,毕竟陈局兼武警滨江支队的第一政委。

作为曾经的滨江公安局党委委员,周慧新收到消息很正常。

马副关长一边招呼他坐,一边微笑着确认道:“有这事,基本上确定了。前天去江城开会,胡关还建议等他来了之后,让他分管纪检。”

“职务怎么安排?”

“我们支局人少,成立的是党组又不是党委,不存在纪w书记,只能让他以党组成员的身份分管纪检。”马副关长笑了笑,又好奇地问:“对了,咸鱼跟高旭东熟不熟?”

周慧新不假思索地说:“不熟。”“滨江还有咸鱼不熟的单位?”

“武警支队在岸上,咸鱼一直在水上,跟武警支队没任何交集。如果换作消防支队或市局警卫处,咸鱼那就熟了,毕竟以前没少打交道。”

“咸鱼出去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看看报纸就知道了,马关,你有没有看今天的《参考消息》?”“咸鱼上《参考消息》?”

“没有,我是说台海局势。”

“我真忙的没顾上看,我先看看。”

不看这几天的报纸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几天的新闻上最热门的词莫过于:东山岛军演!

外电纷纷报道,中**队上万人进驻建福省的东山岛,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演。

标题都做得很醒目,法新社说《中**队针对台湾大规模军演》,英国广播公司说《bJ备战台湾海峡》,日本产经新闻说《大陆加大对台压力》。

台军也迅速做出“回应”,在正对着东山岛的澎湖搞火炮实弹射击演习,假想对沿岸抢滩的部队进行火力还击,而往年这样的演习一般是年底举行的。

对于解放军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联合军演,法新社的解释颇具代表性,他们注意到自李d辉抛出“两国论”以来,bJ方面明显加强了对台湾当局的压力,这次军演表达了大陆一贯坚持的立场,即一旦李d辉将台湾引向“独立”,就“不惜武力夺回

台湾”,而这次军演目的就在于“夺取台湾海峡控制权”!

看到这里,马副关长能想象到东南沿海剑拔弩张的气氛,捧着报纸沉吟道:“我们的民警、我们的职工和我们的缉私艇都参加了行动,照理说我们应该去慰问慰问。可这是军事演习,不是抗洪抢险,他们又在海上,我们别说不一定能去,就算能去也见不着人。”

“慰问不现实,那个岛估计戒严了,我们还是等同志们回来了再给他们庆功吧。“政委,你说咸鱼他们这次能不能立个集体二等功?”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小龚的事迹我们要报上去,就算部队不给小龚记功,我们都要请求上级给小龚评功评奖。”

小伙子为排除缉私艇的故障奋不顾身,手和右臂都被烫伤了,却依然检查执行任务,事迹确实很感人。

马副关长点点头,放下报纸道:“等小龚回来了就让办公室整理事迹材料,部队不上报我们报!”

“我估计部队不太可能上报,毕竟823艇和825艇严格意义上并没有参加军事演习,也不归部队领导,只是协助海事部门在演习海域外围警戒。”

“政委,你有时间去找找许局和朱局,我们出人出缉私艇协助他们工作,我们的人因公负伤,他们海事不能没点表示。”

“823艇和825艇又不是滨江海事局征调过去执行警戒任务,许局和朱局说了不算。”

“他们可以帮我们向上级反映。”

“也行,我下午去海事局问问。”

与此同时,韩渝正戴着观察员的红袖套,跟四条执行搜救任务的渔船赶到海军设在岛上的一个海训基地。

说是海训基地,其实就是离海边几百米有一个院子加上几栋平房。

院子里停车,平房里睡人,来此参加演习的是一个海军院校的学员队。

他们睡的地方是上下铁床,虽然海边比较热,平房里没风扇,但由于他们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一路鞍马劳顿很累,能看得出来他们昨晚都睡得很香。

带队的校领导宣布海训纪律,然后率领队伍跑到海边。

蔚蓝的海水轻吻着洁白的沙滩,迎面而来带着咸味的海风让人心情舒畅。队里的学员是陆海混编,很多人从来没见过大海,他们的心情说不出来的兴奋。

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韩渝不由地想看似安静温柔的大海很快就会让他们吃尽苦头。

天上的太阳直射,海面阳光的反射和沙滩沙子的漫反射,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海边阳光的毒辣,皮肤**辣的。

不过海训场确实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好地方,是一个面向东边的海湾,地势平坦,海水安静,海底是慢慢的加深,中间没有断层和岩石,沙子细软干净,到处可见很小的寄居蟹从洞里爬出来跑向海里。

学员队分甲乙丙三个级别组,学员中除了从部队考军校的少数战士参加过海训,绝大部分是第一次下海。

谁来成功打响海训第一枪,成了学院领导最关心的事。

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校领导决定让六区队先下海。四人一小组,共十组组成第一方队,在教官的组织下做好准备,手拉着手走向大海深处。

四条渔船漂泊在远处的海面上,渔船上的民兵紧盯着这边,随时准备救援。

一位戴眼镜的学院领导不知道韩渝只负责观察民兵预备役部队,只知道韩渝是上级派来的观察员,迎上来套起“近乎”。

“我们的这批学员大多是旱鸭子,小韩同志,你是专家,你觉得需要训练多少天才能形成战斗力?”

学院领导是海军少将。

不过少将在岛上“不值钱”,昨天听观察组的“同事”说现在岛上估计有一百个少将!

相比之下,观察员反而很牛。

虽然观察员年龄都不是很大,军衔都不高,但学历都在本科以上,甚至有不少硕士乃至博士。不是来自部队院校的作战教研室,就是从两大军区和两大舰队司令部抽调的参谋军官,还有来自四总部和陆、海、空三军总部的参谋军官。

总之,观察员有那么多点三军纠察,不管走到哪儿见“官大一级”。

韩渝能看出这位眼前的这位将军一样是个旱鸭子,微笑着说:“刘主任,在海中游泳跟在水库游泳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海里无风三尺浪,看似平静的大海其实一点都不平静。

因为海水是由浪和涌组成的,浪会劈头盖脸向你打来,涌会让你在海水中沉浮,身不由己。其实浪和涌都不是事,最主要的是怎么让学员们的味觉适应大海的味道。-%

刘主任愣了愣,不解地问:“适应大海的味道?”

“点滴的海水从鼻腔流入喉咙的那种又苦又涩说不出来的味道,会让从没下过海的人一辈子都记忆犹新。你越抵触那种味道,味觉就会越敏感。”

韩渝想了想,接着道:“再就是来自内心的恐惧,你想想,你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大海,你就跟悬浮在海面上的树叶一样渺小,恐惧感悠然而起。

还好参加海训的学员多,起码能看见游在前面战友的脚,游泳时甚至能说说话,身上有游泳圈,前面有渔船在保驾护航,胆子还能大一些。如果没有这些,光克复恐惧就不是一件容易事。”

在大海里游泳呛水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说着,一个浪头打向刚冲进海里的第一批学员。

学员们被浪打的人仰马翻,好多学员呛水了,呛海水是很痛苦的事情,一点点海水流到嗓子里都难受,学员们忙不迭的吐。

教官回头看看站在岸上跟学院领导说话的观察员,立马咆哮道:“呛水了就喝下去,要大胆的喝,不要老想着吐!越是想吐你就越难受,就会打乱你的游泳节奏!”

另外一个教官也担心被观察员记在小本本上,急忙喊道:“不许吐,看着前面,整理队形,给我游!”

学院领导看得清清楚楚,也听得清清楚楚,没想到观察员刚说学员们要适应大海的味道,转眼间就变成了现实,急忙换了个话题:“小韩同志,你是预备役?”

“是的。”“你转业干部?”

“不是,我没当过兵。”

没当过兵怎么能做上预备役中校。

学院领导正百思不得其解,一架海军的直升机从头顶飞过,能清楚地看到有一个少校军官正在直升机上跟韩渝挥手打招呼。

“小韩,直升机上的那位认识你?”

“观察组的同事,昨天我们一起执行过观察任务。”“观察组里像你这样的预备役军官多吗?”

“不多,只有我一个。”

正说着,渔船上放下几条小舢板,船员驾驶跟铁划子似的小舢板赶到海面上的学员方队两侧,确保学员在海训时的安全。

学员们都是海军未来的军官,绝不能出事。

韩渝看了一会儿,没什么不放心的,并且作为观察员只要带耳朵和眼睛就行,无权给执行海上搜救任务的民兵下命令,干脆找了个借口搭乘一条航经海巡基地海域的交通艇,去观察别的民兵运输大队。

学院领导目送走韩渝,快步走进刚支起的帐篷里,如释重负地说:“李副院长,观察员走了。”

副院长举着望远镜一边观察着海面,一边低声道:“走了好,他在这儿我们心里不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